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676768 上传时间:2020-02-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9年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9年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七说明:(1)本试题满分为120分,其中附加分20分。 (2)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课文填空或默写。(8分)(1)、_,关山度若飞。(2)、_,惟闻女叹息。(3)、朔气传金柝,_。(4)、当窗理云鬓, _。(5)、潮平两岸阔,_。(6)、乱花渐欲迷人眼,_。(7)、温故而知新,_。(8)、_,其不善者而改之。2、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注音。(6分)锲( )而不舍 迥( )乎不同 人迹罕( )至确zo( ) l( )歌 gng ( )咽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3、解释下列字词。(4分)(1)邑人:(2)利其然:(3)扳:(4)环谒:4、给下列句子中画线的字注音。(2分)(1)不能称( )前时之闻(2)泯( )然众人矣5、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_。(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_。6、从最后一段的议论看,作者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意在说明什么道理?(2分)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一)(12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茶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水莲藤缠络着,水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的很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形。如果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7、这段文字对百草园景物描写。(4分)详写的是:_。略写的是:_。8、文段话写百草园采用了_顺序。先是由_到_;再由_到_。(6分)9、这段文字把百草园描绘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原因,有下列几种分析,请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2分)A百草园中的各种景物的确美妙如图。B暴露了儿童对封建社会的厌恶和嘲讽。C真实地再现了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遭遇。D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二)(10分)永恒的骄傲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10、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2分)11、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12、这一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13、邓稼先是“两弹元勋”,作者却没有把重点放在他的生平和巨大贡献上,而是以情感动人,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请选择理解错误的一项( )(2分)A作者认为,写科学家应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突出他们的人格魅力,所以往往淡化了细节。B作者认为,关于邓稼先的生平和事迹很多人已经了解了,所以不写也罢。C作者不仅要通过这篇文章来歌颂邓稼先,同时也想流露出对老朋友的思念之情。D作者与邓稼先虽有50年的友谊,但毕竟分隔太久,对他的具体工作情况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不宜铺开来写。14、怎样理解结尾一句话的含义?(2分)(三)(14分)夜幕垂得更低了,窗外黑乎乎的,寒风尖叫着,而我们教室却人声鼎沸,温暖如春。现在正是我们班新年晚会的高潮。五彩的灯光和着欢快的乐曲变幻,一盏盏红灯在同学们手上随着歌声跳动,天花板上用纱巾结成的彩带伴着欢声笑语翩翩起舞。“最后一项,吃元宵!”主持人一宣布,我们几个负责煮元宵的可着了慌。我们刚才只顾着看节目,还不知元宵熟没熟呢。没办法,盛就盛吧。开始每人六个,还忙得过来,没想到有些吃得快的人又来要。他们几个大男生没带饭盒,就用水果盒盛,每次盛还要恳求“再多给几个!再多给几个。”董蒂蔓她们几个平时不声不响的女生,这会儿也不甘示弱,这一个劲说:“好吃,好吃!”吃完了还回味着说:“我还没有吃过这么香的元宵呢!”听着这声声叫好,看着同学们吃得有滋有味的样子,我也禁不住夹起一个,一咬,竟还是生的,略带点苦味。望着眼前的这一张张笑脸,我真糊涂了。记得去年的新年晚会,吃的是饺子。那三鲜的饺子是食堂小灶的师傅给调的,我们几个女同学包,忙了一个下午,半个晚上。可到了吃饺子时,教室里却没有多少人。有的说吃不下,有的说不好吃,没吃几个就都回家了。我们几个包饺子的同学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饺子倒掉了,闹得不欢而散。而现在,难道是那些爱挑剔的同学改了脾气?还是“还是大家一起吃得热闹,吃得香啊!”李刚一句话给我点破了迷津。是啊,初一时,我们班是乱班,像盘散沙。同学们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谁也不把集体放在心上。一有集体活动,不但参加的人少,即使参加了也总是闹别扭、挑刺的。而今,通过整顿,我们班同学齐心合力拧成一股绳,又重新有了我们共同的“大家庭”。