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doc

上传人:xiao****1972 文档编号:5163514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顶板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顶板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顶板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顶板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1.顶板类型煤层顶板由伪顶、直接顶和老顶构成。伪顶是指紧贴在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直接顶是位于伪顶或煤层(无伪顶时)之上,一般由一层或几层厚度不定的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比较容易垮落的岩层所组成,直接顶按稳定性可分为:不稳定顶板,中等稳定顶板,稳定顶板,坚硬顶板;老顶又叫基本顶,一般指位于直接之上(有时也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厚而坚硬的岩层。顶板分为坚硬难冒顶板、破碎顶板和复合型顶板。坚硬难冒顶板是指直接顶岩层比较完整、坚硬(固),回柱后不能立即垮落的顶板。一般为砂岩、砾岩和石灰岩。破碎顶板指的是岩层的强度低、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整体性差,自稳能力低,并在工作面控顶区范围内维护困难的顶板。2.顶板常见支护方式顶板常见支护方式有单体支柱支护、液压支架支护、锚杆支护。单体支柱支护主要是指采用木支架,摩擦式金属支柱、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液压支架是在摩擦式金属支柱和单体液压支柱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采煤工作面机械化支护设备。锚杆支护主要是指用木锚杆、竹锚杆、金属锚杆、树脂锚矸、快硬水泥锚矸结合锚网进行支护的一种支护方式。二、常见冒顶事故的预兆(一)局部冒顶的预兆(1)工作面遇有小地质构造,由于构造破坏了岩层的完整性,容易发生局部冒顶。(2)顶板裂隙张开、裂隙增多,敲帮问顶时,声音不正常。(3)顶板裂隙内卡有活矸,并有掉渣、掉矸现象,掉大块前,往往先落小块矸石。(4)煤层与顶板接触面上,极薄的矸石片不断掉落。这说明劈理(即顶板的节理、裂隙和摩擦滑动面)张开,有冒顶的可能。(5)淋头水分离顶板劈理,常由于支护不及时而冒顶。(二)大型冒顶的预兆1.顶板的预兆(1)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这是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发生离层,或顶板切断而发生的声响。有时采空区顶板发生像闷雷一样的声音,有人叫“板炮”,这是老顶板和上方岩层产生离层或断裂的声音。(2)掉渣。顶板岩层破碎下落,一般由少变多,由稀变密,在人工假顶下,掉下的碎矸石和煤渣更多(俗称“煤雨”),这是发生冒顶的危险信号。(3)顶板裂缝增加或裂隙张开。顶板的裂隙,一种是地质构造产生的自然裂隙,一种是由于顶板下沉产生的采动裂隙。有经验的老工人说:“流水的裂缝有危险,因为它深;缝里有煤泥、水锈的不危险,因为它是老缝;茬口新的有危险,因为它是新生的”。人们常常在列缝中插上木楔子,看它是否松动或掉下来,观察裂缝是否扩大,以便做出预报。(4)脱层。顶板快要冒落的时候,往往出现脱层现象,检查是否脱层可用“问顶”的方法,如果声音清脆,表明顶板完好;如果顶板发出“空空”的声响声,说明上下岩层之间已经脱离。2.煤壁的预兆由于冒顶前压力增加,煤壁受压后,煤质变软,片帮增多,使用电钻打眼时,钻眼省力,用采煤机割煤时负荷减少。3.支架的预兆使用木支架时,支架折断、压劈并发出声音;使用金属摩擦支柱时,活柱急剧下缩并发出强烈的金属摩擦声,大量柱锁变形、柱体被压坏;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时,大量支柱的安全阀自动放液,损坏的支柱比平时大量增加。工作面使用绞接顶梁时,损坏的顶梁比平时大量增加,大量的扁销子被挤出。底板松软或底板留有底矸石,丢底煤时,支柱会被大量压入底板。4.工作面其他预兆含有瓦斯的煤层,冒顶前瓦斯涌出量突然增大。有淋水的顶板,淋水量增加。三、顶板事故的防治措施1.坚硬难冒顶板大面积切冒预防坚硬难冒顶板大面积切冒又称大面积来压,是指采空区大面积悬露的坚硬顶板在短时间内突然塌落而造成的大型顶板事故;其预防措施主要有:(1)顶板高压注水。从工作面平巷向顶板打深孔,进行高压注水,注水泵最大压力达15兆帕。(2)强制放顶。就是用爆破的方法人为地将顶板切断,使顶板冒落一定厚度形成矸石垫层。2.老顶来压时的压垮型冒顶预防压垮型冒顶是指因工作面支护强度不足和顶板来压引起支架大量压坏而造成的冒顶事故。预防方法如下:(1)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初撑力应能平衡垮落带直接顶及老顶岩层的重量。(2)采煤工作面的初撑力应能保证直接顶与老顶之间不离层。(3)采煤工作面支架的可缩量应能满足裂隙带老顶下沉的要求。(4)普采工作面遇到平行工作面的断层时,在断层范围内要及时加强工作面支护(最好用木垛),不得采用正常办法回柱。(5)普采要扩大控顶距,并用木支柱替换金属支柱,待断层进到采空区后再回柱。(6)工作面支护是液压自移支架时,若支架的工作阻力有较大的富余,则工作面可以正常推进;若支架的工作阻力不够富余,则工作面与断层斜交过断层。3.