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84060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苏教版)1.叶从夏走过,留下片片阴凉; (或) 日从夏走过,留下缕缕阳光; (或) 蝉从夏走过,留下声声鸣叫; 2.风从秋走过,留下种种希望; (或) 果从秋走过,留下片片丰收; 3.梅从冬走过,留下丝丝坚强; (或) 雪从冬走过,留下朵朵晶莹:花从春走过, 留下缕缕花香; 草从春走过, 留下点点绿意; 树从夏走过, 留下片片荫凉; 蝉从夏走过, 留下声声酷暑; 风从秋走过, 留下阵阵稻浪; 月从秋走过 , 留下丝丝思念; 水从冬走过, 留下朵朵晶莹; 雪从冬走过, 留下枝枝梅影。一、基础知识理解与运用。1、看拼音写词语。 j yu l pi hui kng ki j ng( ) ( ) ( ) ( )bo ku xi r f y shn m m c ( ) ( ) ( ) ( )2、选择合适的音节、汉字或词语填空。、虐杀( )(ne ne) 塞( )外(si si) 刚劲( )(jng jn) 薄( )雾(b bo)、 逸 毅 意 诣 谊 ( )力 造( ) 安( ) 情( ) 任( )3、风有各种各样的,在下面的句子中,该填什么风呢?(不可重复)( )吹,林涛吼,峡谷震荡。( )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天高云淡,( )送爽,大雁排着队往南飞。一阵( )刮来,飞沙走石,人们难以行走。雨住了,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 )习习,人们感到舒服一了。3、把词语补充完整。( )( )万状 ( )先( )后 ( )( )峭壁 顶礼( )( )生死( )( ) 惟( )惟( ) ( )( )相通 相( )相( )4、按要求写句子。、把下面句子换个说法,保持意思不变。多认识一点大自然的文字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 、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妈妈常对我说起那过去的往事,要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一群麋鹿悄无声息的向水塘边走去。(缩写句子)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仿写句子) 二、积累与运用。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 ,每一个舞姿都 , 每一个舞姿都是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 ,使人叹为观止。安塞腰鼓 、半亩方塘一鉴开, ,问渠那得清如许, 。这首观书有感的作者是 ,他是我国 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中作者为了说明读书的心得体会,将“读书”和 作比。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他临终前的遗憾是:“ 。”这句诗出自他的 、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 国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他被称为“ ”,他的科学著作 在全世界拥有无数读者,像他这样身残志坚的人还有: 、 。、初读好书, ;重读好书, 。处处留心皆学问, 。写出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 、选择填空(填序号)与自主理解填空(自主理解填空填成语或者俗语,填在括号里)。孜孜不倦 粉墨登场 生旦净丑 喜闻乐见 脱颖而出戏曲,是以前我们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 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每当锣敲起来,鼓打起来, 就会一个个 。他们的唱腔( ),他们刻画的人物( )。然而,这离不开演员们台下 的努力,俗话说:( )。有了过硬的功夫,才能从同行里他们的唱腔字正腔圆余音绕梁,他们刻画的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有了过硬的功夫,才能从同行里。2、根据下面所描绘的情境,写一写心里话。 汶川大地震给那儿的人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心理创伤,请你带着一颗善良的心,去抚慰他们的心灵。你对在地震中身体遭受伤残的同学说:你对在地震中失去家园和亲人的同学说:三、阅读与理解。(一)、课内阅读。读文章片段,回答问题。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细蜜周密严密)计算。詹天佑经常(鼓励 鼓舞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惹外国人讥笑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1、划去括号里用得不正确的词语。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找出文中的两组近义词。4、用“ ”画出詹天佑不顾条件恶劣坚持野外工作的句子。5、用“”画出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想法。6、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 的精神。7、想一想作者围绕勘测线路,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完成相关练习船长哈尔威 在舰桥上, 也没有做, 也没有说,随着轮船 。人们透过 ,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 。