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沟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69690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沟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大沟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大沟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沟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根据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及县煤炭工业局2012年总体工作思路,为认真落实本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及辅助安全生产系统,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强化矿井瓦斯治理工作,力争在2012年内达到省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从根本上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杜绝和减少矿井重大安全隐患,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结合本矿实际,编制本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一、煤矿基本情况(一)交通位置。大沟煤矿位于富源县城东南部平距20公里,距县城公路里程50公里,属富源县大河镇恩乐村委会管辖,富源县城每天班车往返大河、恩乐直达矿区,矿区有简易公路15公里至贵州-火铺-富源(320国道)距曲靖85公里,北西有贵昆铁路支线,交通较为方便。(二)矿井范围。矿井开采范围处于扒弓矿区中段南部,走向长约0.98Km,倾向宽约0.8Km,开采面积0.7443Km2。(三)开采煤层及储量。矿井设计可采煤层六层,即C7、C9、C13、C15、C16、C19煤层,经国土资源部门核实资源总量328.89万吨,计算工业储量328.89万吨、可采储量244.19万吨。(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核定生产能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6万吨年。(五)矿井建设情况。大沟煤矿于1997年3月开工建设,1998年6月通过验收投产。矿井通风、供电、排水、提升运输、安全监控、通讯及瓦斯抽放等系统基本完善,运行正常。(六)组织机构。煤矿设法人1人、矿长1人;设安全副矿长、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技术副矿长各1人,均经云南省安培中心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配有采矿、通风、机电、地测技术人员各1人;配有瓦斯检查员、安全员、放炮员等特殊工种人员48人。(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赋存情况。大沟煤矿设计可采煤层6层,各煤层特征简述如下:C7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顶部。煤层厚度1.402.30m,代表性结构为1.22(0.03)1.05m,为黑色块状、粉状半暗半亮型煤,属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夹矸为棕灰色细晶质高岭石泥岩。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夹似层状菱铁岩,底板为灰色泥质粉砂岩,伪底为0.18m泥岩。C9煤层:上距C7煤层26.76m,煤层厚度1.602.73m,代表性煤层结构为0.70(0.03)1.02m,为黑色粉状、鳞片状、碎块状半亮型煤,夹矸为褐色高岭石泥岩,全区稳定可采煤层。顶板为厚3.46m灰色细砂岩夹多量似层状菱铁岩,伪底1.06m为灰色泥岩。C13煤层:上距C9煤层27.84m,煤层结构0.50(0.03)0.60m,为黑色粉状、鳞片状半暗-半光亮型煤,夹矸为灰色泥岩,全区可采稳定煤层。顶板为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底板为灰色泥岩夹似层状菱铁矿。C15煤层:上距C13煤层9.28m,煤层厚度2.472.83m,煤层结构一般为1.24(0.03)1.55m,为黑色粉状、鳞片状半亮型煤,裂隙发育,易碎裂。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夹薄层状菱铁岩,底板为深灰色泥岩,遇水易碎裂。C16煤层:上距C15煤层6.83m,煤层厚度1.641.37m,代表性煤层结构为0.67(0.03)0.79m,为黑色粉状、块状半暗-半亮型煤,夹矸为泥岩,煤层顶板为灰褐色泥岩,底板为层状砂岩。