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文二.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74562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文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文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文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论述文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illectualResponsibilty)。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是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琅珰,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选自罗家伦历史的先见,学林出版社,有删改)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负起知识的责任,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人生观,养成道德的勇气。B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应负起一种特殊的责任。C有学者签字的学术报告或论文就是负责的思想。D历史上的一些知识分子在坚持真理时不惧牺牲,是出于对知识的责任感。E文中用布鲁诺、伽利略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科学真理的发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2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A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能“指挥物质生活”,同样不能被称作知识分子。B从艰苦困难之中得来的思想总是让人觉得亲切,因此是负责的思想。C某科学家经过严密的论证,得出了划时代的科学真理,虽然一直没有拿出来发表,但他同样是对国家民族社会负责的知识分子。D拥有天然的禀赋、国家民族的赐予、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这样的人就配称作知识分子。3作者认为,知识分子“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请指出两个“负责”的不同意思。(4分) 4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并且克服重重困难,向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稻。他不满足已有的成绩,面对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又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依据文意,分析袁隆平怎样负起了“知识的责任”。(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西方历史学家福格森在印度和东方建筑史中说,“这个国家(中国)实在没有任何堪与其人民和文明相称的建筑”,这个观点很能代表一部分西方人的看法。中国人中也多有持此类观点的。概括起来,他们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古代“对营造工事,视等卑役”,中国工匠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数千年来的中国匠师们遵循固定的法式、则例,设计缺乏创意。而在欧洲,建筑师的地位却很尊崇。教皇曾经颁发亲笔敕令,赋予米开朗基罗在主持圣彼得大教堂工程时有随意设计的权力。 “蜀山兀,阿房出”,中国传统建筑采用木架构法,木头是主体、骨干,然而木材难以经受长时间的风雨和水火的考验,坚固、长久很成问题。而作为西方建筑文化之源的古埃及、古印度、古罗马等建筑,依然保留着较多的遗存,这显然主要得益于它们坚固的石质结构。 “忽视基础”是中国建筑为世诟病的缺点之一。经常能看到,一堵砖墙几乎是平地而起,而同样的状况下,外国承包商则必定会先深挖出一条沟来。“忽视基础”的直接后果是引起了功用上的不合理阴冷潮湿,所以中国建筑也往往遭遇“采光不足、通风不畅”等批评。中国建筑讲求“辨方正位”、等级有序,为了遵守这些“规矩”,有时候就可能要付出失去舒适的代价、湮没居住者的人性;而讲风水,重五行,有时也是与舒适的原则相背离的。20世纪20年代以后,第一批现代建筑师从海外学成归国并逐渐成熟,他们经过艰苦的努力和科学的工作,重新“找回”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其中以被业内人士誉为“得中国建筑之真谛”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出力最勤。30年代初,梁、林二人在对中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建筑物进行了实地考察、认真研究之后,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林徽因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说:“后代的中国建筑即达到结构和艺术上极复杂精美的程度,外表上却仍呈现一种单纯简朴的气象,一般人常误会中国建筑根本简陋无甚发展,较诸别系建筑低劣幼稚。这种错误观念最初自然是起于西人对东方文化的粗忽观察,常作浮躁轻率的结论,以致影响到中国人自己对本国艺术发生极过当的怀疑乃至于鄙薄。”她同时还认为中国的传统民居结构符合中国传统习惯与趣味的,不必“削足就履”。对于中国建筑使用木材而不求久远,梁思成的解释是,中国自古就没有像埃及人那样去刻意追求永久不灭的工程的传统,而是“安于新陈代谢之理,以自然生灭为定律”;一旦失慎被焚,则“视为灵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至于中国建筑几千年来“仍然保存着它固有的结构方法及布置规模,始终没有失掉它原始面目”的问题,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正好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是“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的。对中西方文化都有透彻了解的林语堂,则认为西洋建筑讲究实用,但“十足丑陋”,中国建筑的主要倾向是寻求与自然的和谐。诚然,中国传统建筑精华之所在是它的群体优势单体建筑与院落、围墙、园林相互搭配,向四面铺开,组成一个完美的组合。除了佛塔外,一般很少向上发展,与追求个性张扬、结构复杂、向上发展的西方建筑有着根本的区别。除了技术的原因外,与民族性格、价值观念、群体心态、道德标准、宗教情感、审美趣味有关。