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6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584206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6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6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6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 2015年课标全国卷命题思路与备考建议 第26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考纲要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课标提示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活动 总结其经验教训 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 国民经济的恢复 1 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夕 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通货膨胀极其严重 人民生活困苦 2 结果 到1952年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 意义 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 第一个五年计划 1 时间 1953 1957年 3 意义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3 三大改造 1 时间 1953 1956年 3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 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思考应用 下图是1952年与1957年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比重表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明1952 1957年间中国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 1 轻工业比重不断下降 重工业比重上升 2 原因 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知识点二探索与失误1 成功探索 中共八大 2 召开 1956年9月 北京 4 意义 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 提出的方针和设想富于创造性 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2 探索中的失误 1 总路线 1958年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 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 大跃进 片面要求大办工业 大办农业 3 人民公社化 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 统一分配 大办公共食堂 4 影响 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历史发展阶段 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3 纠正失误 1 措施 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 左 倾的错误 对国民经济实行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2 结果 1962年起 经济逐步恢复发展 1965年 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4 国民经济的劫难 思考应用 1 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大产 的口号反映当时人们对经济建设的何种倾向 提示 不顾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2 邓小平曾提到八大路线 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 社会主义建设遭到 严重挫折 请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 严重挫折 的具体表现 提示 掀起了 大跃进 运动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考向一 一五 计划的背景 内容及特点 史料研读 史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 能造茶壶茶碗 能种粮食 还能磨成面粉 还能造纸 但是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选集 史料二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 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 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史料三 从1953年起 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 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 论十大关系 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摘编自 中国共产党历史 1 史料一中 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说明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差 底子薄 尤其是重工业落后 2 史料二中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 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可以看出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3 史料三中 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 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主要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目标和道路选择 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一五 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展的 其制定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提示 1 背景 新中国政权得到巩固 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掌握经济命脉 2 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2 根据上述史料 概括我国 一五 计划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并分析这一特点的成因 提示 1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2 原因 重工业基础薄弱 新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借鉴苏联的经验 摘自2013年福建高考T38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从1953年起 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 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 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 论十大关系 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 即 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 摘编自 中国共产党历史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阐明新中国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 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 提示 借鉴苏联经验 优先发展重工业 尽快实现工业化 但又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 要处理好重工业 轻工业 农业的关系 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史论归纳 一五 计划的历史背景 内容 特点及实质 1 背景 新中国建立以后 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 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 2 内容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 轻工业 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 特点 1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 原材料 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 2 从中国国情出发 实事求是 统筹兼顾 3 在投资结构的安排方面 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 兼顾其他 4 在发展速度上主要考虑原有企业增产能力与农业发展水平 留有一定余地 5 坚持自力更生为主 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6 性质 这是一条把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造结合起来的总路线 4 实质 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 命题分析 方法1从 一五 计划的内涵和影响角度命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一五 计划是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作出的总体部署 其内容是 一化三改 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高考命题多运用图表数据材料 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一五计划建设背景 特点及影响 解题时要联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状况思考 方法2从特定社会背景下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角度命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 由于财政困难 物资匮乏 国家实行了以统购统销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是特殊历史环境的产物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高考命题会创设情境 考查计划经济体制的特点及其必要性 解题时需注意结合特定社会背景来分析认识 1 2015 课标全国 31 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 美国 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 据此可以推知 A 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 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 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 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图表反映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中国的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英 美两国 实际反映了中国原有工业基础薄弱 急需改变落后工业面貌的愿望 也是 一五 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特点的体现 故A项正确 冷战格局下 为对抗苏联 美国大力发展工业 英国努力恢复发展工业 B项错误 当时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优先发展重工业 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是正确的 故C项错误 美 英传统工业只是增速放缓 但规模仍然很大并没有衰落 D项错误 答案A 2 2014 安徽文综 17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 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 有的贫农家底薄 缺资金 仍不能大翻身 困难不少 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 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 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 我是青年团员 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 我能落后吗 其描述反映的是 A 农业合作化B 三年经济困难 时期C 人民公社化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农业合作化实施的原因及实质 从材料中 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 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可知当时存在农民土地私有制 故排除B C D三项 因为在三大改造完成后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不允许买卖 材料中出现互助组 说明新中国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积极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 发展生产 故A项正确 答案A 考向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 左 倾错误及其教训 史料研读 史料一我国今年钢的生产量 要比去年翻一番 就是说从去年的五百三十五万吨钢跃增至一千零七十万吨 这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振奋人心的伟大号召 全力保证钢产量翻一番 是全党全民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 立即行动起来 完成把钢产量翻一番的伟大任务 人民日报 1958年9月1日 史料二组织军事化 行动战斗化 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 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 公共食堂 幼儿园 托儿所 缝衣组 理发室 公共浴堂 幸福院 农业中学 红专学校等 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 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理想 人民日报 社论 1958年4月3日 1 史料一主要体现了 大跃进 运动的出现 其中 跃增 一方面说明超越常规 另一方面也说明脱离社会实际 2 史料二体现了人民公社化的特点 扩大公有化 集体化的规模 军事化形式管理 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1 史料一表明 大跃进 的核心是什么 反映了 大跃进 的特点及影响如何 提示 1 核心 大炼钢铁 2 特点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3 影响 不仅造成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风 而且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史料二是针对哪一事件发表的社论 该事件有何特点 提示 1 事件 人民公社化运动 2 特点 一大二公 摘自2012年福建高考T38 1952年 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 1952年 100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据上图统计 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 分别分析其主要原因 提示 1 变化 总体上是增长的 50年代持续增长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下降 60年代中期恢复 2 主要原因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一五 计划完成等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自然灾害等 制定并贯彻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的方针 史论归纳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 左 倾错误及其教训 方法1从概念内涵角度命题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左 倾错误的表现就是 三面红旗 即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其中 大跃进 运动的特征是大炼钢铁和片面追求高速度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征是 一大二公 解题时需要把握概念内涵和特征 结合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和客观经济规律等原理分析 命题分析 方法2从历史反思角度命题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 左 倾错误 给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为后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借鉴 解题时注意运用历史定量分析法及唯物史观理论分析思考 特别要注意从经济体制 经济结构形式及工作重心等角度 理解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历程中的经验教训 1 2015 福建文综 18 下图为中国1952 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 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 过渡时期 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B 三大改造 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C 一五 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D 大跃进 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解析 过渡时期 是指1949 1956年 从图中1956年信息可知农业总产值低于工业总产值 故A项错误 三大改造 期间是指1953 1956年 从图中1956年信息可知农业总产值低于工业总产值 故B项错误 一五 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 而1956年后农业总产值在下降 故C项错误 大跃进 是在1958年 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 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 工业总产值在不断上升 故D项正确 答案D 2 2013 山东文综 14 20世纪50年代 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 前者认为它是 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后者则认为20 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 但 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 它 是指 A 土地改革B 一五 计划C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 人民公社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含义 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 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是指片面追求公有化程度 人民公社就体现了这种愿望 其后果是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0世纪20 30年代苏联在农业上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但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类似于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故选D项 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