不论是运动会,还是年级活动,人人都想为班级出份力,争点光。谁要是再提班里的“旧事”,准会被大家哄得无地自容。只要是大家的事,谁都热心支持。这不,生元宵抢着吃,哈哈!不知怎的,我这么一想,嘴里的元宵竟变得既香又甜了。15、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插叙的内容,并说明插叙内容在文章中的作用。(2分)16、这篇短文的叙述线索是( )(2分)A元宵B吃元宵C时间的推移D热爱集体的精神17、短文的中心思想是( )(2分)A写元旦庆祝会上吃元宵,表现同学们热爱集体,赞美集体主义思想。B写元旦庆祝会的欢快气氛,表现同学们丰富多彩的生活。C写元旦庆祝会上同学们争着吃元宵,表现元宵比饺子更好吃。D写元旦庆祝会上同学的不嫌元宵又生又苦,表现同学们的宽容、大度。18、“还是大家一起吃得热闹,吃得香啊!”这句话有什么深层含义?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分)_。19、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_。20、文中与“我也禁不住夹起一个,一咬,竟还是生的,略带点苦味”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_。21、和去年新年晚会吃饺子“不欢而散”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附加题(20分)(一)阅读下文,然后答题。(10分)一棵大树美谢尔西弗斯汀著陈丹燕译从前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个男孩。每天,男孩都会到树下来,把树的落叶拾起来,做成一个树冠,装成森林之王。有时候,他爬上树去,抓住树枝荡秋千,或者吃树上结的果子。有时,他们还在一块玩捉迷藏。要是他累了,就在树阴里休息,所以,男孩也很爱这棵大树。童年的男孩多快乐呀!树感到很幸福。日子一天天过去,男孩长大了。树常常变得孤独,因为男孩不来玩了。幸福源于相亲相爱!“孤独”一词可见树对男孩的思念。有一天,男孩又来到树下。树说:“来呀,孩子,爬到我的树干上来,在树枝上荡秋千,来吃果子,到我的树阴下来玩,来快活快活。”“我长大了,不想再这么玩。”男孩说:“我要娱乐,要钱买东西,我需要钱。你能给我钱吗?”“很抱歉,”树说,“我没钱。我只有树叶和果子,你采些果子去卖吧,卖到城里去,就有钱了,这样你就会高兴的。”男孩爬上去,采下果子来,把果子拿走了。树感到很幸福。幸福源于_!此后,男孩很久很久没有来。树又感到悲伤了。终于有一天,那男孩又来到树下,他已经长大了。树高兴地颤抖起来,她说:“来啊,男孩,爬到我的树干上来荡秋千,来快活快活。”由“颤抖”可见大树的激动!“我忙得没空玩这个。”男孩说,“我要成家立业,我要间屋取暖。你能给我间屋吗?”“我没有屋,”树说:“森林是我的屋。我想,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做间屋,这样你会满意的。”于是,男孩砍下了树枝,背去造屋。树心里很高兴。但男孩又有好久好久没有来了。有一天,他又回到了树下,树是那样的兴奋,连话都说不出来了,过了一会,她才轻轻地说:“来啊,男孩,来玩。”“我又老又伤心,没心思玩。”男孩说,“我想要条船,远远地离开这儿。你给我条船好吗?”看看,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_”字。“把我的树干锯下来做船吧。”树说,“这样你就能离开这里,你就会高兴了。”男孩就把树干砍下来背走,他真的做了条船,离开了这里。树很欣慰,但心底里却是难过。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又回到了树下。树轻轻地说:“我真抱歉,孩子,我什么也没有剩下,什么也不能给你了。”大树总是在说“抱歉”,可该抱歉的不应是大树啊!她说:“我没有果子了。”他说:“我的牙咬不动果子了。”她说:“我没有树枝了,你没法荡秋千。”他说:“我老了,荡不动秋千了。”她说:“我的树干也没了,你不能爬树。”他说:“我太累,不想爬树。”树低语说:“我很抱歉。我很想再给你一些东西,但什么也没剩下。我只是个老树墩,我真抱歉。”男孩说:“现在我不要很多,只需要一个安静地方坐一会儿,歇一会儿,我太累了。”树说:“好吧,”说着,她尽力直起她的最后一截身体,“好吧,一个老树墩正好能坐下歇歇脚,来吧,孩子,坐下,坐下休息吧。”于是男孩坐在了树墩上。大树的一片爱心在“尽力”二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22、文中有两处写了“树感到很幸福”,其实这两个“幸福”的含义有所不同。老师为前一句加的批注是“幸福源于相亲相爱!”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后一句加上恰当的旁批:(2分)幸福源于_!(限四字)23、长大后,男孩很少来看大树,就是在仅有的几次中,男孩每一次对大树开口说话,都离不开一个“_”字,对此,你有什么看法?(3分)24、文中的大树真让人感动,也许她还会让你浮想联翩。请你用一句诗、一句歌词或一句格言,来表达你对她的赞美。(2分)25、请你为这篇文章补上一个富有深意的结尾:(3分)又过了好久,男孩重又回到树下。_。(二)文言文阅读(10分)歧路亡羊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26、补出省略成分。(4分)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27、翻译。(3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28、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作文(40分)题目:给我影响最大的人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字数不得少于5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8分)万里赴戎机 不闻机杼声 寒光照铁衣 对镜贴花黄风正一帆悬 潜草才能没马蹄 可以为师矣择其善者而从之 2、(6分)qi jing hn 凿 骊 哽 二、文言文阅读(一)(12分)3、(1)同乡的人 (2)就是“以其然为利”,把这种情况看做有利可图 (3)同“攀”,牵、拉 (4)四处拜访 (4分)4、(1)chn相当 (2)mn消失的样子 (2分)5、(1)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2分)(2)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2分)6、说明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强调后天的学习更为重要。 (2分)三、现代文阅读(一)(12分)7、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略写的是:整个园景。(4分)8、空间,(2分) 低,高;高,低 (4分)9、D (2分)(二)(10分)10、邓稼先不是一个普通的人物,他对祖国对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全民族的骄傲。(2分)11、是对邓稼先的总体评价,既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又总结了全文。 (2分)12、排比,增强了语势,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一生及其贡献。(2分)13、B(2分)14、邓稼先以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私的精神换来了自己光荣的一生。(2分)(三)(14分)15、插叙部分:记得去年的新年晚会闹得不欢而散。作用:对比,突出中心。(2分)16、B (2分)17、A (2分)18、有了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大家的心情才舒畅;含蓄地揭示了中心。(2分)19、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形成对比。 (2分)20、“我们刚才只顾看着节目,还不知元宵熟没熟呢没办法,盛就盛吧。” (2分) 21、一有集体活动,不但参加的人少,即使参加了也总是闹别扭、挑刺的。(2分)附加题(20分)(一)(10分)22、合文意即可。参考:无私奉献(2分)23、要谈看法时要有明确的内容和观点,或针对男孩子的索取,或针对大树的给予,语言通顺即可。(3分)24、符合“奉献”和“关爱”主题的即可。参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分)25、略(表现男孩儿贪得无厌或悔过自新的内容均可)(3分)(二)(10分)26、杨子邻人(4分)27、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3分)28、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致于误入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3分)附送:2019年初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八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一、(20分)1、用楷书写下面的诗句。(4分)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选出给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 )A、蕴蓄( x ) 铿锵( jin ) 榛树( zhn ) 朦胧( mng ) B、贮蓄( zh ) 酝酿( yn ) 宛转( zhun ) 静默( m )C、炫耀( xun ) 执著 ( zhu ) 荤菜 ( hn ) 揶揄( y y) D、天罡(gung) 滑稽( j ) 撰文(zhun) 冗长 ( rng )3、选出对下面的词语解释没有错的一项。(2分) ( ) A、吹面不寒杨柳风:风吹拂杨柳,没有一丝儿寒意。 B、无病呻吟:没有病却发出痛苦的声音。常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 C、猝不及防:事情多,来不及防备。 D、望洋兴叹:望着海洋兴奋的感叹。4、选出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世间许多平凡之辈,都拥有一些小小的优点, 由于自卑等原因常常被忽略了, 不要说是一点点地放大它了。每个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都蕴藏着一座丰富的金矿, 肯挖掘,沿着它 会挖出令自己都惊讶不已的宝藏 A、而且 所以 即使 也 B、而且 更 只要 也 C、但是 所以 即使 就 D、但是 更 只要 就5、仿写句子。(2分)( )我是清凉的小溪,总想滋润干涸的土地;我是勇敢的雄鹰,总是向往辽阔的天空;我是 ,总 。6、默写填空。(4分) A、沉舟侧畔千帆过, ;B、少小离家老大回, ;C、 天涯若比邻。D、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7、连线,把下面文学常识正确搭配起来。(4分) 李商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子安集 贺之章 夜雨寄北 鲁迅全集王 勃 回忆我的母亲 李义山诗集 鲁 迅 回乡偶书 全唐诗 朱 德 风筝 朱德选集 二、(40分)(一)阅读春中的文段,完成815题(15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 (A、绊 ;B、伴;C、拌;)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 (A、燎;B、嘹;C、缭)亮地响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带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8、段在写春草时,也写了人的行为,这样写的目的是( )(2分)A、草地上有人在活动,所以要写。B、说明人们在春天到来时心情很愉快,通过这些动作行为就可以反映出来。C、写人的动作行为,实际上是间接地写草地,突出草地的嫩绿可爱。D、写了春草,又写了人的动作行为,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9、解释段中加点的词。