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国旗怎样升上去4教案 苏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80708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国旗怎样升上去4教案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国旗怎样升上去4教案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国旗怎样升上去4教案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国旗怎样升上去4教案 苏教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的第五课。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机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定滑轮用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滑轮组即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知道滑轮可以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借助于模型,通过一系列观察和实践活动将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教学中,滑轮的构造特点可以通过观察、组装活动让学生掌握,滑轮的作用可以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来概括,这没有太大的难度。但要运用杠杆原理来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认识滑轮是变形的杠杆,这具有相当的难度。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教学中必须运用杠杆模型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模型,然后调动已知,与学生一起运用已有的杠杆知识,用演变图帮助学生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特在课堂上安排了组装滑轮装置的活动。这是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拓展,有利于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现实的问题,同时还能够维持学生对机械装置的研究热情和兴趣。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为本课设置如下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过程与技能能够组装滑轮装置;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科学与实际情况联系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演示器材: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等。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曲别针、重物、实验记录表等。教学过程设计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授阿基米德拉动大船的故事,激发学生研究滑轮的兴趣滑轮,并突出滑轮的作用与价值。给孩子们讲一个关于阿基米德一个人移动大货船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进一步学习的兴趣。教师提问“阿基米德为什么能够移动大船”,“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吗?”学生知道:那你们能尝试去组装滑轮吗?学生不知道:其实阿基米德用的是滑轮,在同学的桌子上有一个轮子和一条绳子,你能尝试去组装一下滑轮吗?(注:常规训练,分小组一号同学试着去组装,其他同学边看边想)师:看哪个小组又快有静?比一比。【评析】 心理学家研究成果证实,儿童具有极大的学习潜能,只要善于引导,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和持续的学习行为。旗杆上的小小的装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它是怎么样的?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够移动大船呢?疑问从心底升起,学习由此开始。二、新课讲授1 滑轮的定义讨论:学生自己组装好的滑轮,重点强调绳子要缠绕在带沟槽的滑轮。提问:滑轮是一种怎么样的装置呢?让学生观察组装好的滑轮,寻找结构上的特点。交流讨论:滑轮形状:像轮子,轮子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装置。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沟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2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联系生活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升国旗,吊车等都应用了滑轮。) (利用课件出示生活中使用滑轮的图片或生活场景。) 国旗为什么能升上去呢?人们是怎样应用滑轮的?使用滑轮有什么好处?让我们继续学习。学生讨论。出示两种滑轮装置,教师操作演示提升重物。提问:在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两个滑轮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们分别是什么滑轮呢?阅读教材第11页上半部分的内容,了解两类滑轮的名称和结构:定滑轮和动滑轮。3.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提问:为什么要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呢?它们的作用一样吗?下面我们来看两个动画,看一下它们的作用是不是一样?(播放flash动画)讨论:在动画中我们在两种滑轮提升物体的过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来有没有变化呢?你还能提出那些假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书写部分假设。)【评析】 通过图文并茂、富有动感的电化教育手段呈现了学生生活中极易接触的事物和常见的现象,为学生认识科学、理解科学提供了一点扶持、一些支撑。4动手操作,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各个小组根据提供的滑轮、重物等分别做成定滑轮和动滑轮。 