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59364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狼和小羊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则寓言故事。记叙了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最终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借助对话与写狼三次找碴儿和小羊两次据理申辩,来推动情节的发展,揭示寓言的寓意。【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2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教学重点、难点】1读准字音,区别字形。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是狼三次找碴儿的经过。【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它们是不讲道理的。(二)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利用图画,着重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和动作。(二)有语气、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三、教学过程(一)谈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狼和小羊,这节课的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有语气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作业。你们见过狼吗?了解狼的性格吗?谁来说说。(狼凶恶、贪婪)谁说说小羊是个怎样的性格?(小羊很可爱,温和、善良)过渡语:狼和小羊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请听故事。“狼和小羊”。(二)老师讲故事。边听边想上面的问题。(狼非常想吃小羊,三次找碴儿,最后扑向小羊的事。)过渡语:狼第一次找什么碴儿,请我们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投影片:(介绍地点、位置)(2)指导读。这段是交代当时的环境、情况、读时语气应平和。试读指名读齐读过渡语:狼的本性是什么?它见到小羊会怎么样?让我们学习第2段。2学习第2段。(1)指名读。(2)狼想吃小羊,就怎么做?(故意找碴儿。)板书:故意找碴儿。理解:找碴儿。(没事找事,故意成心。)(2)谁把狼找碴时说的话读一下,注意标点符号。“!”想用歪曲的事实,恶人先告状,读时用肯定的语气。“?”读出问句的语气。试读指名读过渡语:小羊听后怎样?为什么会吃一惊?读第3自然段。3学习第3自然段。(1)指名读。想:小羊听了狼的话后态度怎样?板书:温和(2)投影。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讲解:反问句,表示强调不会把水弄脏。投影:说明原因。想一想:他们俩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小羊的话有道理,因为水不会从下游流向上游,所以说狼是故意找碴儿。)(3)指导读。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试读,指名读。(4)分角色读2、3段。过渡语:狼没占到理,他甘心没有?态度有什么变化?又找什么碴了?学习第4、5自然段。4学习第4、5自然段。(1)自学。思考:狼第二次找了什么借口?小羊是怎样申辩的?读一读,找一找,画出有关的句子。(2)讨论上面的问题。(3)指两个组汇报。(狼的第二次找的借口是:“就算这样吧,你总是个坏家伙,我听说,去年你在背地里说我的坏话。”)(小羊的申辩是:先肯定地说:“那是不可能的。”然后进一步用“去年我还没有生下来哪”这个事实,说明自己不可能说过狼的坏话。)理解:气冲冲: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啊:表示惊讶。(4)指导朗读。狼“气冲冲”地说,要读出蛮不讲理的语气。小羊的样子“可怜”,急得“喊”了起来,并且称呼“亲爱的狼先生”要读出认真申辩和害怕的语气。试读,指名分角色朗读。过渡:狼两次找碴儿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气壮地反驳了,狼不甘心,又怎么样了?学习第6段。5学习第6自然段。(1)指名读。(2)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样做的?(先是骂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说我坏话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狼这时是:龇着牙,逼近小羊大声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扑去。)理解:龇着牙:把牙露出来。逼近:气势汹汹地,一步一步地靠近。嚷:喊叫的意思。(3)指导读:要读出狼凶狠的样子。试读,指名读,全体读。(三)总结。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儿,无中生有,没事找事,小羊虽然温和善良,据理力争,但毫无用处。通过这个寓言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恶人总是蛮不讲理的,我们不要上当,不怕,去斗争,我们要看清它们的嘴脸。)分角色朗读全文。(四)发散思维,继续想故事。狼向小羊扑去,结果怎样呢?请同学想一想说一说。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鹤雀楼教学设计2课题 登鹳雀楼教材简介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写景诗,堪称唐诗中的珍品,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首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以登楼的过程为顺序,写景抒情,析事明理。诗的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于写景中抒发感情,于记事中阐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诗歌紧扣“登”字,“登楼”有所见,“登楼”有所思,由“见”及“思”,“思”中悟“理”,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意境雄浑,气象开阔,又用纯白描的手法,真景实写,一气呵成,于平淡之中见奇伟。其诗句已成为至理名言,后人又赋予认识周围事物、深究事物原理等意义。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优美,深受学生的喜爱。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3、通过学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理解其蕴涵的哲理,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2、诵读古诗,想像古诗描写的画面,体会其意境。教学准备小黑板、图片、画笔、吟唱诗文的磁带。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先通过鲜明的图画入手,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主动探求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后由图入文,图文结合,不断理解文字传达的意境。最后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渐入佳境,在读中思、在读中想、读中悟,直至最后融情于景,感悟其哲理。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点理念:1.正确把握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力求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设计思路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想像能力。这节课打破串讲传统古诗的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读、想、议、画、唱等形式使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再现诗人创造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解释诗题。1、通过古诗文诵读活动,小朋友都快成小诗人了。谁愿意给大家背诵几首自已最喜欢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登鹳雀楼。(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出示挂图。讲述:鹳雀是一种鸟,样子很像鹤,在山西省永济县有一座楼,常有鹳雀在那儿栖息,所以人们把这座楼取名为“鹳雀楼”。一天,诗人王之涣登上了此楼,眺望落山的太阳,奔腾的黄河,想了很多,于是就在此楼题写了这首登鹳雀楼。【以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文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新课的学习中。图画的展示、简洁清晰的讲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二、初读古诗,想像画面。1、出示古诗。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师配乐朗诵诗文。)2、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3、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检查读的情况。4、指名朗诵,师生评价。(评价的重点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上。)5、齐读古诗。6、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的范读把学生带入美好的诗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热情;自由读让学生读通古诗,感知内容;指名读旨在巩固初读,纠错正音;齐读旨在读懂古诗、引发思考、展开想象。初步体现“读中悟,悟中读”的方法。】三、进入情境,自主学习。1、再读古诗,看看图,想想自己能读懂哪些词和诗句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词和句子打个“?”,然后问问同桌,同桌解决不了的,还可以和小组同学讨论。课堂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白日、依、尽、欲、穷、千里目、更”等重点字词的意思。2、对于这首诗,小朋友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的景象,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说:、播放音乐,指名描述。(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意思对即可,不必强求语言表达一致)。、评价:刚才这位小朋友的描述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你有什么补充的?、对“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进行深化理解。 (板书:千里目 一层楼)(诗人登楼看到了如此壮观的景象,心情特别舒畅,也有无限感慨。因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到远。)(板书:登高 望远)(诗人写这两句诗,不仅告诉我们这一道理,还用它来激励自己和别人向着更高更新的目标努力呢!所以,从古到今,人们都喜欢它,吟诵它,用它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画:诗歌、绘画、音乐是相通的,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画。现在,就请画画的小朋友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描述画面的意思。【画画贴近儿童的心理,体现了学科间的整合,整合的目的还是为了学好语文。学生在将古诗变成一幅风景画的过程中实际上是进一步理解诗意、诗境。绘画时可以有自我大胆的想象,也可以与生活经验相联系。】读:、指名朗读。、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练读。(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画面。)、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领会意境。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背,分组背。、随音乐一齐背诵。2、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到的景物用一、二句话写出来。3、小朋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所以它流传至今,吟唱至今。现在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来吟唱吧!(播放录音,师生吟唱。)【让学生跟随悦耳的音乐吟唱古诗,可促使其对语言有更深更细腻的感悟。学生在其间先愉悦身心,然后“由音到义,由动听到动心”,直至启发灵性。】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全诗。六、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 千里目 望远 一层楼 登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