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珍贵的教科书 1教学反思 语文S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8053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珍贵的教科书 1教学反思 语文S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珍贵的教科书 1教学反思 语文S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珍贵的教科书 1教学反思 语文S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珍贵的教科书 1教学反思 语文S版今天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一、紧紧围绕“教科书的珍贵”这一重点主题展开四个层次的“读”。一是激起关注读。一我就通过板画“一捆书”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先感受到我们的书普通而易得,然后又突出“珍贵的”这一关键的字眼,激起学生对珍贵原因的关注,从而激起读书的欲望。二是围绕问题读。让孩子们自己读书、感悟、发现,“找一找、画一画”,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几个关键处。三是引导感悟读。通过抓重点词、句“完整无缺”“压”“最困难”“渴望”“毛主席的关怀”“党中央印文件的纸里节省”的理解与感受,同时通过补充介绍背景,孩子们一步步明白了因为这些书不但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孩子们非常渴望的,而且印书用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的,更是张指导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书的珍贵。四是想象补充读。通过回看这捆书,想起哪些人,应该记住些什么,激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景,想象补充并写出指导员未说完的话,并进行多人次的交流读,从而让学生在补充读中领悟到教科书寄托着老一辈的激励。通过这堂课,我充分地认识到:多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爱憎情绪,而且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二、以“情”为主线,读中体验“情”。整堂课我都紧紧围绕课题中饱含深情的字眼“珍贵”做足文章。在读书、理解、引导、感动中体验珍贵之情,表达珍贵之情,朗读珍贵之情,以“情”为主线,以老师的热情之“情”激起学生的真诚之情。以情贯穿,多次深情地读课题。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想象、抓重点词、抓标点等培养语感的“读”通过“比较和想象”的语感训练,再现了课文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鲜明、准确、丰富的语感形象,丰富了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程度的体验,把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在大量的训练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这篇课文中有些词语并不深奥,表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它用得十分精妙,耐人寻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引导学生进行解一解、想一想、比一比,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和精神实质。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有这样一句话“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比较:书被“压”在下面指导员的血肉之躯在上面;书“完整无缺”指导员却身负重伤。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到指导员的舍身护书。又如:“最困难的是没有书”和文中的四个困难句作比较,突出句中的“最”字,让学生了解在战争环境中能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十分困难的,从而体会到教科书是十分珍贵的这一教学难点,也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这些潜移默化地引导,让学生逐步学会抓住关键词读书。语感的产生是以“感”为主,它离不开生动具体的想象。因而,在教学中,我启发想象,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品味语言文字,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文中的四个“没有”,我通过一选读了解困难感受艰苦,二连读体会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三范读想象孩子们当时学习的情景,让学生身处“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的“教室”之中去学习,真切感受书对于延安小学的孩子们显得那样神圣、重要、宝贵、渴望。对于“渴望”的理解,我创设又热又渴的情境,让孩子们想象当时的心情、希望,理解了急切希望就是渴望的意思。又如: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我引导学生想象指导员在飞机呼啸而来,倒下那一刹那,心里想到的是什么,体会到文中没有描写但完全可以想到的感人场面:指导员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书,献出宝贵生命,与“必须保护好书”的内心。再次让学生感受到书的珍贵: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节课教学设计巧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因为围绕主要问题找句子答案的不唯一性、顺序的不唯一性,备课时,我注意设计多个策略,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交流顺序为老师引导感悟的顺序,使教学成为流动的过程,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同时以学生的研读、交流感受、朗读作为课堂互动的主体部分,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充足时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活动。虽然如此,讲课中依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方面:读书有唱读现象;部分同学发言不够积极,反应慢,跟不上课堂步子;课堂坐姿、站姿、读写姿势等学习习惯不好。教师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不充分。如学生对毛主席、党中央的工作感受不到位;二是板书忘掉了写上“前辈的激励”;三是没有范读;四是心理素质不好。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珍贵的教科书 1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能力目标: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坚持”、“必须”造句。2按要求预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教学难点: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预习,学习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介绍背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从上学到现在共有几本教科书?