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82841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课 题5 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想象意境,领悟诗情,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难点: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整理与修改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一、运用旧知巧导入1、背诵静夜诗。2、导入泊船瓜洲。二、初读全诗明诗意1、揭题:诗题中的“泊”是什么意思?“泊船”是什么意思?说说诗题的意思。介绍诗人。2、正确、流利朗读诗歌。自由读指名读范读齐读。(注意“间、数、重、还”的正确读音)3、结合插图、注释,自解诗意。看看插图,可以用简笔画表示诗意,也可根据注释说说诗意。同桌可相互交流。三、品词析句悟诗情1、反复品读:春风又绿江那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同桌互读、练说。(2)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绿”过江南的美丽景色?(3)朗读体会“绿”意。(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的故事。)(4)听完“绿”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感情朗读这句诗。2、质疑:春风真的只绿“江南岸”吗?作者为什么说“春风又绿江南岸”,而不说“春风又绿江两岸”呢?哪个词写出了他想回家?你有过思念家的感受吗?你想家时心里是什么滋味?朗读体会。3、是什么让诗人想家?他的家在哪里?从课题和第一、二行诗中去理解。(1)诗人在瓜洲看到什么景色?(2)京口、瓜洲、钟山各在什么地方?诗人提这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用意何在?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一水间”、“只”、“数重山”。 www.xkb1.com(3)诗人离家近了,应该怎样?练习读出诗人对家的思念和急切想回家的感情。四、感情朗读促背诵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 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 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2、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五、适当拓展向外延补充阅读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第二课时一、运用旧知巧导入1、复习泊船瓜洲,重温思乡情。2、导入秋思长相思。 明月千里寄相思,故乡,不管身处何时何地,你,都是我们心中永恒的家园。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另外两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词。二、初读全诗明诗意1、自由读两首古诗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2、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试着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意。 3、初步了解两诗词异同。两诗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其中长相思是词。长相思是词牌名,内容多写男女或朋友久别思念之情。三、品词析句悟诗情(一)学习秋思1、品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1)“见”什么意思?见到什么?(秋风)看到“秋风”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秋风是没有形状的,难道真的看得见?“见秋风”,其实见到的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2)“家书”是什么意思?古人说,家书抵万金,假如你就是诗人,就是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诗人,你还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呢?(3)这么多的话想说,真可以说千言万语,用诗中的话说,就是什么?(意万重)反复读“意万重”。(简介:张籍出身寒微。幼年家贫,年纪很小,就远离故乡,到二十五、六岁时,已经历了浪迹天涯的羁旅生活。常年四处奔波、漂泊异乡。他祖籍吴郡,后客居洛阳。) (4)朗读这句诗。2、品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这里的“开封”是什么意思?(打开封好的信)什么时候“开封”?为什么当信快要送出的时候又“开封”? (2)“恐”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恐“说不尽”?(意万重、匆匆)说不尽什么? (3)你就是诗人,在这落红遍地的时节,给家乡的亲人写了一封家书。临发前,又将封好的信拆开,你当时心中会说什么?又会做些什么?(4)从这个“开”字,你读懂了什么?朗读诗句。(二)学习长相思 1、品读上阕,感受边塞军旅生活之苦。 读完上阕,你猜作者的“身”可能在什么地方?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通过回返复沓的朗读读出边塞军旅的千辛万苦。 2、品读下阕,体会作者思乡之情。 读完下阕,你发现作者的心在哪里?(故园)“故园”指什么?“故园无此声”,故园没有什么声音?故园有什么?想像说话。 3、作者“身”在征途,心在故园,你有什么体会?朗读这首词。四、感情朗读促背诵1、读:读出语气、节奏、重音。说: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 议:评议读法,注意把握节奏、语速、重音。 2、背诵: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五、适当拓展向外延1、鸿雁传书,千言万语;夜宿边关,千辛万苦。山高水长,隔不断我的思乡情,岁月流逝,剪不断我的思乡情。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诗词?2、乡愁,是游子心中难解的结;故乡,是游子心头永恒的家。多年以后,当我们离开家乡,远离故土,我们的心中,会情不自禁地涌起再次激情诵读秋思、长相思。教学反思课 题 6 梅花魂教学目标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2、初步了解借物抒情的写法。3、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整理与修改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赏梅:播放梅花图片二、品梅:了解前人对梅的喜爱和赞誉三、读梅1、初读,扫清文字障碍。2、再读,梳理文章脉络。