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蜀中九日》《送柴侍御》 1教案 沪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6789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蜀中九日》《送柴侍御》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蜀中九日》《送柴侍御》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蜀中九日》《送柴侍御》 1教案 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蜀中九日送柴侍御 1教案 沪教版古诗简析:1蜀中九日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手法上第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然而却不能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之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2送柴侍御这首诗大约是诗人贬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今湖南省武冈县),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诗中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这是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 古诗注释:九日:指九月九日重阳节,旧时人们逢此日要登高会宴。他席他乡:在他乡作客,此处指剑南,即今四川成都。南中:诗人的家乡在成都的北面,因此称剑南为南中。侍御:官职名。通波:波路相通。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教学目标:1学习蜀中九日,了解诗人九日登高、遥望故乡、客中送客、愁思倍加,感受诗人佳节思亲的感情。学习送柴侍御,了解诗人送别好朋友柴侍御时看似无情却有情的心情。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蜀中九日。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由已学的送别的古诗导入,揭题。1提醒学生注意“侍”和“御”的字形区别。2了解柴侍御和作者的关系,介绍作诗背景。二、初读。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利用工具书读通顺。2检查朗读情况,正音,以多种方式读熟古诗。3在这首诗里,作者送别朋友时的心情如何?从哪里看出来?(送君不觉有离伤)三、品读,感受作者独特的写离别手法。1朋友要去远行,分别在即,诗人却一点也不觉得悲伤,为什么会这样呢?(1)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河水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不觉有离别的伤感。体味“接”的妙用。 (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你我有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乡呢?2感情朗读。四、(学习第二首诗)读题,解题。(一)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自由读)(二)品读感悟。1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2师生交流。(1)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九月九日登上望乡台,好客的人,频频举杯劝我开怀。(2)人今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他们怎知我客居他乡的痛苦,却奈何痴情的鸿雁在此时从我的家乡翩翩飞来。3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三)朗读感悟。五、拓展延伸。积累思乡、送别的古诗。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阿里山的云雾教案 人教版教学要求:1、了解阿里山云雾的特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好词好句积累下来。教学重点:了解没有风的时候,云雾有哪些特点;起风时云雾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作者为什么会对产生“莫名的惊愕与喜悦?”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1、学生板书课题,并说说对课题的理解。(学生自己板书并讲解课题的意思,无疑会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自豪感。)2、其他学生补充对课题的理解。二、展示预习过程(本篇课文是独立阅读课文,就是鼓励和要求学生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来自己学习这篇课文。教师在课堂中也应作为和学生共同学习的成员,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1、按固有的预习要求汇报。(1)预习过程中,文章中的哪些词、句、段激起你读的欲望?(2)预习过程中,文章中的哪些地方激起你查询资料的欲望?(3)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地方值得你鉴赏?(4)预习过程中,有哪些地方需要老师的帮助?2、汇报。(1)汇报读的情况。教师在此处应该适当的点拨与指导。例如第二自然段中的“有些”,4个有些所引出的句子的感情处理就不一样;读后还可以询问为什么这样读,这样学生会针对一些词句做出一定的解释,解决了字词。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示,运用读的各种形式,如大声读,默读,齐读等,让每一个人都参与到其中来,从而进行有效地积累。(2)汇报查询的资料。读后,教师要根据学生查询到的资料给予充分的时间。例如有的就查到了阿里山的森林、日出、樱花等奇观的资料,就应该尽情地展示,有的查到了一些课文中的词语解释,还有的针对课文中的内容查找的资料,例如“蓬莱仙岛”。汇报资料的过程就是学生扩展学习的过程,教师要格外的重视。(3)汇报课文的可借鉴之处。这个环节的教学设计,实际上是让学生有意识地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生能感悟到什么,感悟多少都可以。可以从文章的用词、修辞、开篇、顺序、语言风格、中心等各个方面谈。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以体会云雾的特点。(4)谈有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这是答疑的过程。教师要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能做出回答,就让学生答;实在回答不出的,教师和学生一起商讨。要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质疑能力。四、教师总结站在肯定的角度,对学生的自学给予鼓励。可以做一些精彩发言的回顾。(主要是让学生再一次体验成就感,激起自学的愿望,不会被自学吓倒。教师生动、肯定、赞美的语言会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自学,乐于展示。)五、课堂练习六、实践活动根据自己或同学们搜集的台湾的资料,自由结组,办一张报纸,以宝岛台湾为题,了解台湾的历史,风土人情。-板书设计: 2*阿里山云雾无风:朦朦胧胧精妙的山水画有些有些有些有些尽情欣赏翻滚、奔涌、升腾、追逐惊愕与喜悦有风:忽而忽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