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原理绪论.ppt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5441204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4.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原理绪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原理绪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一章原理绪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主讲教师 耿国华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发展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四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共产党宣言 一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48 307页 2 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复习3 列宁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列宁选集 第2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学习重点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3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犹大 小雅各 圣托马斯 圣菲利斯 圣约翰 圣彼得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四名 第一次 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举行 千年思想家 网上评选活动 引言 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影响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二次 英国路透社评选 马克思仅以一分之差名列第二 名列第一的是爱因斯坦 与马克思并列第二的是印度的国父 圣雄 甘地 牛顿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并列第四 第三次 英国广播公司评选 最伟大的哲学家 马克思以27 93 的得票率荣登榜首 居于第二位的大卫 休谟得票率为12 6 远远落在其后 柏拉图 康德 苏格拉底 亚里斯多德等更是望尘莫及 黑格尔甚至没进前20名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第四次 德国评选 最伟大人物 在德国 图片报 和国家第二电视台携手主办的评选中 马克思被评为 德国最伟大人物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英国广播公司发起这个评选的栏目主持人布拉格说 马克思当选为最伟大哲学家有诸多因素 但是能够解释一切的理论是他夺冠的最重要原因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它的创造者 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而由其后各个时代 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一 从不同角度的认识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 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从狭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广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 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我坚信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一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可能性 1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经济 社会历史条件 2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 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强烈需求 19世纪30至40年代 英国 法国 德国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时代需要 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这种科学的理论从哪里来 怎么来的呢 这是时代提出的又一重大课题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现实性 1 马克思 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列宁说 马克思恩格斯成为科学理论的真正创立者 这是因为他们兼有 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生平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 童年 1818 1841 学习勤奋 博览群书 有伟大目标 走向生活 1841 1843 爱情真挚 追求民主自由 为劳苦大众辩护 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 迁居巴黎 1843 1845 神圣家族 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 有幸能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 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布鲁塞尔三年 1845 1848 共产党宣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生平 在革命年代 1848 1849 新莱茵报 革命实践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 就能掌握群众 而理论只要彻底 就能说服人 伦敦前期 1849 1864 绝对命令 学习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 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创建第一国际 1864 1870 资本论 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火燧石 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 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巴黎公社前后 1870 1873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 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 最后十年 1874 1883 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 但将永远存在 而面对我们的骨灰 高尚的人们将流下热泪 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使命都和发展 壮大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和创新 直接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与创新 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乔 威 弗 黑格尔 路 费尔巴哈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黑格尔哲学的特点 辩证法 唯心主义体系 黑格尔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 但是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这是他的体系中的 合理内核 但是 他的保守的体系闷死了革命的辩证法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费尔巴哈哲学的特点 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历史观 自然观 形而上学 宗教伦理杂质 费尔巴哈哲学是唯物主义的 但是 他的唯物主义也是不彻底的 不但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而且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 他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 却丢掉了他的辩证法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 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 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 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第50页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与创新 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亚当 斯密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亚当 斯密著 大卫 李嘉图著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创新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 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列宁选集 第4卷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99页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就是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2月发表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 共产党宣言 宣言 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 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 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 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 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 小结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对自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列宁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实践者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 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相继产生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还有现在正在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没有共产党 没有毛泽东思想 就没有新中国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列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坚持邓小平理论 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 就是真正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旗帜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是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 二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核心 归宿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 就是因为它正确 它完备而严密 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 任何反动势力 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二 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所决定的 阶级性和实践性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解放全人类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性 统一性 科学性是前提 革命性是必然结论 实践性 阐明实践的观点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发展的科学真理 强调其改造世界的实践功能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 它就愈加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 三 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四 马克思主义崇高的社会理想 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 实现共产主义 一方面 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 另一方面 更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脚踏实地地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三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 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四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第一 努力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二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第三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 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心念 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 观点和方法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第三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 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四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二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问题讨论 有人问 150多年以前并没有马克思主义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漫长历史中不是也取得了无数的成功 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吗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 世界上许多人也没有学过或者并不信奉马克思主义 有的还反对马克思主义 这些人在实践中不也可以取得许多成功吗 有些科学家信奉唯心主义哲学 信奉宗教 不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吗 参考答案 第一 规律是客观的 符合规律就会成功 第二 马克思主义以前以往的人们对规律的某些因素和成分早就有所认识 第三 不了解 不相信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 他们在实践中也能得到成功的原因 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人们的情况实质上一样 第四 尽管不学习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但这种成功所经历的弯路要多得多 付出的代价要高得多 遇到的风险要大得多 第五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办事 也可能犯错误 思考题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3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