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0年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可爱的地球WORD教案第一课 可爱的地球拟3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重点难点:让学生从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知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息息相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探索宇宙的无限向往,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教学准备:1请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2让学生收集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材料。3地球的图片,地球仪。教学时间:第 周星期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地球1出示杨利伟的图片资料。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神州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有关报道和资料。2从卫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样子的?3看书上插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天地对话“我看到咱们美丽的家了”。4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州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二、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那么古代人类如何了解地球是一个巨大球体的呢?时至今日,我们能在自然界找到那些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呢?2学生交流。3对比实验:模拟“海边看船”。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4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哪些主要的不同?学生观察总结,教师补充。引导学生说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学生发言后,简单介绍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纬线、赤道、北极、南极。5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读加加林的描述,讨论。6小组比赛:在地球仪上找大洲大洋。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活动:科学畅想,遨游太空分若干小组,每小组模拟乘坐一架飞船,飞船名称由各组自定。要求将本课学习的只是进行串联,模拟宇宙飞行,说说看到的情况。必须反映的内容是:地球形状特点,宇宙中的星球。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2学生对材料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养成相互合作的习惯和能力。3通过收集材料,展开主题活动,使学生能从中发现并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艰苦和漫长的过程。重点难点: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大洋的基本知识。教学准备:1地球仪。2世界地图。3让学生调查,调查家中餐桌上的食品分类与来源。教学时间:第 周星期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认识大洋大洲1复习地球仪知识,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比例示意图,在地球仪上辨别世界的大洲大洋。2大洋大洲概念比较。通过读图,知道什么是大洋,什么是大洲。3出示东西半球图,指导学生从东西半球图,区分陆地和海洋,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图上确定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同时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中的最大和最小。各小组借助地球仪和世界地图,找出各大洋大洲的位置。4读“七大洲名称的由来”,加深对大洲大洋知识的理解。通过地图的判读,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不同角度了解世界各大洲大洋的分布,然后对东西半球间,南北半球间陆地面积大小进行比较,得出:东半球陆地面积大,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二、探究学习神奇的陆地与海洋1先出示一组不同的地形图片,了解世界上地形主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五种。2分小组讨论:(1) 说说我所知道的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2) 说说我所知道的陆地动植物资源。(3) 说说我所知道的有关地形的世界之最,如最大的平原,最大的高原,最大的盆地,最高的山脉等。3汇报:我家餐桌上的食物调查。说说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食品,然后将这些食品进行划分。4说说对未来开发海洋的想法。小结:海洋是人类当今和未来开发的重要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地球资源的重要场所。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美文欣赏可爱的地球说一说我们居住的“家”:从不同角度夸夸我们生活的地球,提出保护地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爱护地球行动,提一条倡议。第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地球形状特点、麦哲伦环球航行等事例的学习,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意志品格,深化爱国主义情感。2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3理解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今后建设更美好的人类家园。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人类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引导学生树立地球村的理念,体会“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唤起人类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相关资料。2郑和下西洋的资料。