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四首教案1冀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65573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四首教案1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四首教案1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四首教案1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四首教案1冀教版生:小池。(学生背诵)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生:杨万里。2.揭示题目。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总目标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宿、疏、振、蝉、尔、盆、玻、璃、碎”9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骑、闭、闲、值、食、尔、丝、碎”8个生字。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这四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3.情感目标:感悟作者在四首诗中体现的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诗的大意,体会四位诗人所表达的对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想象诗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课时三课时生:小池。(学生背诵)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生:杨万里。2.揭示题目。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宿、疏”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学生自读,解决疑难。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借助工具书或资料理解字面意思,不理解的字词记录下来。生:宿:过夜;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3.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生:树头新绿、儿童、黄碟和菜花。四、细读品味,感悟理解。(一)品读第一句。1.第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生:篱笆和小径。篱笆稀疏,小径深远。2.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生: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3.学生齐读。(二)品读第二句。1.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生:儿童戏蝶。2.第二句抓住了什么景物?生:树头。3.为什么没形成树荫?生: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4.由此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生: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5.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生: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荫。(三)品读第三、四句。1.三四句抓住哪些景来描写?生:儿童、黄蝶、菜花。2.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生: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五、抓住诗眼,升华情感。1.这首诗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生:前两句采用了静态描写,后两句采用了动态描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生: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2.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样的感情?讨论后,教师小结: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作业新设计:一、读一读,连一连。zh s l lu zhu gn追赶 住宿 篱落 二、一字多音我会选。xi s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 )舍。jn jn3、尽( )管他不接受这个意见,我还是要提出来。4、他用尽( )全身力气,把那块大石头举了起来。三、默写古诗,回答问题宿新市徐公店1、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诗中描写了 种景物,分别是 。2、“ , 。”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参考答案:一、zh s l lu zhu gn追赶 住宿 篱落 二、1. xi 2. S 3. Jn 4. Jn三、1.宋 杨万里 篱笆 小路 树 花 儿童 黄蝶 菜花 2.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板书设计:宿新市徐公店篱笆、小径、树头静态画诗情画意儿童、黄碟、菜花动态色:绿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振、蝉”2个生字,会写“骑、闭”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3.理解诗的内容,感知诗词的大意,体会古诗的美好意境,体会夏天的情趣。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在夏天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生:游泳、捉蜻蜓2.夏天有趣的事可真多,可以放牛、可以捉鱼呀!古时候有个叫袁枚的诗人,他特别喜欢走动。有一天呀,他来到一片树林里,看到一幅非常有趣的画面,于是呀,他把看到的写成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作者亲眼看到的。板书:所见。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认识生字“振、蝉”。读准音,记准形。(2)同桌互相读一读。2写字。(1)指导书写会写的2个生字“骑、闭”。给这2个字组词。生:骑(汽车)闭(关闭)。(2)仿写,小组评价。三、初步感知,解决字词问题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读给同桌听,注意读准多音字、诗句读通顺。2袁枚看见了些什么有趣的画面?生:牧童、黄牛、蝉3.学生自读,解决疑难。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借助工具书或资料理解字面意思,不理解的字词记录下来。生:闭:门+才,大家做动作:闭上我们的眼睛、闭上我们的嘴巴。立:童里,立正、起立就是这个立。蝉:虫+单,它是一种特别可爱的小动物。夏天的时候,特别怕热,就趴在树上不停地叫,别称:“知了”。牧童:放牛的孩子。捕:是一个动作。四、细解古诗,抓住诗眼,品悟诗情。(一)学习“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1牧童在干什么?此时,他的心情怎样?从哪看得出来呢?生:牧童骑在牛背上放牛,一边唱着歌。开心,只有开心时才唱歌。对,骑在牛背上多神气呀,一边看景色,一边唱歌。你们都是快乐的儿童,那我们一起带着快乐的心情读这两行诗吧。2说古诗这两句意思。生: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二)学习“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牧童听到了什么?生:听到了蝉叫。2.为什么却“闭口”呢?生:他想捕蝉。3.你觉得牧童是个什么样的小孩?生: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4.说古诗这两句意思。生: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5.让我们带着感情去朗读这两句诗。五、朗读古诗,背诵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的节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2指导朗读,读出第一句的愉快语气,读出第二句牧童捕蝉的动作神态变化。3学生分组读、带读、对读。4有感情地背诵古诗。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吟诵中吟出情,诵出趣5想象牧童怎样捉蝉,是否捉到了蝉?六、拓展延伸。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作业新设计:一、读一读,连一连。 牧 林 鸣 蝉 童 越二、解释词语的意思。欲:捕:鸣:立:三、找意思相反的词,连一连。