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携手共创和平》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86625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携手共创和平》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携手共创和平》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携手共创和平》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携手共创和平教案 冀教版目标要求 1.了解国际红十字会等倡导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和贡献。知道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2.知道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及一些获得者的贡献 。3.感受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促进世界和平中的伟大力量 。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了解国际红十字会等倡导和平的国际组织的名称和贡献。知道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2.学生了解联合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中采取过的全球反恐战略计划和取得的成效。3.学生搜集联合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导入1.(教师播放电影“非诚勿扰”片段)学生自由讲述观看后的感受。师:“我梦想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争端都化为无形,刀枪入库,铸剑为犁,大地鲜花盛开,孩子们重展笑颜”,片中的这几句话,表达了我们制止战争、向往和平的共同意愿。2.师:除了战争对人类的摧残之外,国际恐怖主义、一些国家国内武装冲突的阴影也一直笼罩着全球,它使成千上万的人惨遭毒手,难以计数的财产被摧毁,数以亿计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遭到破坏。如何进一步有效地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课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震惊世界的“9.11”事件。(教师播放“9.11恐怖事件”片断)学生交流: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看了这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3.师小结:战争和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人类。制止战争、打击恐怖主义、追求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只有和平,人类才能生存;只有和平,人类才能发展。全世界各国人民联合起来,携手共创和平。(板书课题:携手共创和平) 反思(“非诚勿扰”片头的这段录像全面、形象性地概括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为本课的学习定下基调。“9.11”事件在突出反恐严峻性的同时让学生正视恐怖主义,无论恐怖主义以何种形式和表现,由何人所为,在何处发生,为何目的而为,都必须受到谴责且不能容忍。 ) 二、学习1.师:说到“携手共创和平”,我们会立即想到一个国际组织联合国。我们先回顾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凯歌声中的联合国的一项宗旨。(教师出示“联合国宗旨之一”)师:联合国哪个主要机构对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方面负有主要责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师: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中唯一有权对国际和平与安全采取行动的机构。安理会作为国际集体安全机制的核心,已经成为公认的多边安全体系最具权威性和合法性的机构。2.师:打击恐怖主义是联合国所有使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恐怖主义是对法律和秩序、人权与和平解决争议原则的伤害,违背了联合国所秉承的原则和宗旨。联合国一直在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消除恐怖主义威胁,帮助各成员国打击这一恶行。你知道联合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中采取过哪些全球反恐战略计划?取得了哪些成效?学生自由讲述。 一致谴责恐怖主义。联合国通过对恐怖行为进行一致的、有计划的谴责,不断削弱因任何族群的任何诉求而付诸恐怖主义手段的行为,并明确表示恐怖行为绝不是解决实际或认为所受冤屈的有效手段。(教师点击“联合国反恐行动第1页”) 制止向恐怖分子提供资助。(教师点击“联合国反恐行动第2页”) 禁止恐怖分子获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教师点击“联合国反恐行动第3页”)3.师:联合国是对整个世界冲突后稳定贡献最大的多边组织。在联合国维持和平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里,维和作为一个应对国际危机的工具发生了巨大变化。联合国维和人员在世界各地开展工作,以防止冲突爆发,控制及遏制暴力,支持国家行为者在冲突后保护及建设和平。