坚守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具有审美上的价值,也是民族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人们厌倦了高楼大厦的丛林,寻求回归自然途径的时候,很容易在民族建筑中找到归宿。不过,我们也不能忘记,中国传统的“大屋顶”等建筑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已经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而按照林语堂的说法,将所有的建筑都建成传统的四合院或其他形式的单层或低层的建筑,并遵守传统,使用天然木材而不是“石头、砖块和灰浆组合起来”的建筑材料,也是不可想象的,将会给生态环境、交通等带来诸多不便。5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以历史学家福格森为代表的西方人认为,在中国这样的文明古国里却找不到像样的中国建筑。B梁思成认为,中国建筑并不刻意追求永久不灭,而是遵循着自然生灭规律,所以在材料的选择上并没有什么失当的地方。C林徽因认为,今后的中国建筑会做到结构上和艺术上的完美结合,中国人自己不必对本国的建筑艺术产生怀疑。D中国传统建筑群体相互搭配,向四面铺开,与追求个性张扬、结构复杂、向上发展的西方建筑有着根本的区别。E“大屋顶”建筑是农业社会的产物,符合当时时代的特征,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被历史淘汰。6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中国建筑历经几千年而没有失掉它的原始面目,证明木质结构未必不及石质结构长寿。B古人建房讲究等级有序,重视风水,这就背离了舒适原则。C西式建筑因为追求实用,因而忽视了美观,“十足丑陋”。D现在将所有的建筑都建成传统形式,并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将会带来生态环境、交通等方面的问题。7请分条概括早期的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的批评意见。(4分) 8近年来,出现在古都北京的央视新楼和古城苏州的“苏州门”,因为造型过于奇特,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央视新楼被讥为“大裤衩”, 苏州门被称为“秋裤”。请根据文意,对这些建筑进行评论。(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912题。艺术真实性问题漫议 童庆炳什么是艺术真实性呢?有各种各样的界说,但基本意思是认为艺术真实性是作品正确地反映了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不但文学艺术要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一切科学都要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所以把艺术真实性界说为“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就不能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科学真理的独特个性。举例来说,月亮,就它本质而言,它是地球的卫星,它本身不发光我们能不能要求诗人正确地写出这种“真相”和“真义”来呢?如果诗人在咏月时不揭示这种“本质和规律”,是否就违反了艺术真实性呢?中国古代的咏月诗多得不可胜数,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如按月亮固有的本质去衡量,就完全不真实,甚至可以说歪曲了月亮的本质,可人们从未对这句诗的艺术真实性提出过异议。可见,艺术真实在诗里不是一般的科学真理,而是文学所必需有的本质诗意的真切的感受。单纯用“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来界说艺术真实性,显然是不够的。艺术真实是作家创造出来的。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时,有认识但又不止是认识。作家在创造艺术真实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的心理动作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等。因此,艺术真实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有理,又有情;既是一种假定,又是一种真实我们可以用“合情合理”来说明艺术真实性。所谓“合理”,是指艺术形象应符合生活的逻辑。艺术的真实性不要求作家笔下所写的真有其人、真有其事。作家完全可以虚构,关键是要“合理”。一件在生活中发生过的事,由于写得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固有逻辑,不可能达到艺术的真实性。相反,一件生活中从未有过的事,由于作家充分地揭示了它在假定情境下的内部发展逻辑、内在的联系、内在的规律性,也完全可以是真实的。对于艺术真实性来说,重要的不是所写人、事、景、物是否真实存在过,而在于所写人、事、景、物的整体的联系。细节的逼真诚然是重要的,但整体的联系更重要。如果一部作品只注意细节的逼真,不注重整体的合理性,仍不免给人以虚假的感觉。所谓“合情”是指作品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人们的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感情、真诚的意向。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后一句完全是真实的,可第一句的描写客观地看起来就不怎么真实,然而对这样一种明明是不真实的描写却从未有人指出过,相反古今读者都觉得这样描写是可信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李白是写自己的真切的感受:你看,黄河之水从高原奔腾而来,水流湍急,巨涛滔天,一泻千里,使人觉得这条河水似乎是从天而降。黄河的雄伟气魄被这诗句淋漓尽致地写出来了。真切的感受把看起来不符合事实的描写变成真实了。如果诗人不按自己的这种真切的感受去写,而是如实地写“黄河之水从巴颜喀拉山谷流出来”,那么事实倒是事实,可那诗的意味也就全部丧失了。诗的意味一旦丧失,艺术真实也就丧失。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真挚的感情的作用就更大。真挚的感情往往可以把虚幻的东西升华为真实。汤显祖的牡丹亭描写杜丽娘痴情,竟然死而复生。在实际生活中,死而复生的事是完全不可能的。可在牡丹亭中写来又是那样真实,在这里起作用的就是一个“情”字。拿汤显祖自己的话说:“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就是说,只要情真意切,虚幻和不合理的东西,也可以变得真实。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作者的真诚的意向,也可以让不可理解的描写变成可以理解的。鲁迅在药中,在夏瑜的坟上凭空添了一个花环,时隐时现。表面看起来这是怪诞的,不可理解的。