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全省林业工作会议讲话稿稿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机构改革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性林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与省“两会”精神,认真总结 2018 年工作,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与任务,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工作。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高度重视。今天上午,省委书记车俊、省长袁家军参加省党政军义务植树活动,身体力行倡导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1 月 16 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专程到省林业局调研,对林业部门提出了“当先锋补短板、善谋划勇创新、强监管优服务、建制度强自身”等四个方面的殷切期望,要求林业部门认真履行机构改革后的部门职责,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强化自然保护地管理,深化林权制度和国有林场改革,全力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会前,冯省长又专门作出批示,强调要更高质量建设“森林浙江”。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扎实做好新时代林业工作。刚才,宣读了表扬森林资源管理、国有林场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文件,对森林特色小镇、森林人家、省生态文化基地、省现代国有林场授了牌。江山等 6 个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各自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做法,特色鲜明、亮点纷呈,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有所启发。下面,我主要讲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回顾总结 2018 年所做的主要工作2018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林业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大花园建设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深化林业改革,加强资源保护,强化生态建设,推进产业富民,弘扬生态文化,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五年绿化平原水乡目标圆满完成,林业改革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一)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按照省委推进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全省各级林业部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服从工作大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机构改革的部署要求,做好机构挂牌、人员转隶、职能划转、“三定”方案制订等各项工作。在推进机构改革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克服各种困难,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做到了思想不乱、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二)国土绿化加快推进。省政府印发浙江省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行动计划(2018-2022 年),全面部署今后五年国土绿化工作。全省完成造林更新面积 25.37 万亩,新植珍贵树 2413 万株,完成平原绿化 16.05 万亩、省以上森林抚育项目 43.6 万亩,建设彩色健康森林和木材战略储备林 29.8 万亩,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启动实施“一村万树”行动,得到了省委书记车俊和省长袁家军的充分肯定。经省政府同意,印发浙江省“一村万树”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建成示范村353 个、推进村 3174 个。推进森林系列创建,舟山市、桐庐县、安吉县、江山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启动建设,森林城镇新增 95 个。(三)资源保护不断加强。正式启用森林资源“一张图”信息平台,首次实现省、市、县三级年度出数全覆盖,有效促进管理数字化转型。加强涉林垦造耕地监管,会同原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严格加强涉林垦造耕地监管政策,全面叫停涉林造地行为。同时,加大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民生项目的使用林地保障,办理林地项目 3214 个、面积 9.5 万亩。省级以上公益林区划落界完善工作基本完成,首次实现公益林跨区域调整26.6 万亩。实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朱鹮、华南虎、扬子鳄等数量稳步上升,实现了世界首例百山祖冷杉胚胎培养幼苗。推进“一区两园”建设,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 1处、省级森林公园 4 处、省级湿地公园 12 处。严打涉林违法犯罪,侦办了一批大要案,保持了打击涉林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森林消防工作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和受害面积分别同比下降 30.77%、51.29%。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完成除治面积 286.19 万亩,拔除平湖、海盐、普陀、西湖等 4 个疫区县(市、区)。省政府对全省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工作进行了通报表扬。(四)富民产业持续增长。全省林业行业总产值超过 6200亿元,同比增长 10%以上。加快木本油料、竹子、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实施新一轮产业发展行动,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增木本油料基地 11.3 万亩,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成功入选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启动新一轮“一亩山万元钱”推广五年行动,建成示范基地 89.58 万亩,实现总产值 80.86 亿元。加快森林休闲养生业发展,衢州市、桐庐县分别被国家林草局命名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示范县,命名首批森林特色小镇 14个、森林人家 111 个,公布森林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22 个,8 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推介森林旅游地。2018 年全省森林休闲养生业产值突破 2000 亿元,成为我省林业第一大产业。