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11875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专题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人民版必修2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4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检测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年9月浙江宁波十校联考)下图是1919年5月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湘潭学友会的合影,该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主要特征是()A.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B.删繁就简,婚姻自主C.交汇碰撞,日新月异 D.返璞归真,渗透融合解析从照片可以看出,人物着装有西装革履、长袍马褂,故A项正确;图片为学友会的合影,不能反映当时婚姻状况,故B项错误;静态的照片不能反映日新月异,故C项错误;照片恰恰反映了服饰的不断西化,与返璞归真相悖,故D项错误。答案A2.1912年9月,上海申报载文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装。”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A.服装种类繁多,追求时尚成主流B.东西文明碰撞,中西服饰难以共存C.尊孔复古盛行,服饰改革艰难D.社会发生巨变,服饰呈现多样化解析题干体现的是服装样式的多样化。A项中的追求时尚,B项中的难以共存,C项中的尊孔复古,都与题干含义不符。D项正确反映了题干思想。答案D3.(2017年6月浙江嘉兴高二期末)1928年4月,国民政府宣告“为发扬精神起见”,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张学良发文指出“统一已成,政治及应划一”,东北各级机关人员一律着中山装。这表明()A.服饰具有政治认同意义B.服饰是民族身份的标识C.生活呈现全盘西化倾向D.国家对社会风尚的控制解析根据材料中“为发扬精神起见,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和1929张学良指出“统一已成,政治及应划一”,要求东北机关人员一律着中山装,说明当时的中山装体现重要的政治意义,故A项正确。答案A4.(2018浙江宁波十校模拟)“满街的列宁装和中山装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特明显的时尚象征吧。”“那个时代”最有可能是()A.民国初年 B.抗日战争时期C.建国初期 D.“文革”时期解析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建国初期,中国把苏联看成社会主义老大哥,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所有领域都在向苏联学习,穿着也不例外,“满街的列宁装和中山装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特明显的时尚象征吧”,所以那个时代最有可能是建国初期,故C项正确。答案C5.(2017浙江温州中学模拟)“文革”时期,毛泽东的诗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都喜爱穿的是()A.中山装 B.列宁装 C.军装 D.西装解析“文革”时期流行的装扮是剪短发、戴军帽、穿军装、手捧语录本。“不爱红装爱武装”反映了当时人们喜爱穿的是军装。答案C6.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君”“先生”的称谓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男人的社会地位下降 B.西式称呼取代了传统称呼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民主、平等观念对国人的影响解析前者的称呼带有封建等级色彩,后者的称呼体现了民主、平等。答案D7.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解析依据“年”“宜春帖子”可知A项错误。C、D两项题干中没有体现。“20世纪初”“三民”表明这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答案B8.(2018年4月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一期中)下图所示连环漫画绘制于20世纪30年代初。这组漫画不能反映近代中国()A.汽车工业的发展 B.交通工具的演进C.社会习俗的变迁 D.底层民众的命运解析这组漫画出现汽车,但当时中国还没有汽车工业,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从人力车到汽车,反映出交通工具的演进,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人们更习惯乘坐公共汽车,反映出社会习俗的变迁,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人力车夫失去工作机会,命运悲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9.(2017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歌曲放足歌中唱道:“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歌曲描绘的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 B.中华民国初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中华民国成立,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放足歌描绘的现象最早出现于民国初期,故B项正确。答案B10.(2017年3月浙江宁波测试)1906年2月17日,大公报报道:“本月二十三日(阴历,阳历为16日)为电车初次开车卖票该电车往来次数甚密,搭客甚多,道旁观者如堵。”这一新闻发生于()A.天津 B.上海 C.广州 D.北京解析根据材料“1906年”“电车初次开车卖票”,1906年天津第一条有轨电车路线建成通车,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答案A11.(2017年9月浙江宁波十校联考)从晚清顽固派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害地脉”到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的历史变迁反映了()A.封建迷信是当时阻碍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B.官员的喜好对各行业的发展有决定性影响C.中国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是向机械动力演进D.近代交通的进步逐渐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解析根据材料“顽固派官僚认为火车的轰鸣与震动会损害地脉到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亲自担任全国铁路督办”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变化,故D项正确。答案D12.(2017年6月浙江湖州高一期末)下列交通工具最早出现在上海的是()有轨电车公共汽车地铁磁悬浮列车A. B. C. D.解析1899年,中国大陆最早的有轨电车出现于北京,故错误;1924年,上海出现公共汽车,故正确;1969年,北京开始运营中国境内最早的地铁,故错误;我国第一辆磁悬浮列车2003年开始在上海运行,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答案D13.(2018浙江湖州模拟)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坐上火车去拉萨,去看那神奇的布达拉。”我国实现火车到拉萨的愿望是在()A.“一五”计划期间 B.民国初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21世纪初解析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贯通,这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答案D14.(2018浙江嘉兴高一模拟)1907年东方杂志发表兴女学议一文,指出“使女子有国家思想、公共观念,以为异日陶铸幼童之地者,固当今第一要务也。”作为个案,这折射出()A.辛亥革命之民族民权思想影响巨大B.国家意识和公共观念深入人心C.传统女性观的变化与新思想的传播D.“教育救国”主张被大众接纳解析传统观点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材料中“兴女学”“使女子有”表明传统女性观的变化,“有国家思想、公共观念”表明新思想的传播,故C项正确。答案C15.(2017浙江绍兴模拟)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了当时()A.传统旧俗遭否定 B.新旧事物的冲突C.新旧事物的并存 D.社会转型的苦痛解析材料“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体现新旧事物的并存,故C项正确。答案C16.(2018浙江杭州七县高一期末)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A.