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4.2统计综合应用教案7新版西师大版 .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617950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4.2统计综合应用教案7新版西师大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4.2统计综合应用教案7新版西师大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4.2统计综合应用教案7新版西师大版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4.2统计综合应用教案7新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2页例1,第72页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2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教学准备教具:小黑板。学具: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校已经学习了6年时间,同6年前刚进校时相比我们自己有哪些变化?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进行适时引导。教师:是啊,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发生着变化,今天我们就利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来展示我们的身高变化吧!板书课题:综合统计活动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1(1)汇总搜集的资料,填写统计表。教师:我们课前已经从医务室的档案里查到了自己这6年来的身高数据,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换自己的身高资料,一起填写书71页的统计表(一)。比一比哪组同学协作得最好,完成得更快。学生合作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速度比较慢的小组合理进行分工合作。教师小结:在刚才的合作中,有的小组团队协作意识很强,而且有比较明确的分工,两个同学为一个单位,本单位填好后立即与另一组的两个同学互换资料。这样既合理地安排了时间,同时又避免了合作中的混乱。(2)完成每组中平均数的计算。教师:现在我们再次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我们手中的计算器,计算出组内同学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想一想我们该怎样合理地安排人员,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计算出平均身高?引导:两人一组,同时计算同一个年级的平均身高,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3)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出平均数。教师引导:在刚才的合作中,我们进行了有效合理的安排谁与谁同时计算一、二年级,谁与谁同时计算三、四年级这样既节约时间,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现在我们想要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并分别计算出同学们在每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大家想想又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呢?如何有效利用其他小组整理的结果呢?让同学各抒己见,教师梳理出合理的方案。教师:正像同学们所想的那样。我们首先要计算出自己小组同学在各年级的身高总数,然后指定各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我们就指派各对应小组成员同时计算。指派计算各个年级的平均身高计算的小组,每个小组依次汇报本组各年级的身高总数。汇报计算的结果完成教科书71页统计表(二)。(4)制作统计图。教师:根据同学们在各个年级时的平均身高制作成统计图。三种统计图你会怎么选?(强调为什么不会选择扇形统计图,从而突出扇形统计图的特征反映部分属于总数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实际上关于平均身高的统计图我们既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又可以选择折线统计图,因为它们都能直观看出数量的多少。两种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呢?(强调折线统计图突出的特点是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5)看图和看表分析教师:观察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平均身高每一年各是多少,平均身高在发生怎样的改变?教师:6年来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增加了多少?教师:观察统计图你能否发现小学身高增长的关键期是什么时候?此时你会给学校伙食团长以及家长提出什么建议?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引导学生注重锻炼和营养搭配。(6)然后解决教科书72页第(4)题的第个问题。教师:如何才能知道现在班上有多少个同学的身高不低于全班的平均身高?(回顾最简单的数据收集方法点数)算一算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2.课堂总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综合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三、课堂活动教师:如果我们想把全班同学按现在的身高分成5组,你们会怎么分?每组的统计结果又怎样表示?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小结:可以按从最低到最高的身高分出相等的5段,然后统计出每段中的人数。根据学生的想法完成第三个统计表。身高(CM)()()()()()()()()()()人数(人)教师:对于这一个身高资料你认为还可以选择哪种统计图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回答在WORD中自动生成扇形统计图,并进行分析)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十六第1题。教学小结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附送:2019年(春)六年级数学下册7.1线段的大小的比较教案沪教版五四制课 题7.1线段的大小的比较设计依据(注:只在开始新章节教学课必填)教材章节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课 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线段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2、会用直尺、圆规画线段,初步体验用作图语言叙述画法3、通过线段叠合的操作,理解两条线段相等的含义,并会用图规、直尺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4、掌握两点间距离的概念,了解两点间线段最短。重 点探求线段的比较方法难 点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画线段及作图语言叙述画法教 学准 备学生活动形式教学过程设计意图课题引入:课前练习一背景图: “人民广场”到“徐家汇”的地图 如何测量甲、乙两地点的距离? 从(甲)人民广场到(乙)徐家汇走哪条路最近?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知识呈现:课前练习二1、图中有几条线段? 有6条。线段AC、 AD 、AB、 CD、 CB、 DB、 AB2、如图,图中有几条直线?ABCDEF有1条直线:直线EF有几条线段?有6条线段:线段AB、AD、AC、BD、BC、CD以A为端点的射线有几条?有3条射线:射线AE、AF、AD课前练习三讨论: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线段的表示方法:(1)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线段可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字母表示。如图,记作线段AB。(2)用一个小写字母,如a,b,表示一条线段。 新课探索一思考 1、两条线段的大小会出现哪几种不同的情况?2、将线段AB移到线段CD的位置,使端点A与端点C重合,线段AB与线段CD叠合,这时端点B有几种不同的位置情况?新课探索二操作:画一条线段使它等于已知线段a。 a 方法一:先量出已知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 A B 线段AB就是所要画的线段。方法二:(用直尺和圆规)。 1.人以画一条射线AC;2.在射线AC上截取AB=a。线段AB就是所要画的线段。A a B C新课探索三先用观察法估计图中线段a,b的大小,然后用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验证你的估计,并用“”符号连结。估计ba?ab?可用刻度尺,也可用两脚规,这里我们采用叠合法。新课探索四 背景图: “人民广场”到“徐家汇”的地图 你能知道(甲)人民广场到(乙)徐家汇之间的距离吗? 上海轨道交通网络图的比例尺为1:5000000。这条线段的长度就是(甲)人民广场到(乙)徐家汇之间的距离。 你能说一说什么叫两点间的距离吗? 联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新课探索七景点甲、乙之间有三条路,选哪条路走最近?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图片:小狗抢骨头问题:小狗将沿哪条路线行走去抢骨头?难道小狗也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个道理吗?课内练习一1、比较下列各图中两条线段AB与CD的大小。 课内练习二2、已知线段AB、CD,ABCD,如果将CD移动到AB的位置,使点C与点A重合,CD与AB叠合,那么点D的位置状况怎样?3、用刻度尺量出点A,B之间的距离(精确到毫米)。课堂小结: 1、线段的表示方法。2、线段的大小比较。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4、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5、两点间的距离:联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课外作业预习要求教学后记与反思1、课堂时间消耗:教师活动20 分钟;学生活动20 分钟)2、本课时实际教学效果自评(满分10分): 分3、本课成功与不足及其改进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