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第30课《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 语文S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58016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第30课《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第30课《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第30课《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 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第30课晏子劝齐王教学设计 语文S版【内容简析】这是一篇历史故事。记叙了春秋时齐国久旱无雨,齐王决定向山神、河神求雨,聪明的晏子用自己的才智劝齐王不要求山神、河神,应该求百姓。齐王接受了劝告,让全国各地多挖水井灌溉农田,齐国的庄稼不再枯黄,百姓也不再饿肚子了。这个故事表现了晏子的聪明与智慧。全文共有7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齐国很久没有下雨了,齐王决定向山神求雨。第2至6自然段则通过晏子与齐王的对话,把晏子三次劝齐王的经过叙述清楚。最后一个自然段,讲齐王接受了晏子的劝告。课文中的插图,展现了晏子劝说齐王的场景。【设计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读书活动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5个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悟晏子的聪明才智。3激发学生阅读历史故事的浓厚兴趣,从中学习古人尊重自然规律、战胜自然灾害、造福人民的智慧。【重点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难点:弄懂晏子是怎样劝说齐王的。【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和词语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同学们,我国历史上有一个时代,叫做春秋时期,距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了。当时的齐国(在地图上指出齐国的具体位置)由于很长时间没有下雨,河水干了,田里的庄稼也枯黄了,齐王很着急,决定向山神求雨。齐王求来雨了吗?大家读了课文就会知道。二出示课题,简介晏子1认读“晏”字,感知音、形。2介绍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代齐国夷维(现山东省高密县)人。齐国的国相,有名的政治家,很有才能。到了高年级,我们还将读到晏子使楚等表现晏子聪明才智的故事。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2结合插图,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四自学生字,巧记字音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2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本课生字的构字特点,用自己最拿手的办法识记生字。可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枯”。可提示学生:“滴、灌、溉”都与水有关,所以是三点水旁。五朗读课文,读中感悟1在学生反复读课文(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边读边想,然后展开交流。(1)晏子为什么要劝齐王?(师生合作介绍山神、河神的资料。)(2)晏子是怎样劝齐王的?(理解晏子话的意思。)(3)晏子劝齐王的结果是什么?(说一说为什么说求山神、河神不行,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讲一讲怎样抗旱。)(4)你觉得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朗读指导。(1)指导学生练习熟读。请同学们先出声认真读几遍课文,试试看,能否做到读得正确无错字,读得通顺,不添字、掉字。同桌之间互相听一听,把感受告诉对方。(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比如“水、庄、山、神、受”等。)教师范读,告诉学生朗读课文要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学会朗读。(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要启发学生带着对晏子敬佩的心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语气。边读边想象齐国大地干旱的情景,体会齐王求雨的急切心情。你对晏子这个人已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把自己此时的心情通过读书表现出来吗?(敬佩、喜爱)晏子和齐王是君臣关系,结合文中插图上的场面,想想看:晏子劝说齐王时几次讲话的内容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真诚、自信、恭敬)齐王的话怎样读?(急切、真诚)创造性朗读。(根据个人的阅读体会,加上阅读提示语。如,齐王诚恳地望着晏子说:“那么去求河神吧!”齐王急切地问:“那我该求谁呢?”)晏子劝说齐王时,并没有简单地否定齐王的意见,而是用了打比方的方法说明理由,可见晏子是个什么样的人?根据以上的理解,自己先练读几遍,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之间展开比赛。六巩固练习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给生字“枯”找朋友组词语。如:可以组成:枯黄、枯树、枯枝、枯叶、枯草2分组比赛读词语卡片。七指导写字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田字格里的范字,会写的字,怎样记住字形呢?它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有什么特点?(都是左窄右宽的字)2教师示范。3指导描红。描红时应该注意什么?(“劝”字,第二笔是点,不要写成捺;“枯”字左边木字旁的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稼”字的第五笔是点,不要写成捺,最后一笔是捺,不要写成点;“饿”字的第三笔是竖提,第八笔斜钩要写得稍长一些。)4比一比哪些同学仿写得正确、端正、好看。八整体回顾,自谈收获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自己有什么收获吗?2自己还知道哪些有关晏子的故事,可讲给同学们听。附送:2019年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八单元 第31课诺亚方舟教学设计 语文S版【内容简析】这是一篇传说故事。课文讲的是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洪灾,把高原和山脉都淹没了。一个叫诺亚的年轻人造了一条巨大的船,人们躲到船上,在茫茫的水面上漂流。暴雨一连下了四十天,雨停后,诺亚放出鸽子,很快鸽子叼着一条橄榄嫩枝飞回,人们知道前面就是陆地了,平安已经到来,就从船里走到了陆地上,大自然又充满了生机。后人以鸽子和橄榄枝作为和平与希望的象征。文中的一幅插图与课文第四自然段的内容相对应。