破碎顶板大面积漏垮型冒顶预防由于煤层倾角大,直接顶又异常破碎,工作面支护不及时,在某个局部地点发生冒漏,破碎顶板就可能从这个地方开始沿工作面往上全部漏空,造成支架失稳,导致漏垮型工作面冒顶。预防漏垮型冒顶的措施有:(1)选用合适的支柱,使工作面支护系统有足够的支撑力和可缩量。(2)顶板必须背严背实。(3)严禁放炮,移溜等工序弄到支架,防止出现局部冒顶。4.复合型顶板推垮型冒顶预防推垮型冒顶是指因水平推力作用使工作面支架大量倾斜而造成的冒顶事故。复合顶板是由于下软上硬岩层构成,在开采时,容易形成离层、断裂,导致冒顶。预防措施有:(1)应用伪俯斜工作面并使垂直工作面方向的向下倾角达4060。(2)掘进上下平巷时不破坏复合顶板。(3)工作面初采时不要反推。(4)控制采高,使软岩层冒落后能超过采高。(5)尽量避免上下平巷与工作面斜交。(6)在开切眼附近于控顶区内,系统地布置树脂锚杆。(7)灵活地应用戗棚,使它们迎着岩体可能推移的方向支设。(8)提高单体支柱的初撑力和刚度。(9)提高支架的稳定性,用拉钩式的连接器把每排支柱从工作面上端至工作面下端连接起来。5.金属网下推垮型冒顶预防回采下分层时,金属网假顶可能发生推垮型冒顶,预防方法如下:(1)回采下分层时用内错式布置开切眼,避免金属网上碎矸之上存在空隙。(2)提高支柱初撑力,增加支柱稳定性,防止发生高度超过150毫米的网兜。(3)用“整体支架”增加支柱稳定性。(4)采用伪俯斜工作面,增加抵抗下推的阻力。(5)初次放顶时要把金属网下放到底板。6.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事故预防局部冒顶多发生在工作面上下端头、煤壁区、放顶区等地点,许多垮面事故是由局部冒顶发展而成的,一般预防措施如下:(1)支架方式需各顶板岩性相适应,不同岩性的顶板要采用不同的支架方式。(2)采煤后要及时支护。一般要采用超前挂金属探梁或打临时支柱的方法及时支护,防止局部冒顶。(3)整体移输送机时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整体移输送机时,对容易冒顶比较破碎的顶板,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采取边移输送机,边回临时支柱和边支基本支柱的快速支柱回柱方法。(4)工作面上下出口要有特种支架。一般在上下出口范围内加设台棚或木垛等,加强支护。(5)防止放炮崩倒棚子。一是炮眼的布置必须合理,装药量要适当。二是支护质量必须合格,要牢固有劲,不能打在浮煤浮矸上。三是留出炮道。如果放炮崩倒柱子,必须及时架设,不允许空顶。(6)坚持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7)坚持执行必要的制度。例如,敲帮问顶制度、验收支架制度、岗位责任制、金属支柱检查制度、顶板分析制度和交接班制度等。(8)采取正确的回柱操作方法,防止顶板的压力向局部支柱集中,造成局部顶板破碎及回柱工作的困难。应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7.掘进工作面冒顶的预防1)掘进头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1)根据掘进头岩石性质,严格控制空顶距。当掘进头遇到断层褶曲等地质构造破坏带或层理裂隙发育的岩层时,棚子应紧靠掘进头。(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危石必须挑下,无法挑下时应采取临时支撑措施,严禁空顶作业。(3)在地质破坏带或层理裂缝发育区掘进巷道时要缩小棚距;在掘进头附近应采用拉绳等把棚子连成一体,防止棚子被推垮,必要时还要打重柱以抗突然来压。2)掘进巷道冒顶事故的防治措施(1)可能的情况下,巷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岩体中,并尽量避免采动的影响。(2)巷道支架应有足够的支护强度以抗衡围岩的压力。(3)巷道支架所能承受的变形量,应与巷道使用期间围岩可能的变形量相适应。(4)尽可能做到支架与围岩共同承载。支架选型时,尽可能采用有初承力的支架;特别注意顶与帮的背严背实问题,杜绝支架与围岩间的空顶、空帮现象。(5)凡因支架失效而空顶的地点,重新支护时应先护顶,再施工。(6)巷道替换支架时,必须先支新支架,再拆老支架。(7)在易发生推垮型冒顶的巷道中要提高巷道支架的稳定性,可以在巷道的支架之间用拉撑件连接固定,增加架棚的稳定性,以防推倒。倾斜巷道中支架被推倒的可能性更大,其支架间拉撑件的强度、密度要适当加大。3)掘进巷道交叉点处冒顶事故防治措施(1)开岔口应避开原来巷道冒顶的范围。(2)必须在开口抬棚支设稳定后再拆除原巷道棚腿,不得过早拆除,切忌先拆棚后支架棚。(3)注意选用抬棚材料的质量与规格,保证抬棚有足够的强度。(4)当开口处围岩尖角被压坏时,就及时采取加强抬棚稳定性的措施。四、采煤工作面冒顶时的避灾自救措施1)迅速撤退到安全地点。当发现工作地点有即将发生冒顶的征兆,而当时又难以采取措施防止采煤工作面顶板冒落时,最好的避灾措施是迅速离开危险区,撤退到安全地点。2)遇险时要靠煤帮贴身站立或木垛处避灾。从采煤工作面发生冒顶的实际情况来看,顶板沿煤壁冒落是很少见的。因此,当发生冒顶来不及撤到安全地点时,遇险者应靠煤帮贴身站立避灾,但要注意煤壁片帮伤人。另外,冒顶时可能将支柱压断或推倒,但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压垮或推倒质量合格的木垛。因此,如遇险者所在位置靠近木垛时,可撤至木垛处避灾。3)遇险后立即发出呼救信号,冒顶对人员的伤害主要是砸伤、淹埋或隔堵。冒落基本稳定后,遇险者应立即采用呼叫、敲打如敲打物料、岩块(可呼叫)等方法,发出有规律、不间断的呼叫信号,以便救护人员和撤出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4)遇险人员要积极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冒顶后被煤矸物料等埋压的人员不要惊慌失措,在条件不允许时切忌采用猛力挣扎的办法脱险,以免造成事故扩大。