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确定位置(片断)教案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32660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确定位置(片断)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确定位置(片断)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确定位置(片断)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确定位置(片断)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页例1、第46页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需要1出示教科书例1的场景图。谈话:这是四年级(1)班学生的座位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横着数一共有5排,竖着数一共有6组)提问:(教师手指小红的位置)你知道小红坐在什么位置吗?(如果学生没有用“第几组第几排”的方法去描述,教师应适当提示)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小红坐在第3组第2排;小红坐标在第3组第2个;小红坐在第2排第3个引导:如果我们不知道小红的位置,而是根据刚才同学们的描述,你能顺利地从图中找到小红的位置吗?(不好找)你感觉用上面的方法描述小红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缺点?(叙述的不太清楚;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比较麻烦)2揭示课题提问: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描述小红的位置,不够规范或者说比较麻烦。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小红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板书课题:确定位置)二、逐步抽象,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1介绍列、行的含义说明:在座位图上,小红的位置是第3组第2排。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我们又习惯把“组”说成“列”,把“排”说成“行”。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向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向后数。教师任意指场景图的某一组,问学生这是第几列?任意指场景图的某一横排,问学生这是第几行?提问:谁能用“列”和“行”说一说小红的位置?(第3列第2行)类比练习:(1)场景图中,小娟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小强坐在第几列第几行?(2)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指图中某个学生,另一人说这个学生坐在第几列第几行,然后交换角色再练一练。2抽象方格图,用点确定位置引导:如果我们把每一列的座位用竖线表示,把每一行的座位用横线表示,那么图中座位的位置正好就变为竖线与横线的交点,座位图就变为一个方格图。(教师可以边说边画,标上数字,并注明列、行)你能在方格图中找到小红的位置吗?(小红的位置是第3列与第2行的交叉点)提问:根据座位图,你能在方格图中找到小娟的位置吗?是第几列第几行?小强的位置又是第几列第几行?你能在图中标出小强的位置吗?巩固:做课堂活动第1题,加深对列、行相交确定位置的理解。3揭示数对的意义,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出示例2的棋盘图。(上面只有黑白两个棋子,其他3个棋子先隐去)提问:在这张棋盘上,黑棋子在第几列第几行?揭示:(教师指图中黑棋子的位置)黑棋子在第2列第1行,在数学上可以用数对(2,1)来表示。(板书:(2,1)提问:你能说一说,(2,1)表示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回答:前面的数“2”表示第2列,后面的数“1”表示第1行。明确:数对中的第1个数表示第几列,第2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要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要用小括号括起来。4巩固练习,尝试用数对确定位置(1)提问:白棋子在第几行第几列?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它的位置吗?(2)出示棋盘上隐去的3个棋子,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这些棋子的位置,并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各在第几列第几行。(3)做课堂活动第2题,加深对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的理解。三、联系实际,用数对表示位置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数学下册 积商的变化 1教案 冀教版本课知识前后联系教学目标教参28页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 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教学难点参考教案书写教案一、情境的创设1.复习。(1)直接说出得数:3710,37100 40010,400100。(2)口头列式并计算:70的3倍是多少?70的5倍呢?50的多少倍是100?50的多少倍是200?2预作铺垫,讲清“扩大”和“缩小”的含义。(1)讲述:70的3倍是210,也可以说成70扩大3倍是210(板书:扩大)。扩大几倍就是乘 以几,缩小几倍就是除以几(板书:缩小)。例如:502100,50扩大了2倍是100;100 250,100缩小了2倍是50。教师边讲边在扩大缩小的前后板书成:(2)提问:15扩大10倍是多少?15扩大100倍是多少?15缩小5倍是多少?15缩小3 倍是多少?二、目标展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乘法中的规律。板书课题三、自主探究小组自学交流汇报1观察讨论,引导发现积的变化规律。(1)42=8 2540=1000402=80 2520=5004002=800 2510=250观察上面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讨论:第一个因数变化了没有?第二个因数变化了没有?积变化了没有?把第第一组的第二个算式的因数同第一个算式的因数比较,扩大了多少倍?积有什么变化?再把第一组的第三个算式的因数同第一组的第一个算式比较,扩大了多少倍?积又有什么变化规律?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第二组的第二个算式的因数同第第二组的第一个算式比较,缩小了多少倍?积有什么变化?再把第二组的第三个算式的因数同第二组的第一个算式比较,缩小了多少倍?积又有什么变化?从这里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这两方面的发现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小结: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说明:抽象和概括既是思维的过程又是思维的方法。但抽象概括要有明确的语言指示,提出明确的概括目的,指明概括的方向,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现象上感知: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了,积也随着发生变化;通过提问、和、,对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别总结出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规律;再通过提问,从两方面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这样的分析综合,逐步的抽象概括,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四、质疑答疑 变化规律如何?五、专项训练试算“试一试”中的习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检查他们能否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口算。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明确: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就在得数的末尾添写一个0,扩大100倍,就添写两个0。六、综合训练引伸拓宽,进一步认识积的变化规律。教师出示下表,先引导学生观察:每组同前一组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然后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口算出得数,填入表中。集体订正后讨论:因数204040200200400因数5050100100200200积(1)第二组和第一组比较,因数与积各有怎样的变化?第三组和第二组比较,因数与积又有怎样的变化 ?第三组和第一组比较,因数与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个因数发生的变化与积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个因数扩大了2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了2倍,积就扩大了22即4倍)(2)第三组和第四组比较,因数与积各有怎样的变化?第二组和第三组比较,因数与积又各有怎样的变 化?第二组和第四组比较,因数与积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个因数发生的变化与积的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3)启发学生利用刚才的感知思考)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它们的积扩 大了多少倍?一个因数缩小了10倍,另一个因数也缩小了10倍,它们的积缩小了多少倍?【说明:下面的例题是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算,虽然可以两位数乘末尾有0的乘法进行类推,但那样只能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中的算理需要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但仅根据教材中总结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还不能使学生理解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的简便算法的算理。所以,这里利用了教材中这道练习题进行引伸,拓宽知识,使学生加深对两个因数变化而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的认识】5沟通联系,加深理解简便算法的算理。(1)教师告诉学生,应用积的变化规律,不仅可以很快口算出整百数同一个数相乘的积,而且可以使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计算简便。然后组织学生复习用两位数乘的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要求他们用简便方法列竖式计算2840、280030。讲评时,教师先提醒学生注意竖式书写时因数的对位及乘的方法是 否简便。然后指出:如280030。先算283,实际上是把第一个因数缩小了100倍,把第二个因 数缩小了10倍,乘得的积也就缩小了100倍,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扩大1000倍,所以要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3个0。(2)出示例:280340、2800340,启发学生从用两位数乘的方法类推出用三位数乘的方法,并让学生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把看到的不同竖式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从中选择计算最简便的竖式,并说一说算理。一、情境的创设二、目标展示三、自主探究小组自学交流汇报四、质疑答疑五、专项训练六、综合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