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阅读八《画鸡》word教案3.doc

上传人:sh****n 文档编号:5517420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阅读八《画鸡》word教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阅读八《画鸡》word教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阅读八《画鸡》word教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阅读八画鸡word教案3教材分析:画鸡是明代著名画家唐寅为表达自己对鸡的喜爱与赞美,写的一首咏物诗,语言浅显易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鸡并不陌生,对于写鸡的古诗,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鸡的赞美之情。目的: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课前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动物?它是什么样子?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你们猜是什么?(出示谜语,打动物名字。)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啼,它叫人们早早起。(大公鸡)3、你见过大公鸡吗?什么样子?你们喜欢它吗?4、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为它画了一幅画,还为它写了一首诗,名字叫画鸡(板书课题)。二、初读古诗。1、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你看到什么?(从感官上感受大公鸡的美。)2、图上的大公鸡美丽,诗中的大公鸡更美你们想读吗?指名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3、师范读(读出诗的韵味)。4、指名读。学生互相评价。5、指导朗读,读出诗的节奏。画鸡头上/ 红冠/ 不用裁,满身/ 雪白/ 走将来。平生/ 不敢/ 轻言语,一叫/ 千门/ 万户开。6、集体读。(强调读书姿势,养成良好读书姿势)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听,读出了古诗的韵味。让我们再细细品读诗句,感受唐寅对公鸡的喜爱。三、品读诗,感悟情。1、出示前两句。(1)指名读前两句诗。思考:这两句写了公鸡的什么?(2)指名回答。 板书(红冠、雪白)(3)观察鸡冠花图片,联系公鸡鸡冠的样子、颜色,再抓住诗中的色彩字:红、白,在对比衬托中体会公鸡美丽。板书(美丽)。(4)指导朗读。读出公鸡的美丽。(5)指名读,生评价。过渡:公鸡不仅有红红的冠子,雪白的羽毛,非常漂亮,而且它还会叫。(1)谁知道公鸡怎样叫?(模仿)(2)公鸡什么时候才叫?公鸡一叫就怎么样呢?平时公鸡乱叫吗?所以诗人说2、出示后两句(1)朗读后两句。(2)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了?就把门怎么了?(3)大家知道农民伯伯很勤快,但公鸡比农民伯伯起得早,你们想想这是一支怎样的公鸡?(引导学生体会公鸡的可爱、勤快。板书:勤快)(4)指导朗读后两句。(读出勤快)过渡:小朋友,我们感受公鸡的美丽、勤快,诗歌的优美,那是谁为我们画鸡?谁为我们写诗?3、介绍唐寅。四、创设平台,自我展现。1、编动作,自由朗读诗歌。2、指名上讲台前,边做动作边背诵。3、集体试唱春晓,4、自己试唱画鸡。5、请勇敢的孩子到讲台前试唱画鸡。展示自己的风采。五、总结全文。1、你喜欢大公鸡吗?你想怎样夸夸这只大公鸡?2、唐伯虎把这只大公鸡画得这么漂亮,古诗写得这么美,那你还搜集到哪些描写动物的古诗呢?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3、再读古诗,表达对公鸡喜爱之情。教学反思:画鸡这节课,是我西安学习后的汇报课,我以全国特级教师戴建荣老师“浅唱低吟学古诗”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用“听读演 唱”的环节贯穿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灵活多样的品读中,让学生体会、感悟诗之美,公鸡之美,以读促教,以读代教。创设平台,让学生在交流、表演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想像和创新等能力。体现语文课和艺术课相融合,享受古诗的美,陶冶情操。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对于低年级学生,面对这么多家长和不熟悉的教师,难免有些紧张。于是在导入时,我采用谈话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谈自己喜欢的动物。消除恐惧心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谜语,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心情舒畅,学习兴趣高。二、以读激情,启发想象。古诗朗读背诵是教学的重点。在朗读训练这个环节中,我采用集体读、范读、个别读、表演读等形式,结合观看鸡冠花图片,给学生创设美的意境,体会诗句优美,大公鸡的形美、可爱,激发学生的感情。