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2《圆柱和圆锥》图形的变换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25973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2《圆柱和圆锥》图形的变换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2《圆柱和圆锥》图形的变换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2《圆柱和圆锥》图形的变换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2圆柱和圆锥图形的变换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8109页课堂活动第1,2题,练习二十一第6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同学们掌握图形变换的几种方法,会按要求进行图形变换。2让同学们感受几何图形蕴藏的美,产生创造美的欲望,培养同学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与情感。【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画出变换后的图形。【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展示平台。学具:尺子、圆规等作图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人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平面图形,通过变换这一手段可以得到更美的图案,从而装点我们的生活。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有哪些吗?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1)平移(2)旋转(3)对称(4)放大和缩小教师:老师这儿有一些图片,大家欣赏欣赏,你能发现这里面有图形的变换吗?多媒体播放幻灯片。(幻灯片说明:教师可以在网上搜索或自己拍摄一些经过图形变换后的图案,例如商标、广告、国旗、美术作品、平面设计作品服装上的图案等等,里面要有平移变化、对称变化、旋转变化、相似变化。)学生说说图片里看到了哪些图形的变换。点评: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图案的欣赏,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通过观察发现图形的变换形式,巩固了所学知识。二、通过动手操作梳理和巩固知识1平移(1)教师:还记得怎样将一个图形平移吗?平移的特点是什么呢?来!大家在实际操作中来回忆和小结一下吧。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09页课堂活动第2题的第(1)小题。反馈:展示学生答案,请学生以(1)小题为例讲讲平移的过程。(2)梳理、小结。一个图形平移后其图形本身的大小、形状、方向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平移前后,图形上的任何一个点移动的距离都是相同的。平移时,可以在原图形上选出几个很重要的点或线段,分别将这几个点或线段按要求的方向和距离移动,最后根据这几个点或线段的新位置将图形完整画出。(3)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109页课堂活动第2题的第(2)小题的第一个要求,得到丙图形。2旋转教师: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旋转,怎样将一个图形按要求旋转呢?旋转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将丙图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得到新图形,动手试试吧!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反馈:展示学生答案,请学生讲讲旋转的过程。梳理、小结:(1)一个图形旋转后其图形本身的大小、形状没有变化,但方向和位置发生了变化(旋转360度除外);旋转前后,图形上的任何一个点旋转的角度都是相同的。(2)旋转时,可以在原图形上选出几个很重要的点或线段,分别将这几个点或线段按要求的方向和角度旋转,最后根据这几个点或线段的新位置将图形完整画出。点评: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平移只是图形位置发生了变化;而旋转是图形的方向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在操作中,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都要在原图形上选几个重要的点或线段,分别将这几个点或线段按要求平移或旋转,然后再将图形完整画出。三、小组合作,梳理知识,培养能力1梳理放大和缩小、对称此环节可以较刚才两个内容更放手些,让学生先独立操作完成教科书第109页课堂活动第2题的第(3)小题和练习二十一第6题,然后分小组交流归纳。(1)怎样将图形按要求放大和缩小?操作时有什么技巧或是需要注意的地方?(2)什么叫轴对称?对称轴是什么?怎样根据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我们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以上的问题可以通过课件展示出来,引导小组活动。)2小组汇报,教师梳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只要把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即可。但无论图形是放大还是缩小,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变。一个图形,如果它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以后两边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叫它的对称轴。在轴对称图形中,两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点评:对学生掌握得较好的知识,教师采用自主、开放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四、练习应用,促进发展创作:请学生在方格纸上运用这四种变换手段自己创作一幅有情景的作品,完成后在全班展示。(可以学生自由组合合作完成。)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小字本或其他方格子的纸张。全课总评:本堂课的设计有如下特点:一是根据知识的联系,重组复习内容,体现了教师的系统教学观。二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本堂课充分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是复习环节清晰,从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变换现象到对这些知识的具体回顾复习,再到运用图形变换创作一副有情景的作品,整个设计层次分明。四是从欣赏美到具化美再到创造美,整堂课学生都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情感。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 2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的侧面积教案 (新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1页。