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26085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行星地球1.4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点一地球公转特征和黄赤交角 基础知识 过关测 1 地球公转特征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 回答问题 1 方向 2 轨道特点 近似正圆的椭圆 近日点为 初 图中B点 远日点为 初 图中A点 3 周期 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叫做恒星年 4 速度 近日点最 远日点最 自西向东 1月 7月 快 慢 思维判断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在太阳系中 地球和其他七大行星的公转方向相同 2 夏至点就是远日点 冬至点就是近日点 3 地球公转的轨道又被称为黄道 4 地球公转的周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一年 2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读黄赤交角形成示意图 回答相关问题 1 黄赤交角的概念 A 平面 即黄道平面 同B 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 26 2 影响 引起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具体如下图所示 地球公转轨道 赤道 太阳直射点 3 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 365日5时48分46秒 叫做 年 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 回归 高频考点 互动研 典题升华 2014 江苏高考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 若以地球为参照系 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 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6月初 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 甲B 乙C 丙D 丁 2 太阳处于甲 乙位置时 A 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 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 日地距离相同D 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 1 D 2 D 知识详解 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判断技巧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的判读要注意看以下五个信息 1 看太阳位置 太阳位于椭圆右焦点 最右侧为近日点 最左侧为远日点 2 看地球极点 地球北极点在图中上端 或者俯视北极 地球公转方向为逆时针 地球南极点在图中下端 或者俯见南极 地球公转方向为顺时针 3 看自转方向 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若地球逆时针自转 公转方向也是逆时针 相反则皆为顺时针 4 看地轴倾向 地轴北段 右倾右冬 左倾左冬 即若北轴北段朝上且向右倾斜 则地球公转至右侧位置时为北半球冬季 公转到左侧时为北半球夏季 5 看直射点纬度 直射地球的太阳光线沿黄道平面穿过地心 将太阳中心与地球中心相连 与地面的交点即为太阳直射点 可以判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 从而区分冬季与夏季 跟踪检测 2017 晋城模拟 读图 完成1 2题 1 若EF为赤道 P点出现极昼现象 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范围是 A 0 20 NB 0 20 SC 20 N 23 26 ND 20 S 23 26 S 2 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PQ为地轴 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A 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 北温带范围变小C 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 悉尼 约34 S 夏季昼变长 解析 1选C 2选A 第1题 若EF为赤道 则HP之间与EF垂直的线段表示地轴 从图中可以看出晨昏线和地轴夹角为20 P位于70 N 即70 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 这种现象应该发生在太阳直射点在20 N及其以北 太阳直射范围20 N 23 26 N 第2题 黄道平面EF与地轴PO段夹角POF为70 则黄赤交角为20 太阳直射点最南界北移 福州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导致福 州冬季均温升高 故A正确 黄赤交角变小 热 寒带变小 温带范围变大 极夜范围缩小 昼夜变化减小 悉尼夏季的昼长变短 加固训练 2017 杭州模拟 小华随爸爸一起去北京游玩 游玩期间他观看了天安门升旗仪式 下图示意升旗时的时钟读数 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 1 2 题 1 此时 A 成都昼短夜长B 开普敦附近海面风高浪急C 全球各地昼夜平分D 小华一家人还可以到附近湖面滑冰 2 若黄赤交角变小 则此季节 北京大气上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理论上比往年同季节 A 难以确定B 变多C 不变D 变少 解析 1 选B 2 选D 第 1 题 从钟面上的指针可以看出北京时间 120 E地方时 为6时 根据天安门升旗要求 与日同升 推知此时北京当地正值日出 因此北京当地 116 E 日出早于6时 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半年 南半球处于冬半年 第 2 题 若黄赤交角变小 太阳直射点移动速度变慢 在此季节太阳直射点偏南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往年同期偏小 大气上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理论上比往年同季节变少 考点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基础知识 过关测 1 昼夜长短的变化 1 季节变化规律 以北半球为例 春 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 且距春分 秋分 日越近的日期 昼夜差值 等长 越小 太阳直射点在哪一半球 则该半球处于夏半年 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移动 则北半球 南半球 昼渐 夜渐 昼 长夜短 长 短 2 纬度分布规律 对称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 对称 分布 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 相等 例如23 26 N的昼长等于23 26 S的夜长 夜长 递增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 昼 另一半球昼短夜长 且纬度越高 夜越长 变幅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 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极昼 极夜规律 极昼 极夜 的起始纬度 90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愈高 极昼 极夜 出现的天数愈多 越长 越大 思维判断 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 太阳直射某地 该地一定是昼最长夜最短 2 昼变长夜变短就等于昼长夜短 3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越高 地球上各地昼夜相差越大 4 北极地区的极昼时间和南极地区一样长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读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概念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天中 的太阳高度 也就是太阳直射当地所在经线时的太阳高度 如上图甲所示 H表示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此时当地地方时为12时 最大 2 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从 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图乙中c折线所示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图乙中a折线所示 太阳直射点 春秋分 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如图乙中b折线所示 3 季节变化 北回归线 北半球 赤道 3 四季更替与五带 1 四季更替 读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形成示意图 回答问题 成因 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 的变化而变化 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3 4 5月为春季 依次类推 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季节 2 五带的划分 完成五带划分的示意图 北温带 热带 南温带 高频考点 互动研 典题升华 2014 全国卷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 约34 N 117 E 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 如图 价值7 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订单 2011年6月21日 该订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 这一日 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A 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B 徐州的白昼较短C 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D 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思维流程 尝试作答 A 知识详解 1 昼夜长短的确定方法 1 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 夜 长时数 昼 夜 弧度数 15 2 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 如图所示 昼长时数 12 日出时间 2 日落时间 