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我要的是葫芦3教案 冀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66524 上传时间:2020-0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我要的是葫芦3教案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我要的是葫芦3教案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我要的是葫芦3教案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我要的是葫芦3教案 冀教版一、谈话导入(出示简笔画无叶黄瓜)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与夏天时,你见过的现象一样吗?(生:不一样,我们见过的都是有绿绿的叶子;叶子长得特别好,黄瓜也长得特别好;先长叶子后,才长黄瓜;)你们还见过哪些叶和果实的现象呢?(可能有:桃树叶子又绿又多,桃就长得又大又甜;西红杮叶子长得好,西红杮就长得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谁愿意把这篇课文大声的读给大家听。(指名读)二、理解课文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就是那个人种的葫芦,看看这幅图你最想说什么?生:葫芦叶子绿;小葫芦长得很可爱;师: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你们喜欢吗?生:喜欢师:老师也很喜欢,种葫芦的人喜欢吗?生:喜欢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在课文中画出来。谁愿意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出示句子:1、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2、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师:读了这两句话,你们有没有什么问题要考老师?生:每天什么意思,能用它说句话吗?赛过什么意思,能用它说句话吗?(师可让学生用这两个词说话。)师:种葫芦的人这么喜欢小葫芦,这两句话该怎样读呢?试着读一读。生:自由读师:把你喜欢的那一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师:小葫芦长得这么好,结果怎样呢?生: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师:为什么这样呢?生:叶子上长了虫子了。师:(出示长虫子的投影片)叶子上长了虫子,你们在想什么?生:1、我想把叶子上的虫子拿下来。2、该喷药,我家黄瓜秧长虫子时,我妈妈就给它喷药了。师:他的邻居是怎么说的。生:(读邻居说的话)师:可是种葫芦的人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呢?生:(找出来读一读)(出示句子: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师:种葫芦的人可能在想什么?生:(叶子上的虫没什么关系,我又不要叶子;叶子被虫子吃了不要紧的。)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这两句话?(指名读)师:看到自己辛苦种的葫芦都落了,他会想些什么呢?生:在小组内交流班内交流:1、他看到自己种的小葫芦落了,很伤心。2、应该听邻居劝告,把虫治一治。3、下次再种葫芦,及时治虫。生:再读课文。师:学了这个小故事,你想说些什么?生:1、我不会像种葫芦人那样,叶子上长虫子,我会给它喷药。2、听得进别人的劝告。3、多学点知识,就不会像种葫芦人那样做。4、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从生活中学习。游戏:翻纸牌。回忆生字。三、拓展延伸:师: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你能续讲这个故事吗?(在班内讲一讲)教学反思:在设计中,老师领的太多了,也许更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说论。学生很难联想到,有知识的农民是不会像种葫芦的人那样做的,需要老师引导。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实录2教学目的要求: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能力。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知道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能力。3.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思路: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四段文组成,课文的第一、二、三、四段都分别与第一、二、三幅图相对应。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从图入手,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指导观察图画要对照相应的课文。2.图文对照,分段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引导学生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加深理解。3.通过讨论总结,突破课文难点。教学准备:抽拉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间: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占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出示小葫芦实物)这是一个小葫芦,这头圆,这头长,多可爱啊!喜欢吗?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种了一棵葫芦,常对别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二、指导看图。1.看书上四幅图: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指出)怎么知道?(三幅图上都有他)他就是题目上的哪个词?(我)2.逐图说“我”在干什么。三、初读。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哪段讲哪幅图的意思?2.指名轮读,评议。四、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1.图上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知道?(衣著及“从前”这个词)“从前”是什么意思?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一问。(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画、读句子)(出示投影)一架葫芦,叶不多。(2)这是那个人种的葫芦吗?(不是,因为书上说“长满了绿叶,而这棵葫芦叶子不多,也没有雪白的小花和葫芦)(3)(覆盖一投影片上去)是这棵葫芦吗?(对)“花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板书:绿叶、开花、葫芦)(4)(抽拉投影片,使“我”出现在投影上)种葫芦的人看了心情怎样?从哪两句知道?(板书“可爱”)读出高兴语气。3.小结:这自然段讲什么?第二课时一、读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二、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葫芦开始长得好,后来有什么变化?1.(答上问)(老师在投影片的叶片上点上黄点)蚜虫是怎样的虫?哪课学过?(在庄稼的好朋友学过)2.那个人怎样想,怎样说?(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用换一个说法的方法理解这句话。(有几个虫子不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要紧!)(2)观察书上图2,那个人的表情怎样?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读出这样语气。3.这自然段讲什么?后来又怎样了呢?三、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邻居让他治虫,他是怎么说的?1.指名两人分角色读,评议(重音盯、快、奇怪,及奇怪的语气是否读出来)。