(2分)(l)卖弄: (2)宛转: 10、在段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填在括号内,它们分别是( )( )(填序号)(2分)1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既用了 又用 的修辞手法。它描写的是 ,抓住了 来描写。(2分)12、“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1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1分) 13、选文最后一句描写写出了野花的什么特点?(2分)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14、文段里写春景的文字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将其中虚写春景的文字抄下来。(2分) 15、文章段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征,回忆你读过的古诗,写出一句能表现这种特征的诗句。(1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623题(15分)小 名 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竞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即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6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 。 (1分) 17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4分) (1) (2) 18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2分) 19“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第一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 ,妈妈的表情 。20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2分) 21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3题(10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4、解释下列词语。(2分) 愠:: 识:: 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诲:: 厌:: 25、翻译下列句子。(3分) (1)温故而知新: 。 (2)不耻下问: 。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6、按要求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各一句)(2分)(1)关于学习态度: 。(2)关于学习方法: 。27、用课文原句回答:(2分)(1)作者阐述学和思辩正关系的句子是哪句?答: (2)作者说明孔文子称“文”的原因是什么?答: 28、课文中有些话已凝结为成语,试着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两三个成语。(1分)答: 三、作文,下面两个题任选做一题(40分)(一)题目:我的 要求:先补全题目,如母亲、父亲、老师等,写一篇记叙文,要抓住人物特点,写出真情实感。500字以上。(二)题目:留在记忆深处的一件事要求:叙事完整、中心突出。500字以上。学校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答案:一、1、(略)2、B;3、B;4、D;5、(略)6、A 病树前头万木春;B 乡音无改鬓毛衰;C 海内存知己;D 花枝招展的;7、(略)二、(一)、8、C;9、买弄:炫耀;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10、B ;B。11、比喻;排比;花的艳丽 ; 色彩。12、春风;春风吹在脸上,没有一丝寒意。13、野花的多和艳丽。14、闭了眼,树上满是15、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二)16、小名(或“我”的小名)17、(1)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或:认为自己长大了) (2)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或:感到难堪)18、妈妈在生日聚会上叫“我”的小名。19、郑重 惊愕 不耐烦 复杂20、因为在妈妈眼中,儿女无论长到多大,总是她放心不下的孩子,而小名则是她最自然、最钟爱的称呼,所以在道别时,妈妈仍然是情不自禁地喊出“我”的小名。(大意正确即可。)21、对母亲的愧疚、依恋(1分)以及突然感悟到的母爱(1分)。(三)、22、愠:怨恨,心里不满。识:记,记住。诲:诱导,教导。厌:满足。23、(1)温习学过的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2)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看作耻辱的事。(3)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24、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或,学而不厌等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等2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6、不耻下问 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三|、作文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