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6课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80945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6课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6课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6课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第16课时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学案新人教版选修41.掌握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以及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举措;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体会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使人类历史进入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期;认识到十月革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的突出贡献;学习列宁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3.学习的重点是列宁为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学习的难点是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通过问题探究、归纳概括、分析材料等方法,提高自身正确认识历史事物、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1.引导学生回顾必修1中“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内容导入新课。2.可以简要地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援引病中的列宁如何思考社会主义建设的材料,为分析他的历史贡献作必要的史实铺垫;通过图片和文字史料的展示,再现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伟人的风范;适当补充当今俄罗斯人对列宁的态度;组织一项调查:列宁在现今的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一、年轻的反叛者1.出生:1870年,列宁出生于伏尔加河畔的辛比尔斯克市。2.革命理想的确立:(1)原因:受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中学时代,列宁初步接触了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等人的著作,产生了相当强烈的革命热情。对哥哥革命悲剧的反思,使列宁认识到只要专制制度存在,即使暗杀一个沙皇,还会冒出新沙皇。列宁还认真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等著作。(2)主张: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建设一个没有压迫、仇恨和谎言的新社会。3.早期革命活动:(1)大学期间,参加反对专制政府的学生运动而遭到流放;(2)1893年秋,在圣彼得堡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发动工人进行罢工斗争;(3)1895年在日内瓦会晤俄国劳动解放社的领导人。二、建党活动1.建党准备:(1)组织准备:将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协会,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形。(2)理论准备: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团结广大群众。1900年底,火星报在德国莱比锡出版,这是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报纸,为建党作了理论宣传。2.列宁主义诞生:(1)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2)会议内容:通过党纲,明确提出的革命纲领。选举党的中央领导机关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派,布尔什维主义诞生。(3)意义:在俄国建立了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标志着列宁主义诞生了。三、领导十月革命1.理论上的指导:(1)一战爆发之后,列宁指出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同时指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2)二月革命后提出四月提纲:a.背景: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b.内容:是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俄国革命问题的典范;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3)1917年七月事件后,写作一书,系统论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2.实践上的指导:(1)七月事件后,敦促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委员会立即组织武装起义;(2)10月下旬,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四、巩固新生政权1.外交上:列宁领导俄国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经济上:(1)提出工作重心应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2)苏俄人民开始和平的经济建设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发动了武装干涉。3.政治上:(1)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2)同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在俄国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4.军事上:(1)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苏俄被迫放下刚刚开始的和平建设,把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方面;(2)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人民投入到同敌人的斗争中,到1920年底,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9181920年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2)内容:实行余粮征集制,将全部企业没收为国有,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等。(3)作用: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争取战争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2.新经济政策:(1)背景:1921年初,大规模国内战争基本结束。苏俄经济和社会秩序面临危机:1920年底,农村开始发生骚乱和暴动;1921年初,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2)时间:1921年3月开始实施。(3)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方式的。(4)评价:是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中央在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使俄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3.其他探索:(1)重视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2)阐述共产党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3)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进行了研究。4.列宁逝世:(1)时间:1924年初,列宁病逝。(2)评价: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答案】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与革命军事国家资本主义全国电气化列宁是怎样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他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和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哪些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又进行了哪些理论与实践探索?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列宁主义是怎样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继承与发展的?【导思】结合列宁一生的历史活动,将其分类,从帝国主义战争、无产阶级革命、建设社会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政党、民族殖民地问题等理论方面归纳概括。