举办第 11 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和森林旅游、苗木交易、油茶香榧等林业宣传推介活动,第 11届森博会实现成交额 50.36 亿元,同比增长 3.5%。(五)生态文化广泛传播。加强生态文化基地建设,6 个行政村被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获评数量列全国之首,新增 65 个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和森林古道修复,开展古树名木和森林古道普查,出台浙江省古树名木认定、认养办法,开展全省 26.43 万株古树名木的挂牌工作,完成 1406 株古树名木的救助复壮保护,建成古树名木主题公园52 个。2019 年北京世园会参展工作进展顺利,浙江展园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得到了北京世园会执委会的充分肯定。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组织了省市党政军领导义务植树等主题植树活动,全省共计参加义务植树劳动 988 万人次、植树 2679万余株。(六)支撑保障逐步优化。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群众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 100%“最多跑一次”和 100%网上办理。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推进林业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省林业局联合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印发了深化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的管理办法,全省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累计发放额超过 3.5 亿元,贷款余额突破 3 亿元。省政府和中国林科院续签新一轮省院合作协议,省院第四轮科技合作正式启动。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首个浙江杭州国家林业科技示范园区获国家林草局认定,首次获批 2 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实验室和 4 个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新认定 2 家国家林草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清新空气(负氧离子)林业功能站 44家。林业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质量、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授权植物新品种 50 个,食用林产品质量总体向好,省级抽检合格率达 99.7%。浙江省公益林和森林公园条例正式颁布实施。加大林业资金稽查和绩效评价力度,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和资金使用安全高效。以上成绩来之不易,凝聚了干部职工的心血和汗水,体现了林业行业上下的智慧和能力。实践证明,我省的林业干部队伍是讲政治、顾大局的,是能担当、善作为的,是可以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满意的。在这里,我向所有为林业建设作出贡献的同志们和关心支持林业工作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二、坚决扛起林业承担的重大职责发展林业,利在当代、荫及后世、恩泽人类。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毛泽东同志发出了“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邓小平同志倡导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再造祖国秀美山川”的宏伟目标。胡锦涛同志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2006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中国绿色时报发表题为建设新农村林业肩负重要使命的署名文章,明确提出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山区与平原、城市与乡村的林业建设,通过发展生态林业来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发展富民林业来推动绿色经济增长,发展人文林业来弘扬绿色生态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对林业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全省林业系统坚决贯彻“八八战略”-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的要求,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推进“森林浙江”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呈现了森林覆盖率稳定增长、林木蓄积量持续增加、林业总产值大幅提升的良好态势。建国以来,我省累计生产木材 1.5 亿立方米,2000 年全面实现“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浙江”。目前,全省森林覆盖率 61.17%,比建国初期增加了 23.37 个百分点,林木蓄积 3.67 亿立方米,是建国初期的 5.6 倍。林业行业总产值超过 6200 亿元,是 2000 年的 12 倍,全省林业产值百亿以上的有富阳、义乌、安吉等 19个县,为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去年开始,中央自上而下开展机构改革,对林业职能进行了调整,赋予了新的职责和使命,这是中央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治理的角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根据省“三定方案”,我省林业除承担国土绿化、森林资源管理、湿地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林业产业发展、林业种苗管理、林业科技和森林公安等原有职责之外,增加了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自然遗产等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规划、建设、管理职责,目前林业部门承担的法律法规赋予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行政权力增加到 260 多项。可以说,机构改革以后,林业的职能更强了,任务更重了,要求更高了,责任也更大了。这充分说明,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没有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也没有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2014 年 4 月 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强调),“发展林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16 年 4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时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2013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把握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在这次机构改革中赋予林业的新使命新要求,切实担当新职责新任务,努力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一)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大职责。