你们的书每学期一开学就能得到一本,你们会为得不到教科书而耽心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珍贵的教科书。(板书课题)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二、介绍时代背景。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毅然于三月中旬放弃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战场上消灭了蒋军十多万。延安小学的转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队猖狂进攻的时候,所以当时环境十分险恶。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延安小学的学生仍然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献身,张指导员是怎样用他的生命和鲜血换来那些珍贵的教科书的呢?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课文。三、指导预习。1认真读课文,利用字典学习生字新词。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四、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词:(1)正音:文中“持、刷、抄、睁”是翘舌音。“嗓”是平舌音。(2)多音字区分并组词:(3)区别同、近音字并组词。抄()嗓()须()恨()吵()桑()需()狠()2注意下列字的部首:凳:上下结构,查“几”部。替:上下结构,查“日”部。须:左右结构,可查“彡”、“页”部。励:左右结构,查“力”部。缺:左右结构,查“缶”部。3注意以下几个字的字形:锅:右下框内人,最后一笔是点“丶”。嗓:右上是三个“又”,最后一笔是点“丶”,木最后一笔为“捺”。投:右上第二笔是。爆:右下共5笔,即氺。4出示生字卡片,理解下列词语意思。(1)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的。(2)炮火连天:炮弹爆炸后的火焰与天空相接,形容战斗激烈。(3)渴望:迫切地希望。(4)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5)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6)叨念:因为牵挂而不住地说。(7)俯冲:以高速度猛地向下冲。五、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带着问题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又是怎样发展的?结果如何?2再读文,了解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精神。2.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3.认识省略号及其用法。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懂得教科书的珍贵。2.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段训练。教学过程:一、解题。首先板书课题珍贵的教科书教科书指学生用的书;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宝贵的。为什么教科书如此珍贵?教科书到底珍贵在哪里呢?下面我们继续学习本篇课文。二、讲读课文。1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什么?讨论明确: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延安小学学习条件艰苦,师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贵的教科书。(2)带着问题再读第1自然段,思考讨论:延安小学的同学们“顽强地坚持学习”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战争环境、条件艰苦。 师生问读第2、3句,思考讨论:从什么地方看出延安小学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 教师出示下表,帮助学生边默读课文,边填写,理解延安小学学习条件的艰苦。第二句中的三个分句,每个分句都是:默读思考: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带来的消息是“振奋人心”的?投影重点句帮助理解:投影A,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要让学生体会出:一方面说明当时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突出无书的困难,所以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体现了教科书的珍贵;另一方面说明,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书时,张指导员告诉大家有书的好消息,所以说这个消息是振奋人心的。投影B句: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引导学生体会出:书是来之不易的,是毛主席的亲自关怀,是党中央用印文件节省下来的纸印刷出来的。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延安小学学生用“没有就”连接的。前半句讲的是困难,后半句讲的是克服困难的办法。写这些困难一方面表现了延安小学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顽强精神,一方面也说明了教科书的珍贵。体会重点句第三句的意思,打投影。投影:“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此句与下面两句比较,进行语言训练。比较课文中这样写好在哪里?强调最困难的是没有书,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书作铺垫。(3)总结第1自然段段意。延安小学师生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仍顽强地坚持学习。2学习第2-6自然段: (1)它无微不至的关怀,所以说这个消息是振奋人心的。(2)再读课文,从第2-6段中进一步体会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学们渴望得到一本教科书。学生读书,自学讨论。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抓住“兴高采烈”、“高兴地跳起来”、“争先恐后”等词进一步深入体会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时的心情。在理解了词语的基础上,练习用词语填空,指导学生理解因果关系。(因为)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 (所以)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宣布:“我们有书啦!”(所以)我们觉得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所以)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跳起来)。(所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要去印刷厂取书。(3)三读课文,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本段课文,读出张指导员、“我”、同学们的激动、高兴的心情,体会延安小学生渴望有书的迫切心情,还要注意本段四个感叹号在表达人物感情时所起的作用。(4)归纳、总结第2-6自然段段意:同学们听到有教科书的消息异常高兴,张指导员决定带“我”去领书。3学习第8-11自然段:(1)默读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作者主要讲了几个意思,可以分成几层?学生默读搞清8-11自然段主要讲了三个意思,所以可分为三层:第一层(第8段):主要写“我”和张指导员取到书后的高兴和急切心情。第二层(9-10段):遇到敌机轰炸,张指导员用自己身体保护书而英勇牺牲。第三层(第11段):张指导员的临终嘱咐一直鼓励我前进。