被冒顶隔堵的人员应在遇险地点有组织的维护好自生安全,构筑脱险通道,配合外部的营救工作,为提前脱险创造良好条件。(1)遇险人员要正视已发生的灾害,切忌惊慌失措,坚信矿领导和同志们一定会积极进行抢救。应迅速组织起来主动听从灾区中班组长和有经验老工人的指挥。团结协作,尽量减少体力和隔堵区的氧气消耗,有计划地使用饮水、食物和矿灯等,做好较长时间避灾的准备。(2)如人员被困地点有电话,应立即用电话汇报灾情、遇险人数和计划采取的避灾自救措施;否则,应采用敲击钢轨、管道和岩石等方法,发出有规律的呼救信号,并隔一段时间敲击一次。不间断地发出信号,以便营救人员了解灾情,组织力量进行抢救。(3)维护加固冒落地点和人员躲避处的支架,并派人检查,以防止冒顶进一步扩大,保障被堵人员避灾时的安全。(4)如人员被困地点有压风管,应打开压风管给被困人员输送新鲜空气,并稀释被隔堵空间的瓦斯浓度,但要注意保暖。第七节电气事故形式及防范措施一、电气事故的类型及措施电气事故包括触电事故、漏电事故以及设备事故。(一)触电事故的防范为防止触电事故发生,要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等有关规定,做到安全用电。防止触电的主要措施有:(1)使人体不能触及或接近带电体。(2)设置保护接地装置。(3)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防止供电系统漏电造成人身触电和引起瓦斯或煤尘爆炸。(4)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对那些人身经常触及的电气设备(如照明、信号、监控、通信和手持式电气设备),除加强手柄的绝缘外,还必须采用较低等级。例如,手持式煤电钻和照明装置的额定电压不应大于127V,矿井监控设备的额定电压不应大于24V。(5)维修电气装置时要使用保安工具。如,绝缘夹钳、绝缘手套、绝缘套鞋等。(二)漏电事故的防范(1)避免电缆、电气设备浸泡在水中,防止电缆受挤压、碰撞、过度弯曲、划伤、刺伤等机械损伤。(2)导线连接要牢固,无毛刺,防松脱。(3)维修电气设备时要按规程操作,严禁将工具和材料等导体遗留在电气设备中。(4)不在电气设备中增加额外部件,若必须设置时,要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5)设置保护接地装置。(6)对电网对地电容电流进行补偿。(7)设置漏电保护装置。(三)电气设备事故的防范矿用电气设备分为两大类: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和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矿用一般型电气设备是一种煤矿井下用的非防爆型电气设备。它只能用于无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其标志为“KY”。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是按照国家标准GB3836.1-2000生产的专供煤矿井下使用的防爆电气设备,分为类和类,其中类为煤矿井下用电设备。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型、级别和组别连同防爆设备的总标志“Ex”一起,构成防爆标志。在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的明显处,均有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标志“Ex”和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MA”。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的类型有:隔爆型电气设备,标准编号为GB3836.2-2000,标志为d。增安型电气设备,标准编号为GB3836.3-2000,标志为e。本安型电气设备,标准编号为GB3836.-2000,标志为i(ia,ib)。正压型电气设备,标准编号为GB3836.-2000,标志为p。充油型电气设备,标准编号为GB3836.-2000,标志为o。充砂型电气设备,标准编号为GB3836.-2000,标志为q。无火花型电气设备,标准编号为GB3836.-2000,标志为n。浇封型电气设备,标准编号为GB3836.-2000,标志为m。气密型电气设备,标准编号为GB3836.10-2000,标志为h。预防电气设备事故的关键是,选用、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并且,要严格遵照有关管理制度加强日常管理。防爆电气设备入井前,应检查其“产品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二、井下电气设备检修及停送电作业的注意事项井下电气设备检修及停送电作业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执行,做到安全用电。电气设备的检查、维护、修理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责的或临时指派的电气维修工进行。高压电气设备的修理和调整工作,应有工作票和施工措施。在特殊情况下,采区电钳工可对变电所内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停送电操作,但不得擅自打开电气设备进行修理。经维修单位机电主管人员授权者,不受此限。