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I).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725006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176 大小:3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I)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3、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意思。 4、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在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基础上,理解天安门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 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 教学准备: 1、利用班队活动课收看开国大典电影片段。 2、投影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 3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一、揭示课题: 1哪些同学去过天安门广场?你在那儿看到了什么?其他同学想不想去游览一次?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游览天安门广场。 指名说(学生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放投影片 板书课题 二、初步感知 课文1自读课文,思考天安门广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检查自学效果 领袖 宣告 纪念碑 政府 沸腾 博物馆 雕梁画栋 尽收眼底 姹紫嫣红 曙光 晨曦 旭日 辉煌 3出示长句: 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提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东西两侧,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自读课文: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 齐读课文 出示: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注意长句子之间的停顿 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 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完成课文练习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 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 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雄伟壮丽? 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 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 默读课文,完成练习 细读课文,做好记号,交流 指名说 评说 再说 练读课文 1划出建筑物的名称 2找出方位词 3完成练习 说话训练 现在我们全班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哪位小导游愿意向我们介绍?(介绍时,可加入自己找到的资料) 四人小组讨论练说 指名说 三、了解每个自然段意思 说说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1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 2、3天安门建筑的相对位置4天安门的象征意义 5五心红旗与旭日一同升起6节日中的天安门广场更加美丽. 指导 书写 注意:栋、博、袖 作业 1练读课文 2选词填空 (1) 宽广、宽大、宽阔 汽车在()公路上穿梭往来. ( )的会议室里,整整齐齐的排列着四百张椅子. ( )的田野一望无际. 3造句 壮观 4书写词语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概括自然段意思。 3、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请一位同学介绍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方位 领袖 宣告 纪念碑 政府 沸腾 博物馆 雕梁画栋 尽收眼底 姹紫嫣红 曙光 晨曦 旭日 辉煌 二、第二自然段。 1、出示填空:天安门广场位于( ),它是()、() 的 城市广场。 自由读一读 口头填空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2指名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庄严、自豪的语气。 3指名读5、6自然段,其他同学你认为天安门美在哪?划出有关句子,自己品味一下。 看到国旗缓缓升起是,你心理有什么感想? 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同学们你的心理又感到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四、练习背诵 自由练说指名说 向往:因为热爱而希望达到或得到。 练习朗读指名评一评指名读齐读用自豪的语气练习背诵1“向往“、”象征“各是 什么意思?2为什么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天安门?为什么天安门是 中国的象征?(用因为所以联系说话。) 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用”翩翩起舞“”沸腾“造句。 第三课时 教学任务: 1、在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的基础上,理解天安门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精神。 2、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 一、复习 检查 指名读全文 指名读全文 三、 讨论第2、3自然段的写法 边读书边作记号-用划出表示事物的词-用=划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2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3讨论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小结第三小节一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在描写某处建筑物时运用这种方法条理会更清晰. 出示: 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 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 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分层次。 4第3小节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在描写某一处景物时,运用哪种方法条理回更清晰呢? 自由读第2自然段 自由观察 -讨论-指名说 -同桌讨论-指名 板书: (广场北端) 天安门 前 金水河 上 金水桥 两旁 华表 上面 作业 :任选一种转换方法。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说一段话。 