C19煤层:上距C16煤层12.67m,煤层厚度0.961.28m,代表性煤层结构为0.47(0.04)0.63m,为块状半暗-半亮型煤,裂隙发育,易碎裂,煤层顶板为灰色中厚层状细砂岩,底板为中厚层状泥岩。2、煤层顶底条件。本矿区可采煤层顶、底板属软弱岩层,硬度低,稳固性差,易发生冒顶、片帮。3、水文地质。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断层的透水性略大于围岩。地层的富水性较弱,大气降水是本矿井的主要充水来源,浅部因小窑开采后采空区积水多年未排放,可成为目前矿井的常年补给源。经矿山多年开采情况分析,矿井正常涌水量30m3/h,雨季涌水量为50m3/h。4、地质构造。矿区位于杨梅山-小达村南北向断层与北西向次级断层夹持的三角断块中,矿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在矿区内发现断层5条,即F1、F2、F3、F4、F5,其中F1、F2、F3为正断层,F4、F5为逆断层。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一)断层。F1正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区内走向长度大于840m,断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0,断距110m,在地表断层下盘C7煤层与断层上盘(T1K)中下部地层呈断层接触。F2正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区内走向长度大于640m,南北向贯穿整个矿区,断层走向近似南北向,倾向西,倾角76,落差40左右。F3正断层:位于矿区中部,区内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65,断层落差15m,区内走向长度大于600m,南端被F4走向逆断层所切断,关有一定位移。F4逆断层:位于矿区东南部,断层走向近似东西向,倾向北,倾角48,断层落差20m,在地表C7下部地层重复约20m,将F3、F5断层切割并发生位移,对C13煤层影响较大。F5逆断层:位于矿区东部,断层走向近似南北向,倾向西,倾角46,断层落差8m,断层影响深度P2c至C13煤层,往下逐渐变小。综上所述,核实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类型。5、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性、地温。据200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11.35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1.05m3/min;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6.78m3/t,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63m3/min,本矿为高瓦斯矿井。煤层爆炸性与自燃倾向性:根据我矿委托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2005年8月31日对矿井煤样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和煤层自燃倾向性报告,煤层煤尘有爆炸性危险,C7煤层属于容易自燃煤层。地温:根据邻近矿区硐山普查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区内每百米地温递增率在0.33-0.5/100m,平均0.34/100m,矿区内未见地温异常点,属地温正常区,无热害。(八)开拓开采现状。1、生产情况。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有三个合法井筒,有关参数如下:主斜井:x=2826061.87,y=35440036.65,z=1968.16,=184,=25。副斜井:x=2826103.09,y=35440026.46,z=1963.82,=210,=22。回风井:x=2826106.00,y=354400054.00,z=1965.01,=270,=15。主斜井担负全矿井煤矸提升运输,兼作进风井。副斜井担负材料设备的提升运输、人员升降,兼作进风井。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矿井划分为一个水平开采,水平为+1840m水平。一水平划分为2个采区,即东翼采区、西翼采区。现开采东翼采区C13煤层111301工作面。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式采煤法,手镐落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2、专用回风井建设。专用回风井建设项目于2008年4月由曲靖市煤炭行业主管部门批准,2008年12月委托曲靖市煤炭设计研究院完成成单项设计,2009年6月开工建设。