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81924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同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歌曲春天的故事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的历史。1979年春天,邓小平在深圳勾画出了一幅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进一步开拓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者用歌声记下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春天的故事虽是歌曲,但却有诗史般的气势,后来它被成功地改编成了交响乐;春天的故事虽然气势恢弘,它却又十分亲切,使人如沐春风。歌声中,一幅改革开放的新画卷徐徐展开,一本屡经磨损的像册缓缓翻过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前认知必备目标导航1识记国民经济的恢复,一五计划,社会主义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国民经济的调整,文革中国民经济的损失,周恩来恢复调整国民经济,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重点)2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难点)3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难点)要点导读教材创新研读教材要点详解 知识点1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2恢复国民经济(1)表现:到1952年,我国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3“一五”计划建设(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3)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图文探究: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19531956年)思考:“一五”计划的主要经济项目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哪一地区,原因何在?提示:(1)地区:东北地区。(2)原因:东北地理位置背靠苏联,便于接受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幅员辽阔,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该地区重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状元微博:工业化之初优先发展重工业:一是受学习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二是因为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我国的工业化建设起点非常低,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产量,远远落后于工业发达国家。这种落后的状况只有靠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改变。三是当时的国际环境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强大的军事工业,以增加国防力量。3三大改造(1)概况:农业:广大农民参加 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手工业:手工业者纷纷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意义: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领悟整合】知识点2 探索与失误1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1)中共八大时间: 1956年内容:a.提出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这次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是正确的,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国民经济的调整:目的: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方针: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成效: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时间:1958年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影响: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2)“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3)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4)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想一想“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的区别提示:“大跃进”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错误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变革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图文探究:读右图。思考:观察上述图表,这幅图表反映出当时的经济建设存在怎样的问题?原因有哪些?提示:问题:片面强调工业的发展,忽视农业的发展,造成农业总产值的下降。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领悟整合】知识点3 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文革”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3调整(1)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2)197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全面整顿的思想,国民经济呈现迅速回升状态。图文探究:以下是我国从19661976年10年间的工农业总产值变化情况:时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19661967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下降9.6%。1967196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下降4.2%。19721973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9.2%。1974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9%。思考:1973、1975年工农业总产值出现两次较大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着手调整国民经济;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领悟整合】 知识深化应用 1如何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从革命性质来看:三大改造前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后,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2)从经济基础来看:三大改造前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以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3)从生产关系来看:三大改造前,生产资料私有制大量存在,我国存在着民族资本家剥削工人等多种剥削关系;三大改造后,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社会各阶级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总之,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在劳动分配制度上,基本上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在阶级关系上,消灭了剥削阶级。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示例1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新王朝的开始。下列批驳这一观点最有力的依据是( )A政治协商制度实现了多党合作B三大改造实现了中国社会的根本变革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团结 D“依法治国”健全了民主政治制度解析: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材料中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有关说法是极端错误的,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这一史实,是对这一观点的有力反驳。答案:B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失误的原因造成失误的主要原因可分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1)客观原因:人们对错综复杂事物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及中国革命、建设的认识也需要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2)主观原因: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对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毛泽东晚年个人崇拜现象严重,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没有正确处理“左”、右倾错误的关系。长期以来,注意了反对右倾错误,但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人们在心理上认为越“左”越革命。从而造成了“左”倾错误的恶性发展,多数人的失误都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出现的。示例1 下表为我国l9571958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1959至1961年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D公私合营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解析:根据题中所给时间进行判断即可。