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具准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 想想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 、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虎门销烟 教学要求: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 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 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 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挂图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观看或读鸦片战争第一课时 一、谈观或读鸦片战争后感受自然导入 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 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 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 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 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 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段以销烟前场面的隆重、壮观体现了事件之“壮”。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板书:场面:壮观、隆重) (3)指导朗读。 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读?先让学生自读感悟,然后试读,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组织评议,教师适时点拨,然后再读,要求学生读出场面的壮观、隆重,特别提示要把描写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虎门销烟的经过)(板书:经过)让学生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交流:“群情沸腾”、“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这些词语都写出了事件之“壮”。 指导诵读:抓住上面这些词语进行诵读,让学生读出中国人民激昂奋发之情,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先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第一步:撒盐巴 教师为主概括)(第二、第三步:抛鸦片、倒石灰 让学生自己概括)(板书: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自由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看看课文用什么词表示这三步的先后顺序,并用“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复述工人是怎样销烟的。(板书:先 再 然后) 指导朗读;这样的销烟方法真是简易、独特,而且有效。教师引读。师:“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先向,再把,然后又把顿时,”然后,自由练读,结合插图在头脑产生图像,通过销烟的过程感悟这是一次“伟大壮举”。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第三自然段。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从“成千上万”、“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欢天喜地的“壮情” 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天”、“二百多万斤”朗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3、小组合作练说,并互评。 4、推荐或自荐说,师生共评。 5、怎么说就怎么写。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习作2 教学目的: 写自己长处和本领的片断,能通过记叙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做到语言生动具体。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范文。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自己的本领。我们一起来读读两个写自己长处和本领的片断。 生读范文。思考:小作者有什么本领,是怎样来表现的? 总结写法: 1、 点明自己有什么本领和长处? 2、 记叙一两件具体的事来表现自己的本领。 3、 语言生动,尽量用上好词好句。 二、交流。 你有什么本领和长处?想写一件什么事? 三、生打草稿写作。 练习2 教学目的: 1、 学习如何写线路,了解当地地名的由来。 2、 读背成语和名言。 3、 写好带有木字旁的字,注意它的变化。 4、 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读小芳写的住址和走法。 思考:小芳使用了哪些关键词儿来讲清楚走法? 小结:地名、方位词、数量词。 二、学生试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 评议:看是否写清楚明白。 三、你家附近有哪些地名?选一个谈谈它得名的由来。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 自读成语。 2、 抽读,正音。 3、 说说成语的含义。 4、 背诵。 5、 读名言。 6、 介绍其时代背景和含义。 7、 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 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特点? 2、 读小提示 3、 书写。第三课时口语交际:介绍我的朋友 一、创设情境 把朋友带到自己家中,怎样向爸爸妈妈介绍朋友的情况呢? 思考:介绍些什么? 1、 朋友的名字、年龄,就读学校,家住哪儿? 2、 朋友的优点。 第一次做客该怎样做? 二、分组练习。 三、集体交流,评议。小镇的早晨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的14个生字,理解37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的、得、地”。 2会用“价廉物美”“吸引”各写一个句子;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3能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1、2自然段。4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受小镇生机勃勃的气氛,正确使用“的、地、得”。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理解“恬静、醒目、晶莹”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看课题推想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了解小镇早晨的特点。 3能有感情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并会背诵。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出示课题,读一读,想一想,说说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2)学生发言交流,教师引导,师生共同归纳: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情景或特点? 2听录音,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边听边思考:课文写了小镇早晨哪几方面的特点?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3自学课文。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生字要多读几遍。 (1)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词义,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摇槽声 恬静 醒目 价廉物美 招揽 (3)读课文,划出写小镇早晨特点的主要句子。 4检查自学。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说说上面词语的意思,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3)读读写小镇早晨三个特点的句子。 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城市的早晨与蚕乡小镇的早晨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口头填空: ( )的早晨的( )的( )声( )的。 (3)板书: 短促的喇叭声 悠闲的摇槽声 指名学生用声音模拟这两种不同的声音(或用录音),其他同学体会这两种声音给人不同的感受。(理解“短促、悠闲”) 搭配词语: 短促的喇叭声 惊醒 悠闲的摇橹声 唤醒 “惊醒”和“唤醒”在句子中各含什么意思?在这里为什么不能调换? 说说: ( )声惊醒了( ) ( )声唤醒了( ) 分别读这两句话,体会它们的不同。 (4)有感情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城市、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 自由读、对比读(城市、小镇)、齐读。 (5)指导背诵。 6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抄写课后生字、词语3遍。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2、3自然段,理解“犹如、坐落、不由自主”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体会小镇早晨不同的特点。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能背诵第2自然段。 3能用“价廉物美”造句。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1)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请一名学生在书写投影片上练习。 完成后看投影片反馈、集体订正。 (1)小镇的早晨是怎样的恬静、热闹、紧张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 2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找出总起句,圈出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总起句的? (2)讨论、交流。 (第一句是总起句,课文主要描写了霞光、小河、小船、石桥等景物。) (3)细读分述部分,体会情境。 轻声读分述部分,找出哪些甸子写出了小镇的“恬静”,仔细读其中的一句,从中体会出小镇“恬静”的特点。 交流理解“遥遥相对(看图)、坐落、各色各样”等词语的意思。 重点研读两句话: 河水净得透明,犹如一条碧绿的带子,静静地穿过小镇。(抓住“净、静”“透明、带子”等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 不时有一叶叶小舟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又在河上轻轻飘过。(重点抓住“一叶叶、悄悄、轻轻、飘”等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 (4)按“总分”有感情地读第2自然段。 (5)小结:第2自然段用“总分”的写法,围绕“恬静”的特点,从“霞光、小河、小船”几个方面写出了小镇的恬静。 (6)背诵指导。 3学习第3自然段。 (1)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在写法上相同的地方。 (2)自学第3自然段。 轻声读一读,划一划,完成口头填空: 这一自然段从( )、( )、( )这( )个方面说明了( )。 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是怎样体会的。 (3)同桌交流,说一说,读一读。 (4)重点研读: 路不宽,人很多,你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拥挤的人流向前走去。 (抓住“不宽、很多、不由自主、拥挤的人流”来体会。) 来赶集的农民面带微笑,甜甜地诉说着自己的产品价廉物美。 (结合上文说说,农民怎样诉说,结合理解“诉说、价廉物美”,理解这句话说明了农贸市场的繁荣景象。) (5)用“价廉物美造句。 价廉物美的( )。 把“价廉物美的商品”分别放在句首、句中、句尾说一句话 用“价廉物美”造句。(口头) (6)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 4作业。 (1)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完成课堂作业4(1)(2),5(1)。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理解“经营、招揽、诱人”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吸引”造句。 2能给句子加上顿号,并能说出顿号的作用,能在指定的词语中正确使用“的、地、得”。 3能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感受蚕乡小镇在改革春风沐浴下欣欣向荣的气氛。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听写词语:经营、开张、招揽、诱人、吸引、急匆匆、移动,说说“经营、诱人”的意思。 2回顾学法。 上节课我们怎样学习总分写法的自然段?(找总起句、中心词一分述部分从哪几方面说明总起句一抓住重点词句细读体会 3自学第4自然段,并完成课堂作业4(3)。 4交流。 (1)边交流体会,边进行朗读训练。(抓住“早早开张、忙个不停、紧张、急匆匆、人流”等词语,读出小镇早晨紧张的情景。) (2)用“吸引”造句。 读原句,什么吸引谁? 用课文的内容说一句话:什么怎样地吸引着谁 用“吸引”说一句话。 (3)哪两句说明了蚕乡小镇今昔的不同? (买丝绸、买丝线办各种厂) 课文用哪两个词来说明这种不同(变化、前进)这两个词可以调换位置说吗?为什么?(不能。说明了小镇的改革开放后欣欣向荣,不断繁荣进步。) (4)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 6作业指导 (1)正确使用“的、地、得”。 找出课文中用上“的、地、得”的地方各两个,比较用法上的区别。 说出用上“的、地、得”的词语各两个,说说为什么这样用。 完成课堂作业2。反馈、订正。 (2)正确使用顿号。 找一找课文中使用顿号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顿号用在什么地方? 完成课堂作业3,反馈、订正。 (3)写话训练。 回顾总分写法。 说说学校或家庭早晨的紧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明?(老师、学生准备上课,爸爸妈妈准备上班,我准备上学等。) 先说后写,以“学校(或家庭)的早晨是紧张的”为总起句写一段话。9九寨沟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 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教学重难点: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了解生活在那里的异兽珍禽。 教学准备:九寨沟风景图片、课文录音磁带、相关歌曲磁带。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激情 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 绍给大家。(电视、杂志上看到的也可以,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 3、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读生字词 潘、敏、禽 (前鼻音) 坪、羚 (后鼻音) 宵、县、恰、窜(三拼音) 掬、咀 (同声韵不同声调) 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指名分节读课文 师生共同评议。 三、录音范读 讨论: 1、你听了课文录音,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4自然段) 3、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4、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自然段) 第三段(第5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讨论:九寨沟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是个什么样的 地方? 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指导朗读: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 “童话世界”。 4、齐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 2、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善:上边的“羊”字一竖要出头。 县:里面是两横。 