【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自主识字,在合作中探究、感悟,并借助复述不断增加语言积累,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提高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3初步了解这个美丽的传说,从中感悟人类的智慧。【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朗读。难点:感悟课文的内容。【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课件,通过时空的变换,展现一幅幅迷人的自然与田园风光。村庄、农田、城堡、关塞、高原、林木、山脉,人们安居乐业。突然,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洪灾爆发了,大雨倾盆,河水上涨,淹没了农田和村庄,打破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纷纷逃命2启发学生观察、联想。(1)闭上眼睛回忆,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刚才你都看到了什么。(2)这些画面让你又想到些什么?3你还想知道什么?(后来怎样了,人们是如何战胜大自然的灾害的)4导入新课。二板书课题,初读课文1齐读课题,认读生字“诺”。2教师引导,生生合作,通过相互提醒,明确读课文时要注意做到:(1)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2)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3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学习生字。4检查自学情况,顺情引导。(1)采用多种形式检查生字读音。(认读带生字的词语,形近字区别,借助拼音认读等。)(2)选一句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句子,请大家再读读,或者选自己认为读得最棒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结合指导读几个长句子,以此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达到进一步通读课文了解大意之目的。)5通读课文,思考:诺亚方舟是怎么回事?你初步读懂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简单问题当场请学生尝试解决,较难问题或中心问题留待学习课文时探讨。)三朗读感悟围绕初读课文产生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寄情。1学习12自然段。(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解决问题。说一说对“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的理解。(教师相机介绍相关的“传说”的文体知识)你能列举自己知道的传说故事的名字吗?暴雨像瀑布似的从天上倾泻下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灾难?诺亚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帮助人们?(2)指导朗读。第一句要读出“很久很久以前”的遥远古老的故事基调。三个“淹没”表现了洪灾不同的层次。边读边感悟洪水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他用又大又粗的木头建造了一条巨大的船,方方正正的”读好重音,突出船的形状、大小,体会船的神奇作用。2学习34自然段,合作表演。(1)理解课文,把课文内容设计成对话的形式。如:甲:“雨停了!”乙:“暴雨整整下了四十天啊!”(2)体会角色,想象他们的内心世界。如:鸽子怎样想,怎样做?(3)走进角色,体验人类对和平、希望的渴求。3学习56自然段。(1)讨论:说一说诺亚为什么在船上放上各种动物及各种农作物的种子。(2)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水退之后,世界由荒芜到充满勃勃生机的变化。(3)解释“诺亚方舟”。引导学生说形状、作用及表达的意义。(4)画一画“和平与希望的象征”鸽子。4分角色、创造性复述故事。分角色扮演诺亚、叼着橄榄枝的鸽子和躲在船上的人们,用各自自述的方式讲一讲自己的经历,体会这个美丽的传说。(如:我是一只鸽子,在很久很久以前的那一次大洪灾中,我被诺亚放到了一条大船上,和人们一起在一望无际的水面上漂流了四十天。后来)四复习巩固生字词1利用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也可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或做字音字形找朋友的游戏,巩固识字效果。2说说怎样用自己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3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花朵上。五写字指导1学写“舟”。(1)学生看书,了解“舟”的笔画笔顺。(2)教师范写,强调最后一笔是点。(3)请学生书空、练习。2学写“陆”字。(1)让学生观察字形,观看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2)教师问:“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说)(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习。(提示把字写匀称)六推荐作业回到家里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教学设计2(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导入:诺亚方舟是外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非常有趣。你们想了解这个故事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诺亚方舟”这篇课文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音读准生字的音,并勾画出生字。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指导读第1自然段。(1)自读,指名读。(2)探究讨论:你们见过瀑布吗?暴雨像瀑布似的从天上不停地倾泻下来,是什么可怕的情景?想象一下。用朗读表达出来。朗读第2自然段。探究讨论:诺亚是怎么帮助人们的?他为什么用这种办法?(方舟可以放更多东西,是在水上漂流,所以做成方方正正的,放上各种动物和农作物种子是他早已为重建家园做好准备)2指导读第3、4自然段。(1)默读,指名读。(2)探究讨论:“一望无际”是什么意思?“四周是一望无际的水面”说明了什么?诺亚为什么要放出乌鸦和鸽子?人们怎么知道“地面露出来了”?(3)指导朗读这两个自然段。3指导读第4、5自然段。(1)学生各自默读。(2)探究讨论:从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里,你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着重理解“大自然又充满了勃勃生机”和“叼着橄榄枝的鸽子,被看成和平与希望的象征”。)(3)朗读。(四)再读课文,学习讲这个故事(五)复习巩固生字词1认读生字卡片。2读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再从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空花朵上。(六)写字指导指导学生在写字本上写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