设计改造利用原有的副斜井作主井,利用原主斜井作副井,新建专用风井。设计水平和采区划分不变,矿井移交投产时,井巷工程量780m,建设工期6个月,至2009年12月底完成。(九)现有生产系统。1、提升运输系统。主斜井井筒断面为4.8m2,采用砌碹支护,装备一台JT1600/1224型绞车,电机功率为110KW,采用串车提升。副斜井井筒断面为4.8m2,上段采用砌碹支护,下段采用矿用工字钢梯形棚支护,装备一台JT1200型绞车,电机功率为75KW,采用串车提升。1840水平集中运输大巷采用U型棚加锚喷支护,断面为4.8m2,长200米,采用2.5吨电机车(0.7吨小矿车)运输。采区运输巷采用工字钢支护,断面为4.6m2,采用刮板运输机进行运输。运煤:C13煤层回采工作面运输巷C13运输上山一采区运输石门1840运输巷到主井底车场由主斜井绞车提升至地面。运料:井下所用材料经副斜井下放至副井底1925水平车场,人力搬运到工作面。运矸:掘进工作面所出矸石,经刮板运输机运至溜煤眼,电机车经1840运输巷到主井底车场,由主斜井绞车提升至地面。2、供电系统。煤矿实现双回路供电,一回路来自大河变电站煤矿专用线,电压等级为10KV;一路来自大河变电站农网线,电压等级为10KV。现已安装四台变压器,两台供地面,型号为SZ9400/10,两台供井下,型号分别为KS9400/10、KS9400/10。自备柴油发电机HDV500E一台。井下所有电器设备实现三大保护,矿井设备均采用矿隔爆型电器设备,井下各用电设备供电均采用MA型矿用阻燃电缆,实现了“三专”和“两闭锁”。地面供电等级为380V和220V,井下供电等级660V。矿井总负荷为1500KW,其中:地面950KW,井下550KW。3、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机械抽出式通风。安装2台FBCDZN015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电机功率255KW,电机型号YBFe280M6,风量13983102m3/min,风压617234Pa,转速为980rPm。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完好,主扇能保证正常连续运转,矿井漏风率不超设计要求,反风装置完善。矿井实际供风量为2100m3/min,能满足生产需要。回风井采用梯形矿工钢支护,断面为4.2m2,C7、C9煤层总回风巷采用梯形矿工钢支护,断面为4.2m2。4、排水系统。大沟煤矿采用斜井开拓,井下各地点水经水沟自流1840水平集中运输巷沉淀池水仓水泵地面。5、矿井监控系统:安装KJ90NA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重庆煤科院院),设4个分站,型号为KJ9016,甲烷传感器30台,一氧化碳传感器4台,风速传感器8台,温度传感器4台,液位传感器2台,负压传感器2台,远程瓦斯断电仪二台(采面一台,掘进一台),瓦斯监控系统能有效准确的反应井下瓦斯、通风等情况。6、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型号为KJ128型人员定位系统,配有KJ128传输分站4台,KJ128A-F1读卡器17台,KJ128A-K2无线通信识别卡300个。7、综合防尘系统煤矿建有地面和井下消防、防尘水池两个,地面消防、防尘水池容量100m3,井下消防、防尘水池容量200m3。地面井下设有洒水降尘设备装置和消防供水龙头,管路系统基本完善,各采掘作业点、各煤矸转载点均安装了喷雾降尘装置,井下巷道每隔100米设置了净化水幕。8、瓦斯抽放系统。矿井抽放系统为型号2BE1303水环式真空泵2台,气量18003200m3/h,配套电机功率75KW,转速590r/min,主管260mm,支管200mm,运转正常。瓦斯抽放浓度3070%,一般为45%。抽放方法:三种抽放方法,即C9本煤层抽放,下部的C13煤层穿层抽放,采空区抽放。9、压风系统。矿井配有C110SKF-8型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台,气量为20m3/min,电机功率为110KV,主供风管为125mm,支管为50mm,支管延接到井下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10、通迅系统。矿井配有矿用通信机一台,井下各作业点、各硐室、各皮带溜子机头处,地面各主要办公场所、各机房均装有电话机。二、工作目标通过运输系统改造、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调整采掘接替,完善矿井主要生产系统和各安全辅助生产系统,2010年内达省二级安全质量标准。三、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内容与实施计划(一)采煤方法和工艺。1、根据矿井开采范围、储量规模、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构造条件,各煤层均可推广机械化采煤工艺。2、从开拓开采现状分析,东翼采区C7煤层采用倾斜壁式布置开采,工作面推进长度较短(100m左右),且剩余储量较少、辅助运输系统不完善,加之井底车场短小,断面狭小提升运输能力有限,只能维持现有倾斜壁式采煤工艺,单体液压支柱及铰接顶梁支护,达不到15万吨/年的改扩建要求。