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语文S版语文四下第4课《爷爷的芦笛》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11699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语文S版语文四下第4课《爷爷的芦笛》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春语文S版语文四下第4课《爷爷的芦笛》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春语文S版语文四下第4课《爷爷的芦笛》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语文S版语文四下第4课爷爷的芦笛word教案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2.能读懂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会认6个生字。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难点: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这句话的含义。教学准备: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潮汛。2.搜集表现大海的波浪滔天的图片或音像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情景演示,揭示课题1.播放表现大海波浪滔天的图片或音像资料。2.让学生说说看过后的感受。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讲的是强强来到爷爷的小闸屋,在大海狂怒的夜晚,他非常恐惧,听到爷爷的芦笛声后变得勇敢的事。这是为什么呢?4.板书课题:爷爷的芦笛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和新词1.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课的生字和不理解的新词。自学生字和新词。2.以小组的形式,学生交流生字和新词。3.检测生字和新词。(1)出示识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闸”是翘舌音,“嗦”是平舌音,在“哆嗦”一词中读轻声。“翱、颠、簸”3个字字形教复杂,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自己想办法识记。)(2)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认读并理解词语。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葱茏:(草木)青翠茂盛。温馨:温和而馨香。潮汛:一年中 定期的大潮。摇撼:摇动(树木、建筑等)。颠簸:上下摇晃。蜷缩:蜷曲而收缩。哆嗦:由于生理或心理上受到 刺激而身体颤动。蒙胧:快要睡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 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恐惧:惧怕。婉转悠扬:鸣声悠扬动听。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让学生倾听,读后要有评价。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3.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很多,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自己解决,复杂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放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解决。四、研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1.让学生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强强的眼里,爷爷的小闸屋是个怎样的好玩的地方?2.用投影出示句子:碧蓝碧蓝的海水就踩在脚下。白天,成群的海鸟在窗外翱翔;夜晚,天上的星星映在海水里,如千万点萤火闪闪烁烁。更有趣的是,海边长着一大片一大片的芦苇。一张普普通通的苇叶,经爷爷三折两卷,就成了一支芦笛。吹奏起来,曲调是那样婉转悠扬,还带着一股浓浓的海水味3.理解并交流。(1)这段话都写了哪些景色?(海水、海鸟、星星、芦苇、芦笛)(2)出示投影,演示海水、海鸟,星空、芦苇。(3)爷爷的芦笛是怎么做的?你感受到爷爷是怎样的人?你仿佛听到了什么?(4)想一想,这段话的最后,为什么用省略号?(5)让学生读出喜爱的情感。五、置留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爷爷的芦笛吹出的是什么?第二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爷爷的芦笛。2.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已知道,强强非常喜欢爷爷的小闸屋,谁能把这段读一读?二、自主学习,交流体会(一)引导自学强强盼星星,盼月亮,总算盼来了那一天。又是一个苇叶葱茏的五月,强强来到了期盼已久的海边,他亲眼见到了大海,亲耳听到了爷爷的笛声。那么他看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听到了笛声?这笛声给他带来了什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然后把读出的感受相互交流一下。(二)汇报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先让学生找出两次看到大海的情景,体会强强的感受,然后体会笛声给他带来的心理变化。强调在对话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抓住重要语句理解和体会。理解和体会,强强第一次看到大海的情景和心理。投影出示句段: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温润。海面上平静得出奇,海风带着初夏的温馨,拂过强强柔嫩的脸颊。“爷爷,爷爷,我们做芦笛去!”“好的,我们这就去。”强强拉着爷爷的手来到芦苇丛生的地方。爷爷折下一片苇叶,做了一支芦笛。清脆的笛音传得很远,招引来好些海鸟,在大海边飞来飞去。强强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强强亲眼见到的大海是怎样的大海?(平静 美丽 柔和湿润)出示第3节。是呀!海水柔和湿润,海面湛蓝平静,海风和煦温馨,假如你来到这样的海边,你会感到怎样?让我们带着这种惬意的享受来读第3节。