实践操作,研究两种滑轮在提升重物时的不同作用。滑轮实验: 组装定(动)滑轮。用弹簧秤先测出重物是多少牛,并记录。将重物系在绳子一端,将弹簧秤系在绳子另一端。匀速拉动弹簧秤将重物提起,并读数。观察有力的方向与物体上升的方向。实验记录表 作用名称是否改变用力方向省不省力定滑轮(动滑轮)重物移动方向拉力方向实验结果物重(牛)拉力(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 交流实验现象,汇报实验收获。分析实验数据,讨论: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什么作用?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为什么两种滑轮具有不同的作用?老师可以用杠杆和平衡原理来分析一下定滑轮和动滑轮分别属于什么杠杆类型吗?解释一下为什么使用定滑轮不能够省力,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定滑轮:改变有力方向,不省力。OO动滑轮:省一半力,不改变用力方向。oo讲述: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实际上单独使用很少,应用的时候,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出示使用滑轮组的场景)预测一下:滑轮组有什么作用呢? 【评析】 通过列表比较,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更加明显。利用杠杆原理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突破了学生理解的难点,沟通了几种简单机械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三、巩固与拓展 1.滑轮组:大家想一下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用力方向,而动滑轮是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在实际生活中,为了既能改变方向又省力,我们经常使用滑轮组解决问题。具体步骤:播放flash课件,体会滑轮的作用和神奇。 2.那么大家说,阿基米德能不能把大货船移动啊?解决开课时的疑问。 四、检测1.课外探究:升降电梯的秘密。(电梯属于简单的滑轮装置。电梯发动机位于电梯轴顶部,转动滑轮,操纵电梯,缆绳穿过滑轮移动。缆绳一端与电梯相连,另一端与平衡重物相连。平衡重物起平衡作用,它的重量等于电梯的重量加上平均乘客人数的重量。)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滑轮装置。制作一种能够吊起重物的简单滑轮装置。制作能够升降旗的滑轮装置。【评析】 这些制作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有选择地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相关的科技活动时间完成。关键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保证和材料保证。教学片断赏析“导入新课、观察滑轮的构造”教学片断师:阿基米德为什么能够移动大船”,“同学们你们知道答案吗?生:想知道。师:其实阿基米德用的是滑轮,在同学的桌子上有一个轮子和一条绳子,你能尝试去组装一下滑轮吗?生:能。师:滑轮是由什么装置组成的? 生:绳子和轮子。 师:绳子是怎样放在轮子上的。 生:缠绕的。 师:轮子有什么特别的,绳子为什么能绕在轮子上(学生不会时)。生:绳子绕在轮子的沟槽上。师:那你知道滑轮的定义?生:一个绕了根绳子的带沟槽的轮子,叫滑轮。师:同学们平时见过滑轮吗? 生:升国旗,吊车等都应用了滑轮。 师:同学们说的对,国旗为什么能升上去呢?人们是怎样应用滑轮的? 生:人们把滑轮定在旗杆上了,在下面用绳子把国旗升上去。 师:对,我们把这样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吊车用的和它一样吗?(或所有的滑轮都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师:有什么不一样? (或有和这种滑轮不一样的吗?你们猜猜它叫做什么?) 生:这个滑轮跟着重物上西移动师:对,叫这种滑轮叫做动滑轮。【片断评析】 尽管学生已经五年级了,可科学课上还是要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深入的观察活动来认识新事物,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技能。通过观察,学生对滑轮的结构有了比较具体的了解,一个模糊的概念慢慢地清晰起来了。教学手记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放在了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成为科学知识教育的一个附带物。科学教育中“重知识”、“重结果”、“重教材”的倾向所带来的结局是许多学生在科学知识和技能逐渐提升的同时,良好的科学态度没有得到及时的发展,学生的科学精神普遍缺失。知识、技能和科学态度、精神的不平衡发展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畸形的科学怪人,从而使科学教育出现了许多的遗憾。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需要教师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他们感受、体验与内化。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记录、搜集、分析信息、数据的能力,我在教学活动中一直要求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搜集到的证据,让他们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让事实来说话,用证据来验证。学生们在通过实验验证“使用定滑轮可能可以省力”的假设,挂在重物另一端的测力计的读数指示标却并没有按照他们预料的那样稳稳地停在一个数字上,随着滑轮上悬挂重物位置的提升,读数总是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着。是把教学参考书上的标准答案告诉他们,说“按道理应该是怎么样的”还是说“请大家把实验中收集到的数据记录下来”?我迟疑了片刻,还是选择了后者。如果所有的实验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标准的答案的话,实验就失去了意义。结果固然重要,而得出结果的过程更是重要的。数据在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尊重事实、实事求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应该有的科学态度。当各组学生汇报完差异较大的实验数据后,我再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虽然花费了比原计划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可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了,了解更加清晰了。