(2)学习第一层:(第8自然段)自己散读课文,体会“我”和张指导员取到书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出:“我”和张指导员取到书后心情是高兴和急切的。课文中“高兴地跨着大步”、“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这些词句,生动体现了“我们”当时的心情是既高兴又急切。要求学生通过朗读,把“我”和指导员取到书时高兴和急切的心情表达出来。(3)学习第二层(9-10自然段)过渡语:我和张指导员领到书后怀着高兴和急切的心情往回赶时,途中发生了什么情况?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整理老师给的下述句子,帮助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投影:读后请排列下列句子,并加上标点。我头部受了伤那捆教科书还压在指导员的身上 炸弹爆炸了发现指导员伤势严重实际排列顺序是:再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深入体会重点段内容。看课文插图,想象“我”从晕倒至醒来这段时间内,张指导员是怎样舍身护书的?通过看插图和想象帮助学生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精神。再读这两个自然段,划出课文中记述张指导员护书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具体加以体会。投影A句:“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指导学生体会:“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一方面展示了张指导员的献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书的珍贵。投影B句:“快卧倒”,“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引导学生体会两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快卧倒”表示张指导员的话还没有喊完。“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昏过去了,此后的事不知道了。(4)学习第三层(第11自然段): 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生命保护教科书?他的话语做了最好回答。请同学们自读第11自然段,认真体会这段中的语言部分。 投影体会A句: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张指导员断续的说话。指导员身负重伤,刚刚苏醒的第一句话就是“书”,可见指导员心中想到的不是自己只有书,书在其心中占了重要位置。 投影体会B句:他轻轻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表示张指导员声音微弱,断断续续。这是指导员临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表达了指导员对同学们的心愿,寄托着革命前辈的殷切期望。这捆教科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它是十分珍贵的。 在理解本段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体会指导员对同学们的心愿和无限期望。(5)总结第8-11自然段主要内容。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4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带着下述问题,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内容:(1)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2)什么在“一直激励着我前进”?(3)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学生自学后讨论:(1)“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指指导员对学生们寄予的无限厚望。(2)什么在“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指导员的话和指导员舍身保护教科书的英勇行为在“一直激励着我前进”。(3)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指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主要体现在下面两方面:一是来之不易,是用党中央印文件节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还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这个期望还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发愤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4)指导学生用尊敬的心情和努力学习的决心来朗读这段话。(5)总结最后一自然段段意:那捆珍贵的教科书一直激励“我”前进。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每两个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省略号的不同用法。3.练习用“坚持”、“必须”造句。教学重点:1.在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自然段之间联系的基础上,练习给课文分段。2.学习省略号的几种不同用法。教学过程:一、朗读全文,体会思想感情。强调:第二段读出张指导员,“我”和同学们共同的兴奋感情。第三段要读出带省略号句子的语调。二、总结全文。1在弄懂每个自然段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练习给课文分段。(1)提供课后练习中段意内容。投影四段段意: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哪些自然段讲下面的内容。在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书。在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教科书和张指导员牺牲前说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2)根据段意内容合并自然段分段。全文共分四段。第一段(1)“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第二段(2-7)紧急情况下,“我”和张指导员立刻去印刷所取书。第三段(8-11)在取书回来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第四段(12)教科书和张指导员牺牲前说的话,一直激励“我”前进。(3)指导学生练习给各段拟小标题:在学生讨论基础上归纳各段小标题:盼书、取书、护书、书的力量。2小结:这篇课文记叙了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书的事迹,赞扬了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革命精神。说明老一辈对下一代学习的关心。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珍贵”的教科书“珍贵”在哪里?学生讨论,明确珍贵的教科书珍贵在:(1)环境艰苦,学生没书渴望得到书。(2)这些书是在毛主席关怀下,从党中央文件用纸中节省出来的。(3)这捆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4学习省略号的不同用法。文中的省略号有四种不同用法。(1)省略的是指导员想说还没说完的话。(2)省略号表示的是以后的事“我”不知道了,省略了“我”晕倒后到醒来时那一段时间里的事。(3)省略了多次重复说的同一句话。(4)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不连贯。5指导学生练习用“坚持”、“必须”造句。(1)读词语,理解词语。(2)体会词语所在句中的意思。(3)讨论词语可应用的范围。(4)练习用“坚持”、“必须”造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