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5 负荆请罪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03373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5 负荆请罪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5 负荆请罪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5 负荆请罪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5 负荆请罪教案 苏教版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学会阅读剧本。练习排演小话剧。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剧本的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课文内容,学习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2.学会阅读剧本。3.能够抓住对人物的言行、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教学课时两课时 知识点详解 负 荆 请 罪 剧本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各自的身份。时间战国时代。地点蔺相如的府邸。人物蔺相如:赵国的上卿。廉颇:赵国的大将军。韩勃:蔺相如的门客。 廉颇自恃功劳大,瞧不起蔺相如,而蔺相如的位次却在自己之上,心里很不服气,于是上朝时几次阻挡蔺相如的车道,所以用上“一再”来表示。也正因为廉颇一再挡道,致使韩勃忍无可忍,“实在”一词表明他已忍让到无可忍受的程度,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剧本开头交代了什么?第一幕幕启。蔺相如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旁边站着的韩勃气呼呼的,好像受了许多委屈。导读:这部分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和人物活动情况。“幕启”就是幕布拉开,剧情由此展开。韩勃(气愤地)大人,别怪我多事,廉将军一再挡我们的道,太欺负人了,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一再”说明了什么?韩勃为什么“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蔺相如的话表明他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蔺相如(笑笑)韩勃,干吗这么生气?从这句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什么态度? 面对蔺相如毫不在乎的态度,韩勃很纳闷儿,因而提出这样的疑问。导读:从开头至“干吗这么生气”,是第一幕的第一部分,写蔺相如劝韩勃别为遭廉将军挡道而生气。韩勃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职位比廉将军高,为什么那么怕他呢? 韩勃的话说明他觉得蔺相如不该避让廉颇,应该和廉颇针锋相对地斗争。韩勃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蔺相如(依然笑笑)我并不是怕他。韩勃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要是我呀,才不让他呢! 说明了蔺相如让路的原因。反映了韩勃内心的不平,他对蔺相如的做法很不理解,因为在他的印象中,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的人。蔺相如以反问句的形式说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加强了语气。韩勃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廉颇?蔺相如还是和为贵嘛。这句说明了什么?韩勃(不满地)我真不明白,大人您为什么变得这样怕事。想当年,秦王那么厉害,您毫不惧怕,针锋相对地跟他斗,唇枪舌剑,寸步不让,多解气!这句反映了什么?蔺相如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反问句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导读:从“大人,您是赵国的上卿”至“我会怕廉将军吗”是第一幕的第二部分,写蔺相如告诉韩勃,避让廉将军并不是因为怕他。 韩勃还是不明白原因,他百思不得其解。韩勃(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分明就是怕见到廉将军嘛!到了这个时候,韩勃明白了吗?蔺相如韩勃,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 在蔺相如的心中,国家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话表现了蔺相如心系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在蔺相如的心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这些话表现了什么?韩勃(若有所悟地)噢,原来是这样!对,对,大人您做得对!幕落。 导读:从“(不解地)那么大人为什么好几天不敢上朝”到幕落是第一幕的第三部分,写蔺相如告诉韩勃自己避让廉将军的原因。第二幕幕启。几天以后。蔺相如在客厅踱步。一会儿,韩勃匆匆走上。韩勃(紧张地)大人!大人!蔺相如什么事? 踱步:慢步行走。韩勃廉将军来了!蔺相如(奇怪地)什么,廉将军来找我?韩勃廉将军他没穿上衣,还背着一根荆条呢。 荆条:荆的枝条。性柔韧,古代用来制作刑杖。蔺相如快请廉将军进来!韩勃是!韩勃下,一会儿工夫领廉颇上。导读:从开头至“一会儿工夫领廉颇上”是第二幕的第一部分,写廉颇背着荆条来见蔺相如。蔺相如(迎上去)廉将军!廉颇赶忙跪下来。句导读:一“迎”“一跪”两个动词描写了两人当时的动作。廉颇的初次亮相就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蔺相如(吃惊地)哎呀,廉将军,您这是廉颇蔺大人,请您用这根荆条狠狠地抽我一顿吧。 廉颇行为感人,言辞也情真意切,表现了他的悔过之意。廉颇的言行说明了什么?蔺相如(连忙取下荆条扔在一边,伸手去扶廉颇)廉将军,别这样,快请起,快请起。 宽恕:宽容饶恕。