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一课一练一课一练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43591 上传时间:2020-02-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一课一练一课一练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一课一练一课一练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一课一练一课一练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一课一练一课一练 北师大版一、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再组词。顽( ) 侧( ) 策( ) 莫( )玩( ) 测( ) 笨( ) 幕( )暴( ) 绝( ) 镜( ) 筹( )爆( ) 艳( ) 境( ) 寿( )二、我能按要求写出下列词语。三、我能用下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1.恢( ) 2.策( ) 3.筹( ) 4.绝( ) 5.驱( ) 四、我能用一个词表达出下列各句话的意思。1.比喻一点办法都没有。( )2.希望断绝,毫无希望。( )3.用威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 )4.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豫不决。( )5.用手抚摸。( )6.一点计策也施不出来,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 五、我能读短文并完成下列各题。奇妙的实验实验开始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因为李老师上节课曾“预告”过这节实验课的内容很奇妙。同学们个个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目不旁视地直盯着讲台上的实验器具。这时,只见李老师左手从一只小瓶子里向石棉板上倒少许深褐色粉末,又用右手中的滴管在这些粉末上小心翼翼地滴上几滴无色透明的液体。几秒钟过去了,石棉板上无一点反应。我的心有点儿焦急了,教室里也出现一阵骚动。突然间,只见石棉板上冒出了一缕青烟,而且越来越浓,袅袅上升。接着响起了轻微的“噼哩啪啦”的炸裂声。“啊!要烧起来了!”我脱口而出地大喊了一声。果然,不一会儿腾起了蓝色的火苗,越烧越旺。顿时,教室里一下子沸腾起来了,欢呼声、鼓掌声、议论声响成一片。 1.我能把词语补充完整。 无声 目不 越 越 上升 小心 噼里 2.我能填入正确的量词。一( )瓶子 一( )骚动 一( )青烟一( )反应 一( )实验 一( )响声3.我们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它“奇妙”在哪里?_ 参考答案一、顽强 侧面 政策 莫非玩耍 测验 笨蛋 幕布暴风 绝对 镜子 筹集爆炸 艳丽 环境 寿辰二、黑夜 潮湿 强烈坚强 失望 还原三、略四、1.束手无策2.绝望 3.威胁4.徘徊5.摩挲6.一筹莫展五、1.鸦雀 旁视 来 浓 袅袅 翼翼 啪啦2.只 阵 缕 点 个 片3.少许深褐色粉末与几滴无色透明的液体发生化学反应。石棉板上冒出了一缕青烟,响起“噼里啪啦”的炸裂声,不一会儿腾起了蓝色的火苗,越烧越旺。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用冰取火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教材依据】用冰取火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四单元智慧主题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设计思想】课文讲述的是在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南极,一个探险队员用冰做成“冰透镜”取火挽救大家于危难中的故事,赞扬了探险队员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和使自己绝处逢生的智慧。根据中年级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和特别要抓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这一指导思想,按照“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新理念,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生字,通过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初步筛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课本插图和课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看图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感悟能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自主识字,能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方法与途径:抓住“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思索、摩挲”等重点词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鼓励学生模仿想象,理解年轻人是怎样用冰取火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3、情感与评价:,体会并学习探险队员沉着、永不放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精神4、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学生查找南极资料,了解聚焦取火的知识。【教学重点】理解年轻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教学难点】 体会探险队员沉着、顽强的品质与永不放弃的精神。【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南极图片、放大镜 聚焦取火幻灯片学生:查找有关南极的资料,了解聚焦取火现【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企鹅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2、欣赏南极图片,解说。 3、说说你了解到的南极。南极异常寒冷,然而,它优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以及它的神秘莫测吸引着各国科学家纷纷去那里探险。二、新授。、自读全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习课文1-4自然段,感受南极环境的恶劣,火的重要。(1)探险队在什么时候到达南极?(2)南极的夏季有哪些特点?从哪儿看出来?(3)找出文中的拟人句,说说你体会到什么?(感受夏季微热的阳光对探险队员的重要)(4)南极的气候非常恶劣,探险队员丝毫不怕,从哪儿看出来?找出词句读一读。(感受队员克服困难工作的顽强精神)(5)当他们到达一个孤岛上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什么事?指名说。(6)遇到这种突然出现的意外,队员们是如何做的,他们心情怎样?自读冒号后的句子。(体会着急、担心)(7)没有火,意味着什么?自读第3自然段,想象没有火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学生交流,感悟。)师:队员们热爱的工作无法进行,生活不能维持,时隔不久,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读出他们的心情。指导朗读。指名读,点评。齐读。感悟排比句的力量。(学生语气越来越急迫,感情越来越强烈,似乎感悟到死神正一步步逼近探险队员。)(8)师:大家从着急担心到害怕恐惧,甚至于心灰意冷,连活下去的信念都开始动摇,从哪些词看出来?(一筹莫展、绝望)模仿他们的动作、神态。师:然而,有一个人,他不甘心,不相信没有办法。生补充:“难道-?”你体会到什么?(9)他像雕塑一样屹立在冰原上,久久的思索着。他思索什么?什么引起他的思索?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取火、冰原 阳光)3、品读课文6、7自然段。(1)默读课文,思考:年轻的探险队员是怎样用冰取火的?画出表示他动作的词。师生站立,边叙述边模仿制作冰透镜。(2)学生齐读取火过程,边读边模仿动作,想象取火过程。火绒上出现了哪些奇迹?用-画出来。找出表示时间的词,圈出来。你体会到什么?师:火绒上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大家的心,一分分过去的时间流露出大家焦急的心情,燃烧起来的火苗,使大家惊喜万分。(3)再读取火过程,体会大家变化的心情。(4)观察抚摩放大镜,感受放大镜的特点。(引导学生体会用刮、摩挲等动作做的冰透镜与放大镜的内在联系,感受年轻队员的聪明。)师:玩过放大镜吗?怎样玩?生:用放大镜烧蚂蚁。放大镜烧蚂蚁的游戏很多男生都玩过,放大镜为什么能烧蚂蚁呢?(5)幻灯片出示透镜取火的原理,解说 。冰透镜能取火,也是这个科学道理。师:年轻队员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动作是对什么的利用?(科学知识、冰与太阳)看着这团跳动的火苗,大家心情怎样?(兴奋,喜悦,呐喊,欢呼)(6)出示课文插图,激发学生想象,体会探险队员此时心情。(7)自读最后一段,感受喜悦欢乐地心情。(8)齐读最后一段,读出他们的心情。三、总结 1、同学们,从大家陷入绝望到获得新生,是谁挽救了大家?年轻队员为什么能战胜困难,给大家带来了欢乐?2、发散思维训练:如果你是这些队员,你还会想出那些办法?板书设计 用冰取火用冰 刮 摩挲 透镜取火 举 向着太阳 聚焦智 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