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8讲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解析)).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50901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8讲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8讲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8讲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第48讲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含解析)一、选择题1.(xx无锡期末)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D.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2.(xx杭州期末)浙江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1年乌鸦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B.第5年和第7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C.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D.乌鸦种群数量受领域行为等外源性因素调节3. (xx威海理综)右图中ad分别表示不同的指标,M表示某种指标的相对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石演替成森林的顺序为acdb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在一段时间内,若c种群数量增加,则d种群数量下降,a所处的营养级最高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4.(xx北京市丰台区期末)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右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C.6到12月份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5. (xx大连双基测试)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的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B.湿地可以调节气候、净化污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基因重组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形成遗传多样性D.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6.(xx南昌调研)右图为某农业用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蝗灾初期未对东亚飞蝗进行有效控制导致该群落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在ab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C.在b时利用同种杀虫剂对作物进行多次喷射可防止c点出现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7.(xx徐州摸底)对某地区引入的一种生物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得到的数据见下表(单位:只)。年份2001200220032004xxxx种群数量36723398561521捕捉标志数160第二周重捕数160重捕个体中的标志数40那么,下列与2004年至xx年该生物种群的增长曲线最相符的是8.(xx郑州质量预测)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9.(xx北京东城区综合练习,30)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有影响。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B. 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因为出生率高的缘故C. 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D. 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这可能与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死亡有关10.(xx北京市海淀区期末)下列选项中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群落的演替是优势种依次取代的过程B.群落的原(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C.次生演替达到顶级群落后将永远保持原状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11.(xx江苏名校联考)如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增加1 kg,至少增加100 kgC.食物链中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12.(xx肇庆期末)为了减少某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右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将会更有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B.在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得不足C.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D.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会减少到零13. (xx大连双基测试)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14.(xx吉林市摸底)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当一种生物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生物时,且同化量各占一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细菌促进了物质循环B.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D.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3500千克15. (xx合肥教学质检)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M1一定不是a种群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若M1,不可能等于,因同化量还要满足次级消费者的自身呼吸消耗。12.C【解析】在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使蜘蛛食物减少同时也会杀死蜘蛛,不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在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天敌蜘蛛的存在;在时期,两个种群之间仍然存在相互作用,从而随着害虫的进一步减少蜘蛛数量最终不会减少到零。13A解析: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而是分解者的呼吸作用;该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故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两者的种间关系需要通过信息传递进行调节;细胞呼吸产生的CO2能释放到无机环境中。14.D【解析】在该生态系统中细菌可促进物质循环,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3条,如蛇要净增重1千克,则最多要消耗绿色植物(25+(25+5)X10)=3250千克。15.C解析: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中会通过细胞呼吸损失一部分,故A正确;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前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要大于或等于后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5倍,才能满足后一营养级的能量需要,故B正确;相对较高营养级的个体不一定比相对较低营养级的个体小,如虎与兔,故C错误;一定时间内,M2增加会导致被捕食者减少,捕食者增多,故D正确。16.B【解析】从图中看出,A为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BC;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生产者呼吸、分解者呼吸和动物呼吸;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全球性;提高过程使氧消耗加大不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平衡。17.C【解析】从图示看出W1 级流入第一营养级总能量,D1为流入第一营养级总能量,则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D2);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8.C【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能量从C传递到D的效率应是流入D的能量与流入C的能量之比;B、C、D本身含有能量,B同化的能量要大于B、C、D呼吸消耗的能量之和;由于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一定的,所以B获得的能量越多,留给C、D的能量就越多。19.B解析:生态农业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提高。20.B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种类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主要应用于提高农畜产品产量,控制有害生物。A、C选项均是利用光(物理信息),D利用化学信息。21.A解析: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22.D【解析】从图示看出,龙葵数量在减少,说明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减少;调查豚草的种群密度应该采取样方法;豚草入侵改变了该区域群落演替的原有速度与方向;由于该区域植物的丰富度在减少,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会减弱。