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三轮冲刺押题模拟.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8262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三轮冲刺押题模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三轮冲刺押题模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三轮冲刺押题模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文综(历史部分)三轮冲刺押题模拟12、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这一时期“私学文化”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形成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D小农经济逐步产生 13、唐朝时,茶叶已成为生活必需品,政府开始征收茶税。广大农村都有定期举行的草市,按交易的主要物品分为柴市、米市、马市等。以上表明唐代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农产品日益商品化 市场经济发达 贸易严格限制在“市”里 农村市场得到发展A B C D 14、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 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 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 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 B C D15、王安石提出“贤者,鞠以立性者也;圣人,尽性以至诚者也;神生于性,性生于诚,诚生于心,心生于气,气生于形。”,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C“天地为万物之本”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6、有史家评论道:“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要在充斥封建主义旧文化的天地里容纳若干资本主义的新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更好的宗旨来。”此观点强调了“中体西用” A符合当时的国情 B可以挽救民族危机 C是理想的救国方案 D具有一定的落后性17、表2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A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D强调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18、列宁在1921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其失败的根本原因与下列中国的哪个事件相似 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运动19、 下列事件中与共同纲领无关的是: A教育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B过度时期总路线 C新中国初期的施政纲领 D“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提出20、英国东印度公司创立于1600年,原是一个殖民商业垄断公司,代表英国控制着英国与印度、香港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后在1874年被解散。纵观英国东印度公司兴亡史,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B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其不合时代潮流C英国东印度公司与英国政府矛盾尖锐 D英国殖民霸权的衰落21、启蒙运动时期,法国人让梅叶说:“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因为这样的做法,比起他们迷信的宗教中的一切虚伪规则和荒唐的仪式来,要给所有的人们肉体上和精神上带来多过千百倍的幸福、快乐和安宁”,他的意图是A揭露封建神学世界观的虚伪 B号召人们与迷信专制作斗争C确立“人是万物尺度”的信条 D掀起改革封建宗教的巨浪 22、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拟定的以下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 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23、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影响远远超越其学科范围,扩展到社会思想领域,成为 近代中国民族觉醒、奋发图强的思想动力 西方列强瓜分世界的“理论依据”之一 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 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 A B C D38、(26分)法律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侧面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国会拥有国家意义上的最高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制裁以州为基础的派别活动,防止州与州之间的恶性竞争,并将为各州的民主政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宪法也让各州以种种方式保留了自己的主权,国会制定法律,但总统可以否决之,最高法院可以宣布经国会通过并经总统签署的法律违宪,但总统经参议院批准任命最高法院的法官;总统执行法律,但必须由国会给予财政支持任何法案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故参院和众院在制定法律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对否决权。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内阁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并负其责任”。“临时大总统得提出法律案于参议院,得依法律宣布戒严。”不过这些都须国务员副署。 耿云志西方民主在近代中国 材料三 美国的民主是人们通过许许多多的“妥协”来完成的,而任何成功的妥协,都既需要足够的气度,也需要高超的技巧。学者们一般以“三大妥协”来概括费城制宪会议,这就是大州与小州就国会代表权达成的妥协,北部与南部就税收和代表权上如何计算奴隶人数达成的妥协,以及北部与南部就管理对外贸易和征税达成的妥协事实上,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各种政治权力之间怎样的一种关系?简述其具体表现。(8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787年宪法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异同。(10分) (3)概括指出材料三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加以说明。(8分)39、(26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和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物观感不同。后者自由思想之展开,与当日趋向商业化的运动同时。