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凡卡1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32404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凡卡1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凡卡1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凡卡1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凡卡1教案 北师大版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的短篇小说,采用了“写信”这一表达形式。9岁的凡卡给自己的爷爷写信,诉说了自己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想回到乡下爷爷身边的急切心情。课文是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穿插起来的。揭露了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即使是儿童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教学目标:1正确规范地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作者的简要资料、生字新词、课文的重点语段),搜集到有关作者的资料。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并解题。 1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 2介绍本文的作家。 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二、出示要求,课内自学。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及主要表达方式。 2理清思路,找准写信的段落,分清每段中信的内容与联想;在找准写信的段落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 3借助课后思考题,逐段细读,尝试读懂课文。 4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1看拼音写词语。 2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3理解词语: 摩平:用手轻轻地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弄平。 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制成。 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 慈悲:慈善和怜悯。 打发:派(出去)。 别墅:在市郊或风景区建造的供休养用的园林住宅。 捉弄:对别人开玩笑或使别人为难。 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 抽噎:抽吸鼻子,低声哭泣的样子。 卢布:俄国货币单位的名称。 醉醺醺:形容喝醉了酒的样子。 四、听教师范读课文,疏通文章的内容。 1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 2理清文章的脉络。 以信为线索,课文讲了哪几部分内容?你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3学生汇报分段情况。 (分为三部分: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5自然段);写信后(621自然段) 第一段:圣诞节前夜,凡卡趁老板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准备写信。 第二段:凡卡写信的内容及联想。 第三段:凡卡写信封,寄信和寄信后所做的梦。 追问:大家能说说分段的依据吗? (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一、探寻写作思路,整体感知。 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写信的事。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围绕这件事,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 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 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 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为什么? 3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二、从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 (1)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一层,你有什么问题? 凡卡在鞋铺里受到了怎样的折磨? 凡卡为什么会受到折磨? (2)自由读有关的内容,你对哪个问题感兴趣?就研究哪个问题。边读边作标记。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挨饿:吃的“简直没有”,挨冻,而且睡不好。 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 (4)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 (5)朗读指导。 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 三、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1读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吗? 2出示:理解重点句子。从重点词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 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第1句对凡卡诉说自己受折磨情况后的动作描写,突出表现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第句说明凡卡急于要把信寄出去,好让爷爷快点来接他,快点脱离苦海的内心活动。第句由于写信没有被打搅而满意,寄信也很顺利,心情肯定轻松了许多。所以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再读读这三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四、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 五、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1指名读凡卡的联想,围绕凡卡的联想,提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 2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 (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 六、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学生讨论。 2交流汇报。 (1)两段回忆是本文的插叙。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对比、反衬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凡卡倾诉自己怎样挨打、挨饿、挨冻、怎样受折磨、三顿饭吃什么都一一写到了。