这不,强强迫不及待地要爷爷做芦笛。引读出示“清脆的笛声”这笛声,出现在初夏温声的大海边,出现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这笛声,给强强带来了什么?又给你什么感觉呢?出示句式“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这笛声_,这笛声_,这笛声_。”是啊,平静的大海,悠扬清脆的笛声,让我们体会到了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让我们享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指导朗读。 理解和体会,强强第二次看到大海的情景和心理。1.体会大海的环境。(1)让学生找出描写大海的句子。出示语句: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变得狂怒起来,四溅的浪花和水珠喷洒到窗户上。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这小屋好似一只在波峰浪谷中颠簸的小船,随时都有被海水吞没的危险。a.同学们,此时的大海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狂怒)你还能用其他词语来形容吗?从哪些词句看出她的狂怒?喷洒(见过喷洒的情景吗?消防队救火时,洗车时,不是“飘洒”。“狂吼的海风摇撼着小屋。”(风像发怒的狮子,摇撼能换成摇动吗?)“颠簸”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随时”体会小屋即将被吞没的险境)b.同学们,让我们闭上眼睛,亲耳听一听当时的环境,或许你的感受会更深刻。(播放音乐)c.带着你的感受齐读这一段话。(齐读)出示语句:“又是一个大浪摔打在玻璃上”“哗哗”“刚要开门,呼的一声”a.你感受到大海怎么样?(胆战心惊、令人恐惧。)b.你是通过那些词语体现出来的?(摔打、哗、吹开)2.体会强强的害怕。(1)、风是这么狂,浪是这么急,夜是这么黑,假如你独自一人在这小屋中,你会怎样?强强跟你们一样,感到害怕、恐惧、焦急,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出来的?相机出示描写强强的三句话。(2)、如此不平常的夜晚,你们没经历过,强强也未经历过,他和你们一样,心中充满了恐惧,男女生来一次配合朗读好吗?男生读描写恶劣环境的句子,女生读直接描写人物强强的句子。比一比,是风浪打垮了强强,还是强强战胜了风浪。3.体会强强的勇敢。(1)、是啊,这样的夜晚,强强紧张了害怕了,是因为出示句子: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不知过了多久,蒙眬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声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啊,爷爷的芦笛! (2)引导学生朗读。最后一句指导个性化朗读,读出高兴、激动、惊喜之情。(3)、同学们,在这让人担惊受怕的黑夜里,又一次传来了爷爷的笛声,这笛声给强强带来了什么?让他又想到了什么呢?联系最后一节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交流一下。(4)、出示“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联系生活理解句子。指导读出意味深长的语气。(5)在惊涛骇浪的黑夜里,强强感受到了恐惧,听到了爷爷的笛声,想起了爷爷的话语,这笛声是_,这笛声是_,这笛声是_,这笛声,是爷爷的言传身教,那么,它又让你懂得了什么呢?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听,悠扬的笛声再次响起,爷爷的笛声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也像大海一样,有起有伏,当生活向你微笑时,我们要懂得去享受,当生活考验你时我们要学会去承受。风雨的洗礼,将是我们一路的凯歌。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道理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体味,去实践。四、作业几天以后,强强又独自一人在小闸屋面临风暴的洗礼它会有什么反应呢?请你展开想象,以又是一个风雨之夜为题,写一篇短文。(提示:可借鉴文章重点段的写法,具体写出环境的变化和强强的反应)板书设计: 爷爷的芦笛好玩的地方:海水 海鸟 星空 芦苇 芦笛 (向往)第一次看海:柔和 温润 平静 温馨 (高兴)第二次看海:狂怒 摇撼 颠簸 摔打 狂风 (恐惧) 爷爷的笛声: (勇敢)附送:2019春语文S版语文四下第5课古诗三首word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能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诗。 3、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你瞧,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吧!师:说到春天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呢?生:春暖花开、万紫千红,花红柳绿 师:很好。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二、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吗?(交流杜甫资料)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三、学习江畔独步寻花1、学生自读古诗3分钟左右,然后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2、精读第一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1)指名读这一句。(2)问:读了这一句你知道什么?“蹊”是何意?哪些写出了黄回娘家花的多?(3)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3、精读第二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指名读这一句。(2)问:黄四娘家的花很多了,这些花怎么样,你是如何知道的?(3)想象:如果蝴蝶黄莺会说话,它们看见这么多这么美的花,会说些什么?(4)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4、品味、赏析;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或哪词?为什么?5、感情朗读古诗。6、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春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四、随堂作业背诵江畔独步寻花。