闭 立 先 阴 捕坐 开 放 后 晴参考答案:一、牧童 林越 鸣蝉二、想要 捉 叫 站立 三、闭开 立坐 先后 阴晴 捕放板书设计: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尔、盆、玻、璃、碎”5个生字,学会“闲、值、食、尔、丝、碎”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背诵,会默写。3. 理解领悟诗意,体会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教具准备:课件,搜集有关白居易、杨万里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简介白居易。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教师范读观游鱼。2.简介杨万里。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水(今属江西)人,他幼时家境清寒,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太常博士、宝谟阁直学士等职,韩侂胄当政时,因政见不合,隐居十五年不出,最后忧愤成疾而终。有诚斋集。教师范读渡汉江。二、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尔、盆、玻、璃、碎(1)出示生字卡片,“杂、君、未、渡、怯”指名读。(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2、写字。(1)指导书写会写的6个生字“闲、值、食、尔、丝、碎”。给这五个字组词。 生:闲(休闲)值(值日)食(食品)丝(丝瓜)碎(碎片)。(2)仿写,小组评价。三、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2、学生自读,解决疑难。请同学们自由读文,借助工具书或资料理解字面意思,不理解的字词记录下来。生:闲步:散步;正值:正好遇到;心:心态;异:不同;施食,喂食丢食;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脱晓冰:在这里指儿童晨起,从结成坚冰的铜盆里剜冰。铮:指古代的一种像锣的乐器;磬:四声 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以悬挂在墙上。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四、细读品味,感悟理解。(一)观游鱼。1. “绕池闲步看游鱼,正值儿童弄钓舟。”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生: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2.“弄钓舟”说明什么?生:说明儿童非常喜欢钓鱼。3.“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钓。”这句诗是什么意思?生:一样地喜欢鱼但是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4.我和儿童的心态有什么不同?生:我喜欢喂鱼,儿童喜欢钓鱼。5.这里通过两种心态的对比,说明了什么?生:我盼鱼儿长大,儿童为图己乐,诗人很忧伤。也体现了孩子的童真。6.学生齐读、背诵。 (二)稚子弄冰。牧童在铺展的原野逗弄笛声,在清风明月下安然入睡,真是童趣无限。让我们的目光跟随杨万里,在寒冬之际,清晨之时,走到农家,再去感受童趣。1.谁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生:一个小孩子,早上起来,从结有坚冰的铜盆里剜冰,用彩丝穿起来当铮来敲。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树林,突然冰落在地上发出玻璃一样的碎裂声。2.全诗突出了哪个字?你是如何理解的?生: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3.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生:这首诗描写的是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4.有感情朗读古诗。五、扩展。搜集有关描写乡村儿童生活的古诗。作业新设计:一、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闲( ) 值( ) 尔( )问( ) 直( ) 你( )二、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闲步:一种:尔:金盆:三、根据解释写诗句。小孩子从金盘里取出一块冰,用彩线穿起来当做锣 来敲.声音像玉磐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 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破裂声。 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小童摆弄钓鱼船。 参考答案:一、闲事 问句 值得 直接 尔等 你我二、散步。 一样。你。铜盆。三、敲成玉磬穿林响,忽做玻璃碎地声。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板书设计:观游鱼稚子弄冰弄冰场景喂鱼盼长大稚子弄冰童趣稚钓鱼图己乐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9古诗四首教案冀教版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4、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3齐读一、二句: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板书:篱笆一径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板书:树头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4、理解三、四句: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走:跑急走:快跑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b女生读第4句: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板书:喜爱一、重点赏析,体会情感。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二、绘幅彩画,深化理解。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板书:黄(绿)(黄)补充板书,完成板书。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三、课外延伸,引导练笔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四、板书:诗宿新市徐公店情喜爱画:篱落、一径、枝头(静)画追入儿童黄蝶菜花(动)意色:黄(绿)(黄)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一)观察课文配图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二)揭题,解题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一)初读课文l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卡:(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3教师范读。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振振动樾树荫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三、齐读全诗四、叙说诗意(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五、指导朗读,加深理解1指导读第一句诗。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指导读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2指导读第二句诗。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六、背诵全诗七、总结1朗读全诗。2背诵全诗。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第三课时观游鱼作者: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古诗今译】闲下来围着水池看着水里的鱼自由地游动,正好遇到儿童摆弄钓鱼船。一样地喜欢鱼但是 心态却不一样,我来喂食你却来垂钓。【经典赏析】观游鱼是一首七言绝句。写诗人池畔观鱼,有儿童在垂钩钓鱼,有感而发。 “ 一种爱 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 ” 这两句是说,爱鱼之心人各有异,我爱鱼,给鱼施食,盼它长 大;你却垂钩钓鱼,为图己乐。两种心情是何等不同啊!即景写情,对比强烈,发人深思,于 平淡中见新奇,韵味悠长。品读稚子弄冰,感情诵读古诗,体会童年生活的趣味。(一)学生自读古诗,思考:诗句中何处让你觉得有趣?(二)交流对古诗的解读。课件出示诗句1.抓住“脱”、“穿”、“敲”等动词,感受儿童的天真淘气。2.想象声音,感受儿童的快乐。3.想象儿童从“脱晓冰”到“当银铮”再到“敲玉磬”至最后的“忽作玻璃碎地声”各个环节的心理特征,体会孩子从快乐到失望的心理变化。4.关于“玻璃”、“玉磬”、“银铮”这些名词的理解要立足于诗歌实际。(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情朗读古诗,读出孩子情绪的变化。(从字词出发,以“趣”为着眼点,关注学生的生活与诗句中儿童生活的联系,想象有趣的画面和变化而灵动的声音,感受儿童的心理,从中品味儿童生活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