23.A24.C25.B26. B【解析】全球范围内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有栖息地减少、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栖息地破碎化以及过度的人为干扰等,都会使新物种产生量小于现有物种灭绝量,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有降低。27.C28.B29.C【解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具有循环的特点,在生物群落内是单向的,图甲可表示碳的循环;在生态系统内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图乙可表示能量的流动;而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论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都是双向的,图丙可表示信息传递。30.D 31.D【解析】桦树和云杉属于两个物种,桦树不如云杉耐阴,而逐渐减少,最终形成以云杉为主的树林,这种现象是种间竞争。32.C【解析】人们保护藏羚羊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遗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多样性。33.C【解析】从图示看出,A为分解者、B为生产者,A与B之间不属于捕食关系;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为消费者的呼吸作用、为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燃烧过程造成的。34.C【解析】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3点即k1/2之后;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最少即S1点时进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即k1/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为k1/2即S3点,(K-N)/K值为0.50时.35.A【解析】该鱼类种群数量的增长受自身种群密度的制约;气候条件的改变会影响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当种群数量达到b点时环境阻力即影响种群增长;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b点以保持最高的增长率。36. C【解析】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生物,比如马驴能够交配,但是后代骡子不可育,马和驴就是两个物种。37.【解析】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营养级;该食物网中未体现出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两种成分;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此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交错形成,鹰分别占有三、四、五、六这四个营养级。答案:C38答案:C39答案:D40【解析】甲为生产者,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故A错误;从图解中可知,由甲到乙的传递效率是200/(200875175)100%4/25,由乙到丙的传递效率是(30/200)100%3/20,若丙增加1 kg,则需要消耗A1(3/20)(4/25)42(kg)。答案:B41【解析】一般情况下,随着营养级的增加,动物个体的数量会减少,个体的体积会增大,但是也存在特殊情况,例如树上的昆虫与树之间的关系。答案:D42答案:C43【解析】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可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态系统施用的有机肥料越多,分解者呼吸越旺盛,释放的CO2量越多;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量大于表示的呼吸量;该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量小于消耗量,这是因为还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生物体内。答案:A44【解析】该模式图表示碳循环,A是生产者,B、C是消费者,D是分解者,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故B错。答案:B45【解析】该群落只有3个营养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该群落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以及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都不到10%。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答案:D46答案:A47【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但恢复力稳定性越低。答案:A48【解析】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使空气中的CO2含量迅速增加,引起地球气候不正常变暖,称为温室效应,它会引起极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被海水淹没。而“CO2绿色高新精细化工产业链”能使CO2资源化、绿色化利用,把以CO2为原料的产业形成产业链,在每一个生产点产生的副产品和伴生品都可作为下道生产的原料、添加剂或循环利用的原料,长久下去,此产业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答案:D49【解析】该图只列出了哺乳动物和鸟类,不能确定该生态系统的类型;哺乳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丧失栖息地;生物入侵后常常因无天敌的制约而过度增殖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并且对生物的多样性造成威胁。 答案:D50【解析】虽然野生稻的光合效率很高,但不可避免其有部分性状不符合人类的需要,故不能直接栽培。答案:C51.答案:(1)“J”型环境阻力增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次生演替恢复力(3)实验步骤:实验组昆虫用喷施过化肥的牧草饲喂,对照组昆虫用喷施过等量清水的等量同种牧草饲喂将两组昆虫置于相同的适宜环境中结果预测:若实验组昆虫的生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此种化肥不利于该昆虫的生存;若两组昆虫的生存率基本相同或实验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只答两组基本相同也可),说明此种化肥对该昆虫没有不利影响【解析】:(1)由图可知,在前5年值不变,且都大于1,说明种群数量的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5年后值开始变小,但一段时间内该值还大于1,说明种群数量增长减缓,环境阻力加大。(2)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火灾后的群落演替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3)是否喷施某种化肥是该实验的自变量,实验组的昆虫食用的牧草喷施了化肥,对照组的昆虫食用的牧草没有喷施;两组昆虫的生长状况、数量、昆虫的饲养环境都是无关变量,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应完全相同且适宜;因变量是昆虫的生存率。探究性实验的结果和结论不是唯一的,因此,在进行结果预测时,要注意全面分析。52.(1)生产者 垂直 (2)无机盐 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 (3)太阳能和化学能 次生演替 物种多样性(只答“协调与平衡”不给分)(4)就地保护(答“建立自然保护区”给分)【解析】(1)在如图所示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芦苇、绿藻、黑藻属于生产者,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除了有利于有机污染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充分吸收,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污水不能过量流入人工湿地,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3)从图示看出,输入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太阳能和化学能。将其改造为湿地公园,则群落的演替方式为次生演替。改造时,应遵循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53.(1)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过程中以CO2的形式流动(或 过程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呼吸作用) (3)X、H 营养级越高,能量就越少,一般个体数就越少 除去此生态系统中的G、S种群(减少G、S种群的数量) (4)次生演替 阳光【解析】(1)从图示看出,甲图碳进人生物群落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图中过程与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是前者以CO2的形式流动而过程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2)图甲中分解者通过呼吸作用将碳放回大气中。(3)乙图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X、H,由于在食物链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能量就越少,一般个体数就越少。若想通过此生态系统更多地得到种群X,理论上最有效手段是除去此生态系统中的G、S种群。(4)农田生态系统经若干年后弃耕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这种演替类型称为次生演替。植被优势种群的演替,从根本上体现了植被对阳光的竞争能力不断增强。54.(1)S 显微镜 (2)竞争(3)尾草履虫、大草履虫(顺序不可颠倒) 垂直结构【解析】(1)从图a看出,单独培养三种草履虫时,其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增长模型。获得该曲线,需要每天定时记录,应该在显微镜下对血球计数板小方格中的草履虫数量进行统计,然后进行估算。(2)从图b看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3)图c中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所以分布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大草履虫,这种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