高压停、送电的操作,可根据书面申请或采用其他可靠的联系方式,得到批准后,由专责电工执行;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的停电制度;严禁有约时停、送电现象发生;断开了的隔离开关的操作机构必须锁住,并在操作手把上悬挂“有人作业,禁止合闸”的标志牌。检修和搬迁井下电气设备电缆和电线前,必须停电;用与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器验电,确认无电后再在三相上挂装接地线,对电气设备进行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验电、接地、放电工作,在煤矿井下应在瓦斯浓度为1%以下时进行。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部分停电作业应有遮挡。检修完恢复送电时,应由原操作人员取下标示牌,然后合闸送电。高压线路倒闸操作时,必须实行操作制度和监护制度;操作人员必须填写操作票。操作票中必须写明被操作设备的线路编号及操作顺序;严禁带负荷拉开隔离开关的现象发生。操作时,必须有两人执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操作中必须执行监护复诵制度,操作人员必须使用试验合格的绝缘工具,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台上。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部分必须有良好绝缘。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工作,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失爆设备严禁继续使用。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和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不得继续使用。检查和调整结果应记入专用的记录簿内。检查和调整中发现的问题,应指派专人限期处理。电气设备使用的绝缘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电气耐压试验,每年应进行1次,但对其中操作频繁的电气设备使用的绝缘油,每半年进行1次电气耐压试验。井下供电应做到:电缆连接无“鸡爪子”、无“羊尾巴”、无明接头;有过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有螺钉和弹簧垫,有密封圈和挡板,有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设备硐室清洁整齐;防护装置全,绝缘用具全,图纸资料全;坚持使用检漏继电器,坚持使用煤电钻、照明和信号综合保护,坚持使用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三、掘进工作面恢复供电时的规定(1)使用局部通风机的掘进工作面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停风区中最高瓦斯浓度不超过1%和最高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而且在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10米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0.5%,方可开启局部通风机。(2)低瓦斯矿井的掘进巷道中,当瓦斯浓度超过1.5%时,应切断掘进巷道内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当瓦斯浓度小于1.0%时方可恢复供电。(3)高瓦斯矿井的掘进巷道中,当瓦斯浓度超过1.0%时应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当瓦斯浓度小于1.0%时方可恢复供电。(4)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瓦斯浓度超过0.5%时应切断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当瓦斯浓度小于0.5%时方可恢复供电。(5)掘进机附近瓦斯浓度超过1.5%时,应切断掘进机电源。当瓦斯浓度小于1.0%时,方可恢复供电。第四节火灾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一、煤炭自然发火的预兆及常见发生地点1.煤炭自然的初期征兆(1)煤层的温度,附近的空气温度和水温都比正常情况下高。(2)附近的氧气浓度降低。(3)附近巷道中湿度增大。(4)附近巷道的壁面和支架表面出现水珠,俗称“煤壁出汗”。(5)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各种碳氢化合物。(6)巷道空气中出现煤油、汽油、松节油等芳香气体的气味。2.人体感觉识别煤炭自然火灾(1)视力感觉:煤炭自燃的初期,由于氧化生热生成部分水蒸气,往往使巷道内温度增加,出现雾气或在巷道壁挂有平行水珠,俗称“煤壁出汗”。(2)气味感觉:煤炭从自热到自燃,氧化产物内有多种碳氢化合物,并产生煤油、汽油、焦油等气味。经验证明,当人们嗅到焦油味时,煤炭自热已经发生到一定程度了。(3)温度感觉:煤炭在自热过程中要放出热量,因此,从该处流出的水和空气的温度较正常时高。(4)疲劳感觉:煤炭在整个自热过程中,都在不断地产生并放出多种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这些气体使人头痛、闷热、精神不振、不舒服,有疲劳感觉,当然,人生病时也有类似感觉。