(教师播放“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2页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资料。师:自1948年以来,联合国维和行动共计63项,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15项。你们知道联合国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有哪些?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出示“正在进行的维和行动”)4师:这是什么组织的标志?(教师出示“国际红十字会标志”)这个标志有什么含义?学生自由讲述。(教师播放“国际红十字会诞生”)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3页“国际红十字会”。教师提问: 国际红十字会是谁在哪一年创立的?(1859年,瑞士商人亨利杜农特创立) 国际红十字会的宗旨是什么?(为在所有活动中维护人道性、公正性、中立性、独立性、志愿服务、统一性、普遍性7项红十字基本原则)师:国际红十字会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组织,战时红十字常与许多国家的政府、军队紧密合作。此外,国际红十字会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庞大的志愿者组织,其无私奉献精神让许多人都投身为一名志愿者。(教师播放“国际红十字会职责”)5.师:在国际社会中,有一项公约被认为是国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你们知道是那一项公约?(日内瓦公约)师:日内瓦公约是怎样形成的?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3页。师:日内瓦公约包括了哪四个公约?学生自由讲述。(教师出示“日内瓦公约”)师: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现行的日内瓦公约包括1949年8月12日在日内瓦重新缔结的四部基本的国际人道法,为国际法中的人道主义定下了标准。至1994年8月,共有187个国家和地区以批准、加入或通知继承等不同方式成为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6.师:2008年5月29日,在纪念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60周年的会议上,大会主席向全世界联合国维和人员致辞,他在对联合国维和行动中所有现役人员的专业水准、奉献之心和大无畏精神表示敬意,并缅怀那些为和平事业献出生命的人的同时,重申了“我们的承诺”承诺为实现联合国宪章所定的“免后世于战祸”的目标而奋斗。和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团结起来,一起争取和平的环境,世界的明天必将沐浴在和平的光芒中。 反思(从“和平”的角度引出联合国和安理会,这既是对五年级第四单元第2课“国际组织”的回顾和复习,也是让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联合国极其机构的作用和意义,是认知的螺旋上升。 对联合国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战略计划和成效学生平日接触不多,课前的搜集有助于学生认识,此部分内容教学时学生对此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三、拓展搜集中国在打击恐怖主义活动或维和行动中所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以及做出的贡献。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诺贝尔和平奖的意义及一些获得者的贡献。2.感受奥林匹克体育精神在促进世界和平中的伟大力量。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课件资料。2.学生搜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一些事迹。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导入1.师:你知道他是谁吗?(教师出示“诺贝尔”)2.师:对于诺贝尔,你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述说。(教师播放“诺贝尔和诺贝尔奖”)教师提问: 诺贝尔奖是怎么来的? 诺贝尔奖分为哪几个奖项? 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你认为诺贝尔是怎样的一个人?师:诺贝尔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向科学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最高科学大奖。他的名字和人类在科学探索中取得的成就永远地留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史册上。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学生日常生活中有所了解,此部分的学习是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产生系统认识。 ) 二、学习1. 师:诺贝尔和平奖是诺贝尔所创立的五个奖项中的一个。我们先看一看为什么诺贝尔要建立这个特殊的奖项。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4页“诺贝尔和平奖的由来”。师:诺贝尔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他希望他发明的破坏性炸药有助于消灭战争,因此建立了诺贝尔和平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和平奖应该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你知道哪些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亨利杜南、马丁路德金、特里莎修女、曼德拉、科菲安南)学生阅读教科书第15页“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选登”。