3、矿井运输系统改造、系统标准化建设,井巷工程质量得到全面改善,矿井运输装备水平得以提高,大大增强了矿井的运输能力、通风能力,瓦斯冶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开拓东翼采区时,采用走向壁式布置开采,加大工作面推进长度,完善采区辅助运输系统等,在地质构造不出现较大变化的前提条件下,可在C9煤层首先推行高档普通机械化或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计划在2011年内实施。采用手镐采煤或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时,普通手镐掘即可满足采掘正常接替要求,若推行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应当考虑推行综合机械化掘进。(二)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通风系统:原有系统断面狭小,未能满足通风要求,计划改扩巷道,刷大断面以满足要求。2、运输系统:主、副井下车场变形严重,存车线长度不够矿车周转慢,安全间隙不够,影响人员安全。需刷大断面增加存车线长度,进行铁棚砼碹支护。3、排水系统:原水仓容量小,易淤积,常造成井底车场积水,影响运输及矿井生产。计划加掘水仓15m,砼支护。4、提升系统:绞车型号,提升能力达不到15万吨/年的改造要求,计划安装1.6m及1.2m的新绞车各一台以满足要求。5、供电系统:(1)大部份电气设备未入机电硐室统一管理,维护保养困难。所有电气设备全部入硐室集中统一管理。(2)推行机械化采煤工艺,用电负荷增加较多,现有供电系统难以满足要求。计划对供电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采用高压下井,增设井下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增加变压器容量。6、综合防尘系统:运输巷和其它巷道洒水防尘设施设置不足,不能有效地洒水降尘。煤矿计划严格按要求设置洒水防水设施,并进行有效管理。5、综合监控系统及人员定位系统。综合监控室内未设置大屏幕显示屏。煤矿计划增设大屏幕显示屏。6、地面生产系统:(1)地面生产设施简陋不全。煤矿计划新建机修房、材料库、配电室、洗澡池。(2)地面办公设置不足。煤矿计划新建一幢办公楼,增加使用面积,统一办公地点。(3)职工生活设施简陋。煤矿计划新建一幢职工综合楼。(4)地面生产、办公、生活区域有部分未进行硬化,绿化面积少,环境差。煤矿计划在地面生产设施完成建设后,对地面生产、办公、生活区域进行硬化,并增加绿化面积。四、瓦斯综合治理(一)瓦斯治理方针和工作体系。煤矿在瓦斯治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二)瓦斯综合治理措施。1、一般规定。(1)严格执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建设专用风井,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回风井必须安装两台同种型号的主扇,并保持24小时正常运转,每月交替使用。(2)完善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系统使用正常,瓦斯探头等各类传感器必须实行双配,并按规定按时检校,保证显示数据准确。各采掘工作面必须悬挂瓦斯传感器和报警仪,实行安全监测监控,杜绝瓦斯超限作业。(3)瓦斯抽放泵保持24小时运转,保证抽采达标,井下各分支抽放管必须按系统完善。(4)配齐配足瓦检员、安全员等各种特员,并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各种特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遵章守纪,坚守工作岗位,努力学习有关瓦斯管理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5)煤矿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每班瓦斯检查不少于3次,并做好瓦斯“三对口”和“三签字”管理。2、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1)采用通风方法排放瓦斯,稀释瓦斯浓度和排除有害气体,保证井下作业人员有足够的新鲜空气。(2)暂不使用的联络巷用两道密闭墙密闭,掏槽0.5m,中间用黄泥夯实。按规定每班必须检查1次,如实填写牌板。(3)工作面上隅角容易产生瓦斯聚积,采用导风筒和风帘供风吹散聚积的瓦斯,随时清理工作面及两端头的障碍物,保证巷道畅通,减小风阻。(4)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在上述风排措施不能解决时,采用抽放的方法解决。在靠近采面上隅角段,采用8m长的铠装软管(软管口径不小于200mm)与主抽放管路连接,将铠装软管插入工作面上隅角,并在软管的入口处加装筛网,以免吸入颗粒物。随工作面的后移,拆下前端一段主管路,移动抽放软管。(5)上隅角抽放软管或分支插管随工作面移动而拆迁管路,若抽放效果不佳,应在回风巷内打木垛,用铁管插入采空区5-10m的位置进行抽放。