在回忆爷爷守夜时,爷爷是什么样的,怎样守夜、两条狗怎样跟着,砍圣诞树的山林、枞树什么样等细节描写,使人读了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这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深刻感人。)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七、课外延伸。 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 板书设计:写信前怕 挨打命学徒生活 挨冻 苦运(信文) 挨饿凡卡写信 乡下生活 守夜 悲 (回忆) 砍树“乐” 惨写信后(甜蜜的希望)梦课后反思: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凡卡1教案 语文S版教材分析:凡卡一文出自于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之手。文章通过19世纪后期沙俄时代一个由农村来到城市做学徒的九岁儿童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事,叙述了他遭受的种种摧残,揭露了当时社会统治的黑暗,反映了沙俄时代穷人的悲惨命运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本课是一篇传统课文,又应该课篇幅较长,所以无论在语言的训练设计上,还是人文性的拓展延伸上已经有不少人在这些方面做过文章。可以挖掘的知识点的确也很多,设计思路、设计角度多种多样。如写作顺序上的,表达方法上的。从人文性方面来说,很多教师都会设计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延伸话题,如“我和凡卡比童年”“凡卡来到我们身边”“续写凡卡的结局”“凡卡,我想对你说”等等,这样的拓展或许能引起孩子们的表达兴趣,但如果把这样的设计放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只能成为一种点缀,走个过场,因为站在提升语言表达和语言训练的角度来看,每个话题都可以作为一节习作指导课来上,那样才真正做到指导到位,扎实有效。教学设想:教学本课从整体入手,直奔中心,扣住学生的情感世界。待学生完成自习预习,了解课文大意后,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你对本文有什么总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悟出文中的情感,使整个身心沉浸在这一氛围中,以缩小教学因时间、空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困难。同时明确文章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作者采用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表现手法,来突出同一个中心:沙俄时代穷孩子的悲惨命运。这样抓住关键,直奔要害,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其次,有意识地把文章按线索破为三大块,为突破重点做好准备,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再采用以点带面、发散思维的方法进行引导:“凡卡给爷爷写信的内容,哪一点最让你感动?”这是抓住学生情感世界的一次延伸,所以他们不难得出共识:向爷爷述说悲惨学徒生活一段。接着精读细读:“凡卡受了哪些罪?”“凡卡的叙述使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幕幕怎样的画面?”目的之一在于读懂内容;目的之二在于感染情绪,使学生的心始终与凡卡的心紧紧地贴在一起,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明确此种描写细腻、逼真的写作手法。再继续抓住情感:“试想一下,凡卡写到这儿是一种什么心情?”发散学生思维,培养想像力,进一步感染学生的情绪。“如果你就是小凡卡,你会怎样诉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提高朗读能力。“凡卡苦苦地哀求爷爷带他回去,这一内容信中多处出现,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凡卡痛苦的心情。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文中插叙部分的内容及其作用;3有感情地朗读信的内容和插叙部分的内容。过程与方法:1走进凡卡的内心愿望读凡卡的信,了解一个九岁孤儿那小小的,并不过分的愿望是什么?2走进凡卡的现实生活以朗读指导为主,从中体会凡卡为什么撕心裂肺地反复请求爷爷带他回乡村里去。3走进凡卡的情感世界向往乡村快乐的生活,激发孩子对凡卡更加强烈的同情心。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内容,让孩子们同情凡卡,了解凡卡向往什么。知道一百多年前与我们仿佛年纪的孩子曾有过的苦难经历,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使之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难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教学突破1通过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理解感受凡卡生活的悲惨、内心的痛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出自己的见解,与文本对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题。然后通过质疑问难、探究合作的方式分析揣摩主要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心理描写,多角度解读主题。最后通过合作辩论的方式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突破。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作者的简要资料、生字新词、课文的重点语段),搜集到有关作者的资料。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并解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2介绍本文的作家。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3简要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 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爷爷是干什么的?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写凡卡给乡下爷爷写信,诉说自己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 2学习生字新词。 (1) 读准字音。 别墅的“墅”读sh,不读sh;邮差的“差”读chi,不读ch; 披着的“披”读p,不读pi;窜过的“窜”读cun,不读cun; 似的的“似”读sh,不读s;逮住的“逮”读di,不读di; 挨打的“挨”读i,不读i;摩平的“摩”读m,不读m; 照应的“应”在这里要读轻声。(2)认准字形:“祷、袄、锈、跺、撇”等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不增或不减笔画,看清楚再动笔。(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掌握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通读顺,为下一环节做到在读中体会、理解,升华情感做好铺垫。) 3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是按写信前写信时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4能试着给课文分段吗? 学生汇报分段情况。 (分为三部分:写信前(12自然段);写信中(319自然段);写信后(2021自然段) 第一段:简介凡卡,描述他准备写信的情景。 第二段:在信中向爷爷倾诉了在城市当学徒的痛苦生活,回忆了在乡下与爷爷一起时的生活情景,表达了要爷爷带他回到乡下去的迫切愿望。