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森林、湿地具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省森林覆盖率虽高,但森林质量还不够高、功能还不够强、结构也不尽合理,单位面积蓄积量仅为全国平均的 70%,局部地区还存在一定数量的规划造林地尚未绿化,湿地的生态修复更是任务艰巨。国土绿化、生态修复始终是我们林业部门的核心任务。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以努力改善生态为已任,切实担当起生态建设的重大职责,大力加强植树造林和生态修复工作,积极营造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和绿树成荫的人居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二)担当起生态资源保护的重大职责。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森林和湿地是陆地上最主要的两大生态系统,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林业部门负责保护管理的森林、湿地这两大自然生态系统覆盖了全省 4/5 的面积,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空间基础和生态基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资源保护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约束制度,我省更是将森林覆盖率、蓄积量纳入了地方领导干部考核和财政转移支付指标体系。这些年来,全省林业部门认真履行林地征占用管理、林木采伐管理、湿地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职责,生态资源保护体制机制日益健全,保护能力水平逐步提高,有力保障了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资源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战略性、决定性作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始终是我们林业部门的首要职责。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坚持保护优先的方针,认真贯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求,严格落实各级政府工作责任,担当好生态资源保护的重大职责,确保森林覆盖率不下降、自然保护地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不受破坏,坚决守住绿水青山的生态底线,努力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三)担当起自然保护地管理的重大职责。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统一监督管理自然保护地,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给我们林业部门的新职责新任务。我省现有国家公园试点 1 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 26 处、风景名胜区 59 处、森林公园 127 处、湿地公园 61 处、地质公园 14 处、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公园)13 处,合计 300 多处,总面积超过 1 万平方公里。这是自然生态空间中最重要、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林业监管的重点。中央高度重视自然保护地的监管,近年来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安秦岭违建别墅等生态环境破坏问题进行了严肃追责,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年 1 月 23 日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明确了自然保护地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认真落实指导意见,切实加大自然保护地监管力度,稳步推进规范整合工作,加快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自然保护地体系。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破坏自然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四)担当起绿色富民产业发展的重大职责。林业是巨大的绿色资源宝库,具有可循环可再生的独特优势,是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潜力所在,在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市场供给、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省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是乡村振兴和高水平全面小康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而山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近些年,各级林业部门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大力发展木竹业、花卉苗木、木本油料、森林旅游等主导产业,实施“一亩山万元钱”行动计划,以占全国 2%的林地创造了占 8%的林业产值,竹子、香榧、山核桃等成为许多地方农民致富的“摇钱树”,相当一部分农民朋友依靠林业走上了富裕之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希望在山、潜力在林。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发展绿色富民产业的重大职责。坚持合理利用林业资源,鼓励和吸引工商资本、人才“上山入林”,积极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不断提高优质林产品供应能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绿色、健康、安全的林产品,努力促进山区林农增收致富,推动山区林区乡村振兴。三、牢牢把握林业发展的战略机遇当前,林业工作的内外部环境、各方面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概括了“加快绿色发展”等 5 个新机遇,这是中央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作出的重要结论。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了“5 个浙江新机遇”,并对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等与林业相关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要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用足用好各种有利条件,不断推动新时代林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一)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对林业工作作出了许多重要指示,成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为我们做好林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这既是我省林业系统的最大优势,更是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大动力。