与之相较,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骆玉明中国文学史材料三 宋朝是一个科技进步的时代但宋朝的经济不能用以改革社会,是导致发明不能作有系统增进的一大主因。从西方的经验看来,必须商业的影响力远超过农业生产的影响时,上述的突破才能发现。中国在现代历史初期,谈不上符合所需要的准备程度。宋朝的商业平铺在亿万农民头上,就为效至微了。这种种条件都无助于开展各种发明以推广其成果之用心设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四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生产力最高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由于种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使这一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理学和文艺复兴的不同之处是什么?原因何在?(8分)(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8分)(3)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认为宋代难以“开展各种发明推广其成果”?(4分)(4)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归纳导致宋朝“发展势头未能继续下去”的“不利因素”。(6分)参考答案12C 13D 14A 15A 16A 17D 18C 19B 20B 21B 22D 23D38、 (1)关系:分权制衡(2分) 表现: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联邦国家内部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间;具有立法权的参议院和众议院之间。(6分) (2)影响:有利于防止独裁(或集权、专制);成为中国临时约法的蓝本之一。(4分) 相同:都实行分权。不同: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6分) (3)观点:善于妥协的民族才能走向真正的民主(如写“民主政治是妥协的产物”也可得分)。(2分) 说明:美国立法中实现了大州与小州的妥协、南部与北部的妥协,使美国建立起现代民主;(4分)英国“光荣革命”通过不流血的政变走上议会民主道路。(2分)39、(1)不同:理学压制人性(思想被束缚);文艺复兴提倡思想自由。(4分)原因:中国理学服务于官僚体制,以农耕经济为基础;文艺复兴服务于资产阶级,以商品经济为基础。(4分)(2)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任答2点,每点2分,共4分) 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文人对文学艺术的创新)。(每点2分,共4分)(3)原因:农耕经济无法推动社会改革;商业的影响力小。(4分)(4)不利因素:封建政治体制的束缚;农业经济的落后;科技发明(成果)难以推广;理学的束缚。(任答3点,每点2分,共6分)自选模块历史 09【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教育改革是明治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近代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72年9月,文部省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改变了德川时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转而重视科学技术教育。关于奖励学业的告谕,宣扬学问是立身之本,并批判了以往教育的误区:“认为学问系士人以上之事,至于农工商以及妇女则置之度外,不知学问为何物”。大力提倡教育机会均等,“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据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编著新编日本通史 材料二 朕惟我皇祖皇宗肇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乎此。一旦缓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者不独为朕忠良臣民,又足以显彰尔祖先之遗风矣。 教育敕语(明治二十三年十月三十日)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教育改革在内容和对象方面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有利于这些变化的政治、教育改革措施。(6分)(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育改革对日本近代化的影响。(4分)参考答案:(1)变化:内容方面:由儒家经典到科学技术。对象方面:由“士人教育”到国民教育。(2分)举措:废除封建等级制;宣布“四民平等”;成立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教育;建立三级教育体制,实行小学义务教育。(4分)(2)促进:提高了日本国民的素质;为日本实现工业化提供人才保障。(2分)阻碍:灌输忠君思想,导致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的封建专制色彩;宣扬军国主义,走上对外扩张道路。(2分)10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明清时期的紫禁城即今故宫,是中国现在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明清北京城的布局)以一条自南而北长达75公里的中轴线为全城的骨干,所有城内的宫殿及其他重要建筑都沿着这条轴线,结合在一起。这条轴线以南端外城永定门为起点,至内城正门的正阳门为止,建造二条宽而直的大街,大街再向北引延到天安门,则是为全城中心的皇宫作前引。天安门前的御街则横向展开,在门前配以五座石桥和华表、石狮,以衬托皇城正门的雄大。进入天安门、端门,御路导入宫城。体量大小不同的宫殿建筑集结在这中轴线上。宫城后矗立着高起约50米的景山,表现出中轴线的部署发展达到最高峰,也是突出全城的制高点。在景山之后,经过皇城的北门地安门,最后以形体高大的钟楼、鼓楼作中轴线的终点。 刘敦桢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 材料三 这座宏伟壮丽的古建筑群,在1420年建成,经历了明清二十四个皇帝在修建这座宫殿时,大批工匠和壮丁付出辛勤劳动、智慧和血汗,甚至牺牲了生命,却湮没无闻了。现在只能在某些文献上还可以零星查到几位哲匠工人在受到封建皇帝的赏识而得到一官半职的匠师的名字,如:明朝的杨青,瓦工,永乐朝在京师营造宫殿;蒯福,木工,永乐朝营建北京宫殿;清朝的梁九,木工;雷发达,木工出身,康熙朝参与宫殿和园林等建筑图样的设计。子孙继承其事业,他的一家有“样式雷”之称。 单士元故宫史话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故宫建筑技术具有怎样的特色?(3分) (2)故宫建筑体现的实质是什么?试结合材料一、二作简要说明。(5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故宫的认识。(2分)参考答案:(1)宫殿及其他重要建筑沿南北中轴线排列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建筑布局合理;形式上雄伟、堂皇、庄严、和谐。(3分) (2)实质:表现封建帝国的大一统气度和皇权至尊。(1分)如:故宫的建筑布局在一条贯通南北的中轴线上,与两边相对低矮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呈现主次分明的封建等级秩序;外城、内城均以皇宫为中心,宫城后的景山,是全城的制高点,表明了封建帝国的大一统格局和皇权的至高无上。(4分) (3)故宫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是人类文化遗产。(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