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4教案 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605176 上传时间:2020-0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4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4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4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4教案 长春版教学要求1.学习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和献身科学事业的精神。2.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涵义深刻句子的意思。3.练习给课文分段并注意各段之间的联系。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教学重点1.了解伽利略是怎样破除迷信,献身科学事业的。2.引导学生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涵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教学幻灯片,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教师拿出两个重量悬殊的铁球,让同学们看看,掂掂,然后提问: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哪个先着地?(学生讨论后,教师接着叙述)两千多年前希腊有位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曾做出过结论。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结论,提出了疑问,通过反复试验,得出了科学的结论。这篇课文讲的就是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敢于破除迷信,大胆进行科学试验,以严肃认真态度对待科学的故事。二、朗读课文思考:亚里斯多德对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落地问题说过什么?伽利略提出了什么疑问?(一)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二)按思考题,在课文中划出有关答案。(三)讨论。1.亚里斯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面句子的意思,要求概括说出两个什么样的铁球,怎样落下来,结果怎样?2.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这句话提出了疑问,按课文内容填空,如果亚里斯多德的话是正确的,那么把一个10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拴在一起,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1)_(2)_填好后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三、产生怀疑以后用试验来验证,这是科学的探索真理的方法伽利略做了哪些试验?结果怎样?(一)课文哪部分写伽利略进行科学试验?默读这部分课文,想想上面的问题该如何回答。(二)讨论:1.课文第4、5、6自然段写伽利略进行科学试验,按课文内容填空。伽利略的试验分为两步:第一步,自己做试验。第二步,在_上做一次_。(填空为:比萨城的斜塔,公开试验。)2.找到说亚里斯多德这句话“的确说错了”的句子,找出哪些词语,说明“的确”错了。句子: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词语:说明“的确”的词语是“反复”、“许多次”、“都”。3.第一步自己做试验的结果是什么?找到有关的句子。(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这句话里,哪部分是试验中看到的,哪部分是伽利略根据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与亚里斯多德的结论相同吗?“总是同时着地”是试验中看到的,“总是”这个词说明什么?说明在反复做的许多次试验中,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结果都是相同的。伽利略根据许多次试验的结果得出的结论是:“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重量没有关系。”这个结论与亚里斯多德说的正好相反。4.第二步在比萨斜塔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公开试验的结果是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朗读最后一段。(三)伽利略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的目的,只是为了公布自己的试验结果吗?(下节课研究)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围绕一个什么问题展开叙述的课文是围绕两个铁球着地的问题展开叙述的。二、介绍人物,了解课题伽利略(15641642)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主张研究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观察和实验,通过实验,他推翻了向来被奉为权威的亚里斯多德关于“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正比例”的学说。他还是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他对科学进行分科,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有杰出的贡献。课题:“两个铁球同时落地”,是伽利略青年时代敢于破除迷信,用科学试验推翻了亚里斯多德关于“两个重量不同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不同时着地”的说法,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三、按课文内容填空伽利略带着对亚里斯多德说的话的疑问,反复做了试验,结果都证明了亚里斯多德的这句话_。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_,铁球落下的_跟铁球的_没有关系。四、在比萨斜塔的公开试验中,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这是为什么?这时大家明白了什么五、讨论“原来像亚里斯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一)“不是全都对的”是什么意思?就是也会有错。(二)这话说得很辩证,很有分寸。权威学识渊博,懂得比一般人多,应该尊重权威;但权威说的“也不是全都对的”,也会有错,不能盲目迷信权威。(三)这句话既是由事实引发的正确认识,也是对待科学所应有的态度。(四)我们要学习伽利略敢于破除迷信,追求真理的精神。(五)我们要学习伽利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六)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公开试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_也是为了_。(公布自已的实验结果;破除迷信。)六、朗读课文把课后“读读写写”的词语在课文中划下来,抄写并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讲讲带点词语的意思。信奉更改 宣布 违背 哲学家疑问教授 解释 固执 胆大妄为信奉相信并奉行。信奉亚里斯多德,就是把他的话“当作不许更改的真理”。固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胆大妄为胆量大,胡作非为。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思考: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意思?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主要讲伽利略在学生时代就爱提出问题。练习:用因果关系的词语把2、3句联接起来说一说。(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1.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所以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2.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之所以称他为“辩论家”,是因为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很难解答。3.他提出的问题很不寻常,常常使老师很难解答,因此,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称他为“辩论家”。第2自然段,讲当时研究科学的人对亚里斯多德的态度。第3自然段,讲亚里斯多德讲过的一句话,引起了伽利略的怀疑。练习:按课文内容回答。1.亚里斯多德的哪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背诵)2.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一个事实”指的是什么?“两个不同的结论”指的是什么?(背诵)第4自然段,讲伽利略带着上面的问题,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斯多德的那句话的确说错了。第5自然段,讲人们对公开试验的态度,都要看看在这个问题上谁是胜利者。第6自然段,讲了公开试验的结果。二、全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每一个自然段对突出重点有什么作用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讲意大利伟大科学家伽利略,在青年时代敢于破除迷信,大胆进行科学试验,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科学的故事。2.第1自然段讲伽利略成为科学家的基础,在于念书时就好提出很多不寻常的问题。第2自然段介绍亚里斯多德是科学界的权威,为后来伽利略敢对权威的话提出怀疑,起了衬托作用,更表现出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第3自然段,具体交代了伽利略怀疑的内容和根据。第4、5、6自然段,讲伽利略带着第3自然段中的问题去试验,得出科学结论,并教育了大家。三、给课文分段,讲出每段的意思和段与段的联系第一段:(第1自然段)同学们称伽利略为“辩论家”。第二段:(第2自然段)当时信奉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斯多德。第三段:(第3自然段)伽利略对亚里斯多德的一句话提出疑问。第四段:(第4、5、6自然段)伽利略经过多次试验,使大家相信亚里斯多德的那句话确实错了。各段之间的关系:(见板书)四、朗读课文,背诵第四自然段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鲁教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紧扣“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一主题。这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的故事。本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事线与情线交叉,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学生认识了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并通过课前预习和搜集的资料对文中人物的生平事迹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课时中,我通过复习导入,提出问题“伽利略是一个( )的科学家”。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并汇报,完成教学目标。在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上,学生自主讲解,并进行了展示试验过程。在课文讲解后进行了一个小练笔,同学们针对课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训练,联想人们对伽利略试验后的神情的练习,并进行了展示。 把课堂归还给孩子,这样老师也会轻松很多。这节课,我看到了学生们的风采,原本以为孩子的表达能力会有些欠缺,可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了每个孩子的亮点,让孩子们有话可说就是这节课的成功的地方。但是,课堂上,有些地方处理得还是欠妥当,如:学生在汇报时,有的同学不明白的时候应让学生向汇报者提问,这时负责汇报的学生就成为老师,耐心地把自己的理解展示给同学,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这就会让学生更了更高的参与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