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上海五四制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58469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上海五四制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卜算子 咏梅教学设计 上海五四制版教学目的:1、整体感词里的艺术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境界 2、 学习衬托的手法 3、背诵这两首词 重点难点:重点 教学目的1、3 难点 教学目的1 课 时:一课时 教 法:诵读、点播、赏析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请同学回忆上学期的两首词,略微点评,温故为知新做准备。 二、听范读感知这两首词 三、自读疏通词语 卜算子:词牌名 咏梅:题目 咏:用诗词叙述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烂漫:色彩鲜艳而美丽。这里是形容盛开的样子 寂寞(jimo):孤单冷清 苦:竭力,尽力 任凭:一任 零落:凋谢 四、诵读、点播、赏析 1、 请学生试读,略评 2、 点播分析 (1)、 词里的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那些词可以点明它生活的环境? 讨论明确:寒冷艰险的环境里;飞雪:寒冷的冬天;悬崖:险恶; 百丈冰:寒; (2)、这个季节里自然界里一般有没有花盛开了?梅怎样这样开的?哪个词表现出来的?梅花的美展现出了梅花什么形象?寄托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一般花都因为畏惧严寒而凋零枯萎了。 独有梅花不畏恶劣的天气,险恶的环境,迎着风雪,傲然盛开。 俏:表现出来了。 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 积极乐观的思想感情。 带着积极乐观的感情齐读上阕 (3)、梅花在冬季开的那么傲然艳丽,装扮我们的冬天,给我们以力量,鼓舞,春天会怎样呢?像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吗?哪些词表现出来的?在你的眼里梅花是什么样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讨论、点播、赏析:俏-正面;不争-反面;只-别无所求。 表现梅花的谦逊无私。 烂漫山花-笑:藐视困难的笑:苦尽甘来的面对胜利无比欣慰的笑;功成身退谦逊的笑;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笑。 (4)、词里用是什么手法? 讨论点播:衬托 风雪、悬崖、百丈冰(俏)-衬托梅花的傲寒俊俏,不畏困难的形象。 山 花 烂 漫 (笑) -衬托乐观向上,高风亮节。 (5)该词的境界美在哪里? 讨论、点播、赏析: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小节:这首词通过对梅花形象的描绘,表现梅花坚忍不拔,对胜利充满信心和谦逊无私的精神,给人以胸怀广阔,志向高远,乐观向上的境界美。 (6)理解诵读 (7)对比赏析陆游的词 疏通全词大意:远离驿站,那偏僻的残破的小桥边,梅花寂寞冷清的开放,无人观赏。黄昏时光已令你忧愁悲伤,更何况加上狂风鄹雨。 从不在争奇斗艳上费心思,下工夫,也不理睬百花的嫉妒不满。凋零的花瓣在地上,被车碾碎,但你仍旧和以前一样,散发着淡淡的缕缕清香。 同学们比较看看这个梅花是什么形象?表达了作者这样的思想感情?词的境界如何? 讨论、点播、赏析:寂寞凄凉,饱受摧残形象。 低沉孤傲 消沉无奈 两首词相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1都写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2都写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3都写了梅花的高尚品质。 两首词不同点在哪里? 讨论,点播:1、形象不同。陆游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打击摧残的形象。毛泽东词里梅花是傲寒俊俏,积极向上的形象。 3、 感情基调不同。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是积极乐观,充满自信的。陆游的词低沉孤高的。 (8)、理解背诵该词。 板书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陆游 形 象 傲雪俊俏,积极乐观 寂寞凄凉,饱受摧残 思想感情 乐观向上,充满自信 低沉孤高,悲观消沉 境 界 气势恢弘,博大高远 狭隘局促,灰暗抑郁 (9)、作业:探究学习 (10)、欣赏红梅赞歌曲本资附送: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二)、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教学难点】领悟课文的语言美。【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激情入境:1、出示诗歌,提问:有谁知道这诗的作者,谁能讲讲这诗的意思。 壮别天涯未许愁,尽将离恨付东流。 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诗歌大意):我们怀抱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分别了,从此海角天涯,各自一方,但是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命运,时局的艰辛,并不容许我们发愁啊,快把离愁别恨统统抛到滚滚东流的水中去吧!何日消灭了窃国大盗袁世凯,且让我们尽情开怀畅饮,庆功祝捷,到那时候,我们一定会回想起今天小饮饯别时共同约定的诺言,高高地筑起一座神州风雨楼来纪念这伟大的胜利。2、走近作者李大钊: 李大钊就是我们熟悉的一位革命先驱者,他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24岁时留学日本,参加过讨伐袁世凯运动,27岁回国,担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陈独秀一起编进步刊物新青年,以后又领导了“五四”运动。1927年被反动军阀张作霖杀害,年仅38岁。李大钊的小品散文有一种惊世骇俗,气冲霄汉,坎镗的神韵,是他进行推翻旧世界的洪迈精神的反映,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就是一篇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充满乐观精神的雄文。 3、课文背景:此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1923年,发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件惨案“二七”惨案,当时,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而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李大钊正是在这件事后写下了这篇文章的。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他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全文不满500字,但内容丰富,激情澎湃。二、自渎感知,整体把握:1、积累生字生词,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并从中选四个词语写一段话。 逼狭 崎岖 阻抑 险峻 一泻万里 奇趣横生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2、体会文章应用镇养的语气来读。明确:用慷慨激昂的语气来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3、抓住割断的关键词来看作者的行文思路:人类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精神4、说说本文的各段段意:第一段内容: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总领全文,点明主旨。第二段内容: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第三段内容: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第四段内容: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第五段内容:用扬子江、黄河精神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气概和战斗风貌,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5、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作者在文章中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告诉我们应该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对革命保持必胜的信念,要拥有豪壮雄健的气魄。全文流露出了革命的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三、再读课文,解题探究:1、怎样理解“艰难的国运”? 明确:包括两个方面:自然:逼狭,崎岖,险阻。 国运:处境艰难(帝国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2怎样理解文中“雄健”的含义? 明确:包括两个方面:自然:浩浩荡荡,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国民:一往无前,在艰难境界中前进3、“雄健的精神”指的是什么精神?明确:雄健的精神: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种民族精神。 奋斗中能体味到成功的乐趣。4、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人类在经历挫折、艰难、险阻之后获得成功,必然会更加感到一份珍贵的快乐和幸福。高尔基在海燕中叫做“战斗的欢乐”,毛泽东则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这“欢乐”、这“乐”,就是本文中的“趣味”。这种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帆风顺的人可以体会到的。5、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第二段语意的重点是逼狭险峻的境界,第三段语意重点是崎岖的境界。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推进了一步。第二段说两种境界,第三段则说两种境界有两种乐趣,走到崎岖的境界,置身奇绝壮绝的境界,有冒险的奇趣美趣。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1、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气势磅礴,铿铿有力。2、语言运用的技巧:运用比喻说理。3、请同学们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 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 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历史进程 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 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顺利发展 曲折回徊,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 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 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程艰难的国运:“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著、爱国板书设计: 4、比喻的作用:此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层层设喻,步步推理,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丰富了文字的含义和作品的意蕴。5、作者的情怀: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怀和强烈爱国主义的情感。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1、阅读全文后,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说一说,大家好交流一下。2、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教师向学生提间,学生答;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形成研讨交流的学习过程。3、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这些虽然与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条件已完全两样,但是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4、模仿课文,用比喻手法写一段话,说一个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