我想,这种付出应该是有价值的,是会有收获的!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国旗怎样升上去5教案 苏教版教学资源开发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5课。本课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滑轮的结构特点及分类,知道滑轮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或重物径直提升到某一个高度,还可以帮助人们将物体搬过或搬越某一区域,从而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在教学活动中,借助于模型和课件,通过一系列观察和探究活动,指导学生认识滑轮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功能,使他们认识生活中的常见机械,密切他们与生活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本课的教学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认识滑轮的结构及分类;二是研究动、定滑轮,发现其作用。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为将来学习物理(力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内容不要求学生对滑轮进行过深了解如: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它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如果学生有爱好,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兴趣,可作课外自由研究培养学生的探究热情。在教学中,滑轮的构造特点可以通过观察、组装活动让学生掌握,滑轮的分类可以通过课件和学生实验让学生掌握,这些没有太大的难度。探究滑轮的作用是本课的重点,可以通过足够时间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来概括,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将学生分为两组进行研究,一组只研究定滑轮的作用,另一组只研究动滑轮的作用,这样让学生对滑轮的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提高学习效率。由于学生对于机械和力的基础较差,又受到前概念的影响,让学生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有很大的难度。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将学生分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可以减少干扰,有利于突破难点。要运用杠杆原理来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认识滑轮是变形的杠杆,这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五年级的新生难度太大了,不作为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为本课设置如下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过程与技能能够组装滑轮装置;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科学与实际情况联系知道两种滑轮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设计实验,收集数据,验证对定滑轮和动滑轮作用的猜测。教学难点: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教学准备:演示器材:两种滑轮装置、滑轮在生活中的应用图片或课件、有关电梯的资料等。分组实验材料:各种各样的滑轮、铁架台、弹簧秤、绳子、重物、实验记录单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观察滑轮。1.谈话:我们学校每天都要举行升旗仪式,你们知道国旗是怎样升上去的吗?2.学生发言。教师课件演示升旗的片段,讲述: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旗杆上有什么装置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3.学生观察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滑轮形状像轮子,边缘上有槽,轮子可以在轴心上转动。轮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钩子。)4.教师小结:滑轮是用来提升物体的一种简单机械。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绕了根绳子的边上有槽的轮子。它可以围绕中心的轴转动。二、了解滑轮的分类。1.谈话:让我们模拟升旗的装置,来研究旗杆顶部的轮子。2.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实验探究(材料:定滑轮、铁架台、线、弹簧秤、记录单),仔细观察,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怎样运动?滑轮的位置会随着旗子移动吗?3.学生发言:当我们向下拉动绳子时,旗子会向上移动;滑轮的位置不会随着旗子上下移动。4.揭示定滑轮的概念: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5.课件演示定滑轮的工作过程,讲述: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滑轮都是固定在某个地方不动的。在搬运货物时,常使用一种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我们叫它动滑轮。课件演示动滑轮的工作过程。6.学生小结:固定在支架上,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三、探究滑轮的作用。1.谈话:关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你们想研究什么? 2.聚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有什么作用?3.教师将学生分成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分别对两种滑轮的作用做出猜测。4.分组讨论,做出假设,并记录。5.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视指导。6.