第三段:简述凡卡把写好的信投进邮筒,并做了个美好的梦。(设计意图:通过初读,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其大致内容,既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对文本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三、引导学生质疑,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他梦中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等(设计意图: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效设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以积极的的状态的状态进入文本。)四、静心再读,按下面提示勾划、批注。 1作者的叙述方括号旁批:叙述 2写信的内容()圆括号旁批:信 3凡卡的回忆花括号旁批:回忆 4按上述三条线索分人朗读全文。(如:由教师读作者的叙述,男生读写信的内容,女生读凡卡的回忆。)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第二课时 一、导入:1回忆:凡卡一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主要写凡卡在圣诞前夜给爷爷写信的事。是按写信前写信时写信后的顺序写的。)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细读,理解重点 1请同学们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思考:凡卡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板书:诉苦、哀求接走) 2读了凡卡给爷爷的信,你觉得下面哪个词最能表达出凡卡想回到爷爷身边的心情? 课件出示:词义辨析:希望盼望请求哀求(“哀求”一词最能表达凡卡所受的苦,想回到爷爷身边的迫切心情。) 3紧扣“叹气”,体验苦难。 文中三次写到凡卡的叹气,找到有关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为什么叹气,你体会他怎样的心情?(重点抓第8自然段)(设计意图:抓住文中重点词句,通过比较和朗读,让学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培养学生的语感。)全班交流汇报。(找出有关的句子来朗读体会。) 第一次,是凡卡在写信前,担心地朝门口和窗户看了几眼,又斜着眼看了一下神像,看了看周围的环境,“他叹了一口气”。凡卡从家乡来到这充满了凄凉、恐惧的鞋铺,黑糊糊的窗户,昏暗的神像,摆满楦头的架子,老板、老板娘凶恶的面孔,一下子都浮现在了凡卡的面前。想起那无休止的劳动,残酷的折磨,就连写信,还是趁人们都到教堂做礼拜去了,才得空,而且是提心吊胆地写,所以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第二次,是凡卡回忆家乡清静、优美、快活的冬夜,与令人窒息的鞋铺的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因此,他又“叹了口气”。 第三次,是凡卡请求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头”之后,“伤心地叹口气”。往年在家乡,生活虽然也贫苦,但还自由些,在过圣诞节时,还能从圣诞树上摘下一个糖果,快乐地跟爷爷一起去砍圣诞树,打扮那棵树,可现在,在这圣诞节的前夜,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离开了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在城里受折磨,担心地写着这封倾诉自己痛苦生活的信,并且心情紧张,唯恐被老板看见,再挨一顿毒打。这里的生活“连狗都不如”,更不用说什么圣诞树、金胡桃了。写到这里,凡卡再一次伤心地叹口气。 4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凡卡生活的苦。(着重从语气、重音、停顿、心情几方面进行引导) (1) 如果你就是可怜的凡卡,你会用什幺样的语气跟爷爷说?(乞求)指名朗读第8自然段的后四句话。 (2) 自由朗读,体会一下把哪些词读成重音更好一些?(“再也”、“发发”、“跪下”等)说说为什么?再指名朗读。 (3) 在这短短的四句话中,作者用了两个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因难过而写不下去) (4) 出示幻灯片:书中的插图(凡卡跪在地上写信、想起自己挨打的情景)此时此刻,凡卡正赤着双脚,跪在冰冷的地上,向爷爷诉说着自己的种种不幸,求爷爷尽快地带他离开这个火坑。这点点省略号就像是辛酸的泪珠。(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境,从而懂得朗读带省略号的地方时,停顿的时间要长一些。) (5) 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写信时的动作的句子)引导学生“撇撇嘴”、“抽噎了一下”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6) 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前面的四句话。5向爷爷诉苦,哀求爷爷将他接走,是他给爷爷写信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还写了什么?(介绍了在莫斯科所见的情况,从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莫斯科是富人的天下,穷人的地狱。)6小结:写信就应该这样写,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凡卡将自己的心里话、自己的美好心愿,连同自己所见的情况告诉了爷爷。(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词语,在自读自悟中体会内涵,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感情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可以将信中的“我”第一人称换成“凡卡”或“他”第三人称了。对比一下哪种表达方式好?为什么?(写信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这种方式表达得亲切、可信、真实。第三人称的写法远不如这种写信的方式效果好。)把凡卡给爷爷写的这封信读一读。读出凡卡学徒生活的痛苦以及迫切希望爷爷接他回去的心情。(有感情地读书)7默读回忆的部分,思考:凡卡在写信过程中都回忆了什么?为什么会想起这些?(第一次回忆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回忆了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回忆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回忆了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8本文不仅把人和人、事和事进行了对比,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 (还把景和景进行了对比。) 小结:插叙对比写法的好处。(设计意图:体会插叙对比写法的好处,渗透习作的方法并学以致用。)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完成相关练习。第三课时一、指名朗读上节课的学习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设计意图:自读过程是学生独立阅读产生体验的重要步骤,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了学生能够走入文本,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二、 学习结尾部分,体会含义。1自由朗读写信后的内容,把描写凡卡动作、神态的词句划上记号,体会他的内心活动。