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寓言两则 《水滴石穿》、《守株待兔》教案 西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7509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寓言两则 《水滴石穿》、《守株待兔》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寓言两则 《水滴石穿》、《守株待兔》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寓言两则 《水滴石穿》、《守株待兔》教案 西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寓言两则 水滴石穿、守株待兔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 读懂课文,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和所蕴含的道理。3 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两个成语故事。4 有学习成语、积极应用成语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积累并灵活应用两个成语。教学准备1 教学挂图。2 查找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成语,引入课文题目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有故事的成语和有趣的成语,你们还能记起来吗?生说出成语。师: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十分有特色的宝藏,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守株待兔”。(师板书课文题目)二、自主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意1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1)自己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2)勾出本课生词,多读几遍。(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等形式掌握生字音、形、义。(4)正确书写本课8个生字。2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讲了什么故事。(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成语故事。三、分别重点学习“水滴石穿”“守株待兔”1 学习“水滴石穿”。(1)同桌练习分角色读故事,想象当时的情景。(2)抽查、评价。要领:读出石阶轻视的语气,水滴自信的语气。(3)仿照文中句子,练习用“是还是”“既也”说话。(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5)拓展延伸。教师介绍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学生联系生活讲一讲“水滴石穿”的事例。2 学习“守株待兔”。(1)激趣导入。师:这节课中,老师将与你们再次点击一个成语。(板书:守株待兔)提出学习目标: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2)(出示挂图)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同桌合作读课文,学习生字“夫”“窜”“撞”。全班交流,通过做动作理解“窜”“撞”的意思,让学生讲讲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相机板书:偶得野兔)结合挂图,理解“株”“待”“守株待兔”的本意。“株”,树桩。随即学习生字“桩”,再次看图理解“桩”,并给它扩词。(3)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再一次读课文,重点体会第2段中农夫的心情。自己勾出写农夫心理活动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读。请学生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评价评价,谁读得好。结合最后一句(他拎着野兔喜滋滋地回家了),把动作神态加上去,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结合挂图,想一想,说一说,农夫心里还可能想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心存侥幸。(4)读想结合,背诵表演自读第3段,体会农夫感情。把农夫心中的希望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加上动作说。读最后两句话:等啊等啊,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他连野兔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农夫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什么庄稼都收不到了。想一想,此时此刻,农夫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应该怎样读。(伤心、难过、后悔)你想对这个农夫说什么?小组讨论。每一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板书:一事无成)再读这一段,想一想,农夫的情感有哪些变化?(希望失望)应该怎样读呢?演一演这个故事。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终将一事无成)四、课外作业1 课外阅读几则寓言故事。2 自主积累更多的成语。寓言两则:水滴石穿、守株待兔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这些字。2、能读懂故事蕴含的意思,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3、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不同角色的话,并表演“守株待兔”这个故事。