廉颇(不肯起来)蔺大人,我实在对不住您。蔺相如(双手扶起廉颇)请起来,廉将军,请起来吧。廉颇蔺大人,请您宽恕我这个老迈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您。现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过错。 廉颇能直接说出自己的错误行为,证明他是一个知错就改、勇于承认错误的人。这句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廉颇?蔺相如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廉颇蔺大人,最初我还以为您怕我哩,后来经人提醒,才明白您这样做完全是为我们赵国着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 “深明大义、宽容大度”表达了廉颇对蔺相如的由衷赞叹。此时此刻,廉颇又是怎样看待蔺相如的?导读:从“廉将军”至“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是第二幕的第二部分,写廉 筵席(yn x):指酒宴时陈设的座位。泛指酒席。颇向蔺相如认错。蔺相如哈哈哈,廉将军,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实在太高兴了!韩勃,快叫人准备筵席,我要跟廉将军痛痛快快地饮几杯!这里的“心思”指什么? 句中的“心思”指与廉颇和睦相处,共同维护赵国的利益。韩勃应声下。蔺相如拿了一件衣服替廉颇披上,两人紧紧地拉着手,坐下来亲密地交谈起来。句导读: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两个人比以前更加团结、更加亲密了。幕落。导读:从“哈哈哈”至幕落,是第二幕的第三部分,写廉颇与蔺相如言归于好。1.初读课文,了解剧本的一般特点。2.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毫不惧怕、唇枪舌剑、侮辱”等词语。3.理清剧本的层次。有关廉颇、蔺相如的资料。一启发谈话,揭示课文题目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什么剧本?剧本的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人物。剧本开头和中间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通过戏剧冲突来展示人物性格特点的。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味人物的语言,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2.板书课文题目,启发谈话。看了课文题目,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读这个剧本就知道了。二自读课文,理解词句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想想“负荆请罪”的意思。(3)边读边思考上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赵廉韩惧唇庸)(2)用钢笔描红生字,教师巡视指导。(3)给生字组词。(4)指名读课文,理解词义。厉害:难以对付或忍受。惧怕:害怕。宽恕:宽容饶恕。昏庸:糊涂而愚蠢。三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1.理解“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背着荆条向人请罪,表示认错赔礼,愿受责罚。)(2)本文讲谁向谁“负荆请罪”?(赵国的将军廉颇向上卿蔺相如请罪。)(3)为什么要“负荆请罪”?(4)结果怎样?(两人言归于好。)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个两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每一幕又分别讲了什么。(1)同桌交流。(2)集体交流。(3)小结。初步体会两幕之间的关系。四指导书写,课堂练习1.讲解书写生字的要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 3.教师评价、指导。 4.学生强化练习。 负 荆 请 罪廉颇蔺相如背着荆条向人请罪,表示认错赔礼,愿受责罚1.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2.要讲清楚文中的重要词语。“府邸”不仅是指做官人家的住宅,只要是有权有势人家的住宅都可以叫府邸。“宽容大度”就是心胸很宽广,就是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之人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昏庸”就是糊涂而愚蠢。“上卿”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大概相当于宰相。“惧怕”是说内心很恐惧,非常害怕。1.看拼音,写词语。lin p(廉颇)j p(惧怕)w r(侮辱)shn mn d y(深明大义)chn qin sh jin(唇枪舌剑)2.比一比,再组词。3.按要求转换句式,但句子的意思不变。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改为反问句:您难道不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吗?改为设问句:您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吗?是的。4.趣味字谜。(1)将相和(打一字)(斌)(2)镜中人(打一字)(入)(3)齿孔(打一字)(穿)1.通过学习剧本,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来源。 2.通过阅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 3.学会排演小话剧。1.“负荆请罪”的故事录像片段。2.由本课中的重点语段做成的幻灯片。一回顾“负荆请罪”的含义1.指名回答:“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战国时候,赵国的大将军廉颇背着荆条向遭其侮辱而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请罪。)2.廉颇是怎样向蔺相如请罪的呢?我们来看剧本的第二幕。二学习第二幕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中作简单的批注。