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507516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总复习教案 北师大版课题 第一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 在整理与复习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2、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习有关万以内数的数的读写法,比较大小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巩固万以内数的读写法,会比较数的大小;结合生活实际,会估一估。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一估。教学过程一、我的成长足迹。1、 师:同学们,三年的学习生活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我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话要对同伴和老师说一说吧,谁愿意说一说三年来你在数学上有了哪些收获?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3、 作品欣赏。将上学期在数学活动周中获奖的优秀学生作品数学小报进行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本进行展示。 4、学生自评、互评。 自我评价:说一说自己三年来在课堂上、作业方面、数学兴趣等等方面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说一说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同桌互评:同桌之间或者比较了解的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二、基本练习。 1、课本第79页第1题:读数写数。 说一说,你对哪幅图中的哪个数比较感兴趣,你能读出来或写出来吗?(1) 要求学生独立地写数和读数,并说说你是怎么读或写的?(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课前所收集的万以内的数据。重点是体会中间有0和末尾是0的读写。 2、第2题: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下画钩。 (1)两个数相乘,积比1000大一些,比xx少得多,可能是( ); 3270 4819 2151 (2)38与23的积可能是: 863 874 594 这两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老师进行概括。如第二题,可以先判断积是个位是几,因为两个乘数的个数是8和3,所以积的个位肯定是4,因此排除863,再进行估算选出合适的答案。 3、找规律填数。(1)2085 2090 2095 ( ) ( )(2)1200 1100 1000 ()()先找到一组数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规律填写下一个数。、在括号内填上“、或”。认识符号、的意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对于常见的量的单位,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复习克、千克质量单位。让学生回顾所学的有关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回想一下:哪些物体大约重克、千克。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板书设计数与计算(1)2085 2090 2095 (2100 ) (2105 )(2)1200 1100 1000 (900)(800)课题 第二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 会比较数的大小,根据一定的情境,能够进行判断。2、 进一步认识分数和分数的意义,并会比较分数的大小。3、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会比较数的大小;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巩固练习。 1、书本第78页第6题。 四位同学的体重分别是38千克、42千克、39千克、41千克,想一想,标出每位同学的体重。小兵:我比小芳重,比小军轻小丽:我比小芳轻。 师: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话进行判断。 从第一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从第二句话,我们可以判断:小军小兵小芳小丽 2、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1) 看到图后,先说一说图的意思。(2) 根据图的分法再写出分数。(3) 能正确地写出分数,并读出分数,同时理解分数的意义。 3、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并比较大小。(1) 先根据图上阴影部分写出分数。(2) 然后根据阴影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大小。(3) 复习有关简单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二、说一说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 先自己找一找与日常密切相关的数,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数与计算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课题 第三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会计算万以内有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加减法,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会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运算。以及两步运算为主的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准确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准确率。教学过程一、计算。 1、简单地复习有关加减乘除的有关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练习。 2、让学生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的地方或者说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其他同学的。学生发言教师小结,把学生作业中错误率比较高的题目和类型进行讲解。 3、完成书本上第80页第10题: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检查,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检查的。