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这些年我国生态文明制度越来越完善,生态保护的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越来越严格,各级党委和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越来越强,对林业工作更加重视。我省各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无不从提高森林覆盖率、强化生态保护入手,对资源保护、国土绿化等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支持力度越来越大。领导的重视是我们做好工作、推动发展的有力保障!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作为发展林业的动力源泉,全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二)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和大花园建设,为林业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要求建设“美丽浙江”,推进大花园建设,推动绿色发展,这些都与林业工作密切相关,我们责无旁贷。服务好这些中心工作,既是林业部门的重大责任,需要全力参与,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提供良好的资源和生态支撑;又是林业发展的重大机遇,需要牢牢把握,积极谋划,在服务中心工作的同时推动林业事业的发展。去年,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行动计划、浙江省大花园建设行动计划,对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培育珍贵彩色森林、提高森林质量、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推广“一亩山万元钱”模式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研究思考省委、省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找准服务全省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主动谋划,努力在服务省委、省政府工作大局中实现林业更大发展,发挥林业更大作用。(三)满足人民群众巨大需求,为林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良好的生态已成为品质生活的刚性需求,人民群众的生态意识不断增强,对生态环境高度关注,不仅要求物质生活更富足,而且期待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城乡更美丽。良好的生态没有办法进口,更没有办法替代,只能主要依靠林业来提供。需求就是动力,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和优质林产品的巨大需求,一定会产生强大的拉动力,吸引人才、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林业行业聚集,不断推动林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林业事业更快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生态产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种需求。(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林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这次机构改革,国家将林业草原融为一体,对各类自然保护地实行统一监管,林草资源归口自然资源部门,实现了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统一监管和生态保护职责的集中统一。这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思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形成生态保护和监督管理的强大合力,有利于增强自然生态保护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权威性。随着“第三次国土调查”的开展,长期积累的各种地类边界不清、地类交叉重叠、湿地管理与其他部门职能交错等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机构改革后,各级林业部门要运用系统思维和统筹能力,加强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协调,借鉴国土管理的好机制、好方法,推动林业与自然资源管理事业协同发展。做好我省的林业工作,虽然有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问题,影响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些地方对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不够重视,根据 2018 年监测,全省有 26 个县森林覆盖率略有下降,其中 13 个县的覆盖率下降超过了 0.1 个百分点;一些地方依法治林观念淡薄,非法占用林地、无证采伐林木、滥捕野生动物等现象时有发生,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问题尚未根本改观;林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经济效益还不够高,林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新兴产业发展不快;松材线虫病尚未得到遏制,疫区县已有 53 个,严重影响了森林生态安全。此外,这次机构改革后,林业部门职能增加,工作任务越来越重,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比如:国家公园试点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各类自然保护地原来分散管理的政策需要进行融合,特别是面对自然保护地建设和管理中多年积累的问题,需要系统谋划、妥善处置。这些都是需要我们积极面对并认真研究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机遇和挑战,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必须认清形势,增强信心,砥砺前行,主动作为,认真履行好新职责新使命。要继续发扬林业的优良传统,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以勇于担当和锲而不舍的执着,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奋力爬坡过坎,努力克难攻坚,不断推动林业向前发展。四、认真抓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工作当前,我省林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承担着新的职责和使命。我们要保持发展定力,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举措,不断提升林业改革发展水平。