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珍贵的教科书2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8003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珍贵的教科书2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珍贵的教科书2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珍贵的教科书2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珍贵的教科书2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情感升华: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重点: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教学难点: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找出与课后思考练习2 提示的内容相应的自然段,渗透给课文分段的初步训练。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珍贵的教科书 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后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明确: 第一段(第14自然段) 第二段(第56自然段) 第三段(第711自然段) 第四段(第12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明确:盼书、取书、护书、激励 四、自学课文。 1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嗓音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 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3导入: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读前提问:在战争环境里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什么困难?哪一个困难比较突出?为什么? 读后明确: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3讨论。 (1)学生答: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 (2)学生答: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 (3)教师问: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4)学生答: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4教师引读:“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明确: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 6教师: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孩子们多想有一本教科书啊!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用什么语气、感情读的?为什么这样读?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 (1)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为什么?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 明确: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省出来的!”这段话如果不用问旬开头该怎么说?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明确:用设问句式引起注意。后两句都用感叹号,表达张指导员什么心情?这又说明教科学怎么样?明确:珍贵 (3)“节省”是什么意思?“党中央省出来的”又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毛主度、党中央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们用的教科书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样重要,体现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时也说明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教科书确实是珍贵的。 8练习读张指导员和“我”的对话,读出兴奋激动的感情。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段 有书的喜讯让孩子们无比幸福,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的途中又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我和张指导员高兴和急切得到书的心情的词语。想为什么要写这些?明确:突出书的珍贵。 2讨论: (1)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明确:“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表现他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他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这里几处省略号,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卧倒”(表示话没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书书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将来”后面的省略表示张指导员没说完就牺牲了。) “张指导员,张指导员”(表示接连不断。)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练读。 5小结: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临终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课文。 1指名学生读这段。 2讨论: (1)为什么说那捆教科书是“用生命换来的”?“激励”是什么意思?激励“我”前进的力量是什么?读这句话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2)为什么那捆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能一直激励我前进?明确:张指导员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教科书,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做贡献,使“我”多年来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加倍学习,努力工作。 3指名学生练读第四段。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造句: (1)振奋人心 (2)恨不得 (3)没有就第三课时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过程: 一、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主要从有感情方面考虑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二、提问。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明确: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2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和我取回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 明确:教科书的珍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来之不易,比如它是用党中央印文件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指在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它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指导员关心同学的学习是通过“书”来表现的。要求同学默读课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纲有条理地答出:在什么情况下?指导员怎么样? 1听到有书。 2情况紧急。 3敌机轰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读“珍贵的教科书”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六、板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 一、盼书 渴望 二、取书 关怀 三、护书 趴 压 完整无缺 四、爱书 用生命换来激励我们前进教案点评:对于这篇课文,因为和现在的学生相距时代比较久远,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刚开始,一定要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或者,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然后还是以多读书为目的,让学生反复读,在多读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的重难点是要让学生明白叙述的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让学生做复述故事的练习来体会文章的写作顺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下册 珍贵的教科书3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学习的关怀。2.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3.教育学生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教学重点:理解教科书的珍贵,通过朗读来领会和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学难点: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课前准备:多媒体 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珍贵的教科书 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后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明确: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明确: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四、自学课文 1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嗓音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第二课时一、初读课文放录音,提要求:(1)听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想一想,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学生按要求听录音,边听边想。)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文录音,有明确的目的。)二、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轻声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具体写“张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保护教科书的。”(学生轻声自由读,同桌交流。)(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到重点段。)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护书)“护书”的上文写了什么?下文又写了什么?(板书:盼书取书护书爱书)(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通过讨论交流,初步理清文章脉络。)讲读课文重点段,指导朗读 那么,张指导员究竟是怎样用生命来保护书的呢?(出示朗读要求) (学生齐读811节)(让学生在朗读之前有明确的目标)齐读后思考:这一段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张指导员护书的呢?出示: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在句子中具体指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出什么?(学生自由从词语手册中查找后结合文章内容加以体会,交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那么朗读这句话应抓住哪些词呢? (学生朗读,个别读,男女分开读。) 教师引读: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那捆书已经被 (学生跟读)(突出句子中的重点词) 看到书能完整无缺,“我”感到一丝欣慰,然而较多的是我对指导员的担心与心情的悲痛,所以读时语调低沉些,语速放慢些。(齐读) (通过教师的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朗读要求。) 我们知道炸弹是有极大杀伤力的,然而那捆书却完整无缺地保留了下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看画面,想象一下,当时指导员是怎样护书的。(放投影) (学生自由想象,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刚才的发言,老师感受到大家已经进入了画面,目睹了这一幕悲壮的情景,作者同样心如刀割,我们看了这个片段后,想一想指导员和我的话该怎样读? (同桌交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示: (1)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到:“指导员,指导员” (2)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指名读第(1)句)(指导朗读:担心、害怕,一遍又一遍,声音越来越响)(指导后个别读,齐读)(教师及时纠正不足并加以指导,从而来理解文章内容。) (指名读第(2)句后指导:指导员身负重伤,身体极度虚弱,连说话也需要积蓄全身的力量,说话时断断续续不连贯)(学生之间互相点评,齐读) 这两句话中,省略号分别表示了什么意思呢? 第一句:表示反复说的统一句话。 第二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不连贯。 (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抓住课后练习理解文中的难点) 护书之举让人感动,临终之言让人潸然泪下,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吧! (学生自由读) 指导员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让师生渴望的教科书受损,这一本本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的确珍贵。 (点明文章的重点“珍贵”)板书设计: 我们渴望 珍贵的教科书 毛主席的关怀 指导员用生命换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