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单元测试(1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9131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单元测试(1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单元测试(1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单元测试(1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单元测试(13)一、选择题读黄土高原各类矿产潜在价值所占比例表,完成14题。1.从上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A.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B.开采条件好,综合效益高C.矿种多、质量好D.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在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占总价值的92.17%,故该地区能源矿产储量大,潜在价值高。答案:D2.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A.能源矿产B.金属矿产C.铝土矿 D.非金属矿产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应是能源矿产。答案:A3.下列选项是某同学对表中数据92.17%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本地区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B.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能源矿产总储量的百分比C.它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D.它是黄土高原地区煤炭资源潜在价值占全国能源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解析:由表可知,表中的92.17%是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资源潜在价值占本地区矿产潜在价值的百分比。答案:C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黄土高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成全国的 ()A.能源生产供应基地 B.木材生产和加工基地C.商品粮、棉生产基地 D.畜牧业生产基地解析:黄土高原地区能源矿产的潜在价值比重大,应把该区建成全国的能源生产供应基地。答案:A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回答57题。5.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B.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解析:由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可知,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答案:C6.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大气污染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严重 水污染严重A. B.C. D.解析:该地区能源消费以煤炭、薪柴、植物秸秆为主,易产生大气污染;秸秆被大量燃烧不能以有机肥的形式返还农田,易使土壤肥力下降。答案:A7.改变上述环境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建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强交通建设A. B.C. D.解析:改变上述环境问题应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多种能源、营造速生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用电、进行炉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D露天煤矿的开采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压力。据此回答89题。8.在开采煤矿时,要大量剥离表土,处理不当往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这主要说明了 ()A.自然资源具有分布的规律性B.自然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C.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D.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对立性解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于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说明自然资源具有联系的整体性特征。答案:C9.关于山西省能源基地露天采矿区生态建设的理想组合是()A.农业经营复垦采矿回填筑坝B.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C.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筑坝D.筑坝采矿复垦农业经营回填解析:山西省的重点矿区经过实践,总结出了重点工矿区的生态建设模式:筑坝采矿回填复垦农业经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B煤炭燃烧时会排放二氧化硫等污染物,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许多地方都使用了洁净煤(如脱硫)技术。读煤炭脱硫效率图,完成1011题。10.关于煤炭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人类的不合理利用B.煤炭是我国目前主要的能源消费形式C.煤炭主要是由海洋生物演化而来的D.我国南方各省区煤炭资源都很缺乏解析:人均煤炭资源不断减少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总量有限,且是非可再生资源,而人口数量却不断增加;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主要是由森林沉积后演化而来;中国南方各省除了贵州省煤炭较多外,其余普遍缺乏煤炭资源。答案:B11.关于洁净煤技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该技术脱硫效率达到100%B.该技术可以减小pH和酸雨危害C.该技术使煤炭资源得到了循环利用D.该技术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解析:该技术脱硫效率没达到100%;该技术可使煤炭燃烧时排放的酸性气体减少,酸雨危害减小,pH增大;该技术没有体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但提高了煤炭资源利用的经济价值。答案:D2009年9月24日,山东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已正式获得国务院核准,这标志着海阳核电站一期工程全面具备正式开工条件。据此回答1213题。12.在山东东部沿海建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B.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状况13.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缺的状况在短期将难以改变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C.是我国的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惟一举措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解析:山东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建设核电站的主要目的是缓解山东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的发展。核电站对原料运输要求不高,发展核电站与建设节约型社会关系不大。答案:12.B13.C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1415题。14.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铜矿石 B.石油C.铝土矿 D.石灰石15.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改善了环境质量 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使产业结构多元化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A. B.C. D.解析:山西省发展炼铝业,除了有丰富廉价的火电外,还有铝土矿。延长产业链条可以提高煤炭的附加价值,改变采掘工业的单一结构,对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答案:14.C15.D二、非选择题16.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保持快速增长。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是:以昆仑山秦岭一线为界 ; 。(2)我国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谈谈如何进行煤炭资源的合理配置。(3)我国能源消费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依据对应关系,填表说明安全隐患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通过仔细阅读地图,即可总结出正确答案。第(2)题,我国煤炭资源的供应和需求存在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可以通过输煤或输电的方式进行合理配置。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多元化;另外我国的能源供需也很不平衡,要有计划地进行能源调配。答案:(1)北多南少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或答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分布有煤炭资源,而又相对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2)北煤南运、西煤东调、西电东送。(3)17.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读图,从地理位置、市场和交通三方面简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2)“晋煤外运”和“晋电东送”是山西省两种主要能源输出方式。试简要评价山西省输煤和输电两种能源输出方式的优缺点。(3)简析煤炭资源的开采可能引发的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的条件和如何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我国中部地带,邻近工业城市,输煤、电距离近。市场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消费量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市场广阔。交通方面:位置适中,外运条件好。(2)输煤(晋煤外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输电(晋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加剧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3)生态问题:采空区岩层断裂、塌陷,继而引发地表沉陷;破坏土地资源,造成土地退化;大量煤矸石等弃置不用,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煤矸石还会自燃引发火灾等。措施:回填采空区;保护好表土层,进行复垦;开展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再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