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牢把握“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主题,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大花园建设等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全面深化林业综合改革,持续开展国土绿化美化,切实加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不断提升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高质量建成“森林浙江”。高质量建成“森林浙江”是与 2014 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一脉相承的,既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理念,也贯彻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高质量发展要求。高质量建成“森林浙江”是我省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发展的总抓手、总方向、总目标。我们要力争到2022 年,努力实现五个“高”的目标。一是高水平绿色生态屏障。国土绿化美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生态显著改善,森林质量和功能进一步提升,构建起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的绿色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61%以上,平原林木覆盖率稳定在 20%以上,林木蓄积量达到 4.25 亿立方米,森林植被碳储量达到 2.85 亿吨,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达到 4.7 立方米/亩,1/3 以上的县(市)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建成“一村万树”示范村 1000 个以上、推进村 10000 个以上。二是高标准自然保护网络。最严格生态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成,森林灾害防控体系全面优化,重点野生动植物和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建立完善的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保护网络。林地保有量 9900 万亩,公益林保有量稳定在 4500 万亩以上,湿地保有量稳定在 1500 万亩以上,湿地保护率达到 50%以上。林业有害生物监测覆盖率和无公害防治率分别达到 90%以上。三是高效益绿色富民产业。林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明显提升,林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林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优质林产品产量明显增加,林业富民能力显著增强。林业行业产值达到 8500 亿元,林业旅游年产值超过 2500 亿元,建成省级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 200 个以上,建成现代国有林场 30 个以上。四是高效能监管服务体系。权责明晰、监管有力、科学规范的林业监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智慧林业“云平台”和林业“一张图”全面建成,林业“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林权流转机制和林业金融体系日益健全。林技推广网络日臻完善,适应浙江林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成,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成果转化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主要食用林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达 65%以上。五是高品位林业生态文化。生态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自然教育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化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高。修复森林古道 500 公里,所有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管护。建设省级生态文化基地 200 个、古树名木主题公园 200 个。2019 年是建国 70 周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全省林业系统要按照高质量建成“森林浙江”的目标谋划和推进今年工作,重点要突出以下六个方面:(一)围绕大花园建设,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美化要认真落实浙江省高水平国土绿化美化行动 5 年计划,进一步提升国土绿化水平,不断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为大花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底色和生态支撑。一是以新植 1 亿株珍贵树为重点,推进美丽森林建设。落实浙江省新植 1 亿株珍贵树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年),深入实施珍贵树种赠苗造林、基地建设、补植培育、“四旁”植树、发展示范等五大行动。2019 年新植珍贵树 2100 万株以上,培育珍贵彩色容器苗 500 万株以上。按照区域集中、连片推进的思路,大力发展木材品质优、市场价值高、培育潜力大的珍贵树种,积极开展目标树培育,打造一批高标准珍贵树种基地。全面摸清规划造林地的基本情况,结合珍贵彩色森林建设,逐地逐块提出切实可行的造林计划,加快绿化步伐。庆元县提出以杉木林改造为基础,建设万亩楠木林;龙泉市计划发展乡土珍贵树种,建设万亩红豆树基地,这些都是发展珍贵树种的典型做法,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借鉴。二是以“一村万树”为重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村万树”是以 1 个村新植 1 万株树为载体,是千万工程乡村绿化的升级版。要进一步深化“一村万树”行动,加快示范村和推进村建设,大力开展四旁植树和绿化片林建设,积极发展珍贵树种、乡土树种、彩色树种、经济树种,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乡村绿化体系,不断优化乡村生态环境。2019 年建设示范村 350 个、推进村 3500 个。三是以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重点,推进美丽城市建设。要坚持近自然、生态化理念,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森林城市群建设为平台,加强城市、城际国土绿化空间的均衡利用,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城镇森林建设协调发展,扩大城市之间的生态空间,推动城市森林结构更加优化、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全面。