面对死亡,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1作者把船长比作了一尊“ ”,这样写的好处是2“忠于职守”四个字在船长一课里有千斤重。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哈尔威船长的“忠于职守”?3用心读读划横线的语句,用自己的话说说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屹立在 一个手势 一句话 一起沉入了深渊 阴森可怖13分 黑色的雕像 提示:这样写的好处: 2分提示:使得船长高大的形象更形象可感地屹立于读者心中。黑色的雕像,使人仿佛看到黑魆魆的夜幕中那如钢铁一般耸立的伟岸庄严的黑色身影,感受到的是那样一个伟大的灵魂,一种“船在我在,船亡我亡”精神和无与伦比的责任感。2课文体现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处: 3分提示:“诺曼底”号遇险时船长站在指挥台上镇定自若的指挥,命令将60人全都救出,唯独忘记自己;乘客与船员撤退时船长继续镇定自若的指挥,使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诺曼底”号沉没时船长屹立舰桥,无私无悔无畏。只要言之有理、有据,语言表述清楚即得分。3、2分 提示:当面对死亡时,哈尔威船长选择了以身殉职的办法,他忠于职守,临危不惧,表现了英雄形象。(二)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拐弯处的回头一天, 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前,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A、弟弟 B、同学 C、爸爸 D、“我”2、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 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3、第四自然段中“好像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4、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有何不同?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5、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起 的作用。6、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短文的感想。 附送:2019年六年级上册语文试卷一、按要求写字词句。(45分)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2分)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2. 看拼音写词语。(6分) shn s yu un qun sh谭千秋 时 大爱kn ki j n hn xn b do郑成功 警告 者 b to xin yn h xin wn天 河 牛郎织女3选择题,用“”画出正确答案。(25分)(1)选择正确的读音。 沼(zho zho)泽 蒙(mn mn)古 运载(zi zi) 砌墙(qi q) 瞭望(lio lio) 机械(xi ji) 应有尽有(yn yn) 剖开(pu p) 粗糙(co co) 训诫(xi ji) 呼号(ho ho)(2)选择正确的词语。这家超市(临近 邻近)菜场,商品(色色俱全 琳琅满目)。(3)选择正确的字义。漂泊不定 (固定 平静 约定) 负荆请罪(求 邀 敬辞)(4)下列带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外婆的心脏不太好。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这个地道很深。 她能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 这个角色我可以替代他来演。 今天奶奶代替爸爸去开家长会。 4、给“肖”加偏旁,把故事补充完整。元( )节那天,有个俊( )的女孩翻过陡( )的山岭,来到城市卖鸡蛋。浓烈的节日气氛让她把疲劳抛到了九( )云外,发( )上的汗还没干,她便吆喝起来。一会儿鸡蛋就被( )售一空。女孩高兴得吹起了口( ),开始( )遥地往回走。5下面横线上该填什么风呢?请写出。(4分) 送爽 细雨 骤雨 知劲草6. 在下列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句。(8分)(1)夏洛蒂三姐妹 地写作着,很快她们就 ,震动了世界文坛。(2)夕阳西下,蒙汉人民在依依不舍地话别,这真是“ , !”(3)好曲不厌百回唱, 。初读好书,如 ;重读好书,如 。(4)巴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丛鲜花,就吐露一片芬芳;如果你是 ,就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1这种境界既 ,又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2分)2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 ,它却在 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给你的启发是 (3分)3本学期我们认识了许多中外名人:有赤胆爱国的 、 ;有 、舍己为人的船长;被称为“ ”的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有被称为“ ”的钱学森;还有 的詹天佑。(6分)4学问来自于学,也来自于问,“学”与“问”是 的。有学问,离不开多读书,正如古诗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 。”