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美术上册 前前后后教案 人美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26356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美术上册 前前后后教案 人美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美术上册 前前后后教案 人美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三年级美术上册 前前后后教案 人美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美术上册 前前后后教案 人美版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 1. 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 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教学评价建议 1. 能否例举近大远小的现象 2. 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 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4. 三年级的学生怎样学习透视知识 教学实施建议一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具: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 教师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课前让学生观察道路两旁的树,电线杆等有明显透视现象的景物,如有条件,可让学生用照相,速写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 学生准备学具:剪刀,浆糊,彩色纸,绘画工具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2. 发展阶段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3. 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习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三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内容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教学参考资料 林间村道 荷兰霍贝玛 由于这幅画成功地表现了焦点透视的技法,所以,在美术技法教学上一直被用来作为示范作品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美术上册 剪纸教案 苏少版一、教材分析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内容和题材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人们以自己熟悉的动物、植物、花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以及日常生活、劳动情景等为主要题材,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剪纸艺术作品,于“质朴中见灵巧”,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江苏版美术教材中的剪纸内容极其丰富,从中国剪纸到外国剪纸,从民间艺人到现代大师,从文化历史到实际应用,从知识窗到小游戏这些都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大量的、生动的资料。教师可将这些资料分类、选择、组合后组织教学。中年级学生对剪纸艺术比较陌生,虽然拥有熟练运用剪刀的经验,但他们对剪纸的点、线、面相连的表现方法依然难以适应。因此,剪纸教学须将繁杂的内容分解后逐一学习,以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1)教学目标认知领域:欣赏剪纸作品,了解剪纸的一般常识和中国民间剪纸的特点。操作领域:进行剪纸练习,学习剪纸的简单剪刻技法和创作设计方法,锻炼动手能力。情感领域: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内容 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术,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主要在节日和喜庆之时对窗户、房门、家具、器皿等作装饰之用。剪纸取材广泛,形象生动活泼,动物、人物、景物都是设计的主要题材,窗花、灯花、喜花、祭纸、服饰、宅饰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将接触以上剪纸的基本常识,在双基训练、游戏表演、讨论探究等综合学习过程中对剪纸的特征、历史和功能有所了解。理解手帕作为一件用品与人的身体语言结合之后所产生的意义和内涵。教学重点:了解剪纸的图案特点和用途,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大胆展开探究性学习,摸索剪纸小窍门,运用折、剪、刻等技法进行形象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教学难点:剪纸在设计和剪刻时要注意线线相连、面面相接。(3)课 时:2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查阅有关剪纸的资料,演示用彩色卡纸、剪刀或刻刀、胶棒、白纸,艺术家们的剪纸作品及大师生平等。学生准备:剪刀、彩纸、胶棒等。学习过程:第一课时1启发与欣赏。 教师提供几幅画作,学生欣赏后分小组讨论,总结出这几幅图案的共同特点,教师在同学总结的基础上再进行归纳概括: 以上几幅图案都不是用笔画,而是用剪刀剪的,线条显得比较粗犷,色彩也显得简洁单一;中国有许多民间艺人虽然没有经过正规美术院校的学习,但是有丰富的民俗文化的积淀以及长期从事剪纸的经验,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剪出丰富多彩的剪纸图案。2讲解与演示。 (1)教师向同学介绍剪纸:剪纸一般以深色纸或大红纸来刻画物像,如果是浅色,一般用深色纸加以衬底。剪纸的形式有阴剪、阳剪和阴阳综合剪。(具体说明见教材,教师演示不同的方法剪出的苹果,用具体的形象直观地展示阴剪、阳剪和阴阳综合剪。) (2)学生观看老师学习剪纸:教师以折叠剪纸为例,详细地演示剪纸的基本技法:将纸张对折成双层或多层(有色部分内折),确定对折线后在纸上画出草稿图样,剪刻后打开即成对称的纹样。用这种方法可剪花边图案、圆形图案、方形图案、三角形图案等。3讨论与交流: 同学分46人一小组开展活动。 试一试:同学先自学教材,探索剪纸方法,找出剪纸中的问题所在。还可以拿出一张纸,试着折一折、剪一剪。 谈一谈:同学将自学成果以及自己尝试的结果与同伴交换意见。 4设计与操作: (1)想一想:同学先构思,确定一个图案设计稿。 (2)画一画:勾勒出形象的外轮廓,线条部分适当加粗,需要剪去的部分和留下的部分分别做不同的记号,里面的细节部分可不画。如果是对称剪纸,则先折后画。 (3)剪一剪:按勾描的轮廓线剪纸,剪时要特别注意图形相连的部分不能剪断。里面的花纹可对折后剪一个小口子,然后把剪刀伸进去剪。 提示:在剪纸过程中,教师提示学生可以利用剪刀剪成曲线、折线、锯齿线等,组合成形态各异的镂空花纹,以此丰富线条的多样性。此外,剪纸的关键是不能把图案剪断,可出示错例。 (4)贴一贴:选择与剪纸图案用纸色彩反差较大的纸作衬纸,用胶棒粘贴衬底。5评价与反思: (1)同桌同学之间互评剪贴好的作品。作者谈谈创作的感受以及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又是如何解决的。 (2)教师向学生提出课后学习、欣赏的要求,如继续查找书籍、网上资料等,整理教室下课。 第二课时1回顾与拓展: (1)教师展示同学上节课制作的剪纸作品,请作者协助将其粘贴在教室的门窗、橱柜等处;教师询问学生回家查阅有关剪纸资料的情况,师生共同将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剪纸艺术的常识进行交流。 (2)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视图或实物资料,结合这些资料的欣赏向大家介绍世界各地的剪纸作品、中外剪纸艺术家生平及其作品。2了解与探究: (1)教师展示抽象派大师马蒂斯的剪纸作品,向学生介绍其生平、创作经历以及他的绘画作品。 (2)同学分小组进行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对他的艺术创作特点和作品风格给予简单的总结,并就马蒂斯所说的“剪刀比铅笔更敏捷”发表自己的意见,具体可讨论: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马蒂斯为什么会用剪刀代替铅笔? 马蒂斯之所以这样说的原因和理由是什么? (3)各小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试比较中外剪纸的不同特色,重点就野兽派大师马蒂斯的艺术创作经历展开较为具体、深入的探究,讨论结束后,派代表将本组交流的结果在全班交流。3观看与讨论: (1)教师演示,剪制一个自己属相的动物剪纸,请同学猜测这是谁的属相,为什么如此设计;同学对照老师的个人特点加以分析,如老师的外形、性格、性别、职业等。 (2)剪纸完成后再利用剪纸做各种有趣的游戏,如铅笔摹印、颜料喷绘等。 (3)同学说说已经知道的有关属相的趣闻。4创作与表现: (1)同学选择自己的亲人、老师或朋友的属相作为创作的原材,根据这些人物的典型特征进行“先变形,后设计”的剪纸练习,要求形象夸张、简洁整体。 (2)按剪纸的步骤进行创作。 (3)将完成的作业做进一步加工,如为剪纸衬底、将剪纸的边缘粘贴彩条剪须等,使其形象更完美。同学也可以想一想,剪纸还可以怎样再加工、再利用。5小结与评价: 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品置放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展示区内,向大家介绍自己创作和制作上的独到之处,其他同学同时对其展开积极的评议。6反思与延伸: 教师对同学的作品和评议进行小结。同学相互谈谈自己学习剪纸的感受和体会,说说自己的得益之处在哪里,受到的启发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