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617062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恐龙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教学背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六册第20课恐龙是一篇介绍恐龙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的知识性说明文。作者根据已有的素材和对恐龙的认识,加以整理,条分缕析地推想、叙述当时恐龙的情形。课文语言简洁、生动、流畅,重点突出。生动的比喻、具体的描述、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恐龙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留给了读者非常深刻的印象。恐龙,毕竟谁也没见过。虽然学生兴趣浓厚,但是无处了解,无从考究。这是理解、想象的一个难点。要化难为易,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二、教学课题: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20、恐龙三、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3、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四、教材分析:恐龙是苏教版语文第六册第七组中的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常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习性,流露出作者对恐龙这种史前动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读来兴趣倍增。全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恐龙生活的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及活动范围之广、数量之多。第二至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先生动形象地介绍了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的外形特点。再讲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最后介绍恐龙是如何繁衍后代的。第六自然段讲恐龙后来消失了,但什么原因至今还是个谜。全文线索思路清晰,语言准确生动,说明方法多样,是学生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的范例。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演示法 情境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一)、赏析片段,激趣导入1.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一起来看几张精彩的图片。(师演示百度搜索图片-恐龙,展示恐龙世界。)这就是两亿年前地球的霸主-恐龙(齐读课题)。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二)、自主探究,感知深入1、课文到底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呢?请大家快速默读2-4自然段,划出恐龙的名字。投影展示:雷龙 梁龙 剑龙 三角龙 鱼龙 翼龙 霸王龙(指出鱼龙和翼龙只是恐龙的亲戚,并不是恐龙)2、老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百度内容片段及图片。(1) 教学雷龙 看屏幕,这就是雷龙,长得怎样?书上用哪个词来形容它?(庞然大物。)课件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什么叫庞然大物?(很大很大的物体)雷龙到底有多大,文中是怎么写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它每踏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指名同学读一读。)大象在我们眼中是很大的动物,“它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这是拿雷龙和大象-(作比较)。“它每踏一步就发出一声轰响,好似雷鸣一般”,这句把雷龙的脚步声比作-雷鸣,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写的。师小结:这句话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谁能读出雷龙的庞大呢? (2)教学梁龙(屏显梁龙内容,图片)这就是“梁龙”,它的特点是什么?找书中的关键词。很长。课文是怎么具体描写的呢?(出示句子:梁龙的身体很长,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从头到尾足有二十多米”,这种用数字来说明的方法就叫-列数字。谁能把梁龙的长给读出来?(3)教学剑龙(屏显梁龙内容,图片)这就是“剑龙”。它的特点是什么?“两排三角形”告诉我们剑板-数量,形状。“四支利剑一样”(出示特写图片),尾刺像什么?(利剑)这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尾刺的锋利。自由读一读写剑龙的句子。(4)教学三角龙(屏显三角龙脸部图片)三角龙的脸让我们害怕,这就是-望而生畏。请男生读一读,读出三角龙让人害怕的特点。 (5)教学霸王龙(屏显“霸王龙”图片)这就是“霸王龙”,用一个词概括你对霸王龙的看法。(凶猛)(屏显“霸王龙头部”图片)它的牙齿像什么?文中用什么方法写的?(打比方)读读文中的句子,把霸王龙的凶猛表现出来。(6)教学鱼龙(屏显“鱼龙”图片)这就是“鱼龙”,是恐龙的亲戚。书中是怎样写的?谁来读?听了这句话你知道什么?指名说。齐读这句话。(7)教学翼龙(屏显“翼龙”图片)这就是“翼龙”,也是恐龙的亲戚。“翼”就是翅膀。为什么叫它翼龙?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写翼龙的?打比方(板书:轻型飞机)谁来读?