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9968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短文二篇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短文二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弄懂句子的含义。 2了解两篇短文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3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提高初步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答谢中书书,感受作品中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2学习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1重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第1课时答谢中书书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觉得我们周围的一切美吗?也许你忙碌于繁重的学业中,无暇欣赏,但当你抬头远望的一刹那,你会感到窗外的一切是那样的美好。天的晴明,地的广袤,山的挺拔,树的健壮,无不让你心动神摇。今天我们学习的答谢中书书就是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轴,让我们一同去欣赏。二、资料助读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南朝齐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陶隐居集等。答谢中书书是南朝文学家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文题中的“答”是“回复”的意思。“谢中书”,即谢征,字玄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掌朝廷机密文书),所以称之为谢中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1生字注音。夕日欲颓(tu)能与其奇者(y)2重点实词(1)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2)四时俱备(四季)(3)晓雾将歇(消散) (4)夕日欲颓(坠落)(5)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3一词多义(1)欲(2)与(3)自4词类活用夕日欲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坠落)5古今异义(1)晓雾将歇(古义:消散;今义:休息)(2)夕日欲颓(古义:坠落;今义:精神萎靡)四、研读课文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2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全文可分三部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中间的写景部分,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瞰“清流见底”,再平视“两岸石壁”“青林翠竹”,而后分“晓”与“夕”两层来写,最后以感叹总括前文。3“答谢中书书”中的两个书该如何理解?书: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书: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4作者笔下的景色很美,请问,美在哪里?其一:山水相映之美。山的峻峭,水的明丽。水的动势给山增加了活力,山的倒影给水铺上了异彩,二者相映成趣。其二:色彩配合之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蓝天作背景,绿水为衬托,绚丽动人,美不胜收。其三:晨昏变化之美。清晨白雾缭绕,似烟似缕,猿啼鸟鸣生机勃勃;傍晚红日西沉,山色苍茫,飞鸟归林,猿猴息树,游鱼跃水。其四:动静相衬之美。高峰为静,流水为动(形体);林青竹翠为静,五色交辉为动(光色);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静,游鱼跃水为动(声响)。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字里行间,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五、课堂小结孔子曾经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今仁人智士用他们脍炙人口的文章写尽了山川草木的秀色,让我们去品味,让我们去感怀。其实,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用它那多姿多彩和真切自然的灵性感染着我们,只要我们用明亮的大眼睛,用宽广的胸怀去发现,去感悟自然,感受生活,我们的阳光将会变得更加灿烂,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无限的美好。六、板书设计第2课时记承天寺夜游一、导入新课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抒怀。李白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今天我们学习的记承天寺夜游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让我们一起欣赏。(板书课题)二、资料助读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作者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近乎流放,心情忧郁。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于是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三、文言文基础知识积累1生字注音。解衣(ji)藻荇(xng)遂(su)未寝(qn)2一词多义寻_3古今异义(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古义:只是;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古义:罢了;今义:耳朵)(2)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里;今义:庭子中间)4词类活用(1)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2)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四、研读课文1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2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一是作者被贬,心情郁闷、孤独;二是因为月色很美。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闲人”二字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复杂情感?“闲”字饱含着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也使我们看到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故其笔下的月夜才如此空灵、皎洁。5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说说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6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句中无一个“月”字,却无处不是写皎洁的月光。作者用“积水空明”四字,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积水空明”是就月光本身作形容,给人以一池春水静谧之感。“藻、荇交横”是以竹柏倒影来烘托月光,给人以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这个意境映照出作者光明磊落,胸无尘俗的襟怀。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随着苏轼的文字,赏到了与众不同的月景,更赏到了虽处逆境却依然廓然豁达的人生态度,相信大家从中可以获得一种人生的感悟。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苏轼: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如果大家对这位宋朝的大文豪感兴趣的话,建议大家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六、板书设计描绘庭中月色追求美好事物,人生观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