B项和D项是在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答案:C典例分类剖析类型一 一五计划实施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1963年1月10日命题揭秘:从考查内容看,主要考查一五计划的条件、内容及影响;从题型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从能力层次看,主要考查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考查方式看,主要以新材料为主。典例1 (xx天津文综,4)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解析:这道题中出现了1963年,因此我们应该想到:这道题中描述的事情的背景是改革开放之前,也就是计划经济时期。而且这道题问的是“实质”,我们不难发现A、C、D三个选项都是具体的某一方面的事情,也就是“表象”;只有B选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也就是“实质”,所以选B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A选项本身的表述也是错的,1963年时我国的经济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答案:B变式训练腾讯网发起的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理由应包括()。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有力配合“三大改造”的进行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AB CD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作用和影响。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的,它既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促进“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故符合题意。答案:A类型二 三大改造命题揭秘:从内容看,主要考查三大改造的条件、实质、影响等;从题型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从能力层次看,主要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考查方式看,主要以新材料为主。典例2 (xx北京文综,19)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19461949B19521956C19661976D1978198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间应是过渡时期。答案:B变式训练2右图是某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时发现的上海求兴机器厂的公章红印。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处于()A中华民国成立初期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C“大跃进”运动时期D国有企业改制时期解析:从图片中的“公私合营”等信息可知这个时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答案:B类型三 课本图文史料命题揭秘:从内容看,主要考查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从题型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从能力层次看,主要考查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考查方式看,主要以新材料为主。典例3 (xx重庆卷,9)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年份工业总产值重工业产值轻工业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577043173875371958108358050356619591483867616497196016371090547457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解析:本题以图表数据的形式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和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从1958年开始增长迅速,而农业则逐年下降;而在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产值远远大于轻工业产值;总之,该时期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D首先排除;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B不符;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C不符合该图表的时间范围。故选A。答案:A解题技巧:认真审读图片材料,通过仔细观察这些材料,从中要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充分利用有效信息。找到突破口后,再重现教材相关内容,理清图片材料与教材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然后再根据设问审读备选项。审读备选项时,对掌握到的信息要辨其真伪、虚实、异同。图片型材料隐含的信息量较大,许多信息与解题无关,但会增加试题的难度,增强试题的干扰性,学生也往往会被误导。因此,在作答时要全面理解图片的主题和设问的真正要求,尽可能地排除无效信息,以便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判断和比较,最终选出正确答案。变式训练3xx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图:1953年至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图中数据反映出建国后近五十年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其中GDP增长率处于倒数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断掀起高潮B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禁运C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影响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解析:本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革对经济的影响。从图表看GDP增长率处于倒数第二位的是1968年,这一时间是文革时期。答案:D 锐读天下 感悟历史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背景材料】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在北京开幕。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央做了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名师点评】新中国成立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事件是“大跃进”大炼钢铁造成资源破坏、自然环境恶化,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等历史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与当今热点问题相联系是高考立意的着重点。【试题设计】11958年5月27日,村民阿牛在日记中写到“广播里面说全村的人都要集中起来,学习中央的最新理论指示。”是因为当时在 ()。A开展“三大改造”运动B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C庆祝“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庆祝“八大”胜利召开解析:“三大改造”运动(19531956年),排除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是在1957年,排除C;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排除D;1958年,中共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故B项符合题意。答案:B2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解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因此1960年开始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进行调整。答案:D 课时跟踪训练 A组(基础题)1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就是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所思考的、所钻研的,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并且要钻原子能这样的历史的新时期。”毛泽东讲话最有可能发表于()。A1951年B1955年C1958年D1966年解析:“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表明当时处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即“一五”计划期间。答案:B2(原创题)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仍然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的最初实现是在()。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解析:注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说明在当时中国还不能制造汽车。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了中国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答案:D3(原创题)下表是农民加入合作社的情况,由此判断()。时 间1955年1956年3月1956年底比 率32.5%80.3%96.2%A从农业合作化速度上看,正处于“大跃进”时期B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基本改造完成C从农业合作化结果上看,完成了“八大”制定任务D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解析: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故B项正确。“大跃进”是1958年开始的,A项错误;“八大”制定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C项错误;“一五”计划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D项错误。