因此,当井下出现这种现象时,要结合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如果是多数人的感觉,那更要提高警惕,查明原因,以防煤层自然发火。3.煤炭自然发火常见地点断层附近、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回风巷和停采线附近、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煤巷的高冒处、假顶工作面、密闭墙内、溜煤眼、联络巷及浮煤堆积的地方是自然发火高发地区。二、预防煤炭自然的主要措施(1)选择合理的开拓、开采技术措施:开拓巷道采用岩石巷道,分层巷道采取重叠布置,推广无煤柱开采技术,回采工作面采用长壁后退式开采,选择合理开采顺序等。(2)预防性灌浆:将水和不燃性固体材料(黄土、煤矸灰、炉烟灰等)按一定比例混合,配制成适当浓度的浆液,然后利用管道将其送到采空区等可能发生煤炭自燃的地点,以防止自燃火灾的发生。(3)阻化剂防火:阻化剂是无机盐类化合物,如氯化钙、氯化镁等或是一些废液,如造纸厂废液,洒厂废液等。将这些物质喷洒在遗煤上,能起到阻止煤的氧化和防止煤炭自燃的作用。(4)胶体材料防火:凝胶防火技术是通过压注系统将基料(水玻璃)和促凝剂(铵盐)按一定比例与水混合后,注入到煤体中凝结固化,起到阻止氧化和降低煤层自燃倾向的目的。(5)惰性气体防火:惰性气体防火就是将不助燃、不燃烧的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已封闭的或有自燃危险的区域,降低其氧气的浓度,从而预防发火或使火区中因缺氧而将火熄灭。(6)均压防灭火:均压是通过降低漏风通道两端的风压差,即削弱漏风的动力源来达到减少漏风的目的。三、接近已有火区的安全注意事项(1)防火墙附近设有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2)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前,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启封火区时,应逐段恢复通风,就是先在原来的火区进风防火墙外面5-6米的地方构筑一道带门的防火墙。救护队员进入,风门关闭,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储备一定的材料(水泥、砂石、坑木等),再将原来的火区防火墙打开。救护队员进入火区探查后,确认在一段距离范围内无火源,可选择适当地点重新建立临时防火墙,恢复通风,逐段逼近发火地点。只有当新的防火墙建立后才打开第一个防火墙的风门。启封期间火区始终处于封闭、隔离状态。启封火区时要测定回风流中有无一氧化碳。发现复燃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火区送风,并重新封闭火区。启封火区和恢复火区初期通风等工作,必须由矿山救护队负责进行,火区回风风流所经过巷道中的人员必须全部撤出。只有在确认火区完全熄灭,通风状况良好后,方可进行生产工作。(3)不得在火区的同一煤层的周围进行采掘工作。在同一煤层同一水平的火区两侧,煤层倾角小于35的火区下部区段,火区下方邻近煤层进行采掘时,必须编制设计,并遵守下列规定:1)必须留足够宽(厚)度的煤(岩)柱隔离火区,回采时及回采后能有效隔离火区,不影响火区的灭火工作。2)掘进巷道时,必须有防止误冒、透火区的安全措施。3)煤层倾角在35以上的火区下部区段严禁进行采掘工作。四、消防器材的储备地点和使用1.消防器材储备地点井口附近的消防材料库、井底车场运输大巷、井下爆破材料库、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压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巷道中,都应该储备一定数量消防器材。2.常用灭火剂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水。用水灭火时要注意,用水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不能用水扑灭油类火灾;水流应从火源的外围逐渐逼近火区中心;人要站在上风侧保证正常通风,及时排除火烟和水蒸气。泡沫。泡沫能导电,在扑灭电气设备火灾时,必须切断电源。干粉。常用干粉灭火器灭火。用喷粉灭火器灭火的注意事项:要注意堵管现象。喷射距离应视扑救燃烧物的对象而定,原则上以不吹散燃油和药粉,使其粘附在设备表面为宜。要在通风干燥的地点贮存,定期设专人检查。卤代灭火剂。适用于扑救油类、带电设备和精密仪器等贵重物品的火灾。此种灭火器产生的气体略有毒性,在室内灭火后要通风换气以保证人员安全。砂子和岩粉。砂子和岩粉能覆盖火源,将燃烧物和空气隔绝,从而使火熄灭,可用来熄灭电气设备和油类火灾。发现煤炭自燃征兆时,应立刻向现场管理人员、调度室或相关负责人报告。如果自燃征兆十分明显应迅速撤离危险区域。五、发生矿井火灾的应急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1)首先要尽最大的可能迅速了解或判明事故的性质、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通风系统、风流及火灾烟气蔓延的速度、方向以及与自己所处巷道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及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的方法。(2)撤退时,任何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现场负责人及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3)位于火源进风侧人员,应迎着新鲜风流撤退。