(教师播放“我有一个梦想”)师:和平奖得主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诺贝尔和平奖同样授予符合获奖条件的机构与组织。你知道哪些组织和机构获得过此殊荣?学生自由讲述,如国际红十字会、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教师播放“xx诺贝尔和平奖”)学生上台讲述课前搜集到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迹,全班分享,然后交流感想。2.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一千多千米的西部战线突然停火,而双方指挥官都未曾下达过停火命令,这是为什么?学生阅读“硝烟场上的足球赛”,然后交流体会。师小结:连续不断的战事使双方官兵感到厌恶,普遍渴望能有一个赖以休养生息的环境。“硝烟场上的足球赛”表明在血腥的厮杀中,官兵们渴望和平的意愿和对友谊的崇尚更为迫切。和平与幸福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而体育恰恰是有益于增进友谊、消除隔阂、维护和平的一个重要途径。3.师:体育是一种国际语言,人们不需要翻译、解释就可以自由交流,它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奥运会也承载了和平的精神内涵,古代奥林匹克“神圣休战”,以追求和平与友谊为特征的精神,为全世界人民所向往。(教师播放“神圣休战条约”)学生观看视频后交流“神圣休战条约”的重要意义。师:公元前8世纪,以神圣奥林匹亚名义举行的运动会,成功地凝聚起希腊的各个城邦。他们停止彼此的攻战,忘掉战场上血与火的厮杀,在赛场上展现力与美的较量。可以说古代奥运会是地理、政治、经济、宗教、战争相互作用的共同产物,而促进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庆贺丰收和祭祀神灵等则是它的宗旨。虽然古代奥运会在随后的年代里消亡了,但给人类社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古代奥运会的和平理想和精神,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师:古希腊奥运会于公元392年衰败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从19世纪开始,欧洲国家相继建立起了全国性、国际性的体育组织。1883年,法国著名国际体育活动家、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顾拜旦提出举办类似古奥运会的比赛,把过去只限于希腊人参加的古奥运会扩大到世界范围。经过顾拜旦及其同事们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筹备,1896年4月6日,第一节奥林匹克运动会终于在希腊首都雅典隆重揭幕。我们来读一读“现代奥运之父”顾拜旦1892年在巴黎正式提出倡办现代奥运会倡议时演说中的一句名言。(教师出示“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演说”)师:顾拜旦十分重视奥运会的象征意义,他创造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含义的奥运仪式。想一想,奥运会上哪些仪式体现了“团结、和平、友谊”的宗旨? 奥运会五环旗在各处飘扬,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相见。 释放鸽群象征着和平。 由运动员进行的奥林匹克宣誓:“我们宣誓我们将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忠诚比赛,尊重指导比赛的各项规则,并愿意以真正的体育道德精神,为了国家的荣誉以及体育的光荣参加比赛。”标志着世界五大洲在奥林匹克精神下团结在一起。师:顾拜旦对和平、友谊、进步宗旨的原则,对反对种族歧视、坚持平等的原则,对奥运与文化的教育的结合,对人的和谐发展,如今写入了“奥林匹克宪章”中。5.师:1936年8月,在德国柏林举办了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却是国际奥委会犯下的一个历史性错误。当时,刚窃取德国政府首脑的希特勒大权独揽,想借助奥运会来大肆宣传纳粹思想,趁机制造德国繁荣昌盛、热爱和平的假象。而美国运动员欧文斯的横空出世给希特勒的人种论当头棒喝。(教师播放“真情无敌”)全班讨论: 第11届奥运会是在怎样的一种气氛下召开的? 国际田联和美国体育机构联合设立了杰西欧文斯奖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如何从美国运动员欧文斯和德国运动员卢茨朗身上理解奥运精神?6.师小结:“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奥林匹克运动会现在已经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主张休战、追求和平的精神在奥林匹克运动中赓续绵延,薪火相传。“奥运会无法强迫人们接受和平”,“奥运也许不可能完全消弭战争”,但是奥运的和平梦想正在逐渐实现:巴塞罗那奥运会,波黑交战双方得以停战;挪威冬奥会,前南地区实现了停战;亚特兰大奥运会,阿富汗和伊朗实现停火;雅典奥运会,朝韩两国运动员在统一的旗帜下步入会场。奥运会不可能在瞬间改变世界,但我们相信,从古代奥运会传承下来的和平理想将感召各国和地区人民为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而努力。反思(学生课前搜集资料,教学时以点带面,全班分享一些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事迹,以产生崇敬之情。结合xx年诺贝尔和平奖,让学生了解和平奖的获得者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机构,并回顾上一课国际红十字会和联合国维和部队对和平所做出的贡献。