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能列举一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吗?(学生回答)那么,你们知道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吗?(没错,就是寒食节)寒食节很早就有了,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首韩翃寒食。二、背景简介寒食节也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冬至后的第一百零五日,清明节的前一二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三、学习寒食1、自读,读准字音。2、指导学习第一句。 出示:春城天处不飞花 (1)把诗句划分成词语。春城/天处/不/飞花(2)想想每个词的意思,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3)把词语连成句子,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照样子自学后三句。4、检查出示。5、指导朗读。四、理解诗意 1、“春城无处不飞花”。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在望中。“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春”是自然节候,“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无处不飞花”,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诗人不说“处处飞花”,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这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时措辞是何等精密。“飞花”,就是落花随风飞舞。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意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首诗能传诵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2、“寒食东风御柳斜”。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3、“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五、随堂作业背诵寒食。第三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想一想,在你所知道的古诗中,有哪些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学生:静夜思、春望等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思乡之诗泊船瓜洲。二、读1、默读一遍,看一看诗中有什么不会的字和不懂的问题,请用笔画出来。2、指名读,正音,读准下面的多音字。京口瓜洲一水间(jin),钟山只隔数(sh)重(chng)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un)。3、齐读,初步了解诗歌大意。4、师小结,定感情基调:常言道:“文读千遍其意自现”,所以读是学习古诗的关键和好方法。好了,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现在,谁来讲一讲刚才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是高兴、轻松、愉快,还是忧郁伤感?(生也可能回答:欢快的,乐观的,忧郁的、伤感的)那么,你们的感觉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看诗文。三、悟1、理解课题。泊:停船靠岸。在古代,停船靠岸就是快到了晚上,要睡觉休息了。这首诗写作的时间应是临近晚上,地点是瓜洲渡口。2、诗中描写了哪些地点?学生可能回答出三个:瓜洲、京口、钟山。老师补充,还有京城开封,江西临川(王安石的故乡)。瓜洲:在现在江苏省长江北岸,扬州市南面。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钟山:现在南京市的紫金山。指南京,王安石的第二故乡。开封:今天的河南开封市。3、师:王安石在瓜洲看到了什么景象?当时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用诗中的字词来回答。学生可能回答:“一水,数重山,江南岸,明月”。师:站在瓜洲望京口想钟山触景生情。产生了:(1)愉快、喜悦之情。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一水”、“数重山”都不算远。(2)思念。王安石二次被拜相,他可以重返政治舞台、推行新政了,心情愉快,可是又要离开故乡,所以不免又思念家乡。现在故乡近在咫尺,可是会越来越远的。(3)忧虑、无奈。“春风又绿江南岸”的重心,是“又”字。其实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春回江南,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违心地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满心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绿”字是吹绿的意思。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师:“绿”字用得好的原因:首先,反映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其次,表现了春风使大地复苏的神奇。最后,表现了绿的层次美、动态美。四、赏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写出了一江之隔的几个地点,还展示了春的新绿,月的皎洁。色泽鲜明,以及对故乡欲回不能,欲罢不休的无奈。五、译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江之隔,而钟山离这里也只有几重山之远。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大地,什么时候才能让我趁着明月再回来呢? 六、随堂作业1、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题,按一定顺序具体介绍春天来临江南的景色。2、如果他来到你的身边,根据你掌握的通信和交通方面的知识,你会怎样劝慰他?排解他的乡愁?3、继续收集有关描写思乡的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