但是不能只读书,还要多实践,就像陆游告诉儿子的:“ , ”。(4分)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短文1(10分)姥姥的剪纸(片段)我看惯也记牢了姥姥剪纸时身心入境的神态,那剪刀行在纸上的刷刷声,悦耳至极。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岂知工夫不大,一幅“喜鹊登枝”便完成了。嗬!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你差点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头点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1我是怎样刁难姥姥的?(2分) 2对“刁难、耍赖”这两个词语理解正确的是( )。(2分)(1)由此可见“我”是个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的孩子。(2)说明我是个淘气、天真、可爱的孩子。(3)说明了我的淘气,也看出姥姥对我的疼爱,表达了我和姥姥亲密无间,感情深厚。3用“ ”画出文中对“喜鹊登枝”的描写,再用两个成语形容这幅剪纸: (3分)4“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 短文2(10分)牛郎织女片段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二人只能隔河相望。日子久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一群群喜鹊飞来,在天河上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每逢这一天,喜鹊也似乎少得多了,据说它们都到天河那儿搭桥去了。1文中“隔河相望”的情景让人想到了一个成语:近在咫尺, ,两人只能是 。2农历七月初七被称作为 节。传说是 。3喜鹊真的能搭桥吗?人们为什么要为故事安排这样的一个结尾? 4牛郎织女中的两位主人翁深受人们的同情,大家希望他们有个美好的未来,正如苏轼的一首词中写的那样: , 。短文3(10分)儿子的鱼一对父子一声不响地在河边钓鱼。儿子12岁左右,穿着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都挣扎着跑脱了。突然,男孩的钓竿猛地一沉,差一点把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他钓到了一条王鲑(u),个头儿不小。”伙伴保罗悄悄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拉锯战。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地挣扎,孩子渐渐地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父亲早把自己的钓竿放在一旁,一言不发,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都不成功。鲑鱼猛地向下游窜去,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靠拢。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他使出最后的力气用发抖的双臂奋力抓紧钓竿。冰冷的河水就要漫过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钓竿却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一秒钟后,男孩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钓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连忙抓起渔网向男孩走去。“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窜入那片灌木丛。我们都预备着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追着鲑鱼钻入了灌木丛。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声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男孩紧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退着出来,努力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条大约14公斤重的大鱼。他走几步停一下,再往回走几步,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再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出于好奇,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2 小男孩自己能成功钓到王鲑的原因是:(1) ;(2) (3分)3用“ ”画出文中对父亲的几处描写,再联系文章内容,想一想“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 4. 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这句话饱含了父亲对儿子的 以及 的情感,在文章结尾起到了 的作用。(2分) 5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这篇文章带给你的启示。(1分) 四、习作。(10分)读了儿子的鱼,一定激起了你的许多回忆,请写一写你成长过程中的一个故事,题目自拟。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注:主观题的答案,只要在意思和文句表达上大体符合要求,就应给分。