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

上传人:Q** 文档编号:52234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认识和建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学才能上进” 、 “学习是掌握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 ”。税务干部的学习培训应该做到“五化” ,即:学习全面化、全面学习化;学习岗位化、岗位学习化;学习快乐化、快乐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成效化、成效工作化。一、注重学习培训的全面性和差异性税务干部无论在何种岗位,都要求有一定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水平和由此形成的智能和技能,来适应岗位本职的基本需要。岗位培训实行全员培训,要做到因岗因职而异,即按照征收、管理、稽查、计统、法规、社保及行政管理等各个不同的岗位、不同职务的差异需要,安排级别不一、内容不一、层次不一的培训,并使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体系。一是要坚持持续性的全面培训。按照“轻重缓急”制定“短中长”培训计划,短期为半年,中期为一年,长期为三年,使每期培训都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来操作,确保培训效果。二是要坚持按岗位需求培训。凡是岗位培训,都应有岗位或技术等级标准,有培训目标,有培训计划、大纲,有教材。比如重点税源管理岗,培训内容应侧重如何加强重点税源的预测及风险管理,如何进行宏观税源预测分析及税收能力估算;如何预测分析税源总目标、分税种目标、分地区目标、分行业目标和动态目标,如何确定有效征管措施保证各项目标的实现。比如计划统计岗位,培训内容应侧重如何对地区经济的承受能力与地区经济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效益状况分析;如何从国家及省、市出台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一带一路” 、 “中、蒙、俄”经济走廊、制造业 2025 规划、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宏观经济政策中寻找税源增量。比如行政管理等二线岗位,应侧重人力资源管理、日常行政事务处理、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电脑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运用以及计算机安全管理、税收宣传、信访、危机处理以及公关礼仪等知识。针对教育培训方式单一、税务干部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建议省局搭建全省网络学习竞赛平台,将应知应会的业务纳入题库。税务人员每天通过手机 APP或电脑网络随机抽取 10 道题,可相互研究探讨,或参考学习资料,进行自学解答。做对题可以获得积分,根据答题积分,每月确定一次全省干部学习积分排行榜、各地(市)局排行榜、各县(区)局排行榜,做到“集中与分散” ,“线上与线下” , “日常教学与考核” , “学习与激励”四结合。(一)以培育理念为支点,浓厚学习风气。学习的成败,起点在理念,支点在理念,关键点也在理念,只有正确的学习理念才能促成学风的形成。学风是教育培训的基础,又是推动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的源动力。 为有效培育理念,浓厚学风,宜春地税采用“领导带动、组织推动、同事帮动、网络互动”的教育教学手段,使理念教育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和升华。在领导带动方面,主要体现在市局党组围绕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不断加强自身学习,致力班子自身建设,通过抓班子带机关、促基层,班子成员身先垂范,以则作则,极大地触动了干部职工 年均达 12 天,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操作技能有了普遍提高,在去年省局的三项业务能手竞赛中,宜春获税收管理能手、办税服务能手团体第一名,税务稽查能手团体第二名,并有 18 名个人获单项奖,在今年全省副处级干部竞争上岗中宜春有 6 名干部入围,占全省入围人员的七分之一。 二、目前地税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形成,少数干部学习培训的动力不足。全市地税系统平均年龄 41 岁,呈橄榄球形状,中间大两头小。由于年龄偏大,少数中年干部存在“人到中年万事休,人过 40 不学艺”的思想,他们对于学习培训的态度普遍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应付态度,不愿意接受新的税收知识,仍沉湎于老的税收征管手段和方法;而一些年轻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感到干部出路少,升迁无望,学与不学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这些都是终身教育理念没有形成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员教育培训的困难。 (二)缺失自有的培训基地和师资力量,过分依赖外部培训资源。全市地税系统没有一个独立的培训基地,缺乏自己的师资力量,过分依赖外部培训资源,影响了培训效果。地税部门是个业务性很强的专业部门,各岗位的培训必须要有相对应的专业教师,而与我们合作办学的高等院校教师,大多没有从事过税收工作,他们虽然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但对税收工作流程缺乏实际操作,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培训,对成人教育培训的规律也是处在摸索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必然受到影响。(三)分级分类培训的任务没有完全到位,一般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受到限制。目前,教育培训按照省、设区市、县(市、区)局三级架构分级负责。其中省局的培训力量主要向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倾斜,设区市局的培训力量主要向股级以上干部倾斜,而一般干部主要由县(市、区)局负责培训,由于受培训力量、培训经费和条件的制约,县(市、区)局基本没有承担起应有的培训任务,因而基层一般干部接受教育培训机会受到了制约。 (四)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尚不健全,干部内在自我要求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展现。目前,各级地税部门都出台了学历资格奖励办法,干部取得了新的学历、资格可以报销相应学费。但培训与使用机制却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实际工作中不能真正将学习培训与干部的评优及选拔任用挂起钩来, “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的问题比较突出, “重选拔,轻培训”的情况比较严重,还没有真正形成“管、训、学、用”相结合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几点对策 (一)实行全员能级管理,将学习能力与干部职级能力待遇挂钩,引导干部自我学习。所谓能级管理是把干部的能力进行评定分级,将干部的能力、学历、考试成绩、职称资格、工作业绩作为能级评定的因素,能级评定后,实行能级津贴制度,不同能级之间实行差别待遇,能级评定与干部职工利益挂钩,这样就能突出个人能力在自我发展和组织目标实现中的重要作用。能力成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因素,干部们从对“职务” 、 “权力”的关注转向了对“能力”的关注。这种转变不仅为每个人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创造了条件,而且也为今后适应时代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依靠能力赢得竞争实力、依靠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动态性的能级管理可从根本上解决干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的问题,增强干部的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也能促使广大干部对学习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明显增强,大家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能级管理就象一个助推器,将迫使大家不得不好好学习。 (二)分责管理,加大教育培训工作的监督指导,确保分级分类培训任务有效落实。按照分级分类培训要求,县(市、区)局必须承担本级一般干部的培训任务,为此设区市局必须加大考评力度,对县(市、区)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及质量效果进行检查考核,可以采取评估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此,一是制定考核评估办法,确定考核评估指标。从教育培训组织领导情况、教育培训制度执行情况、年度教育培训任务落实情况、经费保障情况、基础工作情况、教育培育工作成效等方面全面考核,通报考评结果,有针对地强化对县(市、区)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力度;二是实行以考促学,以考促训。考试是检验教育培训效果的最好方法,设区市局每年应分岗位组织抽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