(1)请5位学生分别读五件事(2)思考: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这些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感情?4、品读: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练习感情朗读,并在文中简单作注解。交流第二课时一、引入1、读课题;2、思考从疑问开始。读了课题,你能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吗?(预设:魂是什么意思?梅花魂是什么?)3、小结:同学们都很善于思考,围绕梅花魂提出自己的疑问,但是,文章仅仅是写梅花吗?作者要通过梅花魂表达什么感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最能表现梅花特点的段落,认真读一读,看能不能发现些什么。二、直奔主题,感悟“梅花魂”1、学生自主学习。(3分钟)2、学生交流3、引导分析:(这梅花,是我们秉性才好。)(1)秉性是什么意思? (2)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3)从中能知道“魂”“梅花魂”指什么了吗?4、重点探究“为什么要用梅花来比喻中华民族?”(10分钟)(1)品读“这梅花最有骨气的!”说说发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梅花的秉性吗?(2)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不肯低头折节”,说说你对“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理解,举例子说明。(3)能发现两者的相通之处吗?(4)阅读文章花的秉性、我是中国人,你认为那种花最能象征吉鸿昌的精神,为什么?(5)小结:由此可见,只有梅花那种愈压愈强的品格,才能代表中华民族在逆境中绝不低头,越是在困境中越勇敢坚决顽强的精神。 5、那么,外祖父讲这段话仅仅是为了向我介绍梅花和中国人的秉性吗?三、拓展迁移1、借梅花寄托思乡之情,这叫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情到深处,一草一物都能沟起人的相思。请同学们阅读拓展三里面的文章,想想这几篇文章和梅花魂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通过一些事物或事情表达作者的感情。)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梅花,还了解了借物抒情的写法。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你觉得它代表了什么品格,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课 题 7* 桂花雨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整理与修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揭题释题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以思乡为主题的课文,谁能说说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分别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2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桂花雨这篇文章又是谁勾起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呢?3齐读课题并质疑:桂花雨是什么样的?(结合预习指名回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谁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情况(开火车、小组、齐读) 3、指名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师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 4、根据板书,找出文章的相应段落并分段,体会作者的情感。三、深入学文,品析感悟1、爱桂花香A、作者为什么爱桂花呢?(香) B、请找出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C、交流具体描写桂花香的语句。D、品析“浸”字,感受桂花的香气四溢。(换字比较) 2、摇桂花乐A、作者摇桂花时的心情如何呢?能用一个字简单概括一下吗?(乐) B、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的句子来 C、在描写描桂花时,主要抓住了人物的什么来写?(动作、语言)D、请找出具体描写作者摇桂花时的动作来。E、仿写句子:_,_纷纷落下来,_都是。我高兴地喊着:“_!” 体会桂花雨的多、美、香四、思桂花情1、作者到杭州赏桂花时,总忘不了给母亲带上一大袋,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2、母亲为什么这样子说呢?到底是杭州的桂花香还是家张的桂花香呢?3、比较: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体会桂花已成为了母亲生命的一部分以及母亲的思乡之情 4、是啊,触景生情的何止母亲一人呢?作者每每看到桂花也想起了故乡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5、回味“摇花乐”,体验“思乡情”6、摇桂花给作者的童年带来了哪些乐趣呢?五、课外拓展故乡的一景一物我们是如此的熟悉,试想故乡哪个景物或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或者是家乡的特产等。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课 题 8*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在语言情境中理解 “舞姿、潺潺、波纹”等词义;借联想与想象理解“婀娜、粼粼、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等词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恋和思念之情。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整理与修改教学过程设计一、初识作者,引入课题1、示作者照片认识这个人吗?她叫谢冰莹,就是咱们这篇文章的作者。她曾经深情地说过这样一段话:“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你能深情地读读吗?轻轻地、深情地,让我们一起来。2、到底是哪段日子,哪些美好印象,让作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让我们走进课文示题齐读,用心地读读,你会从字里行间找到一些答案。二、初读感知,直抵中心1、请大家用心地,自由地读读课文,想想作者常常怀想的,永远难忘的到底是什么?2、能说说吗,作者常常怀想的,永远难忘的到底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3、是啊!作者难忘的有太多,太多!让我们跟随作者记忆先走进故乡的美景。(板书“景美”)三、细品“思乡之情”A、研读“景美”1、出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自己轻轻读读,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你最喜欢的是小溪新课标第一网 能读出对小溪的喜欢吗?