此时,许多新的念头在学生脑海闪现,充满创造热情,让给学生在边背诵边表演中,去逼真模仿,在宽松活泼的教学中,感受古诗的美,记住诗句。三、拓展延长,留有余韵。学校广播播放古诗春晓歌,让学生试唱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试着浅唱画鸡,体会古代诗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浓厚兴趣,让浅唱低吟的古诗法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无穷的快乐。改进的:1、课前准备不充分。如果让学生把公鸡画出来交流,便会更好激发学生兴趣。2、对“走将来”未作解释。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下册阅读六奇妙的眼睛word教案教材分析解题这是一首儿童诗,介绍了奇妙的“眼睛”。“眼睛”用了引号,表示比喻人的意思,是将一种事物比做眼睛,那么诗歌究竟将什么比成了眼睛呢?而且又是“奇妙”的眼睛?这样的题目很容易吸引读者。结构分析这首儿童诗有三节,分别介绍了“奇妙”的“眼睛”。第一节写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第二节写显微镜是医生的“眼睛”。第三节写潜望镜是海军战士的“眼睛”。每节句式、字数大致相同。语意理解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显微镜是医生的“眼睛”。潜望镜是海军战士的“眼睛”。三句句式相同,分别用“是的眼睛”的形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将“天文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比做“天文学家”“医生”“海军战士”的“眼睛”。“眼睛”是人最宝贵的东西,这个比喻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密切的关系,也写出了喻体的重要性。“天文学家用它,可以看到遥远的星空。”“医生用它,可以看见极小的病菌”“海军战士用它,可以在潜水艇里,监视海面上的敌人。”这三句分别说明了“天文望远镜”“显微镜”和“潜望镜”的作用:前两句句式相同,第三句稍有变化,特殊交代了潜望镜使用的场所。有了这些交代,我们就更深入地理解了“眼睛”的比喻。写作特点1?形象贴切的比喻,本文用“眼睛”作为喻体,形象地说明了“天文望远镜”“显微镜”和“潜望镜”的特点和作用。2?排段的手法,使诗歌读来琅琅上口,而且内容上也易于被儿童理解接受。3?用词准确,如“看到”“看见”“监视”三个词的选用,又如“遥远”“极小”等词的使用都准确生动。教学建议(一)搜集相关资料教学前布置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天文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的知识。(二)注意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出示图片天文望远镜、显微镜、潜望镜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大家简单介绍。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可先借助拼音读,读熟练后,只看汉字读,边读边自主识字。读后可交流:奇妙的“眼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用处?3?学生充分谈出自己的感受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练习尝试背诵,可采用竞赛形式,读中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4?说一说,今天你在“快乐读书屋”中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自由谈感受。5?思维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科学仪器?它们又是谁的眼睛呢?可以让学生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了解的知识仿照课文中的语言格式说一说。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资料天文望远镜观测天体的望远镜。一般指光学望远镜。聚光能力强,能观测到微弱的天体。有折射式、反射式和折反射式三种型式。随着天文观测波段的扩展,还相应发展有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紫外望远镜和x射线望远镜等天文望远镜。显微镜获得微小物体或物体微细部分的放大像,以便观察的光学仪器。一架显微镜通常备有若干个不同焦距的物镜和目镜以供选择。优质显微镜能分辨相距约十万分之一厘米的两个物点。根据不同需要,有不同用途的显微镜(如偏振光显微镜、相衬显微镜等)。各种显微镜广泛用于生物学、医学、农业以及矿冶、纤维、机械等工业中。潜望镜在隐蔽处观察外界情况时常用的光学仪器。实际应用的潜望镜由物镜、目镜和两个直角全反射棱镜组成。来自远处的光线被上下两棱镜所全反射,而为观察者所看到。在潜水艇、坑道和坦克内常应用潜望镜来侦察敌情。潜水艇主要在水面下进行战斗活动的军舰。以鱼雷或导弹等袭击敌人舰船和岸上目标,并担任战役侦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