积极推动嘉兴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努力推进设区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加快县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省森林城镇,推进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2019 年力争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3 个、省级森林城镇 50 个。四是以森林生态廊道为重点,推进美丽通道建设。森林生态廊道是指以森林为主体,实现区域生态空间互联互通的绿色网络体系。构建森林生态廊道网络,是我省“美丽浙江”和大花园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高速公路、铁路、八大水系、沿海渠堤等沿线为重点区域,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质量,积极打造美丽通道。各地要主动谋划建设思路,积极先行先试。今年要抓好浙中生态廊道试点,为全省面上推开总结经验做法。(二)围绕生态安全,加强森林湿地资源保护管理机构改革后,林业部门保护自然生态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要牢记责任担当,坚持严格保护,大力发展森林和湿地资源,守护好浙江的绿水青山。一是着力完善森林资源监测评价机制。目前,森林覆盖率、蓄积量和森林质量等指标已列入省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的指标体系。各地要高度重视森林资源监测评价工作,及时开展森林资源年度动态监测,切实提高监测质量,全面准确掌握森林资源消长变化情况。要不断推广先进实用监测技术,提升监测精度和工作效率。要加快完善森林资源考核评价方法,积极推进县级森林资源增长考核指标与市级年度监测数据的衔接配套,不断提高森林资源考核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要积极探索建立森林资源增减挂钩机制,以年度监测数据为依据,实施森林资源年度消耗利用与造林更新总量平衡管理,明确增减挂钩责任主体,强化资源保护刚性约束,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二是加快完善公益林天然林保护机制。加强公益林建设管理,优化省、市、县三级公益林“阳光工程”建设,完善公益林区划界定书、公益林保护管理协议、资金发放清册,确保“地、权、利”三者相一致,争取逐步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2019 年新增省级以上公益林建设面积 12 万亩,增加保护区租赁面积 45 万亩。大力保护天然林,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全面落实天然林保护责任,着力建立全面保护、系统恢复、用途管控、权责明确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体系,完善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补助政策。三是建立健全湿地面积总量管控机制。加强湿地用途管制,制定全省湿地分级管理办法,强化对征收、占用湿地的管理,按照“先补后占、占补平衡”的要求,确保湿地总量平衡。禁止擅自占用国家和省重要湿地,严厉查处违法利用湿地行为。完善湿地保护工作的考核机制,将湿地保护率等指标列入对地方的考核。认真实施省、市、县三级湿地保护修复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湿地生态保护和示范利用工程。加强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制定省级湿地公园管理办法,通过创建湿地公园实现对重要湿地的生态修复保护。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湿地监测评价,实现不同类型湿地数据共享机制。四是构建完善森林灾害防控机制。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健全行业防火管理机构,充实防火专业力量,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严格管控野外用火,全面落实防范职责,切实把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抓实抓细。加强督促指导,采取有力措施,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攻坚战,坚决遏制灾情扩展蔓延。危害严重的县市,要加大科学防治力度,优先保证重点地区、四边区域、景区、高速公路沿线等地的除治工作。疫点不多、灾情较轻的县市,要全面彻底清除病死松树,并对疫点周边松林采取“打孔注药”防治措施,争取拔除疫情。切实加强对疫情和疫木的监管,严格执行以乡镇为单位的疫区管理制度,全面停止利用疫木生产板材,推行疫木就近粉碎措施,加大对违规调运、加工、利用疫木行为的打击力度,严防疫木流失、疫情扩散。(三)围绕实施最严格保护制度,完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统一管理自然保护地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给林业部门的重要职责。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央有关自然保护地管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好统一管理的体制优势,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全面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水平。一是理清自然保护地发展思路。中央深改委通过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指导意见要求,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实行严格保护,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我们要认真落实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请省委、省政府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适时召开全省自然保护地工作会议。各地要认真领会中央精神,明确工作任务,加大自然保护地监管力度。二是启动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按照全国深化自然保护地大检查的部署,对全省所有自然保护地进行调查摸底,开展系统性的监督检查,妥善处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先行开展自然保护地监测监管平台建设,及时掌握保护地动态。探索有效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对全省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逐步实现一个自然保护地保留一块牌子,建立一个管理机构,构建具有浙江特色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三是加快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按照国家公园实行省政府垂直管理的要求,完善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督察反馈问题,加强违规项目整改。进一步推进跨区域保护合作,加强与江西、安徽两省的沟通协调,推动生态系统完整保护,探索跨行政区域管理的有效途径。加快推进“十大名山”公园建设,根据不同定位,制订相应建设标准,启动名山公园建设规划编制工作,高标准建设大花园示范区。(四)围绕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林业经济我省山区林区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现有林地 1 亿亩。