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用换说法的方法说说你的理解。(叶子上的虫是不用治的)这句与上面哪句有联系?3.看图,那个人表情怎样(满不在乎)读出语气。4.这一自然段讲什么?四、结果怎样?指名读第四自然段。1.回答(演示:抽拉投影:小葫芦落了)(板书:黄、落)2.读到这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婉惜的语气。五、总结课文1.老师不明白,葫芦叶子上生了虫子,虫子吸了叶子上的汁,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呢?它怎么会掉呢?请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教师提示自然课所学关于植物的知识)2.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画出表示事物联系的线段)。(板书:造养料、不能造养料)六、作业:自学“葫、每、言”第三课时一、读课文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1.在口答的基础上写下来。2.指名读所写的,评议、修改。二、学习生字1.读生字词卡片。2.检查所写自学的三个生字,订正时从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两方面看。3.重点指导字教学:线上,第一丿在竖中线上起笔。书空,学生写字。(2)教“谢”,同上。4.课堂自学“芦、治、慢、变”(1)学生自读、说记字方法,按田字格写字。(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5.利用生字,进行语言训练。三、完成课后二、三题,做完读一读,自改。四、总结:学完这课,我们懂得了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好。学习这课,我们用了换一种说法和联系上文的办法来理解句子,在后面的课文学习时,大家还可以用这个方法。五、作业:读自读课本第15课长不大的红杉树,把课后题的答案在课文中画出来。附:板书设计(陈明锦)第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一、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说话写话要求。要求中共有四句话,边读边理解:第一、二句话指明了这次说话写话的范围和主要内容。范围: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内容:找出课文中哪个地方能说明种葫芦的人有错误。第三句要求先说一说,然后用笔写在纸上。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三段的内容和讲读课中的理解,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1.复习课文二、三段,明确要点。(1)他不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2)葫芦叶子已经长虫了,邻居劝他治虫,他不听,因为他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2.指导学生抓住要点,先一句句说,然后连成一段连贯完整的话。(1)通过提问,揭示要点,指名回答。(2)归纳要点,连起来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注意说的语气。(同桌说,分组说,指名说)(3)教师及时点拨,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病。三、指导学生把说过的话写下来。1.提出书写要求:格式正确,语句连贯,字迹工整。2.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3.展示所写的内容,师生评议。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3阅读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孩子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导孩子品味语言,积累语言,从而发展他们的语言,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教者应始终把语言的学习、体会、感悟作为重点,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且能结合各自生活的实际赋予其不同的内涵。而对语言感受的最重要手段就是“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可见“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多读可以训练学生的语感,多读可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多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表象。可谓是一举多得,事半而功倍,何乐而不为呢?但这所谓的“读”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匠心设计下,有针对性去阅读。是为着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文,更深层次的感受语言而选择的最佳途径。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中,我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通过品读、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齐读、选择读、引读等不同方式的阅读,从多个角度引导孩子们体会种葫芦的人的心态,以读悟文,品析词句。让孩子们在读的过程中思考领悟,最终达到“豁然开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日积月累的训练中,让孩子们养成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从而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语文上册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 鲁教版教学反思:本堂课学生读书的兴趣很高,感情很投入,读得特别到位,教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的表现让我很兴奋。我觉得这堂课上得扎实。课文之初的情感基调定得准。我主要利用了观察法和范读法,两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法,在只有三尺讲台,一支粉笔,缺少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农村小学特别适用。1.观察法。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我没有对课文进行繁琐地分析,而是结合课文的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朗读时自然地加入了自己的真实情感,为后文与邻居的对话情感打好铺垫,后文的感情朗读水到渠成,不用再进行指导朗读技巧,学生却能掌握并熟练运用朗读技巧来传递感悟到的文字间包裹着的思想感情。2.范读法。 除了运用课文形象的插图外,教师的范读也起到不小的作用。教师范读时的情感就直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一些朗读的技巧渗透到教师的读中,学生在无意地模仿中就学会了朗读的技巧,在多次地练习里形成朗读的技能。这样做比纯粹地教给学生空洞的朗读技巧的效果要理想得多。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精神的愉悦)。以前我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感悟,教师不讲授,才是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弄得自己在课堂上不敢多说一句话,不敢多讲,有时该讲的地方也不讲,学生感悟不到的地方得不到教师的点拨,学习效果很差。一节课下来,学生疲乏,教师劳累。在这堂课上,教师范读的地方不少,谈话煽情的地方也有几处,但是并没有妨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学得很自主。现在我才明白,教学的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范读、谈话,这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得当,同样让学生学得自主。在课改的今天,在崇尚新形式的课堂上,却得不到好效果的困惑里,我们该反思什么才算真正的自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