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32711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3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教材分析:少年闰土是小学阶段的一篇传统课文。文章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与闰土的友情及对闰土的怀念之情。这篇课文条理清晰,先通过优美生动的画面描绘印象中的闰土,说明“我”对闰土印象非常深刻;接着写“我”与闰土认识的过程;然后写了闰土给“我”讲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四件事,重点写了捕鸟、看瓜刺猹两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与友谊。这篇课文在人物刻画上也很有特色,一是通过肖像、装束的描写突出人物的外貌特点,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的描写展示人物的个性特征;二是通过典型事例写人物的特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体会外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难点是理解几个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目标:、学会9个生字,理解 “仿佛” 、“郑重”、“无端”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段。、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重难点:、学习闰土四件稀奇事,体会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理解含义深刻句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文插图。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插图配文,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海里就忽然闪出了一幅神奇的画面。2、出示课文插图(生看插图)3、课文第一自然段描写了这幅图的画面,大家对照插图默读。(多媒体出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摸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你觉得写得怎么样?(很美)是啊,作者把这些色彩写得很浓重,你能美美地读读这一段,让老师也感受到这美景吗? (生读)4、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少年闰土)让我们亲切地呼唤一下吧。(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了解课文。1、大家想认识这位少年吗?好,那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走进文本,用心交流。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标出生字新词,不理解的用“?”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1)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倾听,读后纠错。(2) 你认为哪些生字不好记?你是怎样记住的?与大家交流。(3) 你理解了哪些新词?与大家交流。(4) 谁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尽量让学生交流、补充。)三、初识闰土,了解特点。、“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默读课文第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2、课件出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指名朗读,评议。3、 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 头戴小毡帽说明了什么? 颈套银项圈说明了什么? 4、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5、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闰土外貌的段落、语句。 四、回归图文、熟读课文。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找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1、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课文中有一句话总的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请用“-”划出。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2、默读这句话,你能提出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预设:(1)课文写了闰土的哪些事? (2)闰土有哪些特点?3、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用心感悟。二、解疑合探(一)感悟闰土知道的 “稀奇”的事。闰土的心里到底有哪些稀奇事?请用小标题概括出来。 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总结,教师板书:雪地捕鸟 海滩拾贝看瓜刺猹 潮汛看跳鱼(二)合探“看瓜刺猹”1、学生自由畅谈 ,这四件事中作者重点写了哪件事?你读了这一件事后印象深吗?为什么?(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 (2)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2、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3、引导同学们想象作者描述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4、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动作的词语找出来。(1)学生找后回答:听、捏、走、看、刺。(2)师生共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5、你能把他的勇敢读出来吗?指名读6、每位同学在旁边找一位同伴把这一部分好好地读一读吧。7、这一部分内容与哪一部分相呼应?(三)合探 “雪地捕鸟”1、指名说,你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看出闰土的什么特点?(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作者是通过哪方面把闰土的聪明能干写出来的呢?(动作)请大家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指名说。2、闰土捕鸟这么有本事,你会对他产声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敬佩)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话呢,注意要读出敬佩之情。3、你读得真不错,喜欢读的同学一起来朗读这句话吧。读的时候该强调些什么呢?(动词)4、动画演示雪地捕鸟。(四)合探海滩拾贝、沙地看跳鱼。1、指名读课文中的相关部分,说说这两件事看出闰土什么特点?(板书:见多识广)2、齐读。(五)多元感悟,升华认识。1、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如:池塘捕鱼、捉泥鳅等)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说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准备用什么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出示句子: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教师引读,学生接读:闰土在(海边)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许多贝壳);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小组讨论这句话的含义。4、小结:“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5、正因为“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只是太狭窄了,太远离大自然了,所以我希望早一点见到闰土,课文中是怎样写的?现在大家探究 “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因为那一年“我”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6、“我”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就马上出现了这个美丽而神奇的画面。7、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8、读最后一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的?分角色想象表演。三、质疑再探1、课文学到这儿,课始的问题解决了吗?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预设:(1)我在私塾读书,闰土的知识真比“我”多吗? (2)三十年后我再见到闰土,他是什么样子?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疑,第二个问题推荐学生阅读鲁迅原著故乡。四、运用拓展 1、自编题 (建议:可以从字词巩固、语言积累、写法运用等方面设计自测题。)教师查看学情,注意收集典型试题。2、自编题展示、交流。3、教师补充题:学习本文外貌的方法,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5、课堂小结: “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闰土的一句“老爷”更让“我”大吃一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交流读后的感想。