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集中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内容。 3.指导学生归纳出不懂的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2)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4.讨论。(1)廉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廉颇是个知错就改的人。从廉颇的动作、语言中可以看出。)(2)出示句子:“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理解“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深明大义:深切明白做人处事的大道理。宽容大度:形容心胸开阔,度量大,能容人,能容事。)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体现在哪里?他看见廉颇来了,连忙取下廉颇背上的荆条扔在一边,将廉颇扶起来,并且说:“过去的事就别提了。”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宽容大度”仅仅体现在这里吗?还体现在课文的什么地方?(第一幕)读下面一组句子,比较哪一种说法好。A.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B.您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A句好,表现了廉颇对蔺相如真诚、强烈的赞美之情。)5.剧本第二幕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的描写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示。下面我们来看文中的插图,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及心理活动。(重点是廉颇的满面羞愧、满心悔恨,蔺相如的满面惊讶、满心欢喜。)三学习第一幕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从而理解第二幕中“负荆请罪”的缘由。2.分小组讨论。3.指名回答。学生A:行动在路上有意避让廉颇的车子;好几天不上朝,避免与廉颇见面。学生B:语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犯我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后果将会怎么样?”4.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出示投影:(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赵国的利益)(2)讨论:假如他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强大的秦国才不敢轻举妄动。假如他俩闹翻了,秦国就会乘虚而入,赵国就有灭亡的危险。这一点韩勃没想到,廉颇也没想到,蔺相如却想到了。正是为了赵国的安全,蔺相如才处处避让廉颇的挑衅。他心中没有小“我”,只有国家。这种崇高的品质叫什么?(顾全大局。)(3)指导学生朗读这几句话。5.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读,师生评议。6.课内练习。出示投影:(1)将下列句子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然后作比较。刚才在路上,大人不是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吗?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2)用关联词填空。秦王很厉害,蔺相如一点儿也不害怕。想到赵国的安全,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结合,练习朗读。 2.阅读历史故事将相和。负 荆 请 罪(诚心诚意地向人赔礼道歉)蔺相如 廉颇深明大义诚心诚意宽容大度知错能改1.先让学生搜集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资料,了解“负荆请罪”的前因,再通过表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文的内容。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知道了廉颇是个知错能改的人,蔺相如心系国家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的宽广胸怀。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学生更明白廉颇为什么要“负荆请罪”了。2.精彩而充满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教师讲授无数个知识点,而在于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不在于教师运用什么方法,而在于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不在于设计的课堂有无基础型、拓展型或研究型之分,而在于学生是否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通过学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不在于学生从课本中接受了多少,而在于他们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在于他们是否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广阔的心灵。能够让学生借助课本发展语言、训练思维、培育智慧一直是每位教师的追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巧妙点拨,善于激励,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负荆请罪讲的是廉颇向蔺相如请罪的事。“负荆请罪”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向人请罪,表示认错赔礼,愿受责罚。本文的文体是剧本。2.写出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负荆请罪 围魏救赵三顾茅庐3.