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灵活运用这个成语。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教学准备:1、准备与故事有关的图画,或多媒体课件。2、学生课前找几个与故事寓意相近的成语。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水滴石穿”(一)激趣引入新课1、同学们都知道许多故事的成语吧,这些词语内容非常生动有趣,你能把自己知道的成语说给大家听一听吗?抽生说。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寓言两则水滴石穿)。生齐读课题。2、“水滴石穿”是一篇寓言故事,主要靠同学们自己来学懂,你们能不能做到啊?(二)初读课文,练习朗读1、学习前给大家提出两点要求:第一要会读,读谁字音,读通课文,读懂这个故事。第二要会想,想一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同学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等会男生和女生来比一比,看哪边读得最好。现在抓紧时间练习读书,师巡视指导。2、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3、哪位同学代表男生参加朗读比赛呀?其余的认真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什么地方读得好?抽生读,抽生评价,老师评价,纠正读间“阶ji”、“嫌xin”,指导书写。4、请一位女同学与刚才那位同学比一比,看谁读得好?5、师评:读得太好了。谁读得最好呢?生评。6、师: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在黑板上给“男生”和“女生”下各画一面小红旗)。老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词不懂,用笔勾画下来,有哪些问题不明白,先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解决。(三)再读课文,质疑问难1、学生自由朗读,师巡视指导。2、学生小组内讨论。3、各组派代表提出不懂的问题。能当场解释的字词,采取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解答,难一点的问题梳理出并板书:(1)“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2)水滴怎么会把石阶滴穿呢?4、同学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想你们能自己解答,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这些词的意思。自己再读,找答案。5、师引导:有同学见过家门前的石阶被水滴滴出了一些小窝窝吗?请见过的同学来描术一下。6、小组内讨论:“小滴真能滴穿石阶吗?”抽生说相信或不相信的原因。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引导学生体会语气,请相信水滴能把石阶滴穿的一名同学来读水滴的话,试着用肯定的语气来读。另请“不相信”的一名同学来读石阶的话,试着用嘲讽不信的语气来读。7、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师评:两边的同学都读得很好,都可以画红旗。8、出示多媒体课件,生认真看画面:“水滴一滴一滴不停地落在石阶上,过了一年又一年,终于把石阶滴穿了。”你们现在知道“水滴石穿”是什么意思吗?抽生说,师补充。你能用这个成语说一句话吗?9、师范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生边听边想:(1)水滴和石阶谁的说法对?(2)水滴是怎么把石阶滴穿的?(四)启发思考,明白寓意。1 师小结:上课前老师说过了,水滴石穿是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除了告诉我们水滴能把石阶滴穿这个内容外,还要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你从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2 生自由发言,师给予肯定,表扬。3 师总结:同学说得真好。水滴石穿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不停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像水滴一样,朝自己的目标不停地努力进取,那么,你们一定会成功的。(五)拓展延伸你能找出与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成语或名言警句吗?(不屈不挠积少成多锲而不舍)二、学习“守株待兔”(一)引入新课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故事,今天,我们还经学习一篇有趣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守株待兔)大家齐读课题。2、想一想,“株”是什么意思?“待”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抽生说。3、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呢?想要知道吗?请大家翻开书,借助拼音自由朗读。(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读生字词: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农夫、窜出来、撞死、树桩、拎着、喜滋滋”。3、指导书写:窜、撞。4、小组检查朗读情况,一人读一段,检查字音是否读准。(三)深读课文,体会情感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读完后,抽生讲故事大意。2、再一次朗读课文,勾画出写农夫内心活动的句子。抽生读。3、指导朗读: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农夫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极了)读书的时候应该有什么样的表情?(高兴)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计?(快乐的,喜滋滋的)4、生自由练习朗读,师巡视指导。5、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读一读?