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544136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3.1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第1课时)教案 鲁教版必修2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程标准要求】标 准活 动 建 议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自主阅读课本,地图册结合生活实例【设计思路】本节内容主要由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个模块组成,这三个模块的内容之间是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知识,其中“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教材中仅仅是以一幅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内容来作了介绍,但是在整个这一节内容中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后面的两部分内容尤其是 “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以此内容作为铺垫的,故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待,设计一系列层次递进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影响农业区位的三大因素和各个因素中的子因素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具体影响;第二部分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三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让学生通过读图文资料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达到学生对此内容的简单了解即可,重要的是分析的方法和过程;第三部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要学会仔细的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由于采取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土壤的盐渍化”,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知识构建】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农业生产及粮食问题是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是高考的重点内容,涉及到初中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有关农业知识。在学习时我们首先要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网络。【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认识农业生产活动,理解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等显著特点。2.掌握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过去和现代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3.通过对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比较,认识不同地域农业生产的特点,理解其形成发展条件。4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形成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科学的人地协调观。【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这一节内容中占有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后面的两部分内容尤其是 “农业的地域类型”是以此内容作为铺垫的,故将其作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对待。同时,“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论及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样是重点内容。课堂中,重点内容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创设学习有关农业生产活动的问题情景,以学生自主观察,探索等新鲜有趣的活动为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兴趣,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师生互动共同实现学习目标。2教学难点本节难点仍然是“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决定农业区位选择的两大因素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这两大因素在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变化,但它变化的表现又不尽相同。再加上不同区域的区域差异,这都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一定的难度。第一课时 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给学生几个身边的问题,让学生请教他人或询问家长,对农业生产活动有个初步的认识。身边的问题我的解答你知道扬州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吗?它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东北能种植扬州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吗,为什么?为什么近年来我国市场上的进口水果价格在不断下降,有的甚至低于国产水果价格。【读图提升】读图要求:读图了解我国的农业类型有哪些?通过图示对比分析我国东西部农业类型的差异并找出主要分界。尝试分析造成东西农业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读图解读: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东部与西部的差异: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调查问题1你知道扬州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吗?它的播种和收获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展示调查结果学生初步认识农业生产的特点;教师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进行学前诊断调查问题2东北能种植扬州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吗,为什么?展示调查结果提出自己见解同一区域有不同的农产品,不同区域,也有相同的农产品,让学生用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思维分析影响因素调查问题3为什么近年来我国市场上的进口水果价格在不断下降,有的甚至低于国产水果价格。提出自己见解让学生意识到影响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目标展示投影教学目标的关键词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探究活动1 讨论下列俗谚分别反映的农业生产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农业生产的特点我国农业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反映出什么特点?若相互调换一下可行与否?理解下列农业谚语反映的农业生产特点: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豆子寒露使镰钩,地瓜待到霜降收;针对农业生产特点发展农业时应有哪些相关措施?分小组讨论各小组交流将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放在课堂中,让学生在体验中总结提升相关知识,更有效。内容解析地域性是指农业生产地域空间上的差异,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具体来说,它是由内、外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内部因素主要指动植物本身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要求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与之相适应;外部因素主要指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不同的外部环境。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世界各地农业生产所具有的明显的地域性。例如我国南方主要以水田水稻种植为主,北方主要以旱田农作物种植为主,东部发展了种植业,西部发展了畜牧业,就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针对这个特点,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世界上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就是地域性特点的具体体现。季节性和周期性是指农业生产有明显的时间变化,有农忙和农闲之分。针对这个特点,发展农业生产时应因时制宜,合理安排生产。例如墨累一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就是利用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合理安排农业活动,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农闲不闲,农忙不忙,使农业生产活动有序而高效。探究活动2:认识并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会分析主导因素。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阅读教材关于“山东寿光农业生产”的内容,认识并理解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任务1.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归类。任务2.举例说明各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任务3.建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思维导图(2)分析以下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1)中任务1、3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2小组合作讨论完成。(2)由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讲解,大家质疑。让学生在素材资料中找出影响因素,既降低了难度,又让学生能够理解各因素的影响。内容解析决定农业区位选择的两大因素是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这两大因素在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的作用下,都会发生变化,但它变化的表现不尽相同。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成是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可谓瞬息万变。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地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市场是最富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市场需求的变化是由多种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市场的大小和区位、产品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鼓励或抑制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如下表: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发展变化自 然 因 素气候光照植物光合作用所必需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可通过农业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利的自然因素,使之有利于农业生产,但要考虑投入与产出之比热量积温的多少直接限制作物的生长期和耕作制度降水过干和过湿都不利于作物生长地形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和机械化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农作物分布有垂直变化土 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直接供给作物养分水 源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须有灌溉水源社 会 经 济 因 素市 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型农业交通运输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政 策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积极性,进而影响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 任何地区的农业生产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要确定主导区位因素,需从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下面是部分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典型农业热量青藏高原的青稞、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三熟的作物、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水源河西走廊的粮棉、河套平原的种植业地形横断山区、我国东南地区的立体农业土壤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市场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交通冬季,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到北京地区 技术无土栽培,冬小麦、水稻种植区界线北移探究活动3:学会进行小区域农业布局。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如果你要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你将如何布局?说明理由。提示:考虑四种生产所需要的面积及四种农产品的价格高低。由小组讨论,代表发言讲解,大家质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内容解析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选择合理的农业生产区位时,一般应考虑以下方面:(1)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性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农业生产区位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举例如下:农业类型或作物 自然条件 农业类型或作物 自然条件种植业湿润、半湿润的盆地和平原地区林业山地或丘陵 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或水库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地区苹果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2)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不同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等)的要求不同。 (3)从土地价格、农业生产成本、不同农业的单位产值和农产品的特性等因素考虑:地价的高低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应发展单位面积产值较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乳牛、家禽等)。单位面积产值距城镇距离不同,单位面积产值由高到低的农业类型依次是花卉、乳牛、塘鱼或蔬菜、果园、棉粮等。需水量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应布局需水量大的花卉、蔬菜等。对运输的迫切性靠近城镇及交通便利的地方,应发展花卉业、乳牛业等。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有如下几类: (1)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即在分析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评价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显得十分重要。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类型含义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该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限制性区位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的某一条件不能满足,其他条件都能满足,那么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典型例题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问题。图8 以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为对比区域,以“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活动”为主题,简要分析两地农业区域差异,完成表3内容。 表3 家里福利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 对比区域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答案】 对比区域比较内容 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夏季光热充足、降水少,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水源充足;河谷地形,土壤肥沃。(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夏季光热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水源不足;荒漠草原广布,土壤贫瘠。(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四个方面回答正确者均可给分)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业和园艺业(水果、蔬菜、花卉栽培)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