【答案】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帝国主义理论:指出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首先在一国或几国内取得胜利。并提到了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新经济政策,找到了落后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列宁丰富了马克思的国家学说,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其精髓,其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理论:指出无产阶级政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工人阶级为领导的政党。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指出殖民地问题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问题的组成部分。只有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才能推翻帝国主义。认为被压迫民族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1.列宁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作的贡献互动探究(1)根据图1说明列宁在十月革命中起到的作用。(2)观察图2,根据十月革命后的情况,你能推测出列宁和农民交谈的话题吗?(3)图3这幅漫画反映了什么主题?指点迷津第(1)问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说明;第(2)问要注意从土地、粮食等农民关心的问题入手来推测;第(3)问注意结合十月革命的影响来说明。自我核对(1)图1展示了列宁作为十月革命领袖的风范。四月提纲的报告,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列宁是十月革命的号召者、决策者和直接领导者。(2)粮食、土地问题。(可以是农民响应革命情况,也可以是农民向新政府提出建议等话题,每一个话题必须要结合历史背景说明缘由)(3)十月革命后成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知能拓展新经济政策中国家资本主义的几种主要形式:(1)租让制:它是苏维埃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之间的一种协议,将一部分企业或资源(森林、矿山、油田等)租让给资本家,在规定的期限内和条件下投资开发和经营。一般条件是:由承租进口设备、出资经营,产品一部分给苏维埃国家,一部分归承租人自由支配。但企业和资源的所有权仍属于苏维埃国家。(2)租赁制:它是苏维埃国家把国有的中小企业出租给本国资本家、合作社的一种形式。承租人同国家签订租用合同,并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组织企业生产、维修厂房和设备、交纳租金。期满后承租人应将企业完整无损地归还国家。租借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受地方苏维埃机关的监督。(3)合营制:它是苏维埃国家与外国或本国资本家合资经营企业。资本家作为股东之一,按其投资的比重和规定的标准分得利润,并有权要求抽回自己的资本。这种企业由国家代表和资本家共同经营和管理。除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之外,苏维埃国家发展合资企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向资本家学习经营管理的经验。通过上述种种措施,当时苏维埃俄国形成了一种以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2.十月革命的胜利互动探究据俄新网2013年1月26日消息,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政府将争取修复“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并使其能够在海面航行。“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是十月革命的标志。1917年这艘巡洋舰打响了进攻冬宫的第一炮。1944年这艘巡洋舰被作为舰队历史博物馆停靠在涅瓦河畔。从20世纪中叶开始成为俄罗斯中央海军博物馆的分部。列宁领导的俄国十月革命有何特点?十月革命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指点迷津第小问联系必修1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相关内容,可以将俄国革命道路与中国革命道路作比较,从而说明俄国革命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这种不同实际上就是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第小问要联系必修1中“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的相关内容,从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方面进行分析。自我核对特点:走通过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采用武装暴力夺取政权并取得胜利的形式;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念,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包围,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紧密相连的不同性质的阶段。胜利原因:客观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表现得最集中、最尖锐的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为俄国革命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利用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的革命时机,俄国反动军队集中前线,后方薄弱。主观原因:事业的正义性,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广大的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及时通过政治、经济、外交措施来巩固政权;各国无产阶级的支援;革命军队的英勇作战。知能拓展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最本质的不同在于俄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城市领导乡村的革命道路;而当时中国走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造成差别的根本原因是两国的国情不同:俄国在革命前是资本主义国家,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已经发展成帝国主义国家,俄国资本主义较中国发达,工人阶级的力量比中国强大。尤其是二月革命后,俄国大城市中反动势力受到削弱。而当时中国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无产阶级虽发展壮大,但相对于城市中的反动势力来说,力量较小。中国的反动势力集中在城市,而农村反革命势力薄弱,特别是像井冈山那样处于三省交界的地区,各省的反动势力都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去对付,所以井冈山根据地才能存在和发展壮大。一、选择题1.列宁指出:“俄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军事形势、无产阶级政党在苏维埃中获得多数,再加上农民起义和人民转而信任布尔什维克党,这一切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把武装起义提到日程上来了”的“国际环境”主要是指()。A.俄国军队前线出击失败B.国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C.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解析】注意关键词“国际环境”,1917年十月革命前夕,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战争引起了革命,一战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答案】D2.有人说:“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这种“新型”是指()。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C.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解析】布尔什维克党的党纲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它是一个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答案】A二、非选择题3.阅读下列材料: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这些革命者将破坏亲协约国的临时政府。他们的推测被证明是正确的。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尤其引起争论的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请回答:(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正确的是什么。