实际上,鲁迅在这里故意用此奇笔,就是因为他有一个真诚的愿望和意向,就是希望病态的社会得到疗救,正如他自己所说:“为达到这希望计,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的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的显出若干亮色。”正是这种真诚的愿望和意向,使读者感动,而不能不接受作品的看似不可解实则极可解的东西。(选自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本文有删改)9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艺术真实有别于科学真理,用“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来界说艺术真实性是错误的。B艺术真实性要求“合理”,这说明艺术真实性的前提是作者所写的内容必须是真人真事。C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虽不符合客观真实,但符合艺术真实。D在艺术作品中,只要能做到情真意切,一些虚幻和不合理的东西,就可以变得真实。E艺术作品的真实是作者创造出来的,这种真实性也就是艺术作品“合情合理”的性质。10下列不能作为例证证明“艺术真实有别于科学真理”的一项是(3分)A李白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诗句。B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的誓原(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和大旱三年)都应验了。C苏轼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D卡夫卡变形记中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一只使家人都厌恶的大甲虫的荒诞情节。11红楼梦雕梁画栋的大观园里,有一处黄泥茅屋搭建的“稻香村”,虽然它形象逼真与真的农舍无异,但贾宝玉却认为它并不真实。请结合文章第段划线句子,从艺术真实性要求“合理”的角度对贾宝玉的观点作简要分析。(4分) 12结合全文分析,作家在艺术创作中如何能让虚构的艺术形象符合艺术真实?(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中医为什么要有科学依据 田松在我们的大众语境中,“科学的”东西,就相当于“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东西。照此理解,中医要有科学依据,就等于说中医要有正确的、高明的、有效的经过了证实的依据。中医有科学依据吗?提出这种质问的理由无非是中医的理论与来自西方的解剖学、生理学不能对接,比如中医的经络至今找不到解剖学的依据,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至今写不出分子式,中药药理不能用来自西方的药理学予以解释言下之意就是:中医没有西医的科学依据!但是,中医为什么要有西医的科学依据呢?我们在判断一个事物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有“科学的依据”?科学依据是不是唯一的依据?在科学依据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别的“依据”?比如“经验的依据”或“历史的依据”?人们的生存,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是依靠科学的?实际上,在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常生活中,科学的重要性是很小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需要了解科学;你能否骑好自行车,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学好了牛顿力学;中国工匠李春没有学过科学,也能造出赵州桥。对于我们的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是技术,而技术并不需要有科学在先,完全可以凭借经验的累积而不断发展和完善。人体是一个接受刺激反应的生物体,一个正常的人在他的生长过程中,会逐渐获得足够的对外界刺激作出恰当反应的能力。一个人是否心怀恶意,我们能够一望而知或三思而知,不需要包括科学在内的任何理论的依据就可以根据我们的“经验依据”做出判断,而科学在这些问题上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最直接的判断依据是经验依据,而历史依据则可以看作是长时段的集体的经验依据。毫无疑问,这个依据是与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比如刀耕火种,从最直观的想象和缺省配置出发,我们觉得它会破坏环境,是一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如此,从长时段来看,刀耕火种的民族所生活过的地方应该留下一片片荒山秃丘才对。然而实际上,人类学家看到的却是“一面刀耕火种,一面青山常绿”。也就是说,“刀耕火种破坏环境”这种说法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中医也是这样。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之内考虑,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在理论上,中医有着自己完备的有足够生长能力的思想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套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目前所基于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科学方法”是水火不容的。在实践上,中医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和经验依据,这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远在西方现代科学诞生之前就已经完善成熟了。为什么要等西医出现、在获得了西医的证据之后,中医才能获得价值、获得意义、获得生存的权利呢?相反,按照刘易斯托马斯的说法,现代西医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也就是说,现代西医虽然有科学依据,却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比如四环素,相信上市的时候也经过了临床实验,获得了科学依据,但是十年之后发现,小时候有幸享用这种科学产品的孩子长出了一嘴四环素牙。还有那个著名的“反应停”,只用了几年功夫,就导致了上万名婴儿畸形。当然,科学卫士们会说:“反应停”之所以酿成悲剧,恰恰是因为它上市的时候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如果我们把“充分”理解成足够的时间长度,那么,又有哪一种医术比两千年的中医更加充分呢!