垂柳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垂柳已变成一位姑娘,是啊,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就是姑娘优美身姿,随风飘动;读着读着,垂柳又变成舞蹈家,婀娜的舞姿,那么美,那么自然。垂柳还变成画家,画笔一挥,粼粼波纹跃然纸上。垂柳还变成顽童,与流水尽情嬉戏。是啊,垂柳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动作优美的舞蹈家,就像技艺高超的画家,在作者记忆中,是那样亲切,那样迷人!指名读。水鸟、流水是啊,水鸟的声音是那样清脆,流水的声音是那样悦耳,你能读读吗?指名读,女生齐读。2、深情引读:虽然岁月如流水般逝去,虽然故乡已多年未亲近,可那清澈见底的小溪依然流淌脑海,婀娜多姿的垂柳依然飘荡眼前,水鸟悦耳的鸣叫依然婉转耳边,难怪作者深情地感怀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日子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B、研读“事趣”1、深深印在作者脑海的,除了美景,还有趣事(板书“事趣”),自由读24节,你的目光被那件有趣的事儿吸引住了。2、生自由读。3、出示: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这句话,你们看到他们发现小鱼小虾、捕捉到鱼虾的惊喜了吗?说说你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学生闭眼想象并交流) (2)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串串欢笑似乎还在耳边浮响,一幕幕情形还在眼前浮现,来,让我们回到那欢乐的一刻,齐读。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1)读着读着,你看到野花缀满小溪的情形了吗?溪水会带着美丽的野花流向那儿呢?(2)(流水载着的仅仅是野花吗?)是啊,流水载着的不仅是野花,还有小女孩快乐的遐想,美丽的梦想! “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1)如果你就是这位姑娘,能描述当时情形吗?(2)生活是多么悠闲,多么有趣,那野花,那野菌,那茶树,为童年增添了缤纷的色彩,一起读读(3)事隔多年,回忆从前,那野花,那野菌的色彩依然清晰可辨,再来轻轻读读 4、因为历尽趣事,所以,作者觉得,那段日子一直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日子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C、研读“人和”如此美景,如许趣事,都深深迷恋着作者,除了美景趣事,还有什么深深迷恋着这位水乡小姑娘?1、爱我故居(1)出示:“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老师很奇怪:我家只有“低矮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阴暗,地面潮湿”,这样简陋的房子为什么作者会“非常喜爱”?生:这是我的出生地。师:是的,我来到世上第一眼看到的是这儿,度过欢乐童年的是这儿,在这间卧室,妈妈曾经抱着我,让我安然入睡;曾经念着歌谣,多么温馨,多么动听,曾经给我讲故事,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滋润着我的心田。师:这间小屋曾经洋溢那许多欢乐与温馨,怎能不令我喜欢?读师: 故居还有一处特别令我留恋,那是生:父亲书房景致迷人。(2)出示: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师:来,自己去感受一番书房的景致,自由读读。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站在这样的房子前,你会有怎样的感觉?相机多个读读。带着你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师:在作者眼里,故乡的日出是美的,故乡的清风是美的,更美的是那就是常年萦绕作者脑际的那一幕啊(出示首段) 2、爱我故乡师:我爱老家的故居,我也爱我的故乡。(1)出示:故乡所有的居民都姓谢。村庄有大有小,大的有五六十户人家,小的只有三四家。“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师:这段文字你有什么不理解吗?守望相助:一家遭遇困难,大家都来帮忙;一户拥有幸福,全村都来分享!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每天太阳上山,男人扛锄头出门干活,妇女在家洗衣做饭,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傍晚,夕阳西下,出外工作的,出门上学的都回来了,一家人围坐餐桌前,有说有笑,其乐融融!饭后还可以看看电视,聊聊天。这就是作者理想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师:再来读读这段文字,你会有新的感觉。自由读读,指名个性朗读。(宁静、温馨、和谐、人心团结,世外桃源)(2)师:是啊,所有的景,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给作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所有她说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四、再读作者,升华主题1、读到这儿,我们再来认识这位深深怀恋故乡的作者,(出示课件,音乐渐起)谢冰莹,中国著名的女作家,湖南新化人,小时候在故乡度过金色的童年,后来常年漂泊在外,晚年定居美国。她曾下决心回国省亲,却遭到台湾当局的种种阻挠。她自1947年离开故土后,就永远没有踏上回乡的石板路。临终前,老人曾说了这么一段话:“如果我不幸死在美国,请把骨灰撒在金门大桥下,让太平洋的海水把我飘回祖国去”。 2、听到这儿,你一定有话想说,说吧!(板书:心系故园,家在中国)3、师:故乡是一幅多彩的图画,一草一木总关情;故乡是一段难忘的回忆,点点滴滴都是爱;让我们永远地记住这位远在天涯的断肠人谢冰莹,永远地记住她所写的小桥流水人家,永远地记住属于咱们每个人自己的故乡!教学反思教 学 设 计课 题 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习作教学时间 3课时教学准备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整理与修改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二、畅所欲言.