(6)随工作面推进,沿回风巷敷设管路,将抽放管埋入采空区抽放瓦斯。(7)在工作面回风侧打顺层斜向钻孔,间隔30m设置钻场,进行采动卸压抽放。(8)通过对邻近煤层进行预抽,减少回采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在回风巷和运输巷靠近顶板或底板侧,每隔15-20m布置一个钻场(长宽高421.8m),采用木棚支护,在钻场内布置4个孔钻穿临近煤层25-30m,进行瓦斯预抽。(9)工作面采用尾巷排放瓦斯和抽放瓦斯。3、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1)掘进巷道采用边掘边抽的方法抽放瓦斯,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后5米处的巷道两帮各布置一个钻场(长宽高421.8m),采用木棚支护,每掘进30-50m,布置一组对应的钻场。(2)在每一钻场内,沿掘进方向布置3个钻孔(孔深不小于0m)边掘边抽,两帮各布置3个钻孔(孔深不小于40m),钻孔方向和位置在工作面前方煤层中部,进行本煤层的瓦斯预抽。(3)在掘进工作面打顺层钻孔,沿煤层走向布置35个孔(孔深3040m),进行本煤层瓦斯预抽。(4)在各钻场内打35个孔(孔深不小于50m)对临近煤层进行瓦斯预抽。(5)本煤层掘进中打顺层钻孔抽放,在掘进联络巷中打倾向钻孔和走向钻孔对煤体进行瓦斯抽放,打倾向顺层钻孔时,终孔位置保证在煤体内,尽量靠近回风巷的掘进巷道。(三)瓦斯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矿井未进行瓦斯参数测定。煤矿计划委托相关资质单位完成矿井瓦斯参数测定工作。2、矿井虽实行了本煤层抽放、采空区抽放和邻近煤层穿层抽放,但只有一套抽放系统,抽放效果不佳。煤矿计划另建一套大流量抽放系统,专抽采空区瓦斯,原有抽放系统专用于本煤层和邻近煤层瓦斯预抽。3、严格按本矿瓦斯抽放方案实施,探钻抽放施工人员不足,技术素质低,探钻机仅有三台且老化故障多。煤矿计划成立一支13人抽放工程队,购置一台150探钻机,举办一期探钻人员培训班。分三班东西翼二个地点进行探钻,负责对本煤层和邻近煤层瓦斯预抽工作及管路安装维护工作。五、计划投资总计建设、改造投资:1200万元。其中:1、通风系统28万元;2、运输系统229万元;3、提升系统238万元;4、供电系统146万元;5、综合防尘系统20万元;6、地面生产系统500万元。2012年系统标准化建设投资工程计划明细表单位:米、平方米、立方米、台件、万元序号项目名称技术特征工程计划备注工程量工作量一提升、运输系统30011840集中运输大巷铁棚砼碹270502主井井底车场改造墙抬梁70553一采区运输石门铁棚砼碹1201604电机车购置2.5吨蓄电池105其它25二供电系统1001电缆购置660伏电压下井802其它20三通风系统1501井巷维修1002通风设施设备购置303其它20四排水系统601潜水泵15KW212多级泵45KW143排水管4550054水仓改造砌碹40455其它5五监测监控系统KJ78N201探头更新52监控线路更新延长53技术服务器74其它3六综合防尘系统201消防水池200152管路购置33其它2七瓦斯抽放系统101高位水池铁质水箱312瓦斯投放管路购置53探钻购置液压钻机134其它1八压风系统501压风机购置152压风管路购置203其它15九通讯系统101矿用电话82其它2十避灾救生系统480合计1200六、管理机构和制度(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矿井求生存、谋发展的关健,矿成立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杨智飞大沟煤矿矿长副组长:钱富庭大沟煤矿总经理蒋小书大沟煤矿安全副矿长李因学大沟煤矿机电副矿长朱轩志大沟煤矿技术副矿长田稳书大沟煤矿生产副矿长成员:王小荣大沟煤矿带班副矿长尹荣江大沟煤矿带班副矿长田光荣大沟煤矿带班副矿长蒋启大沟煤矿通风维修队队长尹加友大沟煤矿采掘一队队长田林伟大沟煤矿采掘一队队长方百荣大沟煤矿机运队队长尹启宁大沟煤矿办公室主任朱谨大沟煤矿财务科长殷彦鹏大沟煤矿生产技术科杜开文大沟煤矿生产技术科濮进位大沟煤矿生产技术科方程大沟煤矿生产技术科设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办公室,由总工程师兼任办公室主任,生产技术科长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检查、督促、指挥、协调。(二)加强督促、协调。由组长负责,每月对各建设项目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召开专门会议,对工期拖后的进行督促,并协调解决好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目按期完成。(三)明确责任,严格奖惩。矿明确了各建设项目的负责人、建设内容、完成时间,实行项目负责制,按时完成的矿给予组长500元、副组长400元、成员300元,未按时完成的,每拖延一天,罚负责人100元,成员50元。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