说到这儿,我已经获得了二个诡异的结论:如果从宽泛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已经具有了科学依据;如果从狭义的具体的意义上理解科学,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1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5分)A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一定都要依靠相关的科学才能从事某项工作或生存发展。B对生活起直接作用的更多是完全凭经验积累而不断发展、完善的技术。C受着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中医无需采用目前西方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D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和仅一百多年历史的西医,因历史的巨大差距而势成水火。E集体的经验在长期的沿用中所形成的历史依据,就足以证明中医存在的合理性。14下列有关“科学依据”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科学依据包括经验的依据和历史的依据。B科学依据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确立。C西方现代医学的科学依据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D西药要经过临床实验,获得科学依据才能上市。15文中画线句子“中医也是这样”中的“这样”具体指什么?(3分) 16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为什么既说“中医已经具有了科学依据”,又说“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请作简要说明。(5分) 高三语文专项考试论述文(二)答案一、1B、D(A项据原文第一段,“负起知识的责任”与“养成道德的勇气”均为“建立新的人生观”的前提条件,而并非是后者的目的。C项绝对化表述错误,原文是“体现负责”,并非“就是负责”;E项是为了说明“对负责的思想负责”,根据当段中心句可知。)2C(A项在原文第二段,“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据此可知,知识分子的知识不完全是为了“指导物质生活”还有“精神生活”;B项在原文第四段,“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是“可以”不是“是”,绝对化错误;D项在原文最后一段,“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选项丢了“有抱负”的条件,得出结论是不充分的。)3第一个 “负责”是形容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指 “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的”; 第二个“负责”是动词,在文中的意思是指“推进和扩充”。4有负责的思想,袁隆平经过长期试验与探索,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稻种;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袁隆平不满足已有的成绩,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新课题;负起更重大的责任:袁隆平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还肩负着解决世界范围的粮食短缺问题的责任。二、5D、E(A项原文“这个观点很能代表一部分西方人的看法。” B项文中“视为灵异天谴,非材料工程之过”的是古人。C项原文中“后代的中国建筑”是指古代稍晚的建筑,“艺术”特指建筑艺术。)6D(A项说明的是“中国传统建筑是“极特殊、极长寿、极体面”;B项原文中说的是“有时”;C项原文中两者不是因果关系。)7建筑、设计缺乏创造性;木构建筑难以长久;舒适的原则让位于礼教和“风水”。(1点1分,2点3分,3点4分)8示例一:古城古都的古代建筑是民族性的重要标志,央视新楼和苏州门不能坚守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不能和北京的宫殿、苏州的园林和谐搭配,不符合中国的传统习惯与趣味,造型虽然奇特,没有审美上的价值。示例二:中国建筑应该与时俱进,借鉴西方建筑一些成功经验,寻求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央视新楼和苏州门设计富有创意,造型奇特,个性张扬,结构复杂,体现了时代的发展。(从造型的角度,主要根据最后两段的文意作答。)三、9CE (A原文没有说用“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来界说艺术真实性是错误的,只是这种界说不明确(不能说明艺术真实区别于科学真理的独特个性),不充分(单纯用“反映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来界说艺术真实性,显然是不够的)B与原文第段“艺术的真实性不要求作家笔下所写的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矛盾。D原文第段结尾“只要情真意切,虚幻和不合理的东西,也可以变得真实”,而选项改为了“就可以变得真实”,误把“可能”当作了“必然”)10C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客观真实的生活图景,反映的是艺术真实与科学真理的一致性,不能作为依据证明二者的区别)11艺术真实性要求“合理”就是指艺术形象应符合生活的逻辑,如果一部作品只注意细节的逼真,不注重整体的合理性,仍会给人以虚假的感觉。(1分)虽然“稻香村”形象逼真如同真的农舍,但是整个大观园都是雕梁画栋(1分),这一处局部细节虽然逼真却与整体大观园的整体风格不适应,没有注意整体的合理性(1分),所以大观园里的“稻香村”会给人虚假的感觉(或者答“稻香村”不符合生活的逻辑),贾宝玉认为它不真实是有道理的。(1分)12让虚构的艺术形象符合生活的逻辑;在艺术虚构时用真切的感受把看起来不符合事实的描写变得符合艺术真实;真挚的感情可以把虚幻的东西升华为艺术真实;在文学艺术创作中作者的真诚的意向,也可以让不可理解的描写变成可以理解的艺术真实。(4分。每点1分。)四、13A、E (B项原文中是“完全可以凭借”,选项中的“完全”意为全部;C项是原文并没有此此信息。D项造成中医和西医“水火不容”的原因,是两者的“思想体系”与“科学方法”不同,而不是“因历史的巨大差距”。)14A(文中“科学依据”和“经验的依据”、“历史的依据”是并列关系。)15(3分)凭借经验依据和历史依据(1分)就可以判断其是否合理,(1分)并不需要所谓的(西医的)“科学依据”。(1分)16(5分)“中医已经具有科学依据” 是从从宽泛的意义上说的,(1分)是指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1分)“中医不需要科学依据”是从狭义的意义上说,(1分)中医理论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理论体系是不同的体系,(1分)比西医有更充分的历史依据。(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