(2)依据材料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解析】第(1)问可根据材料中“破坏亲协约国的临时政府”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第(2)问考查十月革命的背景,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2)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对内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对外面临着一战战场上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内政不统一、外部战争继续的情况下,列宁提出的“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主张似乎是荒谬的,但实质是列宁根据临时政府只要继续参加一战,就会激起人民群众反对而提出的正确主张。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列宁四月提纲材料二第一次革命高潮提出的,我们党过去宣传的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曾使革命和平发展、使政权无痛苦地从资产阶级转归工人和农民、使小资产阶级逐渐清除其幻想的口号。现在和平发展和使政权无痛苦地转归苏维埃已不可能,因为政权事实上已经转移到反革命资产阶级手中。现在只有彻底消灭资产阶级专政才是正确的口号,只有得到贫苦农民支持的革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个任务新高潮的任务。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的一次大会决议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最初主张以什么方式夺权?结合材料分析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布尔什维克党最终采用的是什么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二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和“新高潮”分别指的是什么?这两个高潮的本质是什么?(4)为了“得到贫苦农民支持”,布尔什维克党在“新高潮”初期采取了什么措施?【解析】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要理解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等,准确理解材料中列宁在这段时间内夺取政权方式的变化及其原因。【答案】(1)方式:和平夺权。原因: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2)方式:暴力夺权。原因: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政权完全落入临时政府手中,革命和平发展已不可能。(3)“第一次革命高潮”指二月革命,“新高潮”指十月革命。本质:分别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4)措施: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粮食,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列宁论粮食税材料二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这些办法在工农业雇佣工人占大多数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是完全不需要采用的。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所指的是什么政策?当时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这一政策有何作用?(2)材料二中“特殊的过渡办法”是指什么?其特殊性是指什么?(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制定经济政策应该遵循哪些原则?【解析】第(1)问第小问根据材料“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判断,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回答第小问;第(2)问第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列宁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可以判断,第小问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3)问在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有关原理说明。【答案】(1)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原因: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目的: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作用:为打败国内外敌人奠定了基础,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新经济政策。特殊性: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或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3)坚持符合本国国情、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21年底,列宁说:“粮食税减轻了全体农民的负担,这是用不着证明的。问题不在于拿农民多少粮食,而是在于实行粮食税以后,农民觉得心里更有数了,经营的兴趣也提高了,实行了粮食税,勤劳的农民在提高生产力方面是大有可为的。”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340页材料二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来组织大生产,目的是加速生产力的发展,更有效地同小资产阶级作斗争。除了国家资本主义以外,还出现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有利于工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沟通城乡经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消费品的需求。新编苏联史第110112页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说当时苏俄实行的是什么政策。(2)根据材料二,说说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并分析当时苏俄实行这种政策是否改变了苏俄的社会性质。【解析】从材料一中的“1921年底”“粮食税”等字眼不难判断当时苏俄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是在无产阶级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的,其目的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部分恢复私营企业奠定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答案】(1)新经济政策。(2)形式:租让制和租赁制。没有改变社会主义的性质,因为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其目的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生产,从而恢复农业,恢复整个国民经济,以便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探究题: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立即提出要由“夺取俄国”转变为“管理俄国”。某班级同学就下列问题进行了探究:列宁曾说,新经济政策是一种用“改良主义的办法”来解决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任务的长期性政策。(1)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它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什么政策相似?列宁在晚年认真思考总结了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内容非常丰富的政策建议和思想,这些思想被后人称为“政治遗嘱”。在政治遗嘱中,有一条非常明晰的线索,就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要大力加强经济和文化建设。(2)列宁的政治遗嘱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理解,应从前提是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政策内容中包含的私有化只是针对小企业,政府仍然掌握着大中型企业的所有权、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需要商品经济等方面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概括分析及联系现实的意识和能力。【答案】(1)实质: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来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相似点: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引进外资。(2)观点:大力加强经济和文化建设。启示:结合本国国情,重视农业问题、教育问题、党建问题,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