“硝烟场上的足球赛”既体现了战争中官兵对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承上启下,点出体育运动对增进友谊、消除隔阂、维护和平的作用。“神圣休战条约”和古奥运会的起源表达了自古以来人类就向往和平。现代奥运会的创立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各种仪式象征着团结、和平、友谊。)欧文的故事表达了奥运会没有诡谲的政治,没有人种的优劣,没有金牌的得失,有的只是平等和友谊。奥运会对促进着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的发展力量是不容抗拒的。 三、拓展1.联合国大会xx年9月通过决议中决定,从xx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决议中提到:“宣布此后,国际和平日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 搜集国际和平日联合国秘书长的致辞,感受和平的可贵,并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宣传。(教师播放“国际和平日重要致辞”)2.搜集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和平箴言。(教师出示“和平箴言”) 携手共创和平的有效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综合课程。携手共创和平一课安排了大量的学习资料,众所周知,知识性的东西是无法有效地提升学生情感,而且恐怖袭击、联合国、红十字会离学生生活很遥远,如何丰富教学情境,触动学生,建构道德认知呢?我想借助国际新闻和局势动态分析来翔实地说明联合国等和平组织在国际恐怖袭击中的不朽贡献。一、尝试课堂触摸新闻如果学生游离在学习内容之外,缺乏情感的共鸣,就会失去学习的意义。认识恐怖袭击的危害性是学习本课的引子,我尝试将银行家爱德华的最后三个电话做重点分析,让学生感受恐怖袭击剥夺鲜活生命,瞬间让白发苍苍的老人失去赖以生活的壮年儿子的危害性。我并没有偃旗息鼓,紧接着让学生课堂搜索“今年以来各国恐怖袭击的新闻标题”,让学生通过浏览图文,产生厌恶、打击恐怖袭击的主观思想。这也是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针对性搜索,是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可是,我在这块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地说,而是稍纵即逝,所以过渡到倡导和平板块学习并不自然。二、表格式梳理学习要点。 阅读填表,了解国际反恐组织职能。学习社会常识性知识有时候阅读文本是最快捷的习得方式,因为文本的信息涵盖量大,不受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学生正处于打恐的愤悱时期,就让学生阅读书本P11、12、13,了解联合国、联合国维和部队在反恐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国际红十字会从人道主义出发,志愿服务伤员的贡献。了解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起草日内瓦公约,中立化地保护伤员、战地医院的有效措施。这些阅读材料内容多、知识点散,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的方式整理要点,学生阅读后填写国际反恐组织的名称、职能、贡献,能够加深印象。三、增加国际视点,提升学习的生命力。如何以一斑窥全豹,以一点带全面,是我们教学的一大难点。在了解联合国的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贡献时,我把切入点放到学生课堂搜索联合国对伊朗的核控制措施,感知联合国打击恐怖的有力措施。此外,还补充了有关数据,例如,已经有34个国家冻结了恐怖组织的9000万元美金,全世界所有化学武器工厂停工,回收100多种放射性武器,数据最直白地说明了联合国作为世界管家的工作力度。关于联合国维和部队的资料在网上铺天盖地,但教师在教学预设时先行搜集了,发现课堂很难一下子在密密麻麻的材料中提炼出需要的课程资源,纵然如此,教学中也不能直接抛给学生,如何让学生内化呢?我改变了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读图、读文的方式进行有机补充。纵观整堂课,我的每一步设计都达成了教学目的,也达成了关键词共创和平的任务。但是,由于本人的教学机智不够,驾驭能力不强,好像在展示教案,并没有让学生放开说,充分说,表情达意,这是我每堂课最大的缺陷。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品社下册放眼现代世界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能说出五个以上国家的文化背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或宗教信仰,并从中感受到不同国家、区域、民族的特点。2在与中国文化的对比过程中,接纳这些异国的风情,学会尊重,学会宽容。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世界是一个大家园,懂得不同国家、区域、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难点:对这些异国风情要学会尊重,学会宽容。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播放“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xx北京奥运主题口号。在这个舞台上,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认识世界。) 1、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调查了解:我们有哪些同学或你们家的亲戚朋友曾到过国外。有从国外带来的纪念品吗?(实物、照片)展示,学生介绍。