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13521 上传时间:2019-02-24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2,第一节 感觉和知觉概述,教学目标: 1、掌握感觉、知觉的概念,理解二者的关系。 2、理解感知觉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 3、了解感觉、知觉的种类。,3,视觉大师艾舍尔,4,视觉大师艾舍尔,5,视觉大师艾舍尔,6,视觉大师艾舍尔,7,本章概要:,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人如何知道物体的大小远近? 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 ,8,一、什么是感觉和知觉,9,(个别属性) 颜色 眼睛 红色 气味 鼻子 香的 形状 直接作用 皮肤 得出 圆的 (感觉) 味道 味蕾 酸的,10,感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一)定义,11,(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共同点: 1、均为感性认识 2、均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 3、均是对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特征的反映。,12,区别:1、感觉反应事物个别属性,知觉反应事物整体。2、感觉是只需个别器官参与的活动。知觉是需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3,联系: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是感觉的有机联系。,(二)感觉和知觉的关系,14,二、感和知觉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的功用),15,感觉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如果把感觉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觉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16,感觉剥夺实验,17,1954年,加拿大科学家做了一个在当时看来有些莫名其妙的实验。他们让志愿者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纸板做的套袖和厚厚的棉手套,躺在一张床上什么也不用做(除了吃饭和上厕所),时间要尽可能的长,每天的报酬是20美元。当时大学生打工一小时大约只能挣50美分,这让很多大学生都跃跃欲试,认为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睡一觉,或者考虑论文、课程计划。但结果却令很多人大跌眼镜。没过几天,志愿者们就纷纷退出。他们说,他们感到非常难受,根本不能进行清晰的思考,哪怕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注意力都无法集中,思维活动似乎总是“跳来跳去”。更为可怕的是,50%的人出现了幻觉,包括视幻觉、听幻觉和触幻觉。视幻觉如出现光的闪烁;听幻觉似乎听到狗叫声、打字声、滴水声等;触幻觉则感到有冰冷的钢板压在前额和面颊,或感到有人从身体下面把床垫抽走。,18,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19,感觉剥夺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感觉剥夺”实验。心理学家通过切断志愿者各种感官对外界信息的获取途径,让志愿者处于高度隔绝的状态。实验证明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在被剥夺感觉后,人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20,二、感和知觉在认识客观世界中的作用(感觉和知觉的功用)1、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2、感知觉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21,(一)感觉的种类,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22,视觉,23,24,正常人眼中的色觉和色盲患者眼中的色觉,可见光谱内任何颜色都可由红、绿、蓝三色组成,全色盲,25,色觉缺陷和色盲,男性:6色弱,2色盲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女性:0.4%, 0.03%,26,听觉,27,听觉,适宜刺激-1620000赫兹可听声波 感受器-科蒂氏器官 听觉现象音调频率响度振幅音色波形,28,味觉,适宜刺激-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 感受器-味蕾基本的味觉:酸舌边后部甜舌尖苦舌根咸舌边前部,29,嗅觉,适宜刺激-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 感受器-鼻腔上膜的嗅细胞,30,肤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 觉、冷觉、痛觉,31,运动感觉,感受器:肌肉、筋腱、关节,32,平衡感觉,感受器: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个半规管,晕车、晕船 平衡器官过于敏锐,33,(二)知觉的种类:1、按起主导作用的感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味知觉触知觉,34,2、按知觉的对象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对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物体知觉: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关系的知觉。,35,感知觉的特性,1、什么是感受性? 2、变化规律 感觉的相互作用:打针咬嘴唇 感觉的适应:拿着手机找手机、明或暗适应 感觉对比:西瓜和橘子先吃哪个好? 感受性的训练:品茶师、品酒师,36,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感受性:感觉的能力。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是不一样的。 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37,(1)感觉的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觉的相互作用可以发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也可以发生在多种感觉之间。,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38,发生在多种感觉之间,色、香、味 想吃 视 嗅 味 味觉能力提高,39,联觉 例:红、橙、黄温暖感蓝、青、紫寒冷感视味联觉红色更甜无色不甜“喧嚣的色彩”“甜密的声音”,40,食物颜色对食欲的影响,41,42,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2)感觉的适应,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适应可以发生在任何一种感觉,视觉、听觉、肤觉、嗅觉等,43,适应有以下几种情况:弱刺激 感受性提高强刺激 感受性降低持续的刺激 感受性降低,44,发生在同一种感觉之间,最明显的是对比现象。同时性对比相继性对比,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3)感觉的对比,45,明暗同时性对比,46,(4)感受性与训练人的感受性是可以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得到提高的。