3、范写:善、窜、捷、禽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 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九寨沟是由几条神奇的山沟组成的,如果人们一进入景区,就像到 了仙境般的童话世界。那么九寨沟到底是个怎样美丽的仙境呢, 今天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游览一番。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你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上它,感受到它的美。 2、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观?逐句找找。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3、再读读,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能把领略到的神奇美丽朗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吗? 4、学生自学。 5、全班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在谈感受时品析词句,理解“宛如、白练腾空、高低错落、蔚为壮观”等词语。 感受雪峰时抓住“插入云霄”、“银光闪闪”想象雪峰高耸,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烁的景象; 感受湖泊时抓住“大大小小”、“颗颗宝石”、“镶嵌”、“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绚丽多彩, 身临此山此水真似到了一个“童话世界”;通过“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等词语体会原始森林到处都是; “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一句点明了“五花海”、“无彩池”的由来; 抓住“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看图联想那道道激流直下的壮观景象。 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欣赏了插入云霄的雪峰、五彩缤纷的湖泊和壮观的瀑布,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在这里,你可能有幸结识哪些珍稀动物? 1、请你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哪些珍稀动物? 板书: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2、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种动物?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给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谈感受,读句子,互相交流。 4、小结:在这一自然段中,写了四种珍稀动物,作者抓住了“林深叶茂,游 人稀少”来点明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抓住“体态粗壮”、“机灵的小眼睛”写出金丝猴的特点;抓住“憨态可掬”、“若无其事”来描述大熊猫的特点;抓住“行动敏捷”、“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写出了小熊猫的可爱。 作者在介绍这四种动物的语句间用上了四个“也许”,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6、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找出描写“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的语句再读一读。 3、默读课文,思考: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交流小结: 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九寨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使文章首尾呼应:最后一句与前文的“一进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相照应。 5、指导有感情背诵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欣赏歌曲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下面请欣赏神奇的九寨。 10、田园诗情 教学要求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 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教学创意着眼点:感受与表达想结合。 教学时间:一课时 认知目标:认识散文诗的语言特色,感知荷兰的静谧与美丽。 情感目标:激起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对世界文明的热爱之情。 能力目标:积累文中佳词妙句,并能用之描述身边的景物。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读顺课文 1、解题,介绍荷兰。 2、初读,感知荷兰。 二、以情入境,以读感悟。 1、欣赏光盘中“荷兰风光”,引学生入境。 2、教师配乐范读,再一次激发学生情感。 3、朗读自已最喜欢的景色或语句,并说说喜欢它的原因。 4、把喜欢的句子摘抄在采蜜集中,反复品读,争取背下。 5、合作小组选择一景物,充分练读后进行朗读比赛。 三、迁移练习,体会诗情。 1、配画面“荷兰风光”,开展“荷兰一游”教学活动。 2、学生在电脑课上收集有关荷兰的资料,可贴在教室交流一、 释题导入: 1、 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 2、 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 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 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 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好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三、 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 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3、 自读自悟 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5、 大组交流反馈: a、 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 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 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 有感情朗读 四、 拓展迁移 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安适,感受着作者对这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建议大家: a、 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b、 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感受、积累。 3、(如时间允许)课堂内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域外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 11桂花雨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继续培养学生分清文章主次的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培养热爱生活的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桂花,收桂花中去感受快乐,从而领会作者怀念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