抒发情感 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 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那么我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小组交流讨论 1、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 2、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 3、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四、展示活动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 2、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 3、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五、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第二、三课时 习作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二、大胆想象 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 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三、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四、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五、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六、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新人教版一、说教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人生中的第一首诗,母亲对此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对此的评价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我”在“精彩极了”的鼓励中,在“糟糕透了”的警告中,把握住人生方向,成长为一名著名作家。并且“我”也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两个极端的断言,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表达爱的方式。这篇文章语言平实,既有鲜明的形象,又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感体验十分接近。课文一些语句含义深刻,具有启发性,给学生提供了多维的思考感悟空间。本课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巴迪的父母的不同评价对孩子所起的作用。3.通过学习,总结生活中对爱的点滴感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4.体会父母对孩子不同的爱,学会正确面对父母的评价。教学重点:从父母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教学难点: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对孩子的爱。二、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课定位主题,通过阅读、感悟来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重视组织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写结合,力求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使学生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三、说教法学法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基于对语文课程标准的理解,我构建“导读悟拓”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和谐的课堂情感氛围。四、说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人的一生会得到很多不同的评价,它们会给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老师这儿有一首诗歌,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配乐朗诵)2.那么,作家巴迪舒尔伯格小时候得到的评价是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课题)这样的评价给巴迪的一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十九课。(齐读课题)【教学开始,用诗歌引入,通过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简介作者1.课前请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作家巴迪舒尔伯格的相关资料,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指名一两个学生发言即可)老师这儿有一些他的相关资料,谁来帮老师读一读?(出示课件,指名读)2.好,通过交流,你们认为巴迪现在是个怎样的人物?(学生自由发言)【通过预习检查,让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整体感知。】三、设置悬念,精读课文1.是啊,现在的巴迪已经成为一个出色的、了不起的作家了。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的那一句话最能表明现在的巴迪是个出色的、了不起的作家?(指名说出,全班朗读)2.假如有一次巴迪的作品获得了一项国际大奖。当巴迪接过奖杯,主持人问他,此时他最想感谢的人是谁。你们猜,巴迪会感谢谁呢?(根据学生发言,板书)3.如果主持人接着问,为什么要感谢这两个人,巴迪要怎么回答。你能帮助回答吗?别着急,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还得把巴迪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好好读读。4.学生自由朗读课文。5.已经有答案的同学可以和同桌或者前后桌的同学交流交流。6.指名回答,师相机指导朗读。【在教学中不把重点放在死抠词句上,而给学生留下较多的“空白”,便于学生自己去感知和领悟。对于文章的重点,则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突出朗读感悟和领悟表达的方法,培养独立阅读能力。】7.演课本剧,感受真情。【采用演课本剧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经历自主与合作的探索过程,获得知识与技能,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8.根据自己的理解,任选一题写一写:“精彩极了”是母亲对我的(),母爱像()。“糟糕透了”是父亲对我的(),父爱像()。【读写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加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四、拓展延伸,感悟真爱。1.师导:是啊,母亲的“精彩极了”是一种鼓励的爱,父亲的“糟糕透了”是一种严格的爱,这两种不同的爱造就了巴迪的成功。那么,你们在生活中也感受到这两种不同的爱了吗?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照片。2.播放课件,激发学生发言的欲望。3.好,谁先想到了,举手告诉老师。(学生自由发言)【拓展延伸有利于帮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群体资源将得到有效利用。】五、作业;以“感恩父母”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