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703414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学设计 沪教版 教学目标1、在朗读、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感悟能力。2、透过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举动,体会他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的血脉亲情。3、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教学重难点 以情为主线,以李博士和台湾青年的举动为副线,与文本对话,感受不凡举动背后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感悟众人浓浓的关切之情,体会这次捐献骨髓的重要意义,感悟“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图片、文字资料等)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回顾全文。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你从这双眼睛里读出了什么?师:昨天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海峡”指的是台湾海峡出示台湾海峡图。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两头分别连着的是主人公是谁?(生答,相机板书:大陆小钱 台湾同胞)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06页,迅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课文怎么分段的。大陆小钱和台湾同胞之间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生答)二、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小钱的“不幸”。1、过渡:看,这就是海峡两岸生命相连的两个青年。一个是小钱,一个是台湾青年。谁来读一读。轻一点,别吵到了他们。齐读。 出示两青年图片与句子: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两个“静静地”表达的意思会一样吗?让我们先来看看静静躺在病床上的小钱吧!出示小钱图、句 2、看看书中是怎么描写小钱的?用笔勾画下来,用心体会体会。(生默读勾画)3、交流。这里边有三个本来写花的词语,找找。为什么来写人呢?课件出示,体会到“年轻人的生命”就像那含苞的花朵,不曾开放就将凋零,只有骨髓移植才能使生命之花绽放。4、配乐:一个才刚刚十八岁的孩子,本应该过着怎样的生活?说说。十八岁,多么美好的年龄!当同龄人吃过晚饭后,携着父母的手在绿荫道上漫步时,而小钱();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而小钱();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时,而小钱();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而小钱()。5、此时,你是什么心情?把你的感情读出来。(带着刚才的体会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并配悲伤音乐)6、【再次出示小钱图、句】此时,静静躺在病床上的小钱会想些什么呢?(生谈) 师:他充满了对生的渴望,内心无法平静,可生命垂危的他只能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求小钱只有一个方法,什么?容易吗?哪里看出不容易?理解辗转的意思。三、学习36自然段,体会台湾青年、李博士的高尚品质。(一)体会“台湾青年”的高尚品质1、师过渡:小钱是如此的不幸,但又是如此的幸运!因为几经辗转,终于在台湾找到了“生的希望”!【再次出示台湾青年图、句】在同一时刻,海峡彼岸的慈济医院里,这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2、提出要求:台湾青年为什么静静地躺着?他的内心真的会那么平静吗?他会想些什么呢?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 35自然段,从字里行间找找答案。同时也可以将重点句子勾画下来,用一、两个关键词或一句话在旁边写写体会。(生默读勾画写体会)3、汇报交流:通过刚才的读书思考,你们认为台湾青年的内心会平静吗?(不会)他会想些什么呢?(生谈)你是从书中哪段话知道的?(相机出示4小节)在这场灾难中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4、学习4自然段。(1)生自由读,读后初步谈体会。(2)引导体会“台湾青年”的内心世界。a、过渡:是的,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我们一起来看看那场巨大的灾难吧。 出示地震图片,配乐 (教师深情介绍台湾9.21大地震)房屋倒塌,公路塌陷、桥梁断裂,甚至连水库大坝都难逃厄运。1700多人在地震中遇难,3500多人受伤,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量。年轻的妻子永远失去了心爱的丈夫,年迈的母亲在家园的废墟中老泪纵横。这一天,每小时的余震次数达60-70次,有些余震甚至不亚于主震,这就是台湾历史上近百年来规模最大的9.21大地震。b、想象:在这场灾难中,台湾青年的家人也许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也许(生谈)此时,余震不断,躺在病床上的台湾青年也许会被玻璃碎片划伤,也许(生谈)师小结:是的,在如此危急的情况下,他的妻儿也许下落不明,他的父母也许不知所踪,自己的生命也面临着余震的威胁,但是,台湾青年仍(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c、师问:难道台湾青年不关心、不牵挂他的家人吗?(不是)难道他不爱惜、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不是)那他为什么要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谈后引读)出示句子因为,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的骨髓。”(生齐读)因为,他也知道“唯有他的骨髓,才能让小钱那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才能让小钱(苍白)的脸变得(红润)起来。(生联系2小节填空,再齐读)所以此时此刻,尽管有生命危险,台湾青年也要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5、小结:学到这儿,你觉得台湾青年是个怎样的人?(生充分谈)师:所以,小钱是幸运的,最后得救了。