面对廉颇的侮辱,蔺相如是怎样做的?摘录有关句子,说说感受。答:“有意避让廉将军的车子”,“还是和为贵嘛”,“(蔺相如)您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两 袖 清 风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就把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辖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于谦装作不懂地问:“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还带什么呀?”手下人说:“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也办不成啊!”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哪!”手下人着急地说。“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袖袍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半天,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两袖清风!”说完,于谦哈哈大笑起来。(1)给短文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本文重点写了人物的语言,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于谦是一个廉洁的官员。(3)“乌纱帽”在文中指官位、权力,“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都没有。(4)文章赞颂了于谦的什么样的品质?答:赞颂了于谦正直、廉洁的品质。将相和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 三个故事的联系:“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又一起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为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侮辱,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顿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将相和好,共同辅国,国家无恙。 “将相和”这则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5.24海底奇光同步练习 上海版 1月16日,鹦鹉螺号好像在海平面以下仅几米的地方入睡了。电动仪器停止了运转,螺旋桨不再转动,鹦鹉螺号随波漂流。我猜想船员们正忙于内部修理,因为机器猛烈转动后需要装修。就在这时,我和同伴们亲眼目睹了一种奇特景象。客厅的窗板打开了。由于鹦鹉螺号的船灯没有打开,水中一片昏暗。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布满天空,只有几道微弱的光线照着接近海面的水层。我正观察着这种状况下的海洋,即使是最大的鱼看起来也像是一些模糊不清的阴影。突然,鹦鹉螺号被照得通亮。起初,我以为是船灯打开了,是它把电光射向清澈的海水。我错了,我迅速的观察了一下,承认自己错了。鹦鹉螺号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耀眼。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掠过金属船壳,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我突然看到发亮的水层中有几道闪光,好像炽热大火炉里的熔铅流,又像加热到白热状态的金属块。相比之下,在这火红的、似乎不该存在阴暗部分的环境里,发亮水层中有些地方却显得阴暗了。不,这已不是我们通常的照明器静静的放射出的光芒!这光线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我感到这光线充满活力!是的,这是无数海洋纤毛虫、栗粒状夜光虫的集结体,它们是一些真正的半透明胶质凝固物小球体,每个小球体有一只丝状触手。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小生物的数量甚至可以高达25000个。加上钵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和其他磷光植形动物发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植形动物体内充满了海洋腐烂的有机质诱饵,也许还有鱼类分泌的黏液。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飘荡了好几个小时。看到巨大的海洋生物像火中蝾螈一样在那里嬉戏,我们更加赞叹不已。我发现在这不烫的火光中又美丽又敏捷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还有身长三米的旗鱼,聪明的暴风雨预报者,它们那令人生畏的剑状上颌有时撞击着客厅的玻璃窗。后来,比较小的鱼类出现了,有各种各样的磷鲀,会跳跃的鲭鱼,狼鼻鱼,还有上百种其他鱼类,他们四处游动,给这闪光世界划上一道道条纹。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真是迷人奇观!是不是某种气候条件使这种现象增添了几分诱惑力?是不是暴风雨来到海面上了?不过,鹦鹉螺号位于海平面以下几米的地方,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威力,在平静的海水中悠然自得的摇晃着。【精段练习】我正观察着这种状况下的海洋,即使是最大的鱼看起来也像是一些模糊不清的阴影。突然,鹦鹉螺号被照得通亮。起初,我以为是船灯打开了,是它把电光射向qngch_的海水。我错了,我迅速的观察了一下,承认自己错了。鹦鹉螺号正漂浮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耀眼。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掠过金属船壳,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我突然看到发亮的水层中有几道闪光,好像炽热大火炉里的熔铅流,又像加热到白热状态的金属块。相比之下,在这火红的、似乎不该存在阴暗部分的环境里,发亮水层中有些地方却显得阴暗了。