(4)位于火源回风侧的人员或是在撤退途中遇到烟气有中毒危险时,应迅速带好自救器,尽快通过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或在烟气没有到达之前,顺着风流尽快从回风出口撤到安全地点;如果距火源较近而且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也可迅速穿过火区撤到火源的进风侧。(5)如果在自救器有效作用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硐室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是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风供呼吸之用。(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又要快而不乱。撤退中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进行,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火风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照应,互相帮助,团结友爱。(7)如果无论是逆风或是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着火巷道或火灾烟气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的地点(独头巷或硐室、两道风门之间)就地利用现场条件,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8)逆烟撤退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一般情况下不要这样做。除非是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且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采取这种撤退方法。(9)撤退途中,如果有平行并列巷道或交叉巷道时,应靠有平行并列巷道和交叉巷口的一侧撤退,并随时注意这些出口的位置,尽快寻找脱险出路。在烟雾大、视线不清的情况下,要模着巷道壁前进,以免错过联通出口。(10)当烟雾在巷道里流动时,一般巷道空间的上部烟雾浓度大、温度高、能见度低,对人的危险也严重,而靠近巷道底板情况要好一些,有时巷道底部还有比较新鲜的低温空气流动。为此,在有烟雾的巷道里撤退时,在烟雾不严重的情况下,即便为了加快速度也不应直立奔跑,而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如烟雾大、视线不清或温度高时,则应尽量贴着巷道底板和巷壁,模着铁道或管道等爬行撤退。(11)在高温浓烟的巷道撤退还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进行降温,或是利用随身物件等遮挡头面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在撤退过程中,当发现有发生爆炸的前兆时(当爆炸发生时,巷道内的风流会有短暂的停顿或颤动,应当注意的是这与火风压可能引起的风流逆转的前兆相似),有可能的话要立即避开爆炸的正面巷道,进入旁侧巷道,或进入巷道内的躲避硐室;如果情况紧急,应迅速背向爆源,靠巷道的一帮就地顺着巷道爬卧,面部朝下紧贴巷道底板、用双臂护住头面部并尽量减少皮肤的外露部分;如果巷道内有水坑或水沟,则应顺势爬入水中。在爆炸发生的瞬间,要尽力屏住呼吸或是闭气将头面浸入水中,防止吸入爆炸火焰及高温有害气体,同时要以最快的动作戴好自救器。爆炸过后,应稍事观察,待没有异常变化迹象,就要辨明情况和方向,沿着安全避灾路线,尽快离开灾区,转入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带。第八节运输事故形式及防范措施一、矿井主要运输方式矿井主要使用带式输送机、刮板输送机、矿用小绞车、矿用机车进行运输。二、井下运输常见的伤人事故(1)行走时,不注意前、后来往的车辆,遇到车辆运行不及时躲避,造成伤亡事故。(2)不遵守井下的有关规定,爬车、蹬车、乘坐运煤带式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造成挤伤、摔伤、碰伤或触电。(3)爆破工在运送爆炸材料时,不按规定进行运送,使雷管受挤压或震动过大而爆炸伤人。(4)乘坐乘人车时身体伸出车外,车未停稳就急忙上、下车被刮伤、挤伤。(5)人力推车时,不注意前、后行人和车辆、或放飞车,造成碰伤、撞伤、挤伤等伤人事故。(6)斜巷中,车、人同行,当发生跑车事故或跳道时,挤伤、撞伤行人,严重时造成死亡事故。(7)斜巷提升因松绳或串车提升因松绳引起的断绳跑车伤人。(8)斜巷绞车操作工违章开闸放飞车造成人员伤亡事故。(9)斜巷矿车掉道硬拉断绳跑车伤人事故。(10)斜巷绞车运输未送警示灯造成人员伤亡事故。(11)斜巷绞车连接装置用其他物料代替销子造成的伤人事故。(12)斜巷绞车操作工未认真检查钢丝绳,造成断绳跑车伤人事故。(13)斜巷非绞车操作工操作绞车造成伤人事故。(14)斜巷矿车插销没有防脱装置或防脱装置失效,造成跑车伤人事故。(15)刮板输送机因断链、漂链、机头机尾翻跷、溜煤槽拱跷、联轴器无保护罩、信号误动等原因而导致伤人。三、运输巷道中行走的注意事项(1)在巷道中行走时,要走人行道,不要在轨道中间行走,不要随意横穿电机车轨道、绞车道,携带长件工具时,要注意避免碰伤他人和触及架空线,当车辆接近时要立即进入躲避硐室暂避。(2)在横穿大巷,通过弯道、交叉口时,要做到“一停、二看、三通过”,任何人都不能从立井和斜井的井底穿过;在兼着行人的斜巷内行走时,按照“行人不行车,行车不行人”的规定,不要与车辆同行。