从而提高学生检查的意识和能力。二、解决问题。 1、书本上第11题。 5只动物要同时过河,该怎样乘船?要示学生独立思考后用线连一连。答案:大象和牛乘大船,其余的乘小船。 2、书本上第12题。 题目:小明要买一种饮料和一种点心,他只带了4元,可以有哪几种选择? 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先排除买蛋糕的可能,因为选择蛋糕,余钱不够再买一种饮料。小明可以选择两种饮料和两种点心搭配,共有四种选择:牛奶与面包 牛奶与饼干桔汁和面包 桔汁和饼干 3、书本上第13题。 题目: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多长? 解决这类问题,一般先确定一个标准,再估算。第一个问题: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200张纸大约厚12厘米;第二个问题:一个班大约40人,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30个班。第三个问题:10步大约7米,1200步大约1207=840米。 不同的纸张厚度不同,不同的人步长也不一样,实际教学时可请学生选实际量一量,再估算。 4、列竖式计算。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设计数与计算牛奶与面包 牛奶与饼干桔汁和面包 桔汁和饼干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1200张纸大约厚12厘米;一个班大约40人,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30个班。10步大约7米,1200步大约1207=840米。课题 第四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会进行计算,学会检查,并提高准确率。教学重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1、哪种要便宜。出示书本上的两幅图,让学生看懂图意。第一幅图:如果把2千克的大瓶作为标准,那么小瓶的要达到大瓶的数量,需要乘4,所以价钱也乘4。如果把小瓶的作标准,那么大瓶装的买500克,只需要除以4,价钱也除以4。第二幅:判断哪种油便宜。先让学生思考,再讨论。二、计算。 让学生把这些题做在2号本上,教师批改后,再针对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出一些题让学生练习。三、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有96位客人用餐,可以怎么样安排桌子?合理地安排桌子,要让客人都有座位,桌子上又没有空位。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安排方法,如8张圆桌,2张方桌;4张圆桌,7张方桌。四、递等式计算。 也要求学生做在2号本上,独立完成。五、解决问题。出示题目:小明星期天想帮妈妈做事情,下面是小明做每件事所需要时间:用洗衣机洗衣服30分,扫地5分擦家具20分, 晾衣服5分怎么样做得快?至少要花多少分? 教师引导学生用洗衣机洗衣服的同时,先后做扫地、擦家具两件事,共用25分,最后晾衣服5分,最后晾衣服5分,所以至少要花35分。板书设计蜂蜜:(1)大瓶:xx克 20元,小瓶:5004=xx克、64=24元(2)大瓶:xx4=500克,204=5元 小瓶:500克、6元。食物油:中小瓶:484=12元、555=11元课题 第五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应的生活实际问题,能列举各种结果。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出示题目和图片:小猫到小狗家做客,要过两条河,画一画有几种走法。(1) 学生独立思考后,和同桌交流。(2) 可以进行板书:AC、AD、AE BC、BD、BE二、在方格中填上适当的数。 要求:(1)5位于中央; (2)每一数字不能与比它大1或比它小1的数字在同横行; (3)2、4在最下面一行; (4)1和6在最上面一行; (5)8在5的上面; (6)9在中间的竖行内; (7)3、4、6在最右边的竖行内; (8)7在3左边的第二个空格内。 让学生根据要求一步一步地填入空格内,最后集体校对。 答案:186753294三、数学活动:24点。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在比赛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24点的方法和技巧,然后进行小组比赛。板书设计数与计算AC、AD、AE BC、BD、BE总复习:空间与图形课题 第一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方法。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方法。教学难点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教学过程一、回顾与练习。 1、书本上第84页第1题。 让学生看懂图意,然后根据照相机的位置判断所拍到的熊猫照片。 2、出示书本上第84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样的角叫锐角、直角、钝角,教师板书。在下面星座中,用红笔描出5个角,并说说这些角中的哪些是锐角、直角、钝角。 3、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1) 长江大约长6300( );(2) 小华家住房面积是98( );(3) 豹子每时大约可以跑120( );(4)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5( );(5) 课桌大约高80( )。 体会并认识长度和面积单位,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 4、出示书本上第85页的第4题。 题目:有一块长15米、宽12米的草地,草地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在草地四周围上护栏,护栏长多少米? (1)让学生回忆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面积=长宽 长方形周长=(长+宽)2 (2)让学生理解“占地面积”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求护栏的长就是求长方形周长。 5、李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选择哪种方砖便宜?需要这种方砖多少块? 让学生思考先求出什么,再求出什么。第一步先求出客厅的面积:64=24(平方米)=2400(平方分米)第二步再求出方砖的面积:22=4(平方分米)11=1(平方分米)第三步求出方砖的块数:24004=600(块)24001=2400(块)第四步求出价钱:6005=3000(元)24003=7200(元)比较: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要便宜,需要600块。二、完成课堂作业本和同步练习。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要学会检查。