教学目标: 1.结合实物图形,认识圆柱的特征,建立圆柱的概念。 2.引导学生探索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初步掌握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经历实验操作的过程,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经历观察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过程,初步掌握并会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公式。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柱模型、空易拉罐、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认识圆柱1.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神舟5号”成功发射,标志我国航天技术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学校也为此举办了图片展(用展示台把主题图上半幅投影在屏幕上),让我们一起来参观当时的图片展。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从这幅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立体图形?学生:图中有长方体、圆柱,还有圆锥。教师:能指出画面上哪些物体是圆柱吗?(请学生指认)其实在生活中,圆柱早就和我们是朋友了(课件展示教科书第30页圆柱实物图),图中的物品我们一定非常熟悉,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呢?学生:图一是易拉罐,它是圆柱形的。学生:这是一枚硬币,它是一个很薄的圆柱。学生:最后一幅图是日光灯管,它是一个又细又长的圆柱。2.认识圆柱教师:对!尽管图中物品的粗细、长短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圆柱(课件:红色的线在各物品的轮廓上闪烁,再同时将闪烁的部分平移到各物品的下边,将原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下面让我们一起对这些圆柱作进一步研究好吗?(板书:圆柱)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圆柱模型,四人一组仔细观察(可以看、摸、比、量),去发现圆柱的特点好吗?学生自主进行分组的观察活动。教师巡视各小组,并适时加入其中的议论。教师:同学们,谁能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学生1:我用手摸了圆柱的这部分(指侧面),它是一个曲面。学生2:我从书上知道圆柱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它的高。学生3: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形。学生4:我们小组量了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发现两个底面直径一样长,说明这两个底面是一样大的。教师:同学们的发现还真不少,并且还会用量直径、周长的方法知道圆柱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真会动脑筋。老师有一个问题:这个圆柱可以画几条高呢? 学生:可以画1条高,可以画无数条高3.指出图中的圆柱(教科书第32页练习七第1题)教师:(指着圆柱教具)既然这上下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那么在这两个底面之间就一定能画出无数条高。老师想让同学们猜一猜:这张彩色纸(指教具侧面)也就是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形状?(同时板书:侧面积)学生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想法。二、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1验证猜想,初步感知圆柱侧面与长方形的关系(1)操作(可两人一组,也可四人一组)。自己设法把圆柱学具上的商标纸弄下来。(2)展开这张纸,看看是什么形状。(3)讨论:A你是怎样展开这张纸的?B这张长方形纸的长与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C这张长方形纸的宽与圆柱的哪部分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之后,教师了解还有没有学生不是沿圆柱的高剪下侧面这张纸的。2再次感知,推导公式(1)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教师:刚才同学们都经历了猜想和验证的学习过程,知道了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那怎样得到圆柱侧面积公式呢?学生:我们小组是沿高把这张商标纸剪开的(指易拉罐的侧面),展开纸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易拉罐的底面周长相等,宽和易拉罐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面积是长宽,所以圆柱侧面积是底面周长高。学生:我们也是沿高剪的,但得到的是一个正方形。它的一条边长与圆柱的底面周长相等,另一条边长与圆柱的高相等。因为正方形面积是边长边长,所以圆柱侧面积公式是周长高。教师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教师:同学们,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长度不同时,我们沿高把侧面展开,可以得到长方形;当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长度相同时,我们沿高把侧面展开就可以得到正方形。通过操作和观察,我们借助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以及圆柱侧面和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推导出了圆柱侧面积公式,真为大家高兴。(2)应用公式。如果知道的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吗?知道直径和高呢?3教学例1(1)读懂例题,说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2)解决这道题可以直接用侧面积公式吗?(3)学生独立算出这个圆柱的侧面积。三、巩固应用1练习七第2题(1)说说表中3个圆柱的已知条件各是什么。(2)想一想,可以怎样求得这3个圆柱的侧面积?(3)独立求出圆柱的侧面积。(4)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讲述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2量一量,算出侧面积(1)自己量出圆柱学具的底面直径和高,并记在作业本上。(2)算出圆柱学具的侧面积。四、全课小结,质疑(略) 评析:本课引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形物体,从中抽象出圆柱的几何特征,然后在学生建立圆柱表象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猜想、验证、推导,并掌握圆柱侧面积计算公式。其特点是以自主探索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教师的组织和激励,学生在经历观察、发现、质疑、分析、探索的过程中,既获得了学习方法,又增强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