(3)钉有栅栏和挂有危险警告牌的地点十分危险,不能擅自进入;爆破作业经常伤人,不可强行通过爆破警戒线、进入爆破警戒区。(4)严禁扒车、跳车和乘坐矿车,严禁在刮板输送机上行走;在带式输送机巷道中,不能钻过或跨越输送带。(5)路过有人正在工作的地方,一定要先打招呼,以免掉物碰人。(6)行走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井巷里的各种信号,来往车辆和路标,不要大声说笑、吵架和打闹。第九节矿工自救与互救矿井发生灾害事故时,灾区人员正确开展救灾和避灾,能有效地保证灾区人员的自身安全和控制灾情的扩大。大量事实证明,当矿井发生灾害事故后,矿工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积极、正确地采取救灾、自救、互救措施,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环节。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火烟、飞尘等)、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于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事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垮落等再生事故的发生。3.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救的条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应由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众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器具;遇有溜煤眼、积水区、垮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灾区人员撤出路线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了自救的成败。4.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被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妥善避灾,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切忌盲动。事故现场实例表明:遇险人员在采取合适的自救措施后,是能够坚持较长时间而遇救的。例如:1983年1月23某矿掘进巷道发生火灾后,除3名工人及时冲出火源脱离危险外,还有23名工人被堵在灾区里面。他们迅速撤退到平巷迎头,并用竹笆、风筒很快建造了一道临时密闭,又在这个密闭内8米处,用溜槽、工作服、竹笆、风筒等物建造了更严密的第二道临时密闭。然后,派一个人在密闭附近监视,其他人员躺下休息。5小时后,由救护队救出。相反,如果自救措施不当,则可能造成死亡。例如:1961年某矿井下配电室发生火灾,53名遇险人员中有45人所处的地点、环境相近似,但是在事故发生18小时后,只有18人还活着。现场勘察和被救人员介绍表明:凡避难位置较高的均死亡,位置较低的绝大部分人保存了生命;俯卧在底板上并用沾水毛巾堵住嘴的人保住了生命;与此相反,特别是迎着烟雾方向的人均死亡;事故发生后,恐慌乱跑、大哭大叫的人大部分死亡。二、利用自救器和避难硐室自救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在突出煤层采掘工作面附近、爆破时撤离人员集中地点必须设有直通矿调度室的电话,并设置有供给压缩空气设施的避难硐室。(一)自救器当井下发生火灾、爆炸、煤和瓦斯突出等事故时,应及时使用自救器自救。对流动性较大,可能会遇到各灾害威胁的人员以及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或突出区域的采掘工作面和瓦斯矿井的掘进工作面的人员应选用隔离式自救器;其他情况下,一般可选用过滤式自救器。注意事项:(1)在井下工作,当发现有火灾或瓦斯爆炸现象时,必须立即佩用自救器,撤离现场。(2)佩用自救器时,当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或超过0.5%,吸气时会有些干、热的感觉,这是自救器有效工作的正常现象。必须佩用到安全地带,方能取下自救器,切不可因干、热感觉而取下。(3)佩用自救器撤离时,要求匀速行走,保持呼吸均匀。禁止狂奔和取下鼻夹、口具或通过口具讲话。(4)在佩用自救器时,因外壳碰瘪,不能取出过滤罐,则带头外壳也能呼吸。为了减轻牙齿的负荷可以用手托住罐体。(5)平时要避免摔落、碰撞自救器,也不许当坐垫用,防止漏气失效。(6)使用化学自救器撤离灾区时若感到吸气不足,应放慢脚步,做长呼吸,待气量充足时再快步行走。(7)使用压缩氧自救器时,高压氧气瓶储装有20兆帕的氧气,携带过程中要防止撞击磕碰,或当坐垫使用;携带过程中严禁开启扳把。(二)避难硐室避难硐室是供矿工在遇到事故无法撤退而躲避待救的设施。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2)待救时应保持安静,不急躁,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3)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其于矿灯全部关闭,以备再次撤退时使用。