板书设计空间与图形长方形面积=长宽 长方形周长=(长+宽)2 64=24(平方米)=2400(平方分米)22=4(平方分米)11=1(平方分米)24004=600(块)24001=2400(块)6005=3000(元)24003=7200(元)比较:边长为2分米的方砖要便宜,需要600块。课题 第二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的形状,并进行辨认,会辨认八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图,会判断轴对称图形。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策略。教学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判断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解决问题。 1、书本上第85页第6题。 在一个长方形花坛四周,铺上宽1米的小路。(1) 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 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问题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对学生来讲,难度不大。算式:2015=300(平方米)问题2:让学生思考一下小路的面积如何去求?引导学生思考:小路的面积=整个长方形的面积-花坛的面积 并让学生思考:整个面积的长和宽是多少米?(20+1+1)(15+1+1)=374(平方米) 小路的面积=374-300=74(平方米) 2、搭一搭、看一看。 出示由4个正方体所搭成的物体形状,然后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块小方块。(1) 出示书本上的小木块。(2) 组织学生开展数一数的活动中,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搭一搭。(3)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4、下面是5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1) 出示5路车的路线图。(2) 让学生回顾平面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 然后根据路线图填写书上的内容。 5、下面图案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让学生思考怎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然后判断,如果是轴对称图形,让学生画出轴对称线。板书设计 空间与图形2015=300(平方米)(20+1+1)(15+1+1)=374(平方米) 小路的面积=374-300=74(平方米)课题 第三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复习有关简单的路线图,进一步感知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和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有关简单的路线图,会辨认运动方式,并能根据要求画出相关图形。教学难点画出轴对称图形和平移后的图形。教学过程一、方位图。 1、复习。(1) 简单地让学生回顾一下有关方位的知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 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在教室里同学间的相互之间的位置情况。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 (1)教材示范:邮局在(华光路)和(柳泉路)的交叉路口的(西南)角。 让学生理解是填路名和方位。 (2)问题1:育英小学在电影院的( )方向。 引导学生找到育英小学和电影院,然后根据它们的位置来判断。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3)问题2:公园在( )和( )的交叉路口的( )角。 同样引导学生先找到公园,再找到与公园相邻的两条路,再判断其方位。(4)问题3:张丽去上学,她可能沿着( )向( )走,到华光路再向( )走,在马路的( )侧就是育英小学。 让学生找到张丽家和小学,然后根据张丽所走的路线来完成此题。(5)问题4:张丽上学还可以走哪条路线? 同学之间说一说后集体交流。二、运动。 1、回顾。让学生回忆一下,像哪些物体的运动我们认为是平移,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 2、书本上第87页的练习。逐一出示四幅图,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哪种运动方式?思考后举手发表。三、在方格纸上画图。 1、出示几幅图,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你们画出对称轴。 2、在方格纸上出示几幅比较简单的图形,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图形,并说一说是什么图形。 3、出示书本上第88页第13题的第1小题。让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这幅图形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如果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也可以借用镜子来完成。 4、平移图形。出示三幅图形,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平移,在平移前让学生说一说在平移的过程要注意的问题。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5、完成书本上第2小题。 将小船向下平移5格。统计与可能性课题 第一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认识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经历简单数据的统计过程,会制作简单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和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2、培养学生统计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会进行数据的统计,会制作统计图,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数据的统计过程。教学过程一、近视眼发病率。 1、出示明光小学xx年一年级至六年级近视眼发病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表,说一说你看了以后想要发表什么意见或建议? 2、制作统计图。(1) 先让学生观察这张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的横行表示什么?竖列表示什么?(2) 观察竖列,看一看一格表示几?(3) 要求。让学生说说在制作统计图的过程需要注意些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4) 学生独立制作统计图。