要积极发挥“七山”的资源、生态和经济优势,创新林业体制机制,融合林业一二三产发展,建立一批以现代林业园区为基础、以主导产业加工集聚区为核心、以三产融合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林业经济示范区,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以三产融合为方向,努力建设林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要推动林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开展林业特色产业强县、强镇建设,实施“一县一品”“一镇一品”特色林业产业提升计划,形成主体协作紧密、产业链条完整、利益联结高效、竞争能力较强的现代林业经济发展模式。引导林业产业集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加工集群,打造区域公共品牌,推进林产品精深加工,培育产业集聚中心、交易中心和价格信息发布中心。加快一、二、三产融合,主攻以油茶、香榧、山核桃为代表的木本油料产业,以铁皮石槲为代表的林下中药材产业,竹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不断增加三产融合的增值效益。二是以森林康养为重点,着力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大力发展以森林康养为重点的森林休闲养生业。以森林村庄、古村落、自然生态村落等为依托,加强森林休闲养生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加快培育一批融森林文化与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人家。谋划推进“百县千吧(氧吧)”工程,启动森林康养基地认定工作。组织编制森林康养小镇、森林人家、森林古道、森林康养基地、森林氧吧等建设标准和评定规范,完善森林休闲养生产业标准体系。积极打造一批具有乡土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森林康养品牌,加快康养专用森林、森林养生食品、饮品、纪念品等开发与认证。推进现代国有林场建设,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保护、木材生产储备和优质生态产品提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三是以“一亩山万元钱”为载体,大力增强林业富民能力。认真实施浙江省“一亩山万元钱”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 年),不断推动模式的转型升级,逐步从种植为主向一二三产联动发展转变,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效益。各地要认真分析自身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注重突出当地产业特色,合理确定“一亩山万元钱”发展目标和规模,科学选择适合当地的具体模式,积极稳妥地加以推广。鼓励和支持林业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基层涌现出来的新技术、新模式、新成果,形成更多的“绿色、生态、高效”的科技富民模式。2019 年新建基地 40 万亩、巩固深化 50 万亩以上,实现综合产值 90 亿元以上。四是以林业改革为动力,支持吸引人才资本“上山入林”。加快林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激活林业资源要素,推进林地股份制流转,加大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发放力度,鼓励人才、资本“上山入林”,参与林业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和扶持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创新林业金融服务,丰富绿色金融产品,继续推进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和林业贷款贴息,重点推广公益林补偿收益权质押贷款,扩大林业融资规模,降低融资成本,增强林业经营主体保障能力,服务山区林农创业增收。(五)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监管服务水平监管与服务是林业部门行使职能的重要手段。监管是最好的服务,服务是为了更好地监管。要完善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统领,积极推进林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林业各方面的改革,按照“简政放权、减少干预、优化配置、有效管理”的要求,加大林业行政权力减、放、转力度,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完善服务流程,营造更优林业政务环境。扎实做好林业“最多跑一次”数据共享工作,推进“掌上办事”和“掌上办公”。加快浙江智慧林业云平台建设,建立共享安全的林业数字化平台,实现一个平台办事、一套数据共享、一体化安全保障的目标。不断优化提升森林资源“一张图”,整合湿地、公益林、自然保护地等资源管理数据,强化资源监测管理和考核评价,实现监督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二是以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为目标,不断健全林业科技创新推广网络。加强林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科技助推行动,深化省院合作,全面提升林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加强林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普及,着力打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围绕主导产业和重点工程,新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完善清新空气(负氧离子)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和发布。加大林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标准化+”行动,加快林业浙江制造品字标制定,打造一批林业区域公共品牌。强化食用林产品质量监管,加大监测力度和覆盖面,全面开展食用林产品质量“双随机”抽查、追溯体系建设和合格证管理。三是以严格落实监管机制为抓手,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去年,党中央彻查陕西秦岭北麓违建别墅问题,对相关单位和人员作了严肃处理,给全党上了一堂极其深刻的政治教育课,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坚定决心。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全面加强林业执法监管力度。要持续深化林业督查工作,全覆盖推进遥感卫片执法检查,建立“天上看、地下查”的常态化监管机制,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件的动态跟踪、预测预警和督查督办,该查处的坚决查处,该曝光的坚决曝光,该问责的坚决问责,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完善资源管理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积极开展林地征占用和林木采伐“双随机”检查,切实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执法监管,通过查处典型案件发挥震慑警示作用,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组织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雷霆”、“绿剑检疫执法”等系列专项行动,以打击破坏林地等为重点,常态化打击各类涉林违法行为。加强和完善省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