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变废为宝》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42042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变废为宝》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变废为宝》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变废为宝》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变废为宝教材分析一、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的有关计算、统计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了解可以再利用的垃圾的用途和价值,认识到变废为宝的重要性。2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3通过调查、统计,学会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二、活动内容本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变废为宝”,即让学生通过调查垃圾的来源、种类、数量及危害,使学生认识垃圾处理的重要性。本实践活动共设计了4个环节。第一环节是“想一想”,引导思考要研究如何“变废为宝”,需先确定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第二环节是“做一做”,学生自己利用各种途径,了解给垃圾分类的方法,看看哪些可以再利用,并分小组做好可回收垃圾情况的统计记录,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第三环节是“说一说”,引导学生说一说全班同学一周能产生可回收垃圾数量、垃圾的用途等,交流活动过程与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最后环节是“议一议”,引导学生交流活动的感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教材解读“变废为宝”这个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量与计量,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之后安排的。该活动除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调查、统计的活动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整理、分析数据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活动的重点是“做一做”和“议一议”这两个环节。“做一做”体现了“综合与实践”的活动性,在这一环节,学生用数学的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看看垃圾中都有什么,其中哪些可以再利用,并把可以再利用的垃圾情况进行记录以备与同伴进行交流。“议一议”则是将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教材特别注重学生的活动反思,因为只有反思才能形成活动经验。该活动的编写特点:1体现实践活动的过程性目标。教材设计的4个活动环节:“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议一议”,将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分解,体现了“规划方案、动手做、交流与反思”的全过程。这样编写,既可以对教师组织实践活动提供清晰的教学思路,又便于学生掌握参与活动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活动的主人,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2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现实素材。教材选取学生身边的素材,帮助学生将视野拓宽,提出实践活动的大问题“如何变废为宝呢?”充分激发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在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了解垃圾的分类情况及再利用情况。(二)学与教建议1合理安排活动过程,注重对方法的指导。教学时,老师可以按照教材的安排将实践活动分为4个环节。在进行每个环节活动时,都要注重活动方法的指导。第一环节“想一想”,教师可以以谈话的方式切入,也可直接抛出活动的主题“变废为宝”,并让学生思考:看了这个活动的主题,你想到了什么?即确定研究的内容。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选好的研究内容,商量研究的方法之后;再进行第二个环节“做一做”,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加以整理。第三环节“说一说”,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从垃圾的产生、垃圾的种类、垃圾产生的数量等方面进行交流,为下一环节“议一议”中回顾活动过程、谈出自己的感受做好铺垫。2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创造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教材所呈现的是一个人正在向垃圾桶里倒垃圾的情境,为后面课堂教学活动提供素材。教学时,教师要切合生活的实际,引导学生先从家里开始进行调查,再到社区、回收站、垃圾处理站等公共场所进行调查,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或节假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到生活中观察、调查、发现垃圾的处理及利用信息。根据实际需要,教材提供的某些活动环节,有时需要放至课后进行。比如“做一做”环节,首先应组织学生想一想:“变废为宝”这个活动需要调查垃圾的哪些情况?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调查方向,然后让学生到生活中进行调查了解。再次上课时,教师可以与学生简单回顾前两个环节的内容,重点组织“说一说”的环节,通过让学生自主交流自家每月产生的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垃圾数量,推算出整个社区、乃至全市、全国仅家庭垃圾中可以再回收利用的垃圾数量。3注重反思,深化综合与实践活动目标。在“议一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到:一是在统计、调查、分析的过程中说出自己发现,即通过观察数据认识到垃圾回收,变废为宝的必要性;二是要回顾活动过程,梳理活动中积累的观察、比较、分析、统计的经验,并结合自评和互评,进一步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三是发出倡议,从我做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4建议课时数:1课时。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的认识教学建议信息窗1元旦联欢会本信息窗的主题图是举行元旦联欢会的情境。用钟面的形式呈现了联欢会及各个节目开始的时刻:联欢会8:30开始,第1个节目8:31,第7个节目9:15,第10个节目9:32,第20个节目10:15。这样引发学生提出关于时刻的问题,引入对时、分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应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与学生谈话的方式,询问学生班里是否举行过元旦联欢会,引发学生对举行元旦联欢会这一事件的关注。