完成后先与同桌进行交流,然后再集体交流。 3、回答问题。(1) 问题:几年级的发病人数最多,达到( )人。(2) 问题:全校的近视眼人数共多少人?要求学生列式计算。(3) 问题:六年级发病人数是一年级的几倍?要求学生列式计算。二、1分钟跳绳。 1、出示三(1)班男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情况。让学生说一说看到这些数据后你有什么感想? 2、统计数据。 (1)让学生思考通过怎样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 有的学生可能说通过同桌合作完成,也有学生可能一个一个进行统计(2)建议大家同桌合作完成:一个学生报成绩,另一个学生用“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3)交流统计的结果。让学生思考:如何检验统计的结果是否正确:把统计结果的人数加起来看是否等于原先的人数。 3、制作统计图。(1) 观察统计图的横行和竖列分别表示什么?1格代表几?(2) 独立完成其制作。完成后同桌交流,再集体交流。 4、回答问题。(1) 问题:三(1)班男同学跳绳成绩最好的是几号同学,跳了几个?(2) 问题:学校规定,1分钟达标成绩是110个,三(1)男同学达标人数是几个,占男同学的几分之几?课题 第二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根据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知道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能够列举结果,并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解决问题,在可能性中能列举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回收报纸的统计表。1、出示三(1)班同学回收废报纸的情况统计表。2、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1)问题:全班共回收报纸多少千克? 要求学生列式完成。25+28+30+18+24+25=150(千克) (2)问题:平均每个小组回收废报纸多少千克?要求学生列式完成:1506=25(千克) (3)问题:如果每千克废报纸值6角,这次回收的共值多少元? 在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1506=900(角)=90(元) (4)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掷小正方体。 1、出示小正方体的情况:6个面上分别写着数字1、2、3、4、5、6。随意抛一下,小正方体落在地上后哪面朝上?可能出现哪些结果? 要求学生能够罗列出现的结果。 2、实验。每个同学抛20次,并记录每次出现的数字,记在书上。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3、个人汇总。将自己抛了20次的结果进行汇总,出现每个数字的次数分别是多少次。 4、小组汇总。每个小组的成员将自己的结果汇报给小组长,小组长进行统计。 5、全班汇总。教师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总,将结果出示在黑板上。 6、观察这些数据后,你想说说什么?三、摸一摸、猜一猜。1、口袋里有一个红球和一个黄球,从中任意拿出一个球,可能是什么球?2、口袋里有8个红球和2个黄球,从中任意拿出一个球,拿出什么球的可能性大些。板书设计25+28+30+18+24+25=150(千克)1506=25(千克)1506=900(角)=90(元)综合复习课题 第一节结合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1、能很好理解小数的意义,很熟练地进行小数的认、读、写,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灵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认识区别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没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的图形。教学重点进行小数的加减计算,区别运动现象,并能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能正确地画出平移后图形。教学过程一、 元角分与小数的复习:1、教师板书“元角分与小数”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哪些有关知识?(1) 学生独立思考,总结;同桌互相交流;(2)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进行板书。2、出示主题题图(足球29.50元,篮球28.80元,网球6.50元)(1)说说你从图中看到哪些数学信息?(2)读一读这几个小数,并把读数写下来。(3)手指29.50元。师:说说你对这个小数有什么认识?它表示有几元几角几分?28.80元、6.50元呢?(4)如果要提一个加法的数学问题,你准备怎么提问题? 如果要提一个减法的数学问题,你又准备怎么提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提问、交流、解决、再交流。(5)集体反馈:a) 反馈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列式;b) 反馈同一个问题的计算方法师:说说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点?结合你的经验,你认为在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4、 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a) 出示一组森林医生的题目(同步练习第8页第4题)b) 说说每道题目对错,错的原因是什么?c)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出题目,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d) 反馈,交流。二、对称、平移与旋转的复习:1、出示“对称、平移与旋转”(1)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学生先是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交流)(2)指名反馈,教师板书知识点。2、轴对称图形:(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对称图形,请举例说说。(2)说说这些图形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同步练习第11页第1题)(3)说说有哪些汉字是轴对称图形?举例说明。(4)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图略)3、平称与旋转:(1) 你能做一个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试试看(2) 你对平移和旋转是怎么理解的?说说看(3) 让学生明白:平移是向什么方向平移多少距离;(方向、距离) 师:如何能清楚知道一个物体平移的距离(或格子数)?