2出示幻灯片(描写凡卡寄信的句子),全班齐读,引导学生从“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这些带点的词语中体会他当时的急切心情。3出示幻灯片(凡卡做梦的画面及相关的句子),引导学生从“怀着甜蜜的希望”中体会他寄信以后的内心活动。4凡卡的信爷爷能收到吗?为什么?小结:凡卡甜蜜是希望只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他还得在莫斯科痛苦地生活下去,这就更让我们体会到凡卡命运的悲惨。5全班一起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注意:声音轻轻的,好让凡卡甜蜜的梦多停留一会儿。) (设计意图:再次回到文章中,结合自己的理解,学会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文中内容。)三、启发想象,渗透教育。1联系凡卡的爷爷的情况想一想,假如爷爷通过别的途径了解了凡卡的遭遇,把他接回了乡下,爷爷能帮助他摆脱悲惨的命运吗?(即使爷爷收到了凡卡寄出的信,也不能将他接走,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爷爷也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也是靠给人家守夜糊口度日,照样是受地主阶级剥削,没有能力满足凡卡的哀求。这将暗示着凡卡还要继续过着痛苦的学徒生活,命运照样是悲惨的,凡卡的愿望只是一种梦想。)2凡卡才九岁,他本该像同学们一样拥有金色的童年,可他的命运为什么那么悲惨呢?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启发想象和对比教学,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四、总结全文和写作方法 本文通过写信的方式,用对比的方法,诉说了学徒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一个九岁的儿童也逃脱不了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五、读写: 你想对文中的主人公凡卡说些什么吗?说一说,写一写。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堂上的作业。3把自己喜欢的词句摘抄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写。板书设计 凡卡(俄 契诃夫)学徒生活悲惨乡村生活“美好”渴望得到关爱心愿无法实现练习设计一、用“望”分别组六个不同的词语,再选择恰当的填在下面这段话的括号里。望: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来接他回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去后,他整天()着,等待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始终没有来,他非常()。二、读下面两个句子,想想它们好在什么地方,两个句子的说法有什么不同,再分别学写两句。1.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_2.天空撒满了像明亮的眼睛似的星星。_三、认真读课文的第八自然段,了解凡卡受到哪些虐待。这一段的最后部分用了三个叹号,两个省略号,表达了一种十分强烈的情感,多读几遍,把你体会到的东西写下来。_四、课外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嗯,不错”奥楚蔑洛夫严厉地说,咳了一声,拧起眉头,“不错这是谁家的狗?我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件事!我要拿点颜色出来给那些放出狗来到处乱跑的人看看”警官对巡警说:“去调查一下,这是谁家的狗,打个报告上来!这条狗呢,把它弄死好了,马上去办,别拖!这多半是条疯狗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这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人群里有人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只是有一件事我还不懂,它怎么会咬着你的!”奥楚蔑洛夫对赫留金说,“难道它够得着你的手指头?它是那么小,你呢,却长得那么魁梧!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你这种人啊是出了名的!我可知道你们这些鬼东西是什么玩意!”(节选自变色龙)1.上文所描写的主要人物是()A.席加洛夫B.叶尔德林C.奥楚蔑洛夫D.赫留金2.变色龙借一种动物为题而实写人,这种写法是()A.借喻B.借代C.双关D.暗喻3.写警官多次脱穿大衣,充分表现了他的()A.胆小怕事的奴才身份。B.内心恐惧和强作镇定,掩饰卑劣行径的心态。C.心情烦躁,不知如何是好。D.官气十足的老爷作风。4.写警官由骂狗到骂人,表现了他的()A.执法严明,断案如神B.见风使舵C.粗鲁无知,不知所措D.严于执法,不徇私情5.文段所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是()A.外貌描写B.行动描写C.对话描写D.心理描写6.作者塑造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典型的社会意义是()A.揭露走狗奴才的丑恶灵魂。B.抨击腐败无能的沙皇统治。C.说明变色龙善于根据环境情况迅速变色以求得自身隐蔽的特征。D.揭露沙皇统治的黑暗,影射沙皇专制的虚伪和专横。教学探讨与反思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理解或关心的问题。“老师,我想知道小凡卡为什么不穿老板鞋柜上的鞋,偷偷拿老板的钱跑回乡下?”“老师,我想知道为什么小凡卡得不到伙计的同情?店里的伙计同样也是受老板的剥削呀?”“老师,我想知道,小凡卡在乡下有那么多人爱他,怎么就不能帮他过上好日子?”这是一位老师让学生回家预习凡卡后,孩子们提出的一连串颇有深意的问题。类似这样有价值的问题,应让学生进行讨论研究,以提高对课文理解感悟的力度。补充资料1.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俄国作家,全名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出身于小商人家庭,做过店员,当过医生,后弃医学文。他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期,是沙皇统治最黑暗的时代。他用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制度的腐朽和罪恶。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所深受的被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的父亲开杂货店,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从小了解学徒生活,同情学徒的遭遇,所以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从中表现了旧俄时代劳动人民生活的悲惨。2.词语解释楦头:制鞋制帽时所用的模型,多用木头做成。保佑:迷信的人称神力的保护和扶助。祷告:教徒或迷信的人向天、神求助。梆子:打更的响器,空心,用竹子或木头制成。卢布:俄国货币单位名。1卢布等于一百戈比。鼻烟:烟草制品之一,由鼻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小崽子:幼小的动物。文中是凡卡对老板儿子表示蔑视的称呼。毡靴:用羊毛压成的靴子。语文同步读本指导配合课文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同步读本(五年级下册)中的代鞭童冬阳童年骆驼队和外祖父。代鞭童是美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马克吐温的长篇童话王子与贫儿的片断。这篇童话讲的是一个贫苦的男孩儿被人认做王子,在王宫里生活的经历。冬阳童年骆驼队是我国作家林海音为她的长篇小说城南旧事所作的序。外祖父是我国台湾作家琦君的作品,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老人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