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梁山伯与祝英台1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艺术魅力。2.知识与技能:a、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协奏曲这一体裁知识以及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b、能够熟唱“爱情主题”的歌曲化蝶。3.过程与方法:聆听音乐,以故事情节为线索对作品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展开联想,领略音乐作品的韵味。2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通过初中以来音乐课的铺垫,在专业上对基本的乐理知识,节奏、力度、旋律等音乐的关键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具备欣赏乐曲的基础知识。同时心理的成长使得初二学生具备情感共鸣的基础。3重点难点 1.大提琴及小提琴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的捕捉。 2.对梁祝呈示部及展开部的赏析,爱情主题、封建主题反 抗主题的情绪情感领会。3. 展开部分的艺术处理,特别是“抗婚”中作曲家的艺术创作手段的 运用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4. 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的手段理解分析本音乐作品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出大提琴、小提琴音色并且基本了解交响乐团的构造。 2.能够听辨出根据音乐辨析乐曲的主题,并能进行基本模唱。 3.能够运用音乐的手段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4.1.2学时重点 掌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含的情感。4.1.3学时难点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故事导入 千古传诵的故事,柔美、深情的旋律,能打动许多爱乐人的心。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这样一首令欣赏者为之倾倒的我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下面请同学们一同欣赏。活动2【讲授】音乐欣赏的基本思路 第一、在音乐欣赏的同时,传播一定的文化知识,运用古诗词,诗歌等形式辅助欣赏,让学生具备欣赏所需的文学底蕴。第二、从本专业出发,通过基础乐理的讲述,使得学生对基础乐理有一定的了解,具备欣赏的基本技能。第三、运用通感等方式引导学生的审美能力。活动3【活动】片段欣赏 列举几段不同情绪的音乐,以分组的形式分别对这些音乐进行讨论,并分析。用故事带入、情景带入来表达自己对所听音乐的理解。说与做结合。活动4【作业】课堂拓展 了解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美丽故事,并尝试聆听梁祝这一乐曲。4.2 第二学时 4.2.1教学目标 1.能够听辨出大提琴、小提琴音色并理解其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中的形象内涵。 2.能够听辨出中的爱情主题、封建主题及反抗主题。并能跟 唱爱情主题 3.能够运用音乐的手段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提高学生的感受、 分析和鉴赏音乐作品的能力。4.2.2学时重点 1.大提琴及小提琴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形象的捕捉。 2.对梁祝呈示部及展开部的赏析,爱情主题、封建主题反 抗主题的情绪情感领会。4.2.3学时难点 1. 展开部分的艺术处理,特别是“抗婚”中作曲家的艺术创作手段的 运用在作品中的情感表达。 2. 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的手段理解分析本音乐作品。4.2.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演奏导入 1. 先由老师用钢琴演奏一首乐曲,让学生猜想一下乐曲的名称。 2. 接着,我们再播放一首同样的乐曲,让学生来感受一下它与前曲有着什 么不同之处。活动2【讲授】新课教授 (一)什么是协奏曲 (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主要演奏乐器介绍: 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长号 (三)作者简介: 何占豪:中国杰出的音乐家,世界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上海音乐学院 教授,中国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1959年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与同学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妇孺皆知”的最著名的小提琴作品,是全世界演出和录音版本最多的中国管弦乐曲,是世界人民了解中国音乐的必听曲目,被誉为“为中国创造民族化交响乐开拓一片绿野”的“不朽的(中国)民族音乐经典”,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整个东方音乐的骄傲”。在不久前香港电台举办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梁祝与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古典乐坛上家喻户晓的伟大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评为“千年最受听众欢迎的十部经典音乐作品”。曾经有一位学者感叹道:“哪里有太阳,哪里就有中国人;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有梁祝!” 何占豪在音乐创作上有一个座右铭,那就是:“外来形式民族化,民族音乐现代化”。 陈 钢:(1935-) 上海市人。从小跟父亲陈歌辛学音乐,十岁起随匈牙利钢琴家伐勒学钢琴。1955年进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从师于丁善德、桑桐和苏联专家,毕业后留校任教。大学四年级时,与何占豪合作写了蜚声国内外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后又编写了苗岭的早晨、我爱祖国的台湾、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清水江恋歌等小提琴作品以及其它器乐作品。 (四)小提琴协奏梁祝曲式结构:奏鸣曲式结构。活动3【活动】音乐体验 分小组进行音乐体验,两组二选一的形式进行音乐体验,在音乐讲解之后,通过对音乐的理解,二组对十八相送这一乐段进行情景再现,一种是演讲,另一种是表演,并根据学生表现的实际情况进行鼓励。活动4【作业】情感提升 选取一段音乐进行类似的体验与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