谈话:老师也曾走出国门,踏上了异国土地,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出示旅游照片你们猜猜:老师最喜欢哪个国家城市?理由?重点介绍新加坡:世界花园城市,位于亚洲经济四小龙之首。感知现代世界:想到世界各地去走走看看吗?从这些代表性的各国风情或者现代产品,猜猜分别是哪个国家?你对它有哪些了解?(了解世界各国政治文化经济以及风俗习惯:美国经济大国、德国守法、俄罗斯军事大国、加拿大国际友谊、日本汽车、韩国环保与礼仪、非洲、阿拉伯国家风俗)课件出示,教师补充。 激发兴趣:如果有条件,你想到国外去旅游,参观访问,或者就在那里学习、工作吗?最想到哪个国家去?为什么?重点介绍:哈佛大学。美国有世界一流的大学,点击课件。(美国哈佛大学,美国历史上有七位总统毕业于哈佛) 2、初步感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国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如果一个人一生都没有到过国外也是一种遗憾。早在1983年9月,邓小平就在北京景山学校题词,为中国教育指明方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课件出示:北京景山学校)讨论:你是怎么理解这段话的?作为跨世纪的小学生要胸怀宽广,放眼世界。课件板书:放眼现代世界二、金睛辨析1阅读:谁在用中国字玷污埃及卢克索神庙?(1)外国人会怎么看我们中国人?(2)哪些行为也有损于中国形象?(3)为什么中国人在国外会有这样不文明的表现?他们仅仅是在国外这样吗?你觉得自己身上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2在我们身边,出现了很多外国人,据统计,现在有38万的外国人常住中国,还有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工作、旅游,你是怎样对待来中国的外国人的?三、出国培训计划培训计划一:走出国门,要用我的智慧让世界尊重我的祖国。1放映李小龙剪辑。讨论:李小龙在美国遇到日本人、美国人的挑畔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为什么最后日本人和美国人都迷上了真正的中国功夫?2迈出国门,你一个人代表的是所有的中国人,应该时时处处体现自己祖国的尊严。讨论:还有哪些行为方式可以维护自己祖国的尊严?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3小结:目前,我们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具备高尚的道德和深厚的文化,用我们的智慧让世界尊重我的祖国。培训计划二:走出国门,要让世界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1阅读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思考:(1)鉴真和尚除了带去佛经外,还带去了什么?(2)日本人为什么会那么尊重中国高僧鉴真,他对中日文化作出了哪些贡献?2中国有哪些文化艺术等传播到了世界各地?(1)讨论:联想电脑、李宁服装、奇瑞汽车(2)教师重点介绍孔子学院在美国等地受到高度的重视,极大地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示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魅力与风采。3讨论:当你走出国门时,你会带些什么,让世界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4小结:走出国门,我们应该是中华先进文化的使者,这样才会让世界为我的祖国而自豪。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的国家。培训计划三:走出国门,应该尊重对方国家的道德规范与风俗习惯。1自读课本上刮痧的故事和美国游客在阿拉伯地区旅游时的遭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2交流分享收集到的资料。过渡:今日的世界是一个各国、各民族之间频繁交流的世界,是一个大家园,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导致不同国家、区域、民族的文化背景、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都会有所不同。让我们学会了解,学会尊重,学会宽容吧,这样我们才能融入整个世界。3下面我们来一场知识竞赛,看看谁了解的世界文化多。4讨论:假如你到了上面的几个国家,没有注意到那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你感觉会怎么样?小结:我们要从多种渠道多学知识,多了解这个多彩的世界。走出国门时,应该尊重对方国家的道德规范与风俗习惯,这样就能让世界更加的尊重自己的祖国。四、感情升华现在我们知道了应该胸怀宽广,从小树立面向世界的雄心壮志。请你就课文开始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的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教师总结:相信从现在开始,每个学生的胸怀都更加宽广,都有了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踏上世界舞台的勇气与信心,那就请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将来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所在吧。老师希望在将来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能够看到你们多姿多彩的身影。五、板书设计放眼现代世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让世界尊重我的祖国胸怀宽广 树立雄心壮志 让世界为我的祖国感到自豪 共建世界家园应该尊重对方国家的道德规范与风俗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