指名读,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听完后请学生评价读得怎么样?(表情、语气、感情)6、你能读得比他还好吗?再抽生读。师评:两位同学都读得很好,结合最后一句,同学能不能加上什么动作神态,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学生组内练习朗读。7、请全体同学起立,一齐朗读这段,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神态。8、想一想,农夫心里还可能想些什么?先在小组内讨论,再汇报发言。(四)读想结合,表演课文1、自己读第三段,体会农夫感情。2、你能把农夫心中的希望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吗?可以加上动作说。抽生说,师及时给予肯定表扬。3、农夫的希望实现了吗?读最后两句话,想一想,农夫这时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失望)应该怎样读?试着读一读。4、再读课文,想一想,读这一段时,情感有哪些变化?应该怎样读?(由充满希望到失望)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抽生读,齐读。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农夫说些什么?小组讨论。指名说。师小结:同学们学得真好,老师也想对农夫说:你不应该把偶然发生的事当成必然会发生的事,不要再等了,赶快种田吧。6、学了这个故事,同学们的收获真多,想不想演一演这个故事?你可以按原文来演,也可以创造性地演。(1)学生组合小组,排练课本剧,师巡视指导。(2)学生表演课本剧。(五)拓展延伸1、把“守株待兔“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2、和父母合作表演“守株待兔“。寓言两则:水滴石穿、守株待兔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8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 读懂课文,明白“水滴石穿”“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和所蕴含的道理。3 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语气读好两个成语故事。4 有学习成语、积极应用成语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思,积累并灵活应用两个成语。教学准备1 教学挂图。2 查找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成语,引入课文题目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有故事的成语和有趣的成语,你们还能记起来吗?生说出成语。师:成语是我国语言宝库中十分有特色的宝藏,每个成语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水滴石穿”“守株待兔”。(师板书课文题目)二、自主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意1 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1)自己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2)勾出本课生词,多读几遍。(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词,借助工具书等形式掌握生字音、形、义。(4)正确书写本课8个生字。2 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讲了什么故事。(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成语故事。三、分别重点学习“水滴石穿”“守株待兔”1 学习“水滴石穿”。(1)同桌练习分角色读故事,想象当时的情景。(2)抽查、评价。要领:读出石阶轻视的语气,水滴自信的语气。(3)仿照文中句子,练习用“是还是”“既也”说话。(4)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5)拓展延伸。教师介绍几个与“水滴石穿”寓意相近的成语;学生联系生活讲一讲“水滴石穿”的事例。2 学习“守株待兔”。(1)激趣导入。师:这节课中,老师将与你们再次点击一个成语。(板书:守株待兔)提出学习目标:理解“守株待兔”的意思。(2)(出示挂图)自读课文,整体感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同桌合作读课文,学习生字“夫”“窜”“撞”。全班交流,通过做动作理解“窜”“撞”的意思,让学生讲讲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相机板书:偶得野兔)结合挂图,理解“株”“待”“守株待兔”的本意。“株”,树桩。随即学习生字“桩”,再次看图理解“桩”,并给它扩词。(3)理解课文,体会情感。再一次读课文,重点体会第2段中农夫的心情。自己勾出写农夫心理活动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读。请学生把自己勾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评价评价,谁读得好。结合最后一句(他拎着野兔喜滋滋地回家了),把动作神态加上去,绘声绘色地读这一段。结合挂图,想一想,说一说,农夫心里还可能想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板书:心存侥幸。(4)读想结合,背诵表演自读第3段,体会农夫感情。把农夫心中的希望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可以加上动作说。读最后两句话:等啊等啊,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他连野兔的影子都没有看见。农夫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什么庄稼都收不到了。想一想,此时此刻,农夫的心情又是怎么样的,应该怎样读。(伤心、难过、后悔)你想对这个农夫说什么?小组讨论。每一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板书:一事无成)再读这一段,想一想,农夫的情感有哪些变化?