3歌颂地球的诗歌。教学时间:第 周星期教学过程:一、导入看看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1同学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环球航行的人是哪一位吗?板书“麦哲伦”,导入新课。2根据课前预习和课前搜集的资料,学生交流:我所了解的麦哲伦。3根据教材提供的麦哲伦环球航行示意图,说说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主要是从哪个大洲出发,经过哪些大洋大洲,最后到达哪里。4讨论: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的重要意义是什么?5活动:我是小小环球航行家。以小组为单位,按照麦哲伦航海路线示意图,结合对所经过地区自然风貌或风土人情的大概了解进行情况介绍。二、探究学习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1交流环球航行的有关素材。2教师介绍:现代麦哲伦。英国28岁的女航海家艾伦 麦克阿瑟打破世界记录驾帆船71天环游世界。3生朗读书上的环球航行故事资料。三、知识拓展复习与巩固1分小组,各自交流三节课的学习体会,然后,小组合作完成图画创作。2小组分角色朗读“地球,我的母亲”。3集体阅读“世界地球日”资料。教师介绍近几年地球日的主题。板书设计:1 可爱的地球一、 从太空看地球二、 神奇的陆地与海洋三、 形形色色的环球旅行6 天有不测风云拟定教时: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一些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大自然也有不可抗拒的一面,自然灾害就发生在我们身边。2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3学习在常见的自然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培养相应的应变能力,灾害发生时能够不慌乱,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自护与互助。教学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保护环境和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强化环境保护的自觉意识。教学准备:1查阅书籍资料,了解有关自然灾害的概况。2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片。3了解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片。二、学习“大自然的另一份面孔”1阅读地震孤儿的故事。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地震的资料。讨论:地真是怎么回事?你对地震带来的危害有哪些印象?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居住的地方发生了强烈的地震,你对突发的灾害会有思想准备吗?你认为地震会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危害?2自然灾害知多少。除了地震外,自然灾害还有哪些种?请同学们走上讲台,介绍自己搜集到的某种自然灾害的相关资料。3为自然灾害分类。4过渡:自然灾害离我们并不遥远。简单叙述xx年印度洋大海啸。搜索你的记忆,你听说过或者看到过自然灾害发生时的情景吗?5分组朗读历史上的部分自然灾害记录。三、学习:天灾之中有人祸1近几年来,全球发生了不少自然灾害,请选择你知道的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向全班同学做一个介绍。2阅读43页自然灾害的信息。同学之间交流课前准备的小调查:家乡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什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些自然灾害的?讨论:从引起自然灾害的原因上考察,你认为自然灾害在多大程度上是自然造成的呢?3阅读是天灾还是人祸。讨论:有哪些人类的行为诱发或加剧了自然灾害?4你的家乡有没有发生过因“人祸”而加剧的自然灾害?如果有,把它写出来。四、作业:回忆自然灾害的危害,写一封倡议书。第2课时教学目标:1遇到自然灾害,会自护与互助。当其他地区发生灾害时,力所能及地向受灾地区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2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保护环境的紧迫性,掌握一些遇到常见自然灾害的自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教学准备:思考:有哪些人类行为可能会加剧自然灾害。教学过程:一、导入xx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在中国大地上肆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让我们记忆犹新。二、教学互动1观察44页右下角图案的构成。说一说,你觉得设计者设计这个图案的意图是什么?集体朗读一封未能发出的信。讨论:有人说,灾难可以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得到锤炼升华。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2阅读“手拉手,心连心”的内容。你曾经为灾区的小朋友献过爱心吗?除了捐款,还能为灾区小朋友做些什么呢?3阅读: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朗读海滩小天使。从这个真实的故事中,你感觉到了掌握必要的遇险应变知识的重要性了吗?4仔细阅读地震发生时应该怎样应变?在最短的时间内,试着将具体应变措施牢牢记住。5接龙朗读面对洪水漫画配的文字。总结:遇到洪水应该怎么办?讨论:为了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板书设计:6 天有不测风云一、大自然的另一幅面孔二、“天灾”之中有“人祸”三、天灾无情人有情附送:2019-2020年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下可爱的地球互联网搜索教案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品德与社会2、课时:第一课时3、师生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飞行的相关报道和资料以及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关资料。教师课前准备有关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的有关报道录像和图片资料,同时准备有关介绍地球的一些科普音像资料。教师准备地图、地球仪(七个)等教具。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指定组长。二、教学课题:本课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一课可爱的地球,分两个课时,这是第一课时。1、让学生认识地球形状的特点,了解地球表面大洲与大洋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归纳的能力。2、通过收集材料,开展相关活动,使学生理解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了解与认识地球是为了今后建设更美好的人类家园。