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堂实录 鲁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97652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堂实录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堂实录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堂实录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走遍天下书为侣课堂实录 鲁教版第一课时实录:一、导入师:采访一下,你们读课外书,一本书一般读几遍?生:2遍。生:3遍。师:英国作家尤安.艾肯读书跟咱们不一样,他一本书可以读一百遍。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走遍天下书为侣。看老师板书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师: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师:谁来解释一下题目?生无人举手。师:难度有点大,降低一点,谁说说你哪个词不懂。生:侣师:谁来解答一下?生:伴侣。师:对,侣就是伴,同伴的意思。天下什么意思?生:世界。师:整个题目什么意思?生:走遍全世界,带着一本书。师:没写着带一本书呀。就说带着书就可以了。师:谁能读好这个题目?生读得一般。师:通过你的读,听不出你在强调什么?想一想应该突出哪个词?生:书。师:现在你来读。生读得不错。师:大家一起读。生一起读。二、质疑题目,激发阅读课文的兴趣师:读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生:为什么以书为侣?(教师板书)生:作者是怎样写的?(教师板书)师:还有吗?生无人举手。师:我这有问题,作者是读一本还是读许多本?怎样以书为侣?(教师板书)师:你们想解决这些问题吗?生:想师: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怎样?生:读书。三、明确课时目标师:这节课我们的第一个学习目标就是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此外,我们还要学习生字新词,解答一部分问题。四、初读课文师:下面大家带着问题读一遍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生读。师:读一遍,行了吗?生:不行。师:咱们再读第二遍。生读第二遍。师:认为能够正确流利朗读的举手?大部分同学都举了手。师:下面大家展示一下读书成果。谁来读一下生字。指生读生字。师:谁来说一说,这些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生说,教师补充。师:下面大家给每个自然段标注一下顺序号。生标号。师:我们轮读课文。教师给学生分工。学生轮读课文。师:谁从洪亮、正确、流利的角度评价一下这几位或某一位的朗读呢?学生评价。师:在读书的过程中,谁遇到了不理解的词语。生:忽略师:可以用不加反义词的方法解释,谁来说一说。生:不重视。生:老师,什么叫品味呀?生:品尝。师:那可不对,怎能说品尝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呢?解释词语要注意联系语言环境。五、理解第一部分师:下面,我们来解答第一个问题作者是读一本,还是读许多本?是读一遍,还是读许多遍?大家在书上圈划一下答案。师:谁说说。生:第一至第四自然段。师:对。师:下面大家自由朗读一遍。生自由朗读。师:我再找一名同学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指一生读书。教师指导学生读好“我会选择一本书”“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等句子。师:作者说是读一本书,还是许多本?生:一本。师:读多少遍?生:一百遍。师:一个如果,表明作者并不是真的去周游世界,通过作者创设的情境,你能感受到什么?生:作者对读书的喜爱。师:程度深不深?生:深。师: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自由朗读一下第一部分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师:如果第一部分我直接写“我喜爱读书,一本书我可以读上一百遍”好不好,为什么?生:无语。师: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而是创设了一个情境,这样写,显得很形象,很有情趣。你们说是不是?生点头。师:文章第一部分又把题目扩展开来,具体进行了解释,这些有何作用?生:点明中心。师:不对,应该是点题。六、教师小结。第二课时一、导入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三课走遍天下书为侣。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剩下的问题。(教师手指板书)二、感悟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师:作者的读书跟咱们不一样,很有个性。一本书,作者为什么他能够读上一百遍呢?大家在树上圈出答案。生圈划。师:谁说说?生:第4自然段。生:第5自然段。生:第6自然段。师:概括地说,就是第6自然段;具体地说是5、6两个自然段。第四自然段不是。师:为什么这样说,可能有的同学还不明白。没关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吗,大家可以通过多读,加深感受和理解。下面大家自由读一遍,用心地读一读,仔细地体会。生自由朗读。师:下面,我请一个同学读,大家认真听。一生读。师:读得不错,很有感情。师:下面我再找一个同学来读。指一生读书。师:读得也不错。下面大家看一下第六自然段,标注一下重音词。学生标注。指一生读这一句,评价指导,让学生再读。学生齐读。