(希望失望)应该怎样读呢?演一演这个故事。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终将一事无成)四、课外作业1 课外阅读几则寓言故事。2 自主积累更多的成语。 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 1教案 沪教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文中2个生字;理解词语“枪瘾”;积累“疒、忄、木”的汉字。能力目标:能按要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感受作者的童真、童趣,以及对小动物的爱。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情感目标:能体会作者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并能激发起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 联系课文的相关小节,感受小作者对爸爸猎枪的恨以及对爸爸提出的种种希望,体会作者对小动物地关心和爱护。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方法:1.反复朗读实践,认读生字,了解课文内容,表达课文蕴涵的情感。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挖掘各小节间的内在联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中心。3.质疑、解疑,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能力。教学策略:1.定向质疑策略。2.合作学习策略。3.师生评价策略。4.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策略。教学准备:教师:灭绝动物的资料。学生:课前预习(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教学过程:一、理解课题,课题质疑。1.揭示课题,理解“恨死”一词。(1)朗读课题。(2)用近义词或自己的语言说说“恨死”一词的意思。(3)有感情朗读课题。说明:让学生用近义词或自己的语言对课题中“恨死”一词进行解读,不仅调动了他们已有的知识积累,而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情感基调是“恨死”而不是“恨”,这样对课文学习,以及中心的把握奠定了基础。2.课题质疑。“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二、读文解疑,学习1、2小节,体会作者对爸爸猎枪之恨。1.根据要求,自读课文,小组交流。要求:(1)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2)边读边思:联系课文的相关小节,思考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3)组内交流。2.朗读课文,注意字音的纠正。说明:课文虽然是一首由四个小节组成的诗歌,通篇只有两个生字,但是在交流朗读时仍然要关注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其中包括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根据标点适当停顿。课堂中应该根据明确的朗读要求,让学生参与评价。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倾听,边听边记的习惯,同时还让学生掌握朗读评价的方法!3.联系课文解疑,想象说话,理解词语,体会作者对爸爸随意伤害小动物之恨。(1)联系课文相关小节(1、2小节),交流反馈。板书: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冬天伤害小鸟小兽们说明:带着问题读文思考,并从文中寻找与问题相对应的小节,这些都是语文学科要培养的学习习惯。此教学环节是对课题的解疑“为什么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通过读文思考,学生们很快寻找到了与问题相关的第1、2小节。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如何将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完整地进行表达,如“因为爸爸用猎枪击伤了一支美丽的翅膀,作者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所以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2)选择性想象说话。如果被爸爸猎枪击伤的这只美丽的翅膀是一只蝴蝶或是一只小鸟的,蝴蝶和小鸟的命运会是怎么样的呢?寒冷的冬天,爸爸的猎枪响起,击中或击伤了小鸟小兽们,他们的命运又会怎样呢?(3)穿插理解“枪瘾”。引语:小动物们在爸爸的枪口下,呻吟着,可是爸爸却全然不顾。只要一看到这些动物们,他就忍不住拿起猎枪。课文中有一个词概括了爸爸喜欢用猎枪打猎这一特性枪瘾,这是一种可怕的嗜好。朗读词语“枪瘾”。观察“瘾”字形部首“疒”;积累相同部首汉字。说明:帮助学生理解、积累词语是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一项重要任务。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借助近义词,查字典等,但词语的理解都离不开一定的语言环境。文中“瘾”是个生字,意为“不好的嗜好”,与“枪”组成了一个新词“枪瘾”。对这一词语的理解,是建立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感受的基础上,用逆向法,即根据意思从文中寻找对应词语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对于表达词义的话语“课文中有一个词概括了爸爸喜欢用猎枪打猎这一特性”要表述得格外清晰,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4)小结:爸爸的枪瘾,使许多的小动物失去了自由,失去了生命,为此我恨死了爸爸的猎枪。4.有感情朗读1、2小节。(1)学生朗读,教师做多元化的评价。说明:“有感情朗读”,不仅是一种朗读实践,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而且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课文情感理解的过程,这是一种充满个性化的实践。