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并说明需要的实验器材和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先把实验方案补充完整。(2)小组实验时要分工合作,要即时记录。(3)实验时应先测量重物的重量,要把动滑轮的重量计入重物的重量。(4)用弹簧秤拉动时,线绳要保持竖直状态;用弹簧秤将重物向上提起,稳定在一定高度,记录此时的拉力数值,就是拉动重物需要的拉力。7.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实验记录表 作用名称是否改变用力方向省不省力定滑轮(动滑轮)重物移动方向拉力方向实验结果物重(牛)拉力(牛)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的结论是: 8.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9.学生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使工作方便,但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教师播放动画演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引发学生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可以组合起来使用,扬长避短,这样就组成滑轮组。10.学生分组制作滑轮组。11.小结:在生活我们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变力的方向,为了使用方便,于是就产生了滑轮组。四、学以致用,迁移拓展。1.讲述: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在旗杆顶上看到滑轮装置外,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它们是哪一种滑轮?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2.学生举例说明。3.课件展示滑轮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图片和资料。4.小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总能根据需要来使用滑轮,使用定滑轮来改变用力的方向;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改变了用力方向。五、游戏体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1.布置游戏活动:游戏工具:两根结实的木棍、8米长的绳子。游戏目的:通过活动和游戏让学生体验滑轮组的力量,了解滑轮组的连接方式。游戏人数:34人组成一组,共同进行活动。游戏方式:A将绳子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将这根绳子绕过第二根木棍,再回到第一根木棍,然后再绕过第二根木棍。B请两位同学站在距离一米远的地方站稳,并握紧木棍。C第三位同学小心地拉动绳子的另一端。观察并体验:结果怎么样?2.组织讨论:当你拉动绳子时,其他两位同学能够抓住木棍站在原地不动吗?如果把绳子再绕木棍一圈,结果会怎么样?再绕一圈呢?绳子缠绕的圈数和你所需要的拉力大小有什么关系吗?3.找一找,你周围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轮?他们分别发挥着什么作用?六、课外拓展研究。1.课外探究:升降电梯的秘密。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滑轮装置。制作一种能够吊起重物的简单滑轮装置。制作能够升降旗的滑轮装置。制作能够来回传递便笺的滑轮装置。教学片断赏析 在滑轮课上教师首先播放学生非常熟悉的升旗仪式,然后问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升旗仪式”。 师:“关于升旗仪式,你有什么问题?” 生1:“我想知道国旗是怎么升上去的。” 生2:“为什么旗手往下拽绳,而国旗会往上升?” 生3:“我想知道国旗的顶端有什么装置?”等等。(教师出示旗杆上的滑轮图片.) 师:你能说说滑轮是由几部分组成的吗? 生:绳子和轮子。 师:绳子是怎样放在轮子上的。 生:缠绕的。 师:轮子有什么特别的,绳子为什么能绕在轮子上(学生不会时)。生:绳子绕在轮子的沟槽上。(教师拿出滑轮的实物讲解:“像这种边缘有槽的装置叫做滑轮。”) 教师:“国旗上的滑轮有什么特点?” 学生:“固定不动。” 教师:“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好吗?” 学生1:“不动滑轮。” 学生2:“定位滑轮。” 学生3:“定滑轮。” 显然同学们都同意第三种说法。 教师提问:“定滑轮只能用于升旗吗?” 学生:“不是。” 教师:“你在那还见过定滑轮?” 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定滑轮的应用 学生1:“在工地,经常会看到工人是用滑轮提起重物。” 学生2:“舞台上的幕布顶端,有滑轮。” 学生3:“在旅游是我看到,古代城墙中的吊桥的顶端也有滑轮。”等等。教学手记:整节课的设计围绕“自主探究”这一主线展开,即“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产生科学探究的热情。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唤醒”学生关于滑轮的前概念,引导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让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从未知中寻求已知,促成学生的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教师还积极提供了有结构的材料,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序地进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和探究热情,并注重交流思辩,让他们懂得在科学研究中要让事实来说话,用证据来验证。同时把握探索活动的内在联系,以及拓展课外活动,层层推进学生的探究活动,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由于学生的基础较薄弱,受到前概念的影响,又缺乏对作用力方向与受力方向的认识,引导学生发现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动滑轮不能改变用力方向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模拟升旗的环节,引导学生发现拉力的方向与国旗上升的方向不同,从而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实验时将学生分为定滑轮组和动滑轮组,让学生有足够的研究时间,同时可以减少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干扰,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