*小结:过渡:课文(24)自然段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特点,恐龙的亲戚,以及恐龙吃什么,你们想知道恐龙是怎样出生的吗?(1)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屏显:卵生?破壳而出?)(2)欣赏小恐龙破壳而出的图片,帮助理解“卵生”和“破壳而出”的意思。(3)请同学们再把这一自然段齐读一遍。(三)、探究创新,拓展延伸1.学习第六自然段文章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两亿年前恐龙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板书:到处遍及)可是今天我们为什么看不到恐龙的身影呢?请同学们齐读第六自然段。2. 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至今还是一个迷。恐龙可能是怎样消失的?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短片。小朋友们在课后可以到网上查查资料,以“恐龙消失之谜”为题写一篇文章,下节课我们进行讨论交流。七、教学反思恐龙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恐龙生活在遥远的古代,谁也没有见过,它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多处运用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但本课不应是枯燥无味的说明方法的学习,而应根据学生实际,针对课文特点,让学生在兴趣与乐趣中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在读中学习文章是如何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增加知识性文章的可读性。在这节课上,我着重并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全文的大体结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我通过借助多媒体,营造学习氛围。(1)百度恐龙图片,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导入课题,激发兴趣。这时,学生通过视听去感受,看到那么多不同种类的恐龙,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就一下子被撩拔起来了。(2)分类教学,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借助形象的比喻介绍恐龙是本课的语言特色。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恐龙形态、生活习性等,我设计课件时候力求图文结合,即每一种恐龙都和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说明相配。教学时,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充分做到在读中体会作者是怎么样通过语言文字来描绘不同种类恐龙的不同外形,并让学生逐词逐句读中理解行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方法进行的描述。从一个句子、一段话,从文中的插图、环境描写入手,把新信息和已知信息结合起来,纳入已有的认识体系,并寻找出某些联系,从而产生新的组合,在讨论中相互启发,教师只在一旁适时点拨。这正是“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学生的学全在能逐渐自求得之。”例如教“雷龙”时,我先让学生找出有关雷龙的句子读一读。并问学生为什么叫它“雷龙”呢?雷龙的特点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然后在雷龙的鸣声中,庞大的雷龙形象图出现了,边上再配上大象走来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写雷龙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呢?除了打比方,还将雷龙与生活中能见到的动物“大象”做了一个生动的比较呢!学生既读懂了课文,也掌握了写作方法,一举两得。通过反复朗读体会,学生对研究恐龙的兴致愈发浓厚起来。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媒体的运用能使语文课增色不少,但它不可能完全代替语言文字本身,不可能代替所有的教学手段。在运用过程中,怎样做到恰到好处,化难为易,需要今后的不断实践探索及同行们的集思广益。我坚信解放思想,敢于尝试,就一定能把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手段完美地结合起来,进而取得语文教学的最佳效果。 附送: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惠崇春江晓景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标: 1. 学习理解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的所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和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美、情景美。 教学难点: 让学生读好古诗所表达的真情实感以及它的节奏。 教学准备: 插图、生字卡片、音乐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情景导入新课 1. 春姑娘来了,燕子飞回来了,花儿笑起来了,小河动起来了,鱼儿游起来了.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同学们,你喜欢春天吗?你知道有哪些古诗是描写春天的吗?(学生回忆并朗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2. 出示插图,这是惠崇画的一幅“鸭戏图”。以前有一位伟大的宋代文学家苏轼,他看到这么美的一幅“鸭戏图”就情不自禁地为这幅画作了一首题画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就来学习这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古诗,你们想学吗? 