不,这已不是我们通常的照明器静静的放射出的光芒!这光线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我感到这光线充满活力!是的,这是无数海洋纤毛虫、栗粒状夜光虫的集结体,它们是一些真正的半透明胶质凝固物小球体,每个小球体有一只丝状触手。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小生物的数量甚至可以高达25000个。加上钵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和其他磷光植形动物发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植形动物体内充满了海洋腐烂的有机质yu r,也许还有鱼类分泌的黏液。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飘荡了好几个小时。看到巨大的海洋生物像火中蝾螈一样在那里嬉戏,我们更加赞叹不已。我发现在这不烫的火光中又美丽又敏捷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还有身长三米的旗鱼,聪明的暴风雨预报者,它们那令人生畏的剑状上颌有时撞击着客厅的玻璃窗。后来,比较小的鱼类出现了,有各种各样的磷鲀,会跳跃的鲭鱼,狼鼻鱼,还有上百种其他鱼类,他们四处游动,给这闪光世界划上一道道条纹。1、 上述文字出自课文 ,选自法国科幻小说家、世界科幻小说之父_(人名)的_(书名)。2、填入正确的字词。qngch_ yu r_ 3、 海底奇光的“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_ 4、第2段划线句运用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海底奇光具有_的特点。5、 仿照划线句句式,运用任意一种修辞手法描写一种光源(日光、月光、霓虹灯光等等)。_参考答案:1、海底奇光 儒勒凡尔纳 海底两万里2、清澈 诱饵3、来得突然 “格外耀眼”“光彩夺目” “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4、比喻 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5、略。【课外延伸】小小发光两极管,北京奥运现精彩发光两极管(LED)是继白炽灯、荧光灯、高频无极灯后的第四代照明光源。它的大小只有几毫米,功率仅为0.030.06瓦,但亮度远远超过白炽灯和荧光灯,耗电只有白炽灯的18,荧光灯的12。灯的平均寿命长达10万小时,大约可用30年。它又属于冷光源,不发热,无辐射,安全可靠。就是这种发光两极管,在这次开幕式中派上了大用场。当一束强光从硕大的“鸟巢碗边”集结出中国最古老的计时器日晷时,场内xx个中国男儿,仿佛被从远古的日晷射出的一道闪电惊醒,渐次开始“击打缶鼓”,缶声狂飙全场。xx个缶面,忽然神采奕奕,闪烁成一片光的海洋。随着光阴流逝,在缶鼓组成的方阵中,突然,连续跳出“60”、“50”、“40”、“30”、“20”、“10”的硕大数字。全场观众huang然大悟,这不是在奥运会倒计时吗?于是全场观众奋力同吼:“9、8、7、6、5、4、3、2、1!”“击缶而歌”的表演,令人为之一振。它排山倒海、气贯长虹。缶的发光与变暗,使演出场面变幻无穷。在每个高约1米的缶面上,嵌入一个由触发式发光两极管组成的发光面。发光面上成千上万个发光两极管,只在敲击时才会发亮。这次缶面用的是纯白色的发光两极管,在黑暗中格外显眼,使奥运会的开幕式大放异彩。可以说,这是凭借新科技把最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文明进行了完美的融合。当焰火组成的巨大“脚印”出现在“鸟巢”上空后,飞泻而下的“繁星”,在“鸟巢”的地上汇聚成一个梦幻般的“五环”。从天上飘下的22个仙女“飞天”,从地上轻轻地拾起闪耀着钻石般光芒的“五环”,cu拥着“五环”漂浮在“鸟巢”的夜空中,然后又慢慢地消失在夜空中。这一幕充满着美丽和神奇,让全场观众激动不已。这个巨大的五环,每个环的外径足足有10米大小,整个“五环”宽36米,高16.5米,上面有45000个发光两极管,通过感应元件将它们点亮。但是,要让这么大的一个“五环”在空中漂浮并非易事。解决的办法竟来自一个创作人员擦黑板的经历。有一次,他在办公室一块新的黑板上写字,感到在这块黑板上写字很别扭,后来发现,原来黑板上有一层塑料薄膜,没有取掉。他掀起塑料薄膜,发现薄膜上的字在空中缓缓移动,这不是“梦幻五环”所要的效果吗?将45000个发光两极管组成的巨大“五环”安置在一张36米16.5米的长方形网上。表演时,先将“五环网”放置在地面一个由发光两极管组成的大屏幕上。开始时,先由地上的发光两极管汇集成屏幕五环,然后,“五环网”上的发光两极管悄悄亮起。当“五环网”升起时,关掉地上的屏幕五环,造成飘向天空的“梦幻五环”。 节选自自然与科技xx/9-10期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hung然大悟( ) c拥( )2、 阅读第段,请概括“小小发光两极管”的特点。3、 从选段来看,发光两极管为北京奥运带来了怎样的精彩?4、 仔细阅读第段,想一想:“飘向天空的梦幻五环”实际是什么?5、 让一个巨大的五环“在空中漂浮”的解决灵感,使你得到了什么启发?6、 文中划线句写得形象生动,试选择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参考答案:1、恍 簇2、体积小,功率低,亮度大,耗电少,寿命长,不发热,无辐射。3、“缶的发光与变暗,使演出场面变幻无穷”。缶面用的“纯白色的发光两极管,在黑暗中格外显眼,使奥运会的开幕式大放异彩”。4、实际是由“45000个发光两极管组成的”、“安置在一张36米16.5米的长方形网上”的、“悄悄亮起”又“升起”的巨大“五环”。5、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生活中一个不经意的举动或现象,也许就能解决一个难题,或促成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6、如“xx个缶面,忽然神采奕奕,闪烁成一片光的海洋”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缶面灯光不断闪烁、熠熠发光,令人眼前一亮、为之一振的情景,表达出了作者对此的由衷赞叹之情。又如“场内xx个中国男儿,仿佛被从远古的日晷射出的一道闪电惊醒,渐次开始击打缶鼓”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束强光”比作了“一道闪电”,形象地写出了这束光的强烈、迅猛,体现出了击缶男儿们的振奋精神,表达出了作者对用“新科技把最古老的文明与现代的文明”完美融合的高度赞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