“感觉代偿”(盲人,聋哑人),47,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二)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 (三) 错觉,48,选择性1、涵义:,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二)知觉的特性,2、影响因素有: 从客观而言: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活动性 (3)对象的特征 从主观因素来: 需要 兴趣 情绪 知识经验,49,50,51,52,1、涵义: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人在知觉的过程中并不是把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二)知觉的整体性,53,54,知觉整体性,把部分知觉为整体,55,(1)整体优先; (2)部分依赖于整体; (3)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知觉整体性的具体表现,56,(1) 整体优先,57,(2)部分依赖于整体,58,(2) 部分依赖于整体,59,(3)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60,(1)接近性(proximity):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3、整体性的组织原则,61,( 2)相似性(similarity) :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62,(3)连续性(continuity) :凡具有连续性或共同运动方向的刺激容易被看成一个整体。,63,(4)封闭性(closure) :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64,(5)简单性(simply):人们倾向于以最简单的图形来知觉事物。,65,(1)刺激物各部分的关系; (2)知觉者的知识经验。,4、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66,刺激物各部分的关系是知觉整体性的基础。,67,个人知识经验对知觉整体性有一定的影响。,68,在对现时事物的知觉中,需有以过去经验、知识为基础的理解,以便对知觉的对象做出最佳解释、说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理解力影响对同一对象的知觉。,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二)知觉的理解,69,70,71,知觉的理解性,72,知觉理解性,73,人们在剌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称为知觉的恒常性。主要有大小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 颜色恒常性等。恒常性的存在能使人有效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四、感觉和知觉的特性(二)知觉的恒常性,74,形 状 恒 常 性,75,知觉的恒常性,形 状 恒 常 性,76,大小恒常性,77,颜 色 恒 常 性,78,(三)错觉错觉是错误的知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错觉的种类很多,最常见的视错觉,还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以及时间错觉等。产生错觉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由生理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错觉:不正确,歪曲的知觉,是可以利用,79,80,81,82,83,84,85,86,87,1.明适应时视觉的感受性提高了 A.适应 B.感觉对比 2“骑驴找驴”; 3吃过糖后再吃橘子觉得很酸。,88,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恒常性 1.夜空中的流星最容易引起我们的注意; 2.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和学中文的同学一起选购计算机; 3.国旗的颜色;4.,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一、学前儿童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1、视觉敏锐度 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力。,整个学前期,儿童的视力不断增长。,儿童的视力障碍有:远视、近视、弱视等。早期矫正有效果。,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从幼儿期开始。,2、颜色视觉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也称辨色能力。据研究,最初的颜色视觉在出生后头几个月即已出现。,幼儿期,儿童区别颜色细微差异的能力继续发展。幼儿颜色视觉的发展,更主要在于颜色视觉与掌握颜色名称的联系。,颜色视觉的障碍有:色盲、色弱,(二)听觉1、听觉听觉发生的指标“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感受性 2、言语听觉在掌握语言、接触音乐环境的过程中,学前儿童的听觉不断发展。儿童听觉的个别差异很大。,(三)触觉儿童从出生时起就有触觉反应,天生的无条件反射,如吸吮反射、防御反射、抓握反射等等,都可以说是触觉的表现。,口腔的触觉对物体的触觉探索最初是通过口腔的活动进行的手的触觉探索。通过口腔的触觉探索可以进行学习。整个人生第一年,婴儿的口腔触觉都是一种探索手段。,二、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 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体自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位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1、方位知觉儿童很小就有方向定位的能力。幼儿更多依靠视觉、动觉及静觉的联合活动进行方向定位。,皮亚杰等人的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儿童先学会辨别上下方位,然后能够辨别前后,最后才会辨别左右。,3、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的发展距离知觉也是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它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复合知觉。,2、形状知觉,测量婴儿深度知觉的常用工具是吉布森等创设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幼小的婴儿已有深度知觉。,(二)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和速度的反映。,婴儿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发射。幼儿的时间知觉主要与识记的事件相联系。,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观察的发展意味着学前儿童知觉的发展进入一个较完善的阶段。,1.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观察的目的性:幼儿期,观察的目的性逐渐加强。,观察的持续性:幼儿初期,观察持续的时间很短。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学会持续地观察某一事物。,观察的细致性:从粗略的轮廓到个别的属性,观察的概括性:观察的概括性意味着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它在幼儿初期还没有很好地发展。,109,2、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激发观察的兴趣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运用多种感官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