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雪地捕鸟海滩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看跳鱼儿 (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教学反思 :附送: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 14 弹琴姑娘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教材简析: 弹琴姑娘通过对琴声的描写,赞扬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勤学苦练的好学精神。文章语言清晰,构思巧妙。课文先总述“我”不论清早夜晚,总能听见好听的琴声;接着按春夏秋冬四季具体描写从不间断的美妙的琴声,弹琴人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由衷的敬佩,因此期望见到这位弹琴人;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那位素未谋面,却似曾相识的弹琴人一个系红领巾的小姑娘,“我感到意外;最后,“我”虔诚地、由衷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教学目标:1. 运用学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工整书写。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第6段。3. 读懂课文,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4. 学习课文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中体会弹琴姑娘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方法:三疑三探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钢琴曲吗?想自己弹一曲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弹琴姑娘。2、板书课题。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2、教师巡视,相机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生字新词障碍,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3、解决字词类阅读障碍。重点字音:滞 锲 券重点理解:锲而不舍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指名读,齐读,正音,自主识记。5、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处。6、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通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我”一年四季听到的琴声,希望认识这位谈弹琴人,后来知道了弹琴人原来是一位系红领巾的小姑娘。)三、熟读课文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找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 1、 同学们,这一节我们继续跟随陈伯吹爷爷一起,走进那条长长的胡同里,去聆听优美的琴声,去认识那位令人钦佩的弹琴姑娘。(板书课题)2、回顾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3、读了这篇课文,你最想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自主质疑,教师归纳、补充,梳理本节要探究的重点问题。预设:(1)弹琴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2)作者在听琴的过程中感情有什么变化?4、“提示”引路,自读探究。(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以上的问题,画出有关的语句,并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出批注。(2)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二、解疑合探(一)感悟弹琴姑娘的刻苦勤奋。1、师:读了课文,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漂亮)指明读描写小姑娘外貌的句子。2、小女孩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勤学苦练、锲而不舍)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小女孩的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学习)第一自然段1、仅仅是琴声打动了作者吗?还有什么?(不仅仅是琴声,还有小姑娘不分清早、夜晚练琴的精神)是啊!小姑娘不分清早、夜晚,勤学苦练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作者。(2)过渡:让我们接着走进春夏秋冬的日子,继续聆听那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第二自然段(1)出示第二自然段。这里打动作者的是什么?(2)同样的琴声,这里又是怎么打动作者的心的?(学生读句子)(3)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洒在洒在想象一下,雨点还可能洒到哪里?(洒到我的心里、洒到嫩绿的小草上)一直洒得长长的胡同里稀湿稀湿,耀出一片亮光来。(4)这句话说的是雨点的活泼和淘气,你怎么说琴声打动了作者呢?(作者用雨点的轻松活泼来衬托琴声的活泼优美)(5)对,正因为琴声优美、活泼,所以作者才感觉到春天的雨尤为轻松、活泼。作者用雨点的轻松活泼来衬托琴声的优美。(6)让我们回到文本中去感受作者借助景物来衬托琴声的方法。读第二自然段。把作者的这种巧妙的方法牢牢地记在心里,会背的就背,不会的拿着书朗读。(7)嗯!这琴声让春雨有了活力,更让作者对弹琴人产生了兴趣,想知道究竟是谁?(板书:好奇)第四自然段(1)师出示第四段,这里又是什么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同样的琴声,为什么能打动作者?(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纷纷跑去乘凉而小姑娘却在叮叮咚咚地练习弹琴。)(2)是啊!作者用其他人乘凉与小姑娘练琴做对比,(板书:对比)更加突出弹琴人的勤奋与刻苦,这使得作者开始钦佩弹琴的人。(板书:钦佩)(3)他钦佩弹琴人的什么?(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4)读一读第五段,读出作者的钦佩。第六自然段和八自然段(1)秋天呢?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来写出叮叮咚咚的琴声的?同桌读六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作者用秋天夜晚的景色来衬托琴声的优美动听,让作者不由得赞美弹琴人锲而不舍的精神。)(2)锲而不舍什么意思?联系课文说说。读一读,读出你对弹琴人的赞美。(3)冬天呢?自己读,想一想,说一说。(作者再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弹琴人的锲而不舍)这让作者产生了想见弹琴人的愿望。3、回读四季听琴的感受,产生敬意。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四季听琴的感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再来回味一下那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二)感悟“我”的情感变化。1、教师: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随着岁月的交替,作者内心的感受也在变化。作者在四季听琴的过程中感情有什么变化?由刚开始的好奇想知道是谁,到钦佩他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再到赞美他的“锲而不舍”,最后想见一见弹琴人。2、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再次听到了那优美、轻松的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并见到了我赞叹不已的人,就是这样一个年纪小小、脸蛋儿俊秀、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的小姑娘,她不论清早、夜晚,不管严寒、酷暑,勤奋刻苦、锲而不舍地练习,此时作者又是什么样的感情?出示:我禁不住(引读)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1)理解“虔诚”一词。(2)“我”为什么“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用课文中的句子作为依据阐述自己的观点。(3)指导朗读这句话,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创设情景读)a春天的日子多雨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b夏天的黄昏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c秋天天高气爽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d冬天的寒夜我禁不住虔诚地、默默地祝福这个勤学苦练的弹琴姑娘。总结:正是这优美的琴声打动了作者,更是弹琴姑娘身上那种锲而不舍、勤学苦练的精神打动了作者。三、质疑再探1、回顾课文,引导质疑。课文学到这里,自读提示中的问题解决了吗?你心中又产生了哪些疑问?预设:“我”会怎么祝福这个弹琴姑娘? 2、引导学生自主解疑。四、运用拓展1、盘点收获。(着重引导学生感受间接描写的运用。)2、自编题:请你根据学习情况编写12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 学生自编习题,自主解答。3、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试题。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 4、推荐课后阅读陈伯吹作品集。板书设计弹琴姑娘 春天 好奇夏天 钦佩秋天 赞美冬天 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