答案:B4(xx江苏如东联考)在这些一步登天的乌托邦梦想中间,一种实用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强调计划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操作中的专业性。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仅仅靠精神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此话中的“乌托邦梦想”指的是()。A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三大改造D“文化大革命”解析:从材料中“仅仅依靠精神的力量”来发展经济,即可看出“乌托邦梦想”指的是大跃进运动,故选B项。“文革”主要是政治运动,经济建设中的“空想性”不突出,排除D项,A、C两项都是正确的决策。答案:B5(改编题)1958年 8 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9月人民日报根据决议精神发表了“先把人民公社的架子搭起来”的社论;到11月,就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人民公社。这一运动()。A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导致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C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D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析:人民公社化强调公有化程度高,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故选C项。B项是大跃进,排除;人民公社化、大跃进严重破坏生产力,损伤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A、D两项。答案:C6 (改编题)右图荒山欠我万担粮反映了建国后某一时期经济建设的状况。对此解读错误的是()。A它记录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历史荒山欠我万担粮B该生产方式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C它与中共八大的思想相背离D它客观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巨大成就解析:从时间信息以及图片信息可知此时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重大失误而非成就,选择D项。答案:DB组(能力题)7(xx江苏宿迁调研)五年一规划,是中国经济安排的一大特色。“二五”计划大起大落,历程曲折,各年度的计划数字不断大幅调整变化,最后并无定稿。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建设方针出现偏差B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变化C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D中苏关系的日益恶化解析:由材料中二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状况,可知这一时期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经济建设方针出现了偏差。答案:A8(xx淮北模拟)与下图漫画主题一致的标语是()。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强调实行排斥市场作用的计划经济体制;“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强调全民皆兵;“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过分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强调时间和效益的重要性。图中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高指标”、“浮夸风”,与“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属于同一思想。因此,该题应选C项。答案:C9(xx盐城摸底)右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用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答案:D10(改编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解析: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无力购买轿车,社会需求量很小,即使大量生产,私人也无力购买。答案:C11(改编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2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材料二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材料三1962年3月7日在中央财经小组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1962年的年度计划需要有一个相当大的调整,重新安排,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次调整计划,实质上是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巿场方面。各种材料的分配,要先满足恢复农业生产的需要,其次是满足市场的需要,主要是日用工业品生产的需要。陈云与中国经济建设(1)根据材料一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在“二五”计划期间(19581962),我国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存在不足的原因有哪些?解析:第(1)问,“变化”可从材料的图表中分析出,“原因”可联系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大影响”可联系教材所学来回答。第(2)问,首先应该分时期来作答。“19581962”变化可以结合资金流动情况概括为增加;原因在于经济建设的实践推动。“19631965”变化可以根据工业和农业情况直接概括为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原因应该结合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及相应的经济调整方针及国民经济比例调整来作答。第(3)问,从“二五”计划的时间段可知这时期发生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回顾相关的史实及消极影响来回答。答案:(1)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2)19581962变化:流入重工业和农业的资金都增加了。原因:“大跃进”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19631965变化: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对重工业的投资,加强发展农业。(3)原因: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提出错误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对重工业和基本建设投入过大,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答出三点即可) 高考真题演练 1(xx安徽文综17)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 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 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解析 从人均年龄的增长,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来看,我们教育和卫生事业有所发展,材料问取决于,A虽然也有道理,但不是决定性因素,排除A。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尚未完善,排除C。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的一个方面,所以排除B,选D。答案 D2(xx山东文综14)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时间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新产生的事物,苏联所没有的,排除B.中国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新事物是出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排除A和C,苏联认为20-30年代苏联进行过类似尝试,农业集体化,故选D。答案 4(xx江苏单科10)“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 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A B C D解析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跃进涉及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由此可知错误,排除含的选项即可。其余三个选项均符合大跃进的实情,故正确答案选B.答案 B猪羊肥大赛黄牛3(xx海南单科23)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 B推动经济均衡发展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解析 考查对材料的考查,材料强调一五计划中工业的分布,东北,中部,西部均衡分布,强调工业布局的均衡发展,所以选B。答案 B4(xx上海单科30)右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在经济建设中以高指标、浮夸风等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发展,A口号与图片都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造成生产的下降。答案 A5(xx海南单科卷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解析 “一五”计划隐含着时间信息,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东北地区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东北重工业基础子、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和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苏联),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无关。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