因此教师的朗读讲评也应该尊重每个个体,如课文1、2小节地朗读,可以声音高亢,表达一种难以承受的愤慨,也可以用低沉之音,表现了一种痛苦地诉说。朗读评价以鼓励表扬为主,挖掘朗读者的闪光点,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三、定向质疑,默读解疑,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深深关爱。1.引导板书质疑。导语:课文中写道,爸爸用猎枪击伤了一只美丽的翅膀,“我”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了。随机板书: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梦再也不能飞翔(1)看着板书,你有什么疑问?(2)预测学生的质疑:“我”的梦是什么? 为什么爸爸用猎枪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我”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引语:为了知道“我”的梦是什么,我们首先要了解“我”对爸爸有哪些希望?学习课文的3、4小节。说明:定向的质疑,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同时也使产生的问题有思索的价值,为课堂教学服务。在问题的引领下,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涉及“我”对爸爸的希望的小节,为最终解决“我”的梦是什么,把握文章的主题铺平了道路。2.默读课文,思考问题。默读课文3、4小节要求:(1)不出声,不动唇,字字过目。(2)边读边思:“我”对爸爸有哪些希望?(3)用以下句式,组内交流。“我”希望爸爸,希望爸爸说明:课文的3、4小节都表现了作者为了使自己的梦实现,以孩子童真的口吻,委婉地向爸爸提出希望,因此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学习。在学习中,不仅要让学生体验作者的童趣,更要感受作者的一份真心。3.交流“我”对爸爸的希望,感受作者的童真,有感情朗读3、4小节。(1)根据句式交流“我”对爸爸的希望。深入思考:“我”是爸爸的儿子,平日爸爸会怎么照顾我?如果爸爸把小鸟、小兔想象成他的儿子,会怎么对待他们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让爸爸心中充满善良(2)有感情朗读3、4小节。同桌朗读准备。交流朗读,师生评价。评价标准:读准字音。读出作者心中美好的愿望。4 .小组讨论、交流。“我”的梦是什么?为什么爸爸用猎枪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我”的梦就再也不能飞翔?说明: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深入地了解后,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就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这就是语文学习的开放性特征。但是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回答的逻辑性、条理性,以及语句的完整性。5.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小结:作者心中埋藏着一份爱对小动物的爱!为此当爸爸用猎枪伤害小动物时,作者恨死了爸爸的猎枪;希望爸爸枪瘾来了时,把自己当成猎枪抗在肩上,希望爸爸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一只小兔,这样爸爸心中就充满了对小动物们的爱,小动物们能快乐的生活,这就是作者心中美丽的梦。作者的梦实现了,就如同长上了一对美丽的翅膀,自由飞翔于空中。6.小组竞赛,有感情朗读全文。四、课外延伸阅读。1.资料补充。引语:动物是地球的居民,人类的朋友,可是人类却无情而冷酷地对待它们,在过去的年代中,由于人类的猎杀和对环境的不加保护,使得各种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有些物种濒临灭绝,有些物种已经消失。灭绝的动物灭绝的动物是指原来生活在野外,但在过去50年中,没有被再次见到的动物。灭绝是生物进化中的正常现象,但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野生动物灭绝速度,已经达到了正常灭绝速度的1000多倍,从而使大量的野生动物过早地消失了。渡渡鸟渡渡鸟又叫“愚鸠”,是一种不会飞的鸟。它们生活在印度洋的毛里求斯岛,喜欢栖息在灌木型热带森林中。16世纪,人类大量捕捉渡渡鸟吃肉,人类带到岛上的狗和家畜也以鸟蛋和幼鸟为食,使渡渡鸟的数量急剧下降,到1681年全部灭绝。2.课外收集,完成表格。灭绝动物的名字特性简介灭绝时间灭绝原因完成表格后,你最想对人们说什么?请用几句话表达一下。板书设计:13 爸爸,我恨死了你的猎枪(恨透)击伤一只美丽的翅膀冬天伤害小鸟小兽们梦?再也不能飞翔让爸爸心中充满善良让小动物们快乐生活热爱小动物课后反思:课堂中,一学生是这样评价同学的朗读的: “因为爸爸用猎枪击伤了小动物,所以我恨透了爸爸的猎枪。在朗读句子从那时起,我恨死了你的猎枪时,恨死一词应该读得更响亮些!”许多学生点头赞成。学生的意思我理解,在他的心目中“恨死”一词朗读声音的轻重度决定了作者“恨”的程度。对朗读表现唯一性的评价标准,暗示的是学生思维的定式,就好比回家的路只有一条,遇到问题只能请求老师的帮助。学生的思维定式成因或许是多方面的,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意识,家庭教育等都是分不开的,但是思维定式将抹煞创造力,使人成为按部就班的机器,失去生机,那么在语文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培养敢想敢说的习惯。课堂应该是一个畅所欲言的舞台,每个学生应以能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意见、观点为荣。不同想法的出现,就能产生思维的碰撞,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学生的想法是对是错,不该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也不该是老师的一个评判,而应该让学生去实践体验,做出自我的判断。如上文中句子的朗读,到底是声音轻还是声音响更能表现心中对爸爸猎枪的恨,还是两种方法只要处理得当都行呢?实践出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