3、让学生从我国载人航天飞行获得成功的事例中,感受到国家的强大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积极性,深化爱国主义情感。三、教材分析:本课设计安排了能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地球的重要内容。自古到今,人类就一直在探索地球的形状、大小和海陆分布等状况。在长期的探索中,人类知道自己生存在一个不大并且极普通的行星之上,这只是近几百年的事。当人类跨入宇航时代并步入太空的时候,才真正有机会从地球以外来俯视我们这颗星球的全貌。认识地球是学生理解“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热爱地球的前提。长期以来,科学研究的成果已使人类形成一个共识,就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认识地球形状的特点,地球仪的构成,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确定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的具体位置;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探索科学奥秘的积极性。四、教学方法:本课主要运用讲授法、课堂讨论法、演示法1、在介绍地球仪上的有关知识时,主要要讲清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2、进行“模拟海边看航船”的演示实验,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五、教学过程:导入天地对话1、问:同学们知道我国首次载人飞船的名字吗?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谁?(学生在课前已经进行了有关的查阅,能很快地回答)2、2003年10月15日19时58分,进入太空的杨利伟在“神舟五号”飞船上与家人通了“太空电话”。也请同学们看一看听一听,感受一下当时的气氛。【百度视频搜索】http:/my.tv.sohu.com/u/vw/16238543、从录像资料提出疑问:杨利伟从神舟五号飞船上看到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组织小组讨论,得出地球形状的初步结论。探究学习地球的形状与面貌1、汇报讨论的结果,并用你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证明。小组间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的佐证材料更具说服性。在学生汇报后,展示一组地球图片。【百度图片搜索】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D3%D4%C2%C1%C1%C9%CF%BF%B4%B5%D8%C7%F2&in=32555&cl=2&lm=-1&st=&pn=0&rn=1&di=71034859380&ln=1265&fr=&fm=&fmq=1331455958562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讲授:历史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和艰苦的过程。3、演示实验:请六位组长站在讲台前,教师另请一位同学站在五米远处将两只纸船中的一只沿地球仪表面推行,请这六位同学记下自己的体验,将另一只在视线水平处与桌面平行的方向推行,也请这六位同学记下自己的体验。请这六位同学汇报自己的体验,两次实验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海边看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的现象可以推定地球是一个球体。4、由地球形状的特点引入地球仪的学习。【百度百科】地球仪http:/baike.baidu.com/view/86238.htm互动:大家都来转一转、摸一摸、看一看地球仪,说一说地球仪的主要构成。讲授:在同学们充分发言的基础上,介绍地球仪的有关概念,并讲解地球仪与地球的区别。提问:真正的地球有多大呢?通过毛泽东的一句诗“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地球赤道的周长。5、提问:地球表面真实的原貌是怎样的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资料,来看在太空中对地球的观察。【百度视频搜索】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5OTIyOTEy.html提问:从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地球主体呈什么色?为什么?学生阅读并分析教材上的地球表面陆地海洋比例图,正确认识和理解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海陆分布大势。看看说说认识大洲和大洋1、开展地球仪学习活动,让各小组同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在地球仪上找到的大洲和大洋多。2、出示东、西半球教学挂图,进行大洲大洋概念的比较。读东、西半球图,找出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指出七大洲、四大洋。比一比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面积大小,再比一比东、西两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小。在东、西半球图上找出赤道,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比一比,南、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哪个大。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进一步探究?六、教学反思:1、本课的活动较多,学生说话的机会较多,对学生课前准备的要求较高,在课堂组织上也有较高的要求。2、本课侧重于让学生认识地球的形状特点,利用地球仪、地图确定七大洲和四大洋,图片、录像、学生的交流合作都是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在运用地球仪认识了地球上的陆地海洋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探究的欲望,使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同时进一步了解地球上不仅有陆地和海洋,而且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3、通过在东、西半球图上找陆地和海洋,比较大小,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得学生对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大小有了更深的认识。4、在利用教学地图让学生找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具体位置时,可以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图进行小组合作,同桌的同学一人说名称另一个在地图上指出来,并交换一下,这样同学们对地图上的七大洲和四大洋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