(起点到起点或终点到终点,选择一个点进行比较)(4) 平移和旋转的练习: A、填一填; B、画一画; C、我说你画; 三、学生完成综合复习卷(一)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元角分与小数的关系 对称、平移、旋转课题 第二节复习课数学第六册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回忆本学期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分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进而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的生活情境,独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教学重点将知识分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教学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点线1、学生复习课本第24-32页。要求: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了什么内容?想想当时我们是怎么学习的?每1课都是解决了一个问题,你觉得是什么问题呢?你认为这个单元你学得最好的是什么?对哪个知识点还有困难?2、学生独立思考,四人小组合作;3、集体反馈、交流。二、计算的复习:1、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1) 学生独立计算;(2) 反馈(3) 说说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2、口算练习(出示口算题)12 3 242 135 415 112 2303 1204 6202 3020 2040师:说说可以怎么口算?3、计算题: 3244 5426 (1) 师:估计一下,你觉得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的?(2) 独立计算;指名学生进行板演;(3) 交流计算方法;师:你认为哪里容易出错,你有什么好建议呢? (3)2713 3112 4326 师:先估计一下;再用竖式进行计算。1、 脱式计算: 2524+125 2334-58 320+1627 1500-1258三、解决实际问题:1、一架飞机每分飞行21千米,每时飞行多少千米?(1) 学生分析题意;此题中强调“时”和“分”的单位换算(2) 学生独立计算;2160=1260(千米) 答:每时飞行1260千米。3、 出示题目;在学校捐书活动中,三年级捐了12包,还多35本;四年级还差5本就够15包了。问题一:三年级和四年级分别捐了多少本书?问题二:五年级捐了597本书,50本包成一包,包了11包,还余下几本书?(1)学生独立审题,交流题意:学生列式,反馈:三年级:1250+35四年级:1550-5或1450+45师:你们能看懂吗?请已经清楚的同学来说说是什么意思?四、学生完成综合复习卷(二)板书设计2524+125 2334-58 320+1627 1500-1258、三年级:1250+35四年级:1550-5或1450+45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我为奥运种棵树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初步学会简单的估算。2. 能力目标:学会简单的估算。3. 情感目标: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估算方法的探索。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1)口算下面各题。6040300204007080709005020060可以采用教师念算式,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得数的方法进行,使全班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发现错误注意订正。(2)估算下面的题目,大约得多少。 2906 594先让学生自己说大约得多少,然后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教师:“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估算,第一步应该做什么?第二步应该做什么?”二、探究新知1. 教师先说:“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今天我们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2. 多媒体示情景图:(1)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我们学校发了多少包树种?(2)列式:22318根据以前学习的估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想怎样估算?依据是什么?生说师板书: “223大约是几百?”(200) 教师在“223”下面板书:200“18大约是几十?”教师在“18”下面板书:20教师:“22318大约是多少?”师生共同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要先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3基本练习教师先带着学生做“62528”,使学生初步熟悉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做 2601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三、巩固拓展 自主练习1:这是一道基本的估算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并有重点地引导学生说说估算的方法,然后用计算器进行检验。第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3题:独立读题后,让学生说说月降水量是什么意思,然后独立完成。第4、5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6题是一个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估算,并有重点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即说说估算的方法。教师适当延伸:从图上比较一下黑龙江的面积大约是山东省面积的几倍?大约是多少平方千米?以加强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第7题提供的是一则新闻,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读一读新闻,说说了解到哪些信息,然后再提出问题并解决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第9题,练习时重点让学生理解xx年世界上的森林面积就是每年减少的面积数与170 的积。四、课外实践:活动前可先向学生说说“版权页”是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讨论出估算的方法,既先数一数一行有多少个字?一页有多少行?再估计下一页有多少个字?整本书有多少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