师:下面咱们师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5、6自然段。师:下面大家一起读一下。生齐读。师: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反复读一本书的理由?生举手的不多。师:看来理解得还不是很好,下面大家再反复读几遍,直到能向别人讲明白这个问题为止。生过一会停了下来。师:现在,谁能给我讲一讲。一部分同学举手。生:因为每次读书都有新的发现。师:这就好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生: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师:“真想不到你懂这个”含着的意思是生:对朋友有了新的认识。师:每次读书,都有新的发现,就像过了多少年后又回到家,你会说生: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差!师:这句话含着的意思是生:无语师:对家有了更新的发现。师:看大家的神态,好像还没有完全理解作者的观点。没关系,以后你可能对此有更深的感悟。师:作者在讲述理由的时候,实际上第六自然段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我能否把第5自然段删去呢?生:不行师:为什么?生无语。师:这样可以把为什么说每次读书都会有新的发现,讲得很明白。师:第五自然段,用了什么方法呢?生: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三、感悟读书的方法师:以书为侣,一本书要读上一百遍,那究竟怎样读呢?大家在树上标记一下记号。师:谁说一说。生:第七自然段。师:对。谁来把第七然段读一下。指生读。师:下面我们合作读。(教师读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语)师:作者写了几遍读书呀?生:5遍。师:那也不够一百遍呀?生:作者用了省略号。师:作者为什么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等词语呀?生:条理清楚。师:说得非常到位。师:这段话里前面谢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最后一句又写同船而行。这是为什么?生无人举手。师:联系上文的内容和题目想一想。生:和上文相联系,点明题目。三、学习结尾师:我们一起把结尾读一下。生齐读。师:结尾写得很简短,但是含义很深刻。第一句中的朋友,表明作者与书的感情怎样?生:感情深厚。师:朋友就不能有一次交往,说明这本书读多少遍?生:许多遍。师:随时想去的故地,“故地”说明原来读过这本书吗?生:读过。师:作者在结尾再次强调一本书可以读上许多遍。大家注意一下,上文都是书像什么,这里变成了书是什么,由此,你能感悟到什么?师:作者与书的感情在步步生:加深。师:最后一句有不明白的吗?生:我不明白。师:因为人与人不一样,读书的方法不一样,读书的感受和收获也不一样,所以作者说它是你自己的东西。(学生似有所悟)四、教师小结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感受到作者与众不同的读书个性,也学到了作者巧妙的写法:创设情境,写得富有情趣;巧用比喻,写得形象、生动;注意点题;前后贯通,结构严谨等。在读书方法上,相信大家都能得到启发。【反思】这两节课,感觉是在“读”上有所加强了,读的次数增多,形式上也有变化。通过读来加强感受,寻求理解。朗读与感悟结合在了一起。第二,我用问题串起课堂结构,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动力。第三,在写法渗透、读法指导上有所加强。不足之处:1.句子训练不明显。有的句子虽然孩子们读了许多遍,但并未真正的理解,这可以从他们的眼神中看出来。如“一本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这句话的含义孩子们真懂了吗?此外教师的训练目的也不明确,到底训练哪个句子,训练学生应用哪种方法品味,教师心中都不明确。2.有感情地朗读还不是很充分。3.写法的渗透点太多。4.课后第三题,仿写句子和背诵第七自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自己细读文本的功夫还要再加强!附送:2019年(春)四年级语文下册跳水说课稿 北师大版一、说教材 跳水是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第八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这一单元的文化主题是:舟船。训练主题是: 抓住文章中的重点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揣摩文章表达的顺序,学习基本的表达方法。 跳水一课讲述了发生在一艘外国帆船上发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桅杆顶端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急中生智,命令儿子跳水,使孩子转危为安.教材的编排意图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了解作者记叙一件事情经过的方法.本篇课文情节惊险,扣人心弦,易于激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形象逼真的教材插图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二、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于作者列夫.托尔斯泰也有一定了解,这篇课文不是很长,学生读起来比较好理解。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梳理出文章所描写的角色,知道他们之间的联系。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 学习用注意事物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抓住二、三、四自然段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猴子的放肆和孩子的着急。