他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他得好好感谢这位(师指图)(台湾青年)。(二)体会李博士的高尚品质。1、师过渡:其实,小钱还得好好感谢谁?(李博士)。此时此刻,在海峡的这一头,李博士也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出示句子: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师:李博士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干什么?吓傻了吗?(为台湾青年抽取骨髓)在余震中抽取骨髓容易吗?(不容易)你从哪里体会到的?(3)汇报交流:a.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抓住:突如其来,脱落、不得不)b、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抓住“空旷”体会手术室危险)c、经过一次又一次涓涓流出(抓住:一次又一次,终于)(4)引导体会“李博士”的内心世界。师:余震中的手术如此艰难,李博士完全可以放弃或延期手术,但是李博士仍生读:“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师:此时的余震也同样威胁着李博士和他家人的生命安全,他为什么不放弃或延期手术?(生充分谈后师引读)出示句子因为,他知道 “在海峡的另一边期待着他送去的骨髓。”(生齐读)因为,他也知道“唯有他送去的的骨髓,才能让小钱那朵即将(凋零)的生命之花重新(绽放),才能让小钱(苍白)的脸变得(红润)起来。(生齐读)所以此时此刻,尽管有生命危险,李博士仍生:沉着地站在病床旁。(出示句子)(5)小结:李博士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忍受着一次又一次的痛苦,手术整整经历了一个多小时,骨髓终于从台湾青年的身躯里涓涓流出。这是一件怎样的事情?(艰难、激动、感动、高兴、激动人心的事等)让我们带着这些体会齐读5自然段。(生齐读) 3、过渡:从台湾青年身躯中流出的仅仅是骨髓吗?(不是)还有什么?(爱心、生的希望、血脉亲情、手足亲情)这饱含着浓浓爱心的骨髓的保存期只有24小时。看看在运送骨髓的过程中,李博士又有哪些举动深深感动了你?4、学习6自然段。(1)生汇报,出示句子。李博士带着连夜骨髓移植手术问: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点红词:十几个小时、奔波、连夜(2)师引导深入体会:【出示“李博士一天的工作时间表”, 并配有急促的时钟滴答声】(借助时间表深入体会 “十几个小时、奔波、连夜”,进而感悟李博士的伟大。)5、小结:学到这儿,你觉得李博士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生谈)师:你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老人?(想)出示李博士图片及简介 让我们记住这位可敬的老人说过的一句话!【出示,生齐读:两岸同胞本来就是一家人,看到患者重获新生,是我最大的快乐!】四、学习7自然段,体会“用爱心架起跨越海峡的生命桥”。1、师:由于大家争分夺秒、辗转奔波,所以小钱(生接:得救了),故事的美好结局让我们的心中升起一股甜丝丝的感觉。怪不得课文开头这样写道: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飘来甜丝丝的香气。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为什么不去掉?(烘托出了一个甜蜜、温馨的气氛)那就让我们带着甜丝丝的感觉齐读故事的美好结局吧!(齐读)2、体会“所有人的爱心架起了这座生命桥”。 师:此刻,小钱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激,他得好好感谢谁?(出示填空题,生充分说)(师相机点出:台湾青年;李博士;大陆及台湾的医护人员;帮他四处寻找骨髓的亲人朋友及省略号)师:所有关心小钱的两岸同胞架起了(指课题,生读)(读后画桥)他们用什么架起了这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爱心)(板画:爱心图案)师:生命桥还可以叫什么桥?(生谈:爱心桥、希望桥、友谊桥、血脉亲情桥)就是这桥,让这爱心、让这希望、让这友谊,跨越了海峡,跨越了亲情,跨越了生死。师:出示改变成诗歌形式的结尾,爱的奉献做背景音乐这岂止是一个故事,这简直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一首爱的诗篇。(师引读)小钱得救了。 两岸骨肉同胞用爱心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也许小钱和这位台湾青年永远不会见面。 但是在人们看来这并不重要, 因为两岸同胞的心是连在一起的。 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传下去传下去,传下去师:出示台湾海峡图尽管由于政治的原因,宝岛台湾至今还未回归祖国,尽管台湾和大陆之间隔着一湾深深的海峡,但这些都不能阻隔两岸同胞之间的血脉亲情。【播放相关图片】在5.12大地震中,台湾同胞慷慨解囊,无私援助;台湾的地震同样牵动着每一位大陆同胞的心,这“血浓于水“的亲情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师:播放图片及格言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许多多需要帮助关心的人,他们有的贫穷、有的病痛、有的孤单、有的不幸,都需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献出一份爱心。因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生齐读后音乐停)五、总结写法。这篇文章是上海著名女作家竹林写的,原名叫王祖铃。文章语文朴实自然,叙述生动具体,情感淳厚感人,你看,引起了我们大家的共鸣,这就是好文章。她还巧妙地运用了环境烘托气氛。还采用了对比的写法呢。找找。六、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师:根据国际惯例,骨髓捐献者与受捐者一年内不能见面。受捐者可能在生理上有一些不良反应,据说捐献者的性格会传给受捐者,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骨髓捐献者与受捐者一年内不能见面。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冒着生命危险给他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如何感谢呢?写一写。1、 阅读:收集并阅读“爱心故事”,感悟人间真情。重点推荐生命二十小时。2、练笔:以小钱的名义给曾经帮助过他的人写一封“感谢信”。板书设计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爱大陆小钱 台湾同胞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