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B.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C.报纸上出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D.搭乘地铁出行成为现实解析20世纪20年代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变迁中,新式婚礼在鸦片战争之后,沿海地区出现,故A项正确;穿列宁装成为一种时尚是在20世纪50年代,故B项错误;九一八事变是在1931年9月18日,故C项错误;地铁在中国出现是在1969年,故D项错误。答案A17.(2017年4月浙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高一期中)1881年,曾纪泽上书称:“无电线以资迅速,故虽由电请旨,非旬日所能往还。”材料中的“电线”是指()A.电话 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答案B18.(2018浙江仿真模拟)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称呼上,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这些社交礼仪变迁最早出现在()A.辛亥革命后 B.五四运动后C.抗日战争后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析跪拜作揖等习俗和“老爷”“大人”等称呼是封建体制下的产物,其废除反映了此时我国政体发生重大变革,这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故选A项;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后,我国政体并未发生变革,故排除B、C两项;新中国成立是在1949年,比辛亥革命要晚,排除D项。答案A19.(2017年9月浙江嘉兴基础测试)19世纪70年代,一位旅居上海的洋人发现,上海的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着巨大变化。下列现象中,他能看到的有()上海周边乡村妇女进城从事缫丝、卷烟等工作上海一份杂志的封面人物是南通工商巨子张謇上海与伦敦之间商业讯息可通过有线电报传递上海轮船招商局开拓中国近代轮船航运事业A. B.C. D.解析鸦片战争后,伴随列强入侵,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一些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进入城市谋生,正确;19世纪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刚刚诞生,而张謇在甲午战争后才投身实业,与材料时间不符,错误;19世纪70年代上海出现电报,正确;19世纪70年代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正确,C项符合题意。答案C20.(选考)(2017浙江省“超级全能生”联考)1885年6月16日杭州一菜场失火,上海的申报当天就接到关于此事的电讯稿,第二天就登在报纸上了。申报的新闻搜集如此快捷主要得益于()A.铁路运输的发展 B.轮船航运的发展C.电报等通信发展 D.报纸等传媒发展解析据材料“1885年6月1 6日杭州一菜场失火,上海的申报当天就接到关于此事的电讯稿,第二天就登在报纸上了”中的电讯稿可知,申报的新闻搜集如此快捷主要得益于电报等通信发展,故C项正确。答案C21.(选考)(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演义白话报创刊于1897年。该报创刊以前曾在申报上刊出广告,声称“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约会时事、新闻两门”。梁启超也曾在时务报上热情介绍该报。该报第十三册刊出了一则新闻孙逸仙,说孙中山犯了“谋叛大罪”。下列说法与上述材料不符的是()A.该报使用白话文B.该报新闻导向受政府主导C.维新派曾关注此报D.该报因内容的通俗性受民众欢迎解析根据“本报当用白话,务使人人易晓”可知其使用白话文,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约会时事、新闻两门”和其刊登的内容与政府主导一致,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梁启超曾介绍过此报,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民众非常喜欢的内容,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22.(选考)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做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了解重大事件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解析材料反映了京报对当时新闻的报道,使国人迅速了解巴黎和会。故选B。答案B23.(选考)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开始试播。这()A.说明新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B.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C.标志着地方电视台的纷纷建立D.体现了电视技术的迅速提高解析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答案A24.(选考)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主要发挥电视()A.娱乐的功能 B.传播资讯的功能C.艺术展示的功能 D.编导与观众互动的功能解析这些栏目主要是介绍政治、经济等新闻,因此B项准确。答案B25.(选考)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有网友就打出了“台湾,你妈喊你回家吃饭!”的口号,得到了普遍认同。由此可见,网络传媒()具有迅速传递信息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决定社会的舆论导向A. B. C. D.解析网络中的内容迅速传播,并很快得到人们的认同,符合题意;并没有在材料中体现出来;材料中是偶然的帖子广泛传播,成为流行语,并不能决定社会的舆论导向,是错误的。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26题22分,27题10分,28题18分,共50分)26.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鸦片战争前鸦片战争后的新变化长袍马褂中山装、西装等中餐西餐马车、轿子人力车、火车、电车、汽车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由恋爱、新式婚礼材料二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出现了所谓“四合院欧化”,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如此,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可谓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摘选自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10分)(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8分)答案(1)服饰、建筑、饮食、交通、婚礼习俗。(2)特点:中西合璧,相得益彰;既保留传统、又吸收西方优点。原因: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3)积极影响: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1)观察材料一,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5分)(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5分)答案(1)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2)积极影响: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现代化进程。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材料二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梁启超时报发刊词材料三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人自办报纸的原因。(8分)(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概括特点;第二小问,中国人办报的原因可以结合时代背景从内部和外部原因分析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归纳。第(3)问,从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原因:社会时势的需求(民族危机加深);外国人办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或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2)传递国内外信息;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引导舆论。(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