以及水手的三次大笑和孩子的神态变化,正是因为水手的三次笑,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重点读孩子获救的段落,引导学生想象船长当时是怎样想的,感受船长的当机立断、沉着果敢,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3、引导学生回顾课文,谈谈自己最想对水手、孩子、船长说些什么,学习船长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事情的发展,是由于帆船上人和猴子的联系而产生、发展、变化的。2、学习船长急中生智,果断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五、说教法依据课标要求和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依据学生认知能力和已有知识经验,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过程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创设情境 2.语言点拨 3.抓重点词句 4,朗读感悟等等.六、说学法:1抓重点词句,理解感悟:比如哭笑不得,气极了,惊呆了,40分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言环境,对这些词句的未尽之意进行表象理解,体会孩子,水手们的心情.这是在巩固和运用以前的读书方法.2阅读要有自己的见解:本课教学中采用了指名读,自由读,默读,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说出自己的见解.比如:故事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引导学生从几个不同的角色身上去体会.3自觉运用和积累词语:比如第一自然段,写了哪两个角色之类间发生的事发生了什么事强调用词来概括其主要内容和感受.在学习孩子处境危险时,用提示句当时的情形真是呀!引导学生用上千钧一发,万分危急,迫在眉睫等词语.4小组合作与交流七、说程序(一) 激趣导入,整知感知以体育运动项目跳水引入课文,与文中的跳水对比来激发学习兴趣,交流作者的资料,在初读课文后,让学生明确课文所描写的角色,和这些角色之间的联系, 然后再教学生一个新的阅读方法,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让学生知道人物间的联系,从而整体感知课文. 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二)自主探究,感悟情理以“你认为这个惊险故事中的关键性人物到底是谁呢?”进入文章,品词析句,引导学生抓住二、三、四自然段中的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猴子的放肆和孩子的着急。以及水手的三次大笑和孩子的神态变化,正是因为水手的三次笑,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重点读孩子获救的段落,引导学生想象船长当时是怎样想的,感受船长的当机立断、沉着果敢,体会孩子走向横木时的危险处境,明白遇事应该想想后果,不要一时冲动。讲读一,二段时,在弄懂段意的基础上,重点抓住取乐,放肆,哭笑不得这些重点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使学生知道水手取乐猴子是故事的起因.三,四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去体会文中角色特点,在汇报中重点抓住孩子情绪变化和危险情境以及寻求解救办法三方面去深入理解课文.孩子情绪变化的探究以孩子的情绪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懂得孩子情绪变化原因有三方面:猴子的放肆,水手的过分,孩子的不冷静,从中告诉学生做事要冷静要考虑后果,开玩笑要注意分寸.抓重点语句体会险境出示惊险语句,先让学生自主感悟孩子的险境.然后通过指导朗读,填读形容危急情况的词语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入情入境,达到讲解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寻求挽救办法人的创造力主要是依靠求异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依据这一理论,我设计了这一环节,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探讨抢救孩子的妙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得出办法后,发现均不很得当,从而得出:船长果断命令孩子跳水是挽救儿子生命不容置疑的唯一办法.五,六自然段集中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教学这部分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通过体会船长心情来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使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然后通过分析跳水的好处,为什么用枪逼孩子跳水来学习船长在危急中,冷静,机智和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三)总结全文,学习表达方法。精读全文后,结合板书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表达方法,最后以你想对孩子、船长、水手说些什么? 结合教学,使学生既对本课知识有及时的整理,又感到意犹未尽,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