此时,教师出示情境图或是创设生动、直观的问题情境,如元旦联欢会现场直播,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合作探索”中有2个红点问题和2个绿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问题是认识钟面;第二个红点问题是认识钟面上的时刻以及读、写时刻;第一个绿点问题是写时刻的方法并体验1分的长短;第二个绿点部分是继续巩固认读钟表及写时刻的方法,并用类推的方法体验1时的长短。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观察大钟面,你能发现什么?”教材呈现了学生在小组活动后可能会有的两种发现:一是发现钟面上大格、小格的个数,二是发现分针与时针的联动关系。这样旨在引导学生借钟表模型在小组内观察、操作后,交流已经知道的钟面知识,在此基础上说一说在钟面上的新发现,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钟面。教学时,教师要大胆放手,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充分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通过小组合作来自主探究认识钟面。这一环节教学的重难点是对于“1时60分”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操作中自主发现“分针转一圈,时针走一大格”的情况,从而加深学生对时与分关系的认识。因为学生年龄小,所以教师在小组合作时,要给予及时的跟进指导,保证学生的小组活动扎实、有效。第二个红点问题是:“第1个节目什么时刻开始?”教材呈现了学生直接读出钟面时刻的情况,然后借助孩子提出问题“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发认读时刻方法的交流。在认读时刻的方法上,教材借助孩子的交流,呈现“先看时针在哪儿,再看分针走了多少小格”的方法,这是一个基本方法,实际教学中孩子可能还有其他认读时刻的方法。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尝试认读钟面上的时刻。由于学生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认识时刻的经验,一部分学生会直接正确读出时刻8时31分。这时教师要引导另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你是怎么知道这是8时31分?”这样促使学生深度互动,交流各自的认读方法。学生在交流认读经验的过程中,看分钟可能会用数小格、计算、推算等多种方法。只要有道理,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但不要急于优化。教师可以再出示一个钟面,让大家来读时刻,让学生比比谁读得又快又准。在各种读法的交流、对比、分析中,应让学生自主选择并逐步优化方法。第一个绿点问题是:“你能写出联欢会开始的时刻吗?与第1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多少时间?”教材呈现了3个孩子的对话:一个孩子回答“这两个节目相差1分钟”,并提出“一分钟有多长?”的问题;另外的两名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一分钟大约可以写12道算式或脉搏跳动86下”。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尊重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并通过各种丰富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1分钟到底有多长的体验。教学时,可以先引导学生读出联欢会开始的时刻和第1个节目开始的时刻。为了将学生时间概念的建立落到实处,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1分的长短,如听1分钟的音乐、数一数1分钟拍球的次数、1分钟写算式的道数、1分钟自己脉搏跳动的次数等,使学生建立对1分钟的感性认识。此处还要注意结合对1分钟的认识,对学生进行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第二个绿点问题是:“你能写出第7个和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吗?”教材呈现了3个孩子的对话。一个孩子说出两个节目开始的时刻相差l小时并提出“l小时有多长?”的问题;另外两个孩子回答问题:一是借助新闻联播是30分再加上30分就是1小时,二是借助“大风车”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来推想。教材编写意图是让学生借助已知事件的时间通过推理想象出1小时的长短。教学时,体验1时长短的教学方法可以参照第一个绿点,但用熟悉的已知时间进行推想的环节要加强。例如:结合学生平时收看的新闻联播是30分钟,再加上30分就是1小时。或是用学生上课的40分再加上两节课的课间休息也是1小时。这样通过这种已知事件的时间推理出l小时的长短,让学生在叙述的过程中,再次感受1小时的长短。“自主练习”第1题通过“我拨你说”的形式,强化学生对于钟面时刻的认识。练习时,可以采用教师拨学生说、组长拨组员说或是同桌之间拨与说等多种方式展开。应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培养学生的认读钟面时刻的能力。第2题是一道看图读写时刻的题目。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理解图意,理清事情发展的前后顺序(起床吃早餐上学课间操),再对照钟面分别读写出相应的时刻,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第3题是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时刻来画分针的练习。练习时,教师可以先以其中的一个时刻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么能准确地找到分针的位置。全班交流想法后,大家再闭眼想象或是用手比划。分针是怎样运动的?运动到哪?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帮学生准确找到分针的位置。剩下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第4题是小调查。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并填写此表,课上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渗透自觉遵守时间的教育。第5题是巩固时刻读、写方法的涂色游戏。练习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反馈。按照题目要求涂完后会出现三只可爱的小动物:小熊、小兔和小狗。第6题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解决的问题。要解决问题,需要学生能够想象出钟面上时针跟分针的运动情况,明确什么时刻时针与分针重叠在一起,什么时刻形成直角。这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在想象之后借助钟面模型直观操作,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课外实践的主题是:“你知道自己每分钟走多少步吗?”本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又能初步了解估测的方法。课本上呈现的3种测量方法,分别是:测量半分钟走的步数,再乘2;测量1分钟走的步数;测量两分钟走的步数,再除以20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感悟第一种方法省事,但可能不够准确;第三种方法费事,但可能更准确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