12 2 夜长时数 日出时间 0 2 24 日落时间 2 3 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 夜长相等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 哪个半球处于夏半年 这个半球昼长夜短 且纬度越高 昼越长 另一半球昼短夜长 且纬度越高 夜越长 2 日出日落 以北半球为例 注 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 若是北极圈 则出现极昼的地区 除极点 正北日出 正北日落 0时日出 24时日落 若是南极圈 则出现极昼的地区 除极点 正南日出 正南日落 0时日出 24时日落 解题技法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公式 H 90 两点纬度差 说明 两点 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 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 同减异加 原则 即两点同在北 南 半球 则两点纬度 大数减小数 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 则两点纬度相加 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B点 10 N 时 A点 40 N 正午太阳高度是 H 90 AB纬度差 90 40 10 60 C点 23 26 S 正午太阳高度是 H 90 BC纬度差 90 10 23 26 56 34 拓展提升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 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角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 日影最短 地方时是12时 2 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南方 房屋朝南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房屋朝北 3 判断物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 物影越短 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物影越长 且物影方向背向太阳 4 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某地某日 二分二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可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5 确定楼距 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 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以我国为例 见下图 南楼高度为h 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间距L为 L 6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 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 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 h 90 如图 跟踪检测 1 2016 江苏高考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 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 40 N 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 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 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 B C D 解析 选D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 可以假设为南纬20 左右 该地40 N 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则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0 太阳能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左右 四幅图中最合适的是 2 2015 北京高考 2014年11月7日至12日APEC北京会议放假期间 河南省针对北京游客实行景区门票减免优惠 放假期间 A 时值我国立冬到小雪之间B 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C 黄山6点前日出东北方向D 南极大陆极夜范围扩大 解析 选A 根据二十四节气进行简单推算 冬雪雪冬小大寒 冬至为12月22日前后 11月7日至12日 在此前一个多月 处于立冬与小雪之间 题设时间内 太阳直射南半球 并且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 此时应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全球各地的日出方位为东南 且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6点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 南极大陆应出现极昼 且在此时间段内 极昼范围扩大 加固训练 2017 太原模拟 下面甲图为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示意图 a b c d e f分别表示不同日期 乙图为M N P三地一年中昼长变化折线图 为不同日期 读图 回答 1 2 题 1 当乙图日期位于 位置时 甲图的日期可能为 A a或d处B b或e处C c或f处D e或f处 2 如果乙图中M地昼长变化折线图表示重庆一年昼长变化情况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地球公转到甲图c位置时 N地出现极夜现象B 当地球公转到甲图d位置时 乙图日期位于 处C 当时间在乙图中 位置时 华北平原处于小麦播种期D 当乙图中时间从 到 P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解析 1 选B 2 选C 第 1 题 乙图日期位于 位置时 M N地昼长分别为一年中最长和最短 则 可能为夏至日或冬至日 在甲图中该日期为公转速度接近最慢或接近最快时 即b或e 第 2 题 如果M地的昼长变化折线表示重庆一年中昼长的变化情况 乙图中 位置昼长为12小时应为秋分日 华北小麦处于播种期 热考图表系列三常见光照变式图的判读 技法点拨 常见光照变式图的判读方法 1 明确点 线构成 可以根据图中所示信息及题干信息明确图中的重要的点 线等构图要素 光照图中的特殊点主要是指晨昏线与经纬线的交点 与纬线的切点或太阳的直射点等 特殊的线主要是指一些经纬线 晨昏线等 如图1为局部侧视图 表现出了三条线 其中ACB弧为晨昏线 C点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切点 135 W经线平分夜半球 2 判断昼夜分布状况 按照图中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 确定晨线或昏线 分析昼夜分布状况 如图1中AC为昏线 BC为晨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图2中的斜线为昏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图3中晨昏线与纬线相交 3 进行综合推论分析 综合分析光照图的时间信息及其昼夜长短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 如图1中显示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直射点位于45 E经线上 45 E地方时为12时 对点训练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下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 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 读图回答1 2题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A 15 N 135 EB 15 S 135 WC 23 26 N 0 D 23 26 S 180 2 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A 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B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C 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D 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解析 1选B 2选A 第1题 根据题干可知P地正好日出 说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太阳直射南半球 而P地大致在145 E 所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15 S 135 W 第2题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 此时可能是秋季 江淮平原地区正在播种冬小麦 B D项都发生在夏季 C项发生在冬至 加固训练 读下图 A B位于同一纬线上 PA 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 A点时间为19时20分 据此完成 1 2 题 1 此刻 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20 N 145 WB 20 N 35 EC 20 S 35 ED 20 S 145 W 2 这一天 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A 非洲好望角阴雨连绵B 北冰洋考察活动繁忙C 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D 潘帕斯草原一片嫩绿 解析 1 选B 2 选D 第 1 题 根据A点的时间为19时20分 说明PA为昏线 故图示晨昏线APB之间应为夜半球 则越往北昼越长 夜越短 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而图示PQ经线应为夜半球的平分线 时间为0时 结合经度为145 W 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12时所在的经线 为35 E 第 2 题 此时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为冬季 非洲好望角为地中海气候 此时为多雨季 节 北冰洋附近为极昼期 利于科学考察活动 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夏季呈顺时针流动 潘帕斯草原属于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冬季为少雨季节 草原景色为一片枯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