一、5(4)正确答案示例:一缕清风,送来一阵凉爽;一株小草,增添一点青绿一只小鸟,唱出一曲新歌。(如未能严格进行仿句,在合适、通顺的情况下则给一半分值。)三、短文11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2分)2(3);若选(2)得1分。3“梅枝与喜鹊形象生动,大小疏密无可挑剔。”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正确画出得1分,两个成语各1分)4练得多了,就熟练了,做事的把握性就更大了。(2分,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短文2 1一对父子在河边钓鱼,儿子钓到了一条罕见的王鲑,经过与王鲑的僵持、搏斗,在父亲有意不予帮助的情况下,成功抓住王鲑。2(1)小男孩非常执着、坚持,不言放弃;(2)父亲教子有方,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每个要点3分)3. (1)父亲早把自己的钓竿放在一旁,一言不发,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2)“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3)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再弯腰把儿子抱上岸。(4)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画出一处得0.5分,共2分)父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具有责任感的好父亲。(2分)4. 鼓励、夸赞(2分);为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战胜困难取得收获而感到自豪;起到了点题作用(2分)。5.要点提示: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如在生活中父母包办代替、娇生惯养,不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因而孩子一直处于顺利的环境中长大,缺少困境和挫折的磨练。作为我们小学生,也应该主动争取锻炼的机会,从而使自己意志坚定,能力增强。(3分,感悟正确即可得分)备选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世博轴上的“阳光谷”世博轴是世博园区空间景观和人流交通的主轴线,全长约 1000米,宽约 110米,是世博园区内最大的单体项目。说它是主轴线,是因为它处于浦东世博园区中心地带,左右分别连接中国馆、浦东主题馆群、世博中心和世博演艺中心,这 5座建筑有着“一轴四馆”的合称。世博轴分地下、地上两层,它将为海内外7000万人次参观者带来奇妙的昼与夜,它更是“绿色建筑”理念与技术的聚合体。在这条主轴线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6个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倒锥形钢结构,它们有一个温暖的名字,叫“阳光谷”顾名思义就是让自然光洒落“谷底”。 6个“阳光谷”造型各异,尺寸也不尽相同。它们的上部开口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体高40多米,有10多层楼高。整个建筑像一朵玻璃的喇叭花从地下悄然绽放,晶莹剔透。世博会期间,每个“阳光谷”内部都将以一种自然资源(火焰、树木、大地、水、金属和大气)为主题,体现自然与技术的交融。当阳光、空气、雨水等来自天空的要素,被这些“开放的花朵”引入地下空间时,世博轴上平添了几分浪漫气质。 视觉美感之外,“阳光谷”还蕴藏着重要的科技理念营造舒适的“绿色地下空间”。它不但把阳光从40多米的空中“采集”到地下,也把新鲜空气运送到地下,既改善了地下空间的压抑感,还实现了节能。此外,雨水也能顺着这些广口花瓶状的玻璃幕墙,流入地下二层的积水沟,再汇向7000立方米的蓄水池,经过处理后实现水的再利用。这些水将满足“阳光谷”两侧下沉式花园的灌溉,并可用作厕所冲洗。据估计,通过“阳光谷”的收集,可以使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打个“对折”,足足省去5万立方米。 同时,为了保证这个“绿色地下空间”的舒适凉爽,世博轴除了采用了喷雾、利用自然风、采用黄浦江水源和热地泵等环保的降温方式之外,它的“膜结构”也能起到很好的遮阳效果。头顶上的这些“大伞”由69块巨大的白色膜布拼装组成,总面积达6.8万平方米,使用寿命30年,虽然厚度仅为1毫米,设计张拉力却达到了世界最高强度:每米5吨。“阳光谷”的钢结构和膜结构一起,刚柔并济。这种最先进的技术赋予了世博轴“温柔”的人性化特质。6个“阳光谷”共有1万多个钢结构节点,每个节点上都有46个杆相交,仿佛一个张开的手掌。这些节点的拼接,哪怕出现一点小误差,就会最终导致“喇叭花”上部无法封口,因此对建筑精度要求相当苛刻,具有世界级的难度。然而,随着“阳光谷”的成功建造,这种高难度的节点技术已被再次运用到黄浦江对岸世博园区的一个水门的建设中。 当你信步在世博轴这个巨大通道里,面前是豁然洒下的阳光,抬眼望去是朗朗天际。关注人、自然、技术的相处之道,“连接天与地”,这就是世博轴赋予人的感动,堪称引领中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可持续新风的一个典范。1、文章具体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阳光谷”?答题策略提示:仔细阅读全文,先找到这三个部分的中心句,再提取关键词,然后完成答案。 2、读读第节中划线句子,分别采用了 、 和 三种说明方法,分别突出了“阳光谷”造型 、 和 的特点。3、细读文章第段,说说“阳光谷”是怎样来营造舒适的“绿色地下空间”的。答题策略提示:先找到相关的段落,仔细阅读,再尝试寻找圈划关联词,从而理出头绪,完成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