(4)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5)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6)被水堵住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走露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中毒。(7)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三、现场急救方法现场急救的关键在于“及时”。据统计,现场急救搞得好,可减少20%伤员的死亡;人员受伤损后,2分钟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70%,4-5分钟内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可达43%,15分钟以后进行急救的成功率则较低。1.对中毒或窒息人员的急救(1)立即将伤员从危险区抢运到新鲜风流中,并安置在顶板良好、无淋水土保持的地点。(2)立即将伤员口、鼻内的粘液、血块、泥土、碎煤等除去,并解开其上衣和腰带,脱掉其胶鞋。(3)用衣服覆盖在伤员身上以保暖。(4)根据心跳、呼吸、瞳孔等特征和伤员的神志情况,初步判断伤情的轻重。正常人每分钟心跳60-80次、呼吸16-18次,两眼瞳孔是等大、等圆的,遇到光线能迅速收缩变小,而且神志清醒。休克伤员两瞳孔不一样大、对光线反应迟钝或不收缩。对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者,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当出现心跳停止的现象(心音、脉搏消失)时,除进行人工呼吸外,还应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5)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中毒者只能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不能进行压胸或压背的人工呼吸,否则会加重伤情。当伤员出现眼红肿、流泪、畏光、喉痛、咳嗽、胸闷现象时,说明是受二氧化硫中毒所致。当出现眼红肿、流泪、喉痛及手指、头发呈黄褐色现象时,说明伤员是受二氧化氮中毒。(6)人工呼吸持续时间以恢复自主性呼吸或到伤员真正死亡时为止。当救护队来到现场后,应转由救护队用苏生器苏生。2.对外伤人员的急救(1)对烧伤人员的急救矿工烧伤的急救要点可概括为灭、查、防、包、送五个字。灭:扑灭伤员身上的火、使伤员尽快脱离热源,缩短烧伤时间。查:检查伤员呼吸、心跳情况;检查是否有其他外伤或有毒气中毒;对爆炸冲击烧伤伤员,应特别注意有无颅脑或内脏损伤和呼吸道烧伤。防:要防止休克、窒息、创面污染。伤员因疼痛和发生休克时或发生急喉头梗阻而窒息时,可进行人工呼吸等急救。为了减少创面的污染和操作,在现场检查和搬运伤员时,伤员的衣服可以不脱、不剪开。包:用较干净的衣服把伤面包裹起来,防止感染。在现场,除化学烧伤可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洗外,对创面一般不作处理,尽量不弄破水泡以保持表皮。送:把严重伤员迅速送往医院。搬运伤员时,动作要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伤情。(2)对出血人员的急救对这类伤员,首先要争分夺秒,准确有效地止血,然后再进行其他急救处理。止血的方法根据出血种类不同而不同。出血种类有:动脉出血,血液是鲜红的,而且是从伤口向外喷射。静脉出血,血液是暗红色,血流缓慢而均匀。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像水珠似地从伤口流出。对毛细血管和静脉出血,一般用干净布条包扎伤口即可,大的静脉出血可用加压包扎法止血,对于动脉出血应采用指压止血法或加压包扎止血法。对于因内伤而咯血的伤员,首先使其取半躺半坐的姿势,以便于呼吸和预防窒息,然后,劝慰伤员平衡呼吸,不要惊慌,以免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使出血量增多。最后等待医生下井急救或护送出井就医。(3)对骨折人员的急救对骨折者,首先用手巾或衣服作衬垫,然后就地取用木棍、木板、竹笆片等材料做成临时夹板,将受伤的支体固定后,抬送医院。对受挤压的支体、不得按摩、热敷或绑电缆皮,以免加重伤情。3.对溺水人员的急救对溺水人员应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1)转送:把溺水者从水中救出以后,要立即送到比较温暖和空气流通的地方,松开腰带,脱掉湿衣服,盖上干衣服,以保持体温。(2)检查:以最快的速度检查溺水者的口鼻,如果有泥水和污物堵塞,应迅速清除,擦洗干净,以保持呼吸道通畅。(3)控水:使溺水者取俯卧位,用木料、衣服等垫在肚子下面;或将左腿跪下,把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右侧大腿上,使其头朝下,并压其背部,迫使其体内的水由气管、口腔里流出。(4)人工呼吸:上述方法控水效果不理想时,应立即做俯卧压背式人工呼吸或口对口吹气,或胸外心脏挤压。4.对触电者的急救(1)立即切断电源,或使触电者脱离电源。(2)迅速观察伤员有无呼吸和心跳。如发现已停止呼吸或心音微弱,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3)若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时,应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4)对遭受电击者,如有其他损伤(如跌伤、出血等),应作相应的急救处理。第 29 页 共 2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