2、 初读古诗 1. 板书古诗:惠崇春江晓景。 (1) 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诵古诗。 (2) 好了,来和生字宝宝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生字卡片)(3) 开火车读生字。(火车头读两遍,其他学生跟着读两遍) 2. 学习认读字音,朗读诗句。 (1) 师:生字宝宝读得那么好,要是老师把生字放进古诗里面你还能读得那么好吗?现在我们来一行行地来读读古诗。 (2) 师:我觉得题目这个“崇”字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Chng崇 (3) 师: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志,能像老师这样教教大家吗? 生:我觉得这一行X特别难读,我来教大家读。X 3.学生自读古诗,给古诗划分节奏。 (1)学生合作交流,试读古诗。 (2)学生示范,学生评价,最后老师评价。 (3)老师示范,学生评价,继续朗读、体味。 (4)师生共同校对,老师指导读。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5) 全班按照划分好的节奏,读出节奏和韵味。 三、理解读古诗 1、学生通过小法宝自主学习古诗。 (1)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现在老师要送你三个小法宝,帮助你理解古诗。(请看贴卡片1、“看注释”;2、“看插图”;3、“查资料”。) (2)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上这三个学习小法宝来自己学习这首古诗,你可以读一读,还可以看一看、查一查,并且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读懂了什么,或看懂了什么。 2、 学生分享自主放松的学习成果。 (1) 师:好,谁来说说你通过小法宝,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字释或句释) (2)师:现在谁还有问题,你可以提问了。(学生自由提问) (3)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教学。 (4) 解决难理解的词、句:晓、竹外、鸭先知、蒌蒿满地、正是河豚欲上时 晓:早晨。 竹外:竹林外面。 鸭先知:鸭子最先知道。 蒌蒿满地:蒌蒿长得很快,满地都是。 正是河豚欲上时:正是河豚要逆流而上到春江的时候。 四、感悟读古诗 1、理解诗句,串讲诗意。 (1)学生合作交流,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反复诵读、品味,在自主学习中解决自读质疑的诗句意思,老师引导。 (3)师:现在我们来开火车接龙,我要请最乖的四个同学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第一行我请XX同学。(学生回答诗句+诗意) 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 竹外桃花三两枝,意思是竹林外开着三两枝鲜艳的桃花。 春江水暖鸭先知。意思是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开始变得暖和了。 蒌蒿满地芦芽短,意思是蒌蒿长的满地都是,芦芽才冒出那么一点点。 正是河豚欲上时。意思是这正是河豚要逆流而上到春江的时候。(4) 师:谁能自己用自己的话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5) 生:合作交流,小组讨论 竹林外开着三两枝鲜艳的桃花,鸭子最先知道春江的水开始变得暖和了,蒌蒿长的满地都是,芦芽才冒出那么一点点,这正是河豚要逆流而上到春江的时候。 2、 感悟诗意读古诗。 (1) 请我们带着对诗句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 这首古诗描写了那些景物?学生边读边画出诗中的景物。 (竹林、桃花、春江、鸭子、蒌蒿、芦芽、河豚) 其中哪个景物没有在画中?那么你知道河豚是怎么出现的吗? (4)生质疑回答,老师小结:这个河豚是诗人苏轼创造的一个画外之画。因为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春江的水也变暖了,景色更美丽了,河豚都赶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了。这样使诗中的意境更开阔,增添了画面中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五、想象读古诗 1、老师配乐朗诵,引导学生进入诗中的情境美、意境美。 (1) 师:好美的春江晓景呀,你想去看一看吗?现在老师要放一首动听的音乐,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惠崇画的春江晓景欣赏它美丽的春景吧。 (2) 放音乐古筝春江花月夜,老师朗诵。 (3)师:老师刚才的朗诵,你们看到了惠崇画的春江晓景了吗?你在这幅画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谁来分享一下。 生:看到了可爱的鸭子在嬉戏,看到了桃花很美,看到了芦芽很短. 2、 学生通过配乐读,品味春之美丽,春之快乐,春之向往。 (1)师:同学们都陶醉了,诗人苏轼看到这么美丽画也陶醉了。所以苏轼他情不自禁地对惠崇画的春江晓景作了这首题画诗。现在请同学们读读你最喜欢的诗句,你喜欢哪句?为大家朗诵朗诵。 生:积极朗诵 (2) 师:有那么多同学想读,现在我来配乐读到你喜欢的那一句就站起来读,好不好?(配乐,全班齐读古诗) 生:好! (3)师:这么美的诗,这么美的风景,让我们伴着音乐、伴着你的表情,用你朗读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我们对春天的喜爱,对这首诗的喜爱,好吗? (4) 全体起来,这次读的时候,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把表情和动作都表现出来吧,起! (5) 生:有感情的朗读。师:为自己的朗诵喝彩吧,请坐!(5) 六、背诵古诗 (1) 读得那么好,现在能背下来了